如果马超进攻东吴,哪些武将能抵挡马超至少100回合呢?

只有孙策和太史慈。

如果马超进攻东吴,哪些武将能抵挡马超至少100回合呢?

事实上,整个东吴能抵挡马超100回合的猛将,只有两个!

东吴的国力在三国时期是排第二的,远远强于蜀汉,按道理来说,东吴的精兵猛将应该是不逊色于蜀汉的。但是在我们大家的印象中,似乎东吴的军事能力不咋样,比不上蜀汉,这完全就是三国演义尊刘抑吴的效果。也就是说,东吴猛将被三国演义严重弱化了!

若是按照正史来说,东吴有十二虎臣,他们是完全挡得住马超的,毕竟正史中的马超,虽然也勇武异常,但也有差点被闫行击杀的黑历史,由此可见,正史中的马超,武力远没有演义中那么强悍,若他真的和东吴猛将交起手来,估计也占不了多大的便宜!不过话说回来,正史中的两军对阵,哪里会有阵前斗将的这种说法,这都是演义虚构出来的。所以要知道哪些东吴猛将能够抵挡马超100回合,我们必须站在演义的角度来回答!

马超

三国演义有绝对的感情倾向,其中的曹魏是被贬低的对象,但罗贯中好歹也让曹魏出了不少的猛将,尤其是典韦、许褚,他俩的勇猛更是冠绝天下。蜀汉是被欣赏的对象,所以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蜀汉的武力觉得算得上是三国最强的。三国演义中有8个超一流猛将,分别是吕布、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许褚、典韦,其中蜀汉占5个,曹魏占2个,东吴一个都没有,由此可见原著作者的感情倾向。

马超作为演义中顶尖的高手,实力非常强大,在潼关之战时,他曾八九回合击败于禁,二十回合击败张郃,令众人惊叹。而后的渭水之战,马超两百回合打平许褚,而且之后还隐隐占据上风,逼得曹操命曹洪和夏侯渊上去帮忙,由此可见马超的战斗力还要略微胜于许褚。而葭萌关之战,马超和张飞大战两百回合不分胜负,更是进一步证明了马超的超强实力!

那么既然马超这么强,东吴又有哪些人能够打平马超呢?

事实上,整个东吴是没有任何一人能够击败马超的!不过若只是抵挡马超100回合,东吴还是能够找出两人的!

一、 太史慈

在三国演义中,太史慈基本可以算是东吴的第一猛将了,他实力超强,是完全有能力抵挡马超一百回合的!

太史慈原本是东莱黄县人,因营救北海孔融,开始显名于天下。当时太史慈请战,希望孔融交给他部分兵马,由他率军去进攻黄巾军,然而孔融不相信太史慈的武力,所以他只是让太史慈去找刘备搬救兵,而就在太史慈搬救兵的过程中,他展示了自己超强的破阵能力!

太史慈从城里出来时,黄巾军马上围了上来,结果太史慈一连刺死了数人,直接透围而成,毫无压力。感觉他这一次破阵,甚至比得上赵云在长坂坡之战的表现了,而且当黄巾军首领管亥亲自带着百人前来追击,围住了太史慈后,太史慈仍然轻松的突破了重围。

原文:管亥知有人出城,料必是请救兵的,便自引数百骑赶来,八面围定。慈倚住枪,拈弓搭箭,八面射之,无不应弦落马。贼众不敢来追。

瞧瞧太史慈在出城突围的这个操作上,基本可以说是毫无压力,无论黄巾军来了多少人,他基本是做到了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一身强悍的武力,精准的箭术,令黄巾军胆寒!单从太史慈在此战中的表现来看,他觉得算得上是一个顶级猛将!值得注意的是,当时黄巾军首领管亥是亲自前来拦截太史慈的,但他却不敢亲自去和太史慈交战,由此可见至少在管亥心中,他是没法轻松拿下太史慈的。而这个管亥的实力,其实也是不俗的!

太史慈请到了刘备援兵后,前来北海解围,管亥见刘备人少,亲自前来挑战,太史慈正想上去交战,关羽率先冲了出去。按照大家对关羽的了解,他是三刀流,前三道霸道异常,很多人都抵挡不住,然而他在和管亥的交手时,却打了个数十回合!

原文:太史慈却待向前,云长早出,直取管亥。两马相交,众军大喊。量管亥怎敌得云长,数十合之间,青龙刀起,劈管亥于马下。

以关羽如此强悍的战力,尚且需要数十回合才能斩杀管亥,可见管亥的战斗力是多么的强,要知道关羽杀文丑,也不过几个回合而已,这样一对比的话,管亥的战斗力至少也是个一流水平,很可能是不输于张辽徐晃这些猛人的,只不过他比较倒霉,遇到了关羽这个主角!而管亥的强悍,也侧面证明了太史慈的厉害,至少从这一战可以证明,太史慈是绝对拥有一流的武力水平的!

除了和黄巾军这一战,太史慈和张辽的一战,也可以证明他强悍的实力!

当时孙权统兵进攻合肥,两军对战,张辽挑衅孙权,气得孙权要提枪亲自作战。可孙权的战斗力大家是知道的,他怎么可能是张辽的对手,所以太史慈直接抢先而出,挽救了孙权的颜面。太史慈和张辽到了个七八十回合,不分胜负。就在这个时候,李典跟乐进说,对面头戴金盔的人便是孙权,要是捉到了孙权,便可以为赤壁之战死去的八十万曹军报仇。李典说这话,其实意思很明显,就是让乐进前去偷袭捉拿孙权。那么问题来了,明明两军阵前,张辽和太史慈正在比拼,为啥李典还要使出这么一招呢?这不是有失公平吗?

事实上,李典之所以这么干,很可能是因为张辽在和太史慈的对阵中,根本占不了上风,没有击败太史慈的可能性,既然正面战场无法击败吴军,那么李典就只能用阴损的办法,让乐进前去突袭了!

乐进突袭得非常顺利,成功的击杀了保护孙权的二将,而当时的太史慈正在和张辽对战,他回头看到了这一幕,发现了孙权的危险,当即后撤,最终成功的挫败了乐进的突袭,救下了孙权。

原文:太史慈见背后有人堕马,弃却张辽,望本阵便回。

细细品味,太史慈和张辽单挑的过程中,还有时间回头看他背后的情况,这说明当时的太史慈是稳稳地占据上风的,也就是说,太史慈的真实战斗力应该是高于张辽的,只不过高的并不是那么明显!

从太史慈和黄巾军、太史慈和张辽的交手情况来看,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太史慈这个人的战斗力还是非常不错的,他应该是具有强一流的武力水平,仅仅比那些超一流猛将稍微弱一点点。所以说,作为超一流猛将的马超,在和强一流的太史慈交手时,虽然会占据上风,但是短时间内,他也是无法击败太史慈的。按照太史慈的武力表现来看,他至少是可以抵挡马超一百回合,不过一百回合之后,两人的差距应该会越拉越大,最终战败的一方还是太史慈!

二、 孙策

孙策被人称为“江东小霸王”,单从这个绰号便可以看到,孙策在众人心目中是多么的强悍!孙策虽然是主公级别的人物,但他的武功其实也是非常强悍的!太史慈被称为江东第一猛将,而孙策和太史慈是有过交手的,并且双方最终打了一个不分胜负!

当时的太史慈还是刘繇的手下,而孙策正在和刘繇作战,所以说当时太史慈和孙策乃是敌人,双方都不会手下留情。一天,探子来报,说孙策正带人在刘繇营地附近巡视,太史慈当即请战,结果刘繇担心这是孙策的计谋,不敢出战,最终只有一个小将跟着太史慈出战,前去捉拿孙策!

两军对阵,太史慈和孙策进行了单挑,双方打了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太史慈觉得孙策这边人太多,怕孙策手下出手相助,准备把孙策引到人少的地方继续打,而孙策这边呢,也丝毫不惧,跟着太史慈就走,最终双方来到了一片空地,再次大打出手。这一次,双方武器都打掉了,已经达到了赤手相搏的地步,但仍然没有分出胜负,由此可见,双方的战斗力其实是差不多的,是真正的平手!

原文:慈兜回马再战,又到五十合。策一枪搠去,慈闪过,挟住枪;慈也一枪搠去,策亦闪过,挟住枪。两个用力只一拖,都滚下马来。马不知走的那里去了。两个弃了枪,揪住厮打,战袍扯得粉碎。

孙策和太史慈的战斗力差不多,而太史慈是强一流的高手,能够挡住马超一百回合,所以说孙策应该也是能够挡住马超一百回合的!

事实上,除了太史慈、孙策二人,很多人认为甘宁也可以抵挡马超一百回合,但我们从甘宁的战绩来看,他最有含金量的单挑便是击败乐进,而且乐进还是诈败,这实在是不好判断甘宁的真实武力。而且自太史慈去世后,在和张辽的对战中,东吴猛将似乎都不是张辽的对手,由此我们可以推论,甘宁的战斗力是比不过张辽的,所以说甘宁是挡不住马超一百回合的,估计五六十回合就得落败!

结语

综合来看,三国演义中东吴猛将的实力都被压低了,而蜀汉猛将的战斗力都被拔高了,但即便如此,东吴也有两员猛将可以挡住马超100回合,这两人便是太史慈和孙策!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留言讨论哦!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如果马超进攻东吴,哪些武将能抵挡马超至少100回合呢?

马超是世之虎将,正所谓“前表吕布,后表马超”!马超将曹操杀到割须断袍,两次差点取其性命;劫后余生的曹操摸着脑袋说,“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刘备看到马超人才出众、装备非凡,也由衷赞叹道,“锦马超名不虚传!

潼关渭水一战,张郃单挑马超,二十合速败;许褚单挑马超,在赤膊上阵、拼命相搏的情况下,爆发了洪荒之力、用尽了生平所学,仍略显下风。葭萌关一战,张飞单挑马超,在避其锋芒、以逸待劳的前提下,又摘掉了头巾奋力而战,最终仍是平分秋色。

金吕布、银马超”,是对马超武力值的最佳概括,可以说,如果马超奋威厮杀,几乎无人能够抵挡。

如果马超杀入东吴,哪些武将能抵挡马超100回合呢?

江东名将,在演义中被严重边缘化了,能叫得上名字的大概有二十人,能上得了台面的,也就五六人。

一、孙坚。

孙坚身披银铠,头裹赤帻,胯下花鬃马,手中古锭刀,号称“江东猛虎”。汜水关一战,孙坚被华雄连夜劫寨(本文不谈历史),军中大乱。孙坚与华雄交手数合,不敢恋战而走,被华雄单骑追杀;孙坚在夜色中连放两箭,都被华雄躲过。此后,祖茂用金蝉脱壳之计将华雄引开,孙坚才得以逃脱。

在讨伐刘表时,孙坚被蔡瑁、蒯越围住,不能突围,幸亏被程普、黄盖死命救出。岘山之战,孙坚没有汇合诸将,只带了三十余骑追杀吕公,却误中埋伏,被乱箭射死。

孙坚败于华雄,没有斩杀任何一名敌将;只能说名头太大,但武力值并不突出。

二、孙策。

孙策在平定江东时,曾斩杀过数名敌将,尤其是“夹死一将、喝死一将”,被程普等人赞誉为“小霸王”;但孙策所杀皆三流武将,因此这个盖天称号,有下属吹捧上级之嫌。

客观地讲,马超十七岁双杀李蒙、王方(数万西凉军的首领),孙策二十岁双杀于糜、樊(江南三流武将),对比之下,高下立判。

孙策单挑太史慈上百合,但太史慈全程未使用弓箭,还夺走了孙策头顶的兜鍪;严格意义上来讲,太史慈略强于孙策。孙策在攻打秣陵时,曾被射中左腿,翻身落马;而马超可以用枪拨开箭林,这种差距,不言而喻。

在遭遇许贡三门客行刺时,孙策在慌乱中拔剑,竟然把剑刃弄掉了,随即就被射中了面颊。孙策在手中有弓可以格挡、骑乘战马的情况下,竟然被两个门客以枪步战,杀到狼狈而退,最终“身中数枪,血流满面,被伤至重”,如果不是程普赶到,孙策当场就挂了。

综合来看,孙策也只是名头震天,但跟那些超一流武将相比,实在有较大差距。

三、太史慈

太史慈箭术十分恐怖,在北海突围和跟随孙策平定江南时,均有超级绚烂的箭术秀。然而,马超的防箭能力过于突出,在遭遇曹兵箭林加暗弩的情况下,都能毫发无伤,因此,太史慈的箭术,不足以威胁马超。

救北海,关羽感觉太史慈战不倒管亥,就抢先出马,数十合将管亥斩杀。平江东,太史慈单挑王朗(后被诸葛亮骂死),竟然没能秒杀,甚至短时间内没能拿下。战合淝,太史慈看到孙权要去单挑张辽,就抢先出马,与张辽大战七八十合,不分胜负;此后,太史慈被张辽设计埋伏,遭乱箭射死。

客观地讲,张辽的武力值,似乎可以平封江东所有武将。太史慈当为东吴第一猛将,但他也只是一流武将中的前排,与张辽、张郃较为接近,与马超这种超一流,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客观估计,太史慈单挑马超,很难撑过七八十回合;如果马超嗜血死战,估计太史慈撑不到五十回合。

四、江表十二虎臣。

1.甘宁。甘宁的铁链耍地比较花哨,曾经攀爬城墙,鞭打皖城太守朱光,但这都是花活。

甘宁分别遇到乐进、曹洪,虽然二十余合战胜,但对方都是诈败。甘宁最突出的就是“百骑劫魏营”,但没有遇到任何一位曹营猛将,甚至没有斩杀任何一位敌将,就迅速撤退了。甘宁谢幕之战,看到长相凶恶、兵器古怪的沙摩柯,竟然不战而逃,被对方追上去一箭爆头。

甘宁箭术突出,有三次射杀战绩,但他的箭术强不过太史慈,因此也不足以威胁马超。

2.凌统。凌统使大刀,单挑乐进50合,基本战平;单挑张辽50合下风,孙权赶紧鸣金。逍遥津,小师桥一战,凌统与牙将谷利奋力死战,仍被张辽杀退;孙权纵马跳桥逃命,凌统绕河而逃,被董袭棹舟救回。

3.周泰。周泰在乱战中的表现较为突出,但宣城救主,杀的都是山贼,濡须之战救孙权,在乱战中也没有遭遇曹魏猛将。周泰虽然二十合斩杀了沙摩柯,但是看到关兴斩杀了周平(周泰之弟),竟然不敢迎敌,与韩当一起退走入阵。此外,周泰联合韩当双战许褚,三十合战平。

4.黄盖。黄盖使一对竹节钢鞭,讨伐刘表期间,曾经鞭打蔡瑁的护心镜,在孙坚战死后,又两合生擒黄祖,换回了孙坚尸首。黄盖苦肉计火烧战船,并在诈降时射中了文聘,但随即就被张辽射翻。黄盖是一名忠勇老将军,但他的武力,却只能是二流偏强。

5.程普。程普使一条铁脊蛇矛,在汜水关之战,曾一矛刺死胡轸(华雄部将)。在平江东之战中,程普曾经单挑太史慈三十回合,这是他的最佳战绩了。

6.韩当。随孙坚攻打刘表时,韩当三十回合斩杀张虎;赤壁之战时,曾在乱战中斩杀焦触。但他与周泰联合出镜,战不倒许褚,被小关张吓退,是两大污点。

7.丁奉。在群雄全部谢幕后,老年丁奉曾经威武了一把,但青年丁奉就比较拉胯了。廖化从麦城突围,丁奉率军拦截,被关平单骑杀退。丁奉最出彩时刻,就是突发冷箭射中了张辽,但随即就被徐晃数合杀退。

8.徐盛。火烧曹丕的龙舟,是徐盛的人生巅峰,乃计谋取胜,非武力所为。青年徐盛,与丁奉搞了个比较水的组合,追杀诸葛亮,被赵云一箭射退;濡须之战,还要靠周泰营救,才能杀出重围。

9.陈武。陈武身长七尺,面黄睛赤,反正挺丑的。在平江东之战中,陈武曾经率十数骑兵突入敌阵,斩杀五十余人,这是他唯一的高光时刻。濡须之战,陈武遭遇庞德,奋力厮杀后落败而逃,被庞德追赶到山峪口。仓皇奔逃之际,陈武的绣袍被树枝挂住,庞德纵马而来,一刀砍陈武于马下。

10.潘璋。扬言要生擒关羽,但在麦城突围时,被关羽三合杀败。夷陵之战,潘璋手持青龙刀,又被黄忠三合杀败;此后遭遇关兴,再次被杀到狼狈逃命。

11.蒋钦。蒋钦与周泰本来是江上的劫匪,但名声远不如甘宁的“锦帆贼”。蒋钦从未单挑,每次出镜,几乎都是与两三位战友群殴别人。

12董袭。与蒋钦一样,几乎没什么存在感。濡须之战,董袭掉入江中,被淹死。

五、其余将领

孙桓(孙权之侄),被关兴三十合杀败。

李异,单挑张苞,三十合落败;谢旌,接力李异,单挑张苞二十合,落入下风。此后,李异被关兴一刀斩杀,谢旌也在乱战中被张苞一矛刺死。

朱然,被赵云一枪秒杀。

祖茂,与黄盖、程普等人同为孙坚的四大将,但是在偷袭华雄时,被对方轻松反杀。

东吴将领,均善于水战,对路马上厮杀,确实相对逊色很多。因此,东吴将领们大多都是群体出动,比如周泰、韩当围攻许褚,比如朱然、丁奉、潘璋、蒋钦围攻关羽,比如凌统、周泰、韩当、潘璋围攻黄忠,乱战之中马忠还要释放暗箭。

关羽一入江东,周瑜本来要摔杯为号,却被关羽吓到汗流浃背,江东诸将不敢动;关羽二入江东,鲁肃本来要摔杯为号,但被关羽震慑,甘宁吕蒙也不敢动。

赵云保着刘备、孙夫人逃离东吴时,丁奉、徐盛、陈武、潘璋四将带着大队人马,虽然震慑于孙夫人的身份,本来想要用强,但看到殿后的赵云怒目而视、准备厮杀,竟然诺诺连声而退。

结语:东吴所有武将中,任何人扛不住马超上百回合;最强的太史慈,最多也只能抵抗马超七八十合。如果马超拼命相搏,东吴诸将任何人都扛不住五十回合,多数武将会在十合内败北!

如果马超进攻东吴,哪些武将能抵挡马超至少100回合呢?

马超在《三国演义》中的定位属于超一流武将。在民间的流传中有“金吕布,银马超”的说法。而东吴最厉害的武将莫过于孙策和太史慈。他俩只能算一流武将,跟马超差一个档次。

演义中因为孙策死的比较早,我们就拿东吴最强的武将太史慈跟马超作对比吧。虽然马超与太史慈没有直接交过手,但可以作间接比较。

太史慈50回合战平张辽。

张辽50回合战平张郃。

可见太史慈跟张辽,张郃武力相当,即使略强也有限。而马超20回合就击败了张郃,可见超一流武将对一流武将有碾压式的优势。所以我觉得在马超正常发挥的情况下,20-30回合就可以击败太史慈。

因此,如果马超进攻东吴,没有武将能抵挡住马超100回合。

如果马超进攻东吴,哪些武将能抵挡马超至少100回合呢?

如果是马战,东吴没有一个人能挡住马超一百回合,最多能挡住五六十合。

马超是蜀汉的五虎将之一,武艺高强。马超有两次和人交战百合以上,第一次是渭河之战和许褚恶战两百三十多合不分胜负,第二次是葭萌关前和张飞打了两百二十多合难分高下。

这两战马超遇上的都是超一流武将,如果换成一流水平的武将,那么就没这么费事了。像潼关之战马超对张郃是二十合取胜,对曹洪是四五十合取胜。而于禁这样的二流武将在面对马超时只能坚持八九个回合,李通更惨,几个回合就被马超一枪刺死。至于杨阜这种杂鱼级别的,八人联手还是被马超杀了一个七死一伤。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要和马超斗百合以上,至少也要有超一流的水平。然而东吴这个级别的武将一个都没有。

在演义里东吴基本属于配角,其武将的水平明显偏低,最强也只有一流水平。比如像工人东吴武艺最强的太史慈不过和张辽战平。而官渡之战张辽对张郃也只是平手,遇到马超最多只能坚持二三十合,太史慈的表现不会比张辽、张郃强太多。

此外甘宁曾经和曹洪战平,凌统的武艺和乐进接近,而周泰单挑曹仁没有明显优势,和韩当联手也不过与许褚战平而已。他们的武艺都只有一流水平,显然不可能和马超斗到百合以上。

至于蒋钦、徐盛曾经败给曹仁,丁奉不敌关平,潘璋打不过关兴,这些人就对上马超的表现就只能更差。

因此东吴的武将对上马超最好的结果也就是坚持五六十合而已,战百合以上的一个都没有。

如果马超进攻东吴,哪些武将能抵挡马超至少100回合呢?

东吴缺少的就是超一流猛将。孙坚勇猛死的早,孙策超过乃父,但也过早夭折。但其二人也达不到超一流,只能算一流。另外还有一个太史慈。再往后也就是甘宁、凌统差强人意。其他周泰、徐盛、潘璋、丁奉、朱然、陈武等人大概都在二流线上。周瑜骗刘备过江想杀掉他,酒宴上正想摔杯动手,猛见背后一人雄伟异相,问是关羽,周瑜吓得汗流加背,魂消魄散,不敢动手。皆因关羽是超一流,震慑住了周瑜。后又有刘备招亲和诸葛亮吊孝两次入吴,这两次均是赵云保驾,结果又镇的东吴诸将不敢轻举妄动。还是赵云超一流的名气使然。马超也是五虎大将,其名气并同于以上二人,也是超一流的,东吴还真找不出来敢战马超级将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