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农村媳妇的地位很高公婆只能忍气吞声?

我爸妈那个年代,娶个媳妇挺容易的。女方也不要房不要车,直接给个几百块钱彩礼就完事了。现在农村娶个媳妇挺难的,要房要车要彩礼,还有改口费上车费下车费等。

我跟我老公是2013年结的婚,那时老家彩礼是十六万到二十万,但是我老公家太穷了,给不了那么多彩礼,所以我们结婚我公婆只拿得出几万块钱彩礼,主要是我也不敢要太多,我怕要太多了到时候他们家拿不出来,出去借钱,最后这债还得我们婚后还,那我岂不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为什么很多农村媳妇的地位很高,公婆只能忍气吞声?

1.现在农村娶个媳妇不容易。高额的彩礼、城里一套房、家里一辆车,这已经是农村结婚的标配了,缺一不可!多少公婆为了给儿子娶个媳妇,家底子都掏空了。有的甚至还欠一屁股债。所以娶个媳妇回来必须捧在手心里,好好的供着,生怕儿媳妇一个不高兴跟儿子离婚了,那再娶个媳妇儿根本就娶不起了。2.男女比例失调。僧多粥少,在农村,能娶个媳妇就不错了,很多男的三四十岁了都还打光棍呢!所以能娶到媳妇,公婆自然跟宝贝一样供着。3.现在公婆觉悟很高,自己当初吃过的苦不愿意让儿媳妇再吃一遍,所以住在一起家里的苦活累活脏活都自己干了,舍不得让儿媳妇吃他们当初吃过的苦。4.女性能参加工作。有能力养活自己,不在全部依赖男性。过去女人一结了婚就在家相夫教子种地,用钱找男人要。现在的女性不一样了,婚后照样工作,有自己的收入,完全不依赖男人。在家里也不用看公婆脸色。5.现在的媳妇文化高。现在年轻人一般都是大学毕业,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相反公婆年轻时都没上过什么学,没啥文化。讲理的话讲不过儿媳妇。

为什么很多农村媳妇的地位很高公婆只能忍气吞声?

前几年,我们村的游大娘她儿子有出息了,在村里盖了一栋三层小别墅,那装修只能用一个“豪”字来形容。

房子的外墙用的是干挂大理石,听施工队说,这一平米的成本在1000多元,这价格可是超过了外墙贴瓷砖的数百倍,他家里在大院、大厅地面都铺满了大理石。

更为离谱的是,身在福建沿海地区,一年最冷的时间不会超过半个月,他家既然在大厅和每层房间都安装了地暖。这种做法别说是我们村首次见,就是镇里也没谁像他家那样,在家里安装地暖。

村里很多老人都羡慕游大娘,说她儿子有本事了,她晚年可以享福了。游大娘她为此也是乐开花了,在村里见了谁,都一脸笑呵呵的给别人打招呼。

哪想到房子建好后,她儿媳妇既然叫游大娘还是住在以前的老房子,不用搬到新房去。理由是新房一楼只有两个仓库,没有设房间,老人要是搬过去,只能居住在二楼。老人住二楼每天上下楼不方便,所以还是住原来的老房子好。

刚开始游大娘当然是不愿意了,她一辈子都没住过这么漂亮的房子,就找她儿子,问儿子,你是不是也是这样想的?

游大娘儿子是我们村出了名的耙耳朵,他哪敢不听老婆的话,于是就跟游大娘说道:妈,你年龄大了,住在二楼确实是不方便,你先在老房子住着,等哪天我们在一楼重新给你再弄一个房间,到时候你再搬过来一起住。

这一等就等了好几年,游大娘一直没等到儿子给她的承诺,虽然村里也有人给她儿媳谈过这事,说这样影响不好,老人辛苦了一辈子,晚年要对她好些。

但她儿媳妇是软硬不吃,硬是咬定了她这样做是为了婆婆好,婆婆年龄大了,住一楼更方便。这还不算完,她还威胁前来劝的人,如果她让婆婆住二楼,万一婆婆上下楼要是摔了,后果是不是你来负责?

别人哪敢负这个责任,无奈之下只能去找这媳妇的亲生父母,结果人家父母说了,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她老公、婆婆管不了,他们更不适合去参与别人家的家事。

但事实上,这父母没少向村里人炫耀,说自己女儿有本事,不但找了个好老公,还不受婆婆的欺负。

村里虽然对此有很多非议,背地都骂他们,特别是对那儿媳妇很多难听的话都有,只是人家一点都不在乎别人说什么。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游大娘可能这辈子都没法搬到儿子的新房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游大娘儿媳妇弟弟准备结婚的时候,他弟弟相亲了好几年,然而村里没有一个姑娘愿意嫁给他弟弟。村里姑娘不愿意,只能找其他村的姑娘相亲,但每次哪怕是相亲成功,在最后要谈结婚时间的时候,都告吹了。

吹的原因也很简单,我们那边有个习俗,相亲的双方要是都满意,女方会带着他们的亲戚来男方家看一下。看得目的明面上是女的不放心,让亲戚们给个意见,事实上那些亲戚会向附近的邻居打听,这男方家的为人、有没有遗传病这类的事情。

每次一打听,邻居家都会说起这件事,说她女儿很厉害,农村有个俗语叫“娶妻看娘,嫁夫看爹”。大概意思是说父母对儿女的影响,这个女儿不讲孝德,可见她父母对她的教育也是属于很失败的。

她女儿那么厉害,父母不可能没有责任,那么他儿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人品能好到哪里去呢?

虽然这句俗语,不是一定就有道理的,但是很多农村人,还是很相信老一辈的经验之谈。别人一听到邻居讲男方的家风不好,都害怕自己女儿嫁过去,可能会受罪,所以也就都没谈成。

相亲次数多了,又总是在最后失败,这家人也知道是村里有人在嚼舌根,她父母生气归生气,但人家说的都是事实,为了他儿子幸福着想,父母也只能去做女儿的思想工作,说她把事情做的太过了,害的娘家人在村里都抬不起头。

游大娘的儿媳虽然对婆婆很强势,但还是很听她母亲的话,听到她母亲这样讲,就让她老公在一楼收拾了个房间,让婆婆搬过去住了。从此以后,村里也没有人再议论这事了。

有朋友可能不理解,游大娘她儿媳为何在家地位那么高,不但老公要听她的,就连婆婆都不敢惹儿媳妇?在传统的农村家庭角色中,不应该是这样的才对。

现在农村媳妇的地位很高的原因之一

以前农村婆婆强势,那时候都是因为男的掌握了家里的经济,通常来说,一个家庭里面,谁有经济来源,全家人都要听他的。

游大娘这儿子有些特别,他和老婆两个人以前是同学,不是相亲认识的,他们是自由恋爱结婚的。听说为了对老婆表忠心,他在结婚前答应以后家里的财产大权都由老婆管理。

结果两个人结婚后,她老婆把钱控制得死死的,男的身上没有钱,说话都不硬气,而她婆婆老了也不能赚钱,养老还要指望儿子呢,家里的大小事自然就由管钱的那位说了算。

当然这里也不是说女的不能管钱,女的管钱也有很多好处。但万一要是遇到不明事理的女人,觉得公婆不是她们的亲生父母,对公婆不像自己的父母那样孝顺,那公婆在家的地位就会很低,毕竟老人们晚年没有收入,养老还要指望儿媳。

除了儿媳掌管家里的钱,儿媳在家地位高,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况

现在很多农村结婚的成本,是逐年在增长,像是彩礼这一方面,一年比一年高,高到已经超过当地农民能承重的范围了,很多农村家庭娶媳妇,都要借钱才能满足女方的彩礼。

要是光有彩礼也就算了,更为过分的是,现在不少女的要是没有车子、房子,她们也不嫁。

或许有朋友会说,不嫁就不嫁,看到时候是谁着急?但在农村本来就是男多女少,女的不愿意嫁,着急的基本上都是男的家长,他们可是早就盼着儿子给自己个媳妇,好早日抱上孙子。

一家人好不容易给儿子找个媳妇,为此付出了很大的金钱,婚后哪敢对媳妇不好,万一媳妇不高兴了,要离开,之前的付出不都打了水漂了。

农村媳妇的地位很高另外一个原因

在传统的农村当中,那时候重男轻女的现象很普遍,很多家庭都是多儿多女,以前上学是要钱,子女多了,有些人就要放弃上学的机会,而放弃上学的机会,通常都是女孩。这也导致了农村50岁左右的女孩,她们多数是大字不识一个。

没有受过教育,她们的思想还是较为的传统的,还是有着那种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心态,她们也特别的能忍耐,逆来承受。

不过从80年代开始,农村的生活经济改善了不少,当时也有计划生育,这时期的农村家庭有不少是独生子女,虽然也有些超生的家庭,但因为家中经济变好,也有能力负担的起所有子女的教育支出。

像是在我们村很多80后的女孩,都是大学毕业,反观一些80后的男生,他们从小淘气不爱学习,大学生的比例没有女孩那么高。

人一旦有了知识、见识,在看待问题上也就不一样了。

传统的农村家庭,哪怕儿子结婚了,他们还得对父母言听必从,父母在家中能决定很多大小事情。不过自从后代的知识、见识高过父母,这些后代就能分辨出,哪些事情该听父母的,哪些是可以不听的。

就说以前一些婆婆,她们蛮横不讲道理,对儿媳百般挑剔,事事要以她们为中心。在以前的农村环境,遇到这种情况,一些儿媳没有经济收入的来源,也害怕离婚后遭别人的非礼,只能忍让、逆来承受。

不过自从这些女孩有了知识,有了独立的赚钱能力,不再指望老公给钱才能生活下去,她们在对待那些不合理的要求,也会和公婆摊牌讲道理。

一个有文化能赚钱的媳妇,和一个还抱着传统旧观念的公婆,谁能占到理,就不言而喻。

个人看法:

其实农村家庭儿媳地位高也好,公婆地位高也罢,都不是主要的,家庭和睦才是最为重要的,每个人都应该在家庭当中,做好自己的角色。

对于儿媳来说公婆虽然不是自己亲生的母亲,但自己既然嫁过来,就有赡养公婆的义务;对于婆婆来说,儿媳虽然不是自己的亲生女儿,但嫁给了自己的儿子,也就是一家人了,在你还能走动的时候,不指望儿媳给你养老,但在你老了走不动的那天,还得指望儿媳帮你养老。

因此,谁的地位高与低,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一家人和睦相处,把家庭的小日子过好。

为什么很多农村媳妇的地位很高公婆只能忍气吞声?

这不是农村媳妇地位高不高的问题,而是如今的农村媳妇得道修炼,快成鸡毛掸子、想飞天了。

原来的媳妇是相夫教子、贤淑孝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而如今的媳妇则是妇唱夫随、泼辣叛逆、一言不和,就是拜拜。像这样的媳妇,连儿子都惹不起,公婆不忍气吞声、那还能干啥?

如今的农村媳妇霸道到什么程度,也许会颠覆人们的认知。

有一户人家,凑了16万彩礼娶来的媳妇,外家陪嫁过来的用品,一律不准公婆触碰一下。有一天,婆婆干活累了,便坐在新沙发上养神,媳妇看见了就“喳翻翻”的吼婆婆:你这个老鬼,你娘家没有陪嫁沙发吗?干嘛要坐我娘家陪嫁的沙发?何况你一身脏兮兮的,坐脏了你会帮我洗吗?结果,婆婆被媳妇弄得灰溜溜的、跑到灶门前坐小板凳。

又有一次,媳妇摆的果盘里不是装有几个橘子嘛!公公在家口渴了,便把橘子吃了。媳妇回来发现没有了橘子,这时,婆婆早已从菜地里回到家中。媳妇发现公婆都在,就直问橘子飞去哪儿了?是谁吃的,如实招来。由于婆婆尝试过媳妇的厉害性,就赶紧劝她的老伴:是你吃的橘子就招了吧!我连气味都没有闻到,慢点惹来了一身骚,被骂划不来呀!这时,公公才唯唯诺诺的向媳妇承认,说是“我”吃的。此时,媳妇在余怒未消之下还摔了一句:就是嘛,橘子又不会长翅膀,它怎么可能飞到狗的嘴里去呢?

面对如此蛮横的媳妇,难道公婆是木偶人吗?不是!难道又是公婆的忍耐性好吗?更不是!那公婆面对媳妇的责难、怎么不反驳一下呢?是因为公婆不能得罪媳妇、无奈之下才这么忍气吞声的。

由此可见,如今的农村媳妇拽得很呐,她们又见过世面,就像这家的媳妇,公婆敢去对嘴吗?一旦媳妇跑了,那16万的彩礼不是白扔了吗?就为这,公婆还能冒天下之大不韪去与媳妇作对吗?在这种情形之下,只要媳妇不跑、不打自己,什么都可以忍。

在农村,只要有一家出现了这种情况,村子里的媳妇会去纷纷效仿;于是,农村的媳妇一个比一个霸道,她们的地位也就越来越高了。何况儿子在媳妇面前都不敢“多二”,公婆在媳妇的眼里就更排不上号了,媳妇不把公婆打入“十八层地狱”就是万幸的了。

纵观农村地位高的媳妇,一是媳妇本身就是这副得性;二是丈夫和公婆惯出来的,最关键的就是儿子惯的。就像这家媳妇,不准许婆婆坐新沙发、以及公公吃橘子,如果老人的儿子有本事,媳妇敢如此对待公婆吗?怪就怪儿子是媳妇的“耙耳朵”!媳妇放个屁,儿子还以为是地震,像这样的家庭环境,媳妇的地位不高还待何时?

因此,如今在“女优男劣”、“阴盛阳衰”的大环境里,媳妇还得放公婆和丈夫一马,最起码做人要有底线。无论什么时代,尊敬父母、孝顺老人的优良传统不能丢。倘若媳妇一味的高高在上,想统率一家老小;那么,当媳妇熬成婆婆的时候,会有喊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一天。

为什么很多农村媳妇的地位很高公婆只能忍气吞声?

为什么很多农村媳妇的地位高公婆只能忍气吞声!有人说,有些有钱人狂暴,你有不过一生一世,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话,以前公婆地位高做媳妇只能忍气吞声,不是一样的道理吗?现在反过来了,媳妇地位高了,有公婆来忍气吞声了,第一毛病出谁男多女少,第二公婆手里没有钱,如果儿子是老板人家!媳妇照样没有地位,公婆照样座在高位!农村有个退休离休干部,退休金每个月一万六千,一个父亲儿子媳妇一有空一定要他们赔他打麻将的,儿子媳妇有多听话说不清,退休干部自己用不了多少钱,每年到年底分钱给儿子,这样的公婆还会忍气吞声吗?这个老人谁子女高高随上座着,子女一点也声音了!封建社会是规句,现在社会讲钱谁多地位高!为什么很多农村媳妇地位高公婆只能忍气吞声,主要男多女少,媳妇难娶到,老人没有退休金,拿里没有钱,只能忍气吞声!

为什么很多农村媳妇的地位很高公婆只能忍气吞声?

谢邀荷花~回答如下↓

因为现在男多女少,比例失调的原因,农村都是独生子,取妻都很难,导致女孩家要车,要城市婚房,要高价彩礼钱,取个媳妇要花几十万元钱,好不容易能把媳妇取进门,就是福气了...

第一,是自己没女儿,人家在家是独一无二的小公主,公婆就得像亲闺女一样,宠着娇惯着媳妇,公婆把家务做好,把饭菜准备好,等着她们回家;因为她们在外边工作忙累了,就怕她们回家不开心闹情绪,只要儿子和媳妇开心就好...

第二,是媳妇不聪明脾气也不好,经常对公婆大吼大叫辱骂她们,公婆认为取个媳妇不容易,只要儿子幸福就好,自己受点委屈没关系的,公婆不能像她一样和她吵架吧?毕竟是自己家人,不能让外人看笑话吧?还有是怕媳妇不开心了,一时生气和儿子闹矛盾闹离婚,到那时就鸡飞蛋打一场空了,凡是农村男孩家庭都懂这个道理...

为什么很多农村媳妇的地位很高公婆只能忍气吞声?

谢邀!

在农村里娶一房媳妇,也是不容易的 ,公婆只能忍气吞声,生活中处处都要忍让。甚至还要哄着儿媳妇开心,只有这样,日子才能继续的过下去。在以前媳妇要看公婆的脸色,害怕公婆对自己不好,可现在倒过来了。家里都是媳妇说了算,公婆要听媳妇的,农活都是公婆在干,饭也吃现成的,媳妇的地位自己就抬高了。公婆要看媳妇的脸色,只能忍气吞声,怕惹怒了媳妇离婚了。

原因就是农村里的,媳妇太难娶了,娶一个媳妇 ,要花半辈子的积蓄,因此就把媳妇供起来。在农村男人要是离了婚,很难再娶到媳妇了。也没有经济条件继续结婚娶媳妇的,要是女的离婚了,还能再找到一个小伙子。原因很简单,就是现在男女比例失衡,娶媳妇是很不容易的,也很难的。

还有一种原因就是,有很多农村的姑娘 ,都来到了城市里做事。不愿意再回到农村了,更不愿意嫁回到农村。这样看来,农村已经结婚的媳妇就成了宝贝。现在农村失衡的婆媳关系,不是个好事情。婆媳应该和睦相处,互相尊重,相互理解,平等相处,才能家和万事兴,日子才能过得幸福快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