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活的病毒是疫苗,既然灭活又怎能去对抗病毒?

现在国内,大家能接种到的新冠疫苗都是灭活病毒的疫苗,也叫做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有效保护力79.34%,产生中和抗体阳性率是99.52%!

啥意思?可能现在很多接种了新冠灭活疫苗的人还不清楚这两个数据代表什么?一会是79.34%,一会又是99.52%的,到底对我们健康人群起到了多大的保护作用?为啥目前使用的更多是灭活的病毒疫苗?既然病毒都被灭活了,打进去有什么用?怎么去对抗病毒?今天我跟大家来聊一聊。

先跟大家解释下新冠疫苗两个数据:有效保护力79.34%,产生中和抗体阳性率99.52%!

有效保护力,其实就是大家最为关心的打了新冠疫苗以后,我们有多大的概率可以产生对新冠病毒的保护作用?

说的很清楚,79.34%,也就是说接种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人里面,有79.34%的人可以产生保护作用,而世界卫生组织要求的是不低于50%,也就是说完全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接种疫苗以后保护作用。而且这个疫苗的保护效力越高,我们就会有越多的人有预防新冠病毒的抗体,从而更有效更快达到群体免疫。

那怎么又跑出来一个中和抗体转阳率99.52%?

实际上我们说,在接种新冠疫苗当中,除了产生抗体真正起到了保护作用和接种后无效之间,还有一个灰色地带,那就是产生抗体,但产生抗体的浓度不够,还起不到这个真正保护作用,而所谓的中和抗体转阳率99.52%,说的就是接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人当中,有99.52%的人可以产生抗体,但是不代表都有保护作用,有一部分没有达到有效的浓度,并且由于个体差异,相同浓度的抗体也可能对不同人的产生不一样的保护作用。

因此,哪怕我们现在特别成熟的乙肝病毒灭活疫苗,其保护效力和中和抗体转阳率都不去100%!像我姐和我哥的小孩,去年查的,没有一个有乙肝保护抗体,个体差异改善存在的,当然,也不排除其他因素。

接种我们就来说一说灭活疫苗是怎么回事?为啥病毒都被杀死了,还能对抗病毒有效?

其实我想了很久跟大家解释这个新冠灭活疫苗,觉得有一句话,还挺合适的,那就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什么意思?实际上,所谓的灭活疫苗,其实就是我们采用物理、化学等特殊方法把这个病毒先弄死,使它不具备感染人的能力,但是又使这个病毒能够依然保有抗原,而这个抗原其实就是进入我们身体里面以后,可以引起我们自身免疫系统产生反应。

感觉到自己身体受到了外来物种威胁,然后产生一系列保护性的反应,产生抗体,建立了免疫记忆之后,使得我们的接种者免疫系统可在未来对抗来袭的新冠病毒。

是不是有点像自己曾经被蛇咬了以后,有了记忆,现在碰到绳子都觉得怕?而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就有点像是拔掉毒牙的蛇。

但这灭活病毒疫苗也暴露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死去的疫苗怎么样也不如有活性疫苗,这带来的结果就是灭活疫苗很多时候产生的免疫不一定足够强,往往需要多次接种才能产生有足够保护力的抗体。因此,大家平时看到的乙肝灭活疫苗等等,都是需要多次接种的,或者有时候在注射灭活疫苗的同时,加强一些辅助佐剂或者免疫球蛋白,以加强接种者体内的免疫反应,目前新冠灭活疫苗需要接种2针

那与灭活疫苗,相对应的减毒活疫苗,这两者有啥区别?

刚刚说过了,灭活疫苗就是死疫苗,但是它保留了完整的病原体,只是用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让它失去了病毒的活性,但是它体内还有蛋白或者多糖的成分,而这些成分也是可以刺激我们机体产生一定的免疫反应的,而这是灭活疫苗就是为什么完全失去活力的,被杀死了,我们人接种进去以后依然还有对抗病毒作用的原因!

如图:大家可以看到这新冠病毒除了有RNA以外,还有很多蛋白成分

而减毒疫苗,其实它最初来源,是我们发现这个病毒在传代的过程中,它的致病性越来越弱,但是它体内的成分同样,还有能让我们人体免疫系统有效去识别,产生免疫反应作用。因此,就有了我们通过特殊方法,让病毒毒性降到对我们人体没有致病性这种灭活疫苗的产生。

因此,灭活和减毒的区别就在于两点:

第一点更多考虑安全性的话,灭活的安全性当然更好。因为灭活病毒疫苗是已经完全没活力了,它进入身体以后肯定不会致病,而减毒活疫苗,虽然一般也不致病,但比较它还是活病毒;因此,在注射减毒疫苗的时候,在部分人身上可能还是会存在一种风险,就是这个病毒有可能又有活力了,有一些人本身免疫系统很差,哪怕毒力已经很弱了,但是病毒进去以后,还可能致病,引起病理发病的过程。比如HIV的感染者、肿瘤的病人或者一些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的免疫抑制的人群,这些人注射减毒疫苗,风险是比较高的。

第二点,那就是减毒活疫苗产生的免疫要比灭活疫苗要强。简单理解就是,接种减毒活疫苗比接种灭活疫苗更容易产生有效保护抗体,而且一般减毒活疫苗不需要多次接种,大多数只需要接种1次。

但不管如何,对于疫苗,我们都要格外的谨慎,毕竟它跟我们药物使用的人群是不一样,药物是给有病的人使用的,而疫苗面向是大众健康人群,是促进健康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国家对疫苗的安全性格外重视原因,不像其他一些西方国家,忽略某些重要步骤,加快接种。

所以,当你对一个疫苗有两个接种方案的时候,只要是免疫原性能一致,我们肯定是优选灭活疫苗,灭活疫苗安全性更好。

关于灭活疫苗,大家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可以下方留言,我坚持用大家看得懂的文字,最原始的码字方式给您带来最好、最全面、最实用的健康科普。如果你觉得不错,可以关注“医学小侦探”并转发哟,让身边更多的人受益!

灭活的病毒是疫苗,既然灭活又怎能去对抗病毒?

灭活的病毒是疫苗,既然灭活又怎能去对抗病毒?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来了解下什么是疫苗呢?它是怎样发挥抗病毒效果的。

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及其代谢产物,经过减毒,灭活或利用人工转基因的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疫苗是为预防、控制疾病的发生、流行,用于人体免疫接种的预防性生物制品。机体通过疫苗接种获得相应的免疫力。

那么,疫苗是怎样发挥作用呢?人体有一种叫做免疫系统的东西,相当于我们机体派出的与病毒作战的军队,它们在接收到病毒入侵的信号后,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制造出抗体,消灭病毒。那什么是灭火疫苗呢?

灭活疫苗又称为死疫苗,这种疫苗完全没有致病能力,但相对保存了病毒的结构特点。也就是说我们机体能够识别出来,并产生免疫反应,这一过程称为免疫应答。

灭活疫苗进入人体后,免疫细胞B细胞接受到作战信号,在T细胞的辅助下,召唤出抗体,用于机体消灭入侵的病毒。还有一部分B细胞分化成记忆B细胞,等到下次再注射时,记忆B细胞立即被激活,迅速、高效地产生免疫应答,分泌更多的抗体。需要注意的是,灭活疫苗需要进行多次注射,且需要一定的时间间隔,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预防疾病的作用。

还有一种疫苗叫做减毒活疫苗。这种疫苗中的病毒仍然残留一定的活力,但不会使人患病。再接种完之后,由于病原体在体内有一定的生长繁殖能力,可进入细胞内繁殖,T淋巴细胞接受到入侵信号后,可以分化成效应T细胞,这种细胞就比较狠了,可直接杀伤被病毒侵入的人体细胞,从而发挥作用。因此,减毒活疫苗免疫效果良好、持久,一般只需要接种一次,但这种疫苗具有一定的毒力,免疫力低下活着免疫缺陷患者不宜接种。

总之,疫苗的发现可谓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繁衍生息的历史就是人类不断同疾病和自然灾害斗争的历史,控制传染性疾病最主要的手段就是预防,而接种疫苗被认为是最行之有效的措施。

我是王药师,坚持用简单易懂的文字传播心脑血管疾病知识,为健康中国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如果您觉得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留下一个赞吧!另外,如果您还有疫苗的相关问题,欢迎留言,我们共同探讨!

灭活的病毒是疫苗,既然灭活又怎能去对抗病毒?

因为我们并不是利用注射的疫苗去抵抗病毒的,我们并不是在已经发病后才去注射疫苗,而是未雨绸缪,在还没有引发这种病毒诱发的疾病前,就利用疫苗让我们自身的免疫系统产生抵抗这种病毒的抗体,在下一次又遇到这种病毒后,就有所准备,大胜仗的几率要高得多,所以说抵抗病毒的不是疫苗,而还是我们的抗体。

这话怎么说?注射了灭活的病毒,就能抵抗病毒了?这是什么逻辑?

首先,我们要来了解了解病毒的情况。一般来说,细菌对我们身体来说要轻松得多,它们想入侵人体,首先要通过“体液免疫”,如身体自带的粘膜粘液的抵抗,如果过了这一层,有我们体液中的巨噬细胞、白细胞、B细胞等着它,连这里的防线都突破了,才会有我们的“细胞免疫”,骨髓释放的淋巴细胞来突击病毒,总之,细菌入侵身体的途径比较艰难,因为它们是细胞,很容易被身体的防御细胞识别。

但病毒和细菌有所不同,细菌还有细胞核组织,可以作为一种生物,不过病毒结构简单微妙,只含有核酸(DNA或RNA,这些结构是细胞核中的主要遗传物质),不存在细胞结构,如果放在自然界中,它是无法自己进行同化异化作用,无法自己代谢,无法自己生存的,不能算作是生物;它的核酸长链(携带遗传物质)被蛋白质外壳包裹构成所以一般识别某一种病毒,只用观察它外衣的结构特点就能够代表这种病毒的种类。而它的增殖方式让人害怕,如果选定宿主,它们会让自己的遗传物质注入宿主细胞中,利用宿主细胞的物质和能量复制、转录、翻译成自己的结构,以此形成新一代病毒,通过增殖,越来越多的增长,如果没能被免疫系统即使消灭,宿主的生命会越来越弱。

病毒更难以被身体的防线识别,所以一般病毒性疾病都更难痊愈,加上它独特且疯狂的增殖方式,让很多人都会吃苦头。我们注射的疫苗,一般是灭活的病毒蛋白质外衣,也就是包裹病毒DNA/RNA的结构,这样的蛋白质外衣注入人体后,可引起身体免疫细胞的注意,比如进入体液的时候,细胞发现异己组织会攻击它,突破体液防线后,淋巴细胞识别异己成分,同样会产生攻击细胞来攻击它。经过这一次“练兵”后,如果下一次有同样的病毒入侵,身体就轻车熟路了,胸腺会释放相应的B细胞进行更强大,更有针对性的体液免疫效应,而骨髓经过训练的专门针对这种病毒的“特种兵” - T细胞,会直捣长龙,更快速更有效地消灭这类病毒。

T细胞和B细胞都是胸腺和骨髓释放的“特异性免疫细胞”,在第一次病毒入侵的时候是不存在的,它们是由身体自己经历一次某种病毒后,在身体中训练的“特种部队”,专门针对这种病毒的免疫细胞。所以注射的灭活病毒疫苗,并不是对付某种疾病的药物,而恰好相反,是威胁我们健康的病毒,只不过病毒已经灭活,不存在DNA/RNA可增至的结构,只有代表性的外衣,也就是让免疫系统识别这种病毒的种类,进行特异性免疫的形成,一次有意义的“存档”,而这些特异性免疫细胞基本上是可永久存在的,当我们再次遇到这种病毒的时候,很难以被这种病毒入侵和威胁。

灭活的病毒是疫苗,既然灭活又怎能去对抗病毒?

是不是能存活而没有繁殖能力了。

灭活的病毒是疫苗,既然灭活又怎能去对抗病毒?

灭活的病毒是疫苗,既然灭活又怎能去对抗病毒?

首先,起抗病毒作用的,是人体免疫系统,不是疫苗。很多人对疫苗的作用机理不明白,不知道疫苗到底是怎么起作用的。今天,就这个问题,跟大家简单说一说。

人类之所以能在充满细菌、病毒的环境中生存,全依赖免疫系统的存在,它是人体健康的守护神。人体免疫系统的运行机制非常复杂,我们只做简单的讲解。

首先,免疫系统识别“异己“主要通过特定结构的蛋白质。比方说乙肝病毒,乙肝病毒侵入肝细胞后,会进行病毒颗粒的复制,在复制过程中,会在被侵入肝细胞的表面表达特殊类型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就是免疫细胞所捕捉的对象,正是这种特定结构蛋白质的存在,才诱发人体免疫反应,发生慢性肝炎。

而我们注射设的乙肝疫苗,生产过程非常复杂,简言之,就是把乙肝病毒具有活性的DNA破坏,使其无法复制,但保留它的外壳(抗原性蛋白),人体在接种这种乙肝抗原性蛋白后,就会诱发免疫反应,但不会因此感染乙肝病毒,由乙肝病毒抗原性蛋白诱导后,人体就能产生乙肝病毒抗体,并储存于人体中,同时对其有记忆效应。当接种者不慎感染乙肝病毒时,人体就能快速识别,并调动已经生成的乙肝病毒抗体,迅速杀灭乙肝病毒,从而避免感染。

打个比方,疫苗就像是一个侦察兵,它能提前告诉我们军事基地,穿着迷彩上衣、黄色裤子、黑色军靴、带着MK3A2手榴弹、端着M4A1步枪、戴着绿色钢盔的士兵是敌人,这样我们据此特点,做好狙击准备,一旦发现此类敌军,可快速反应,一举歼灭。歼灭敌人的是大部队,不是侦察兵,疫苗的作用,亦是如此。

关注重症行者-阿锋,获取更多健康资讯。

灭活的病毒是疫苗,既然灭活又怎能去对抗病毒?

打疫苗就是先给死病毒让你的免疫系统练练手,等下回遇到活的就有经验了,不打疫苗遇到活病毒免疫系统会懵逼一段时间的[看]这时候如果你免疫系统比较强大反应快速,恭喜你变成无症状感染者或者轻症而且过段时间就痊愈了,如果免疫系统懵逼的时间长点,那么就糟糕了得去地府领证了[灵光一闪]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