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是不是以毒攻毒?

疫苗是不是以毒攻毒?这句话对,也有不对,得看你是哪一种疫苗,但是也谈不上毒!

看完这句话,可能有一部分人得蒙了,为什么?

因为陈医生说的那句话,有一些自我矛盾地方,感觉又要说是,又在说不是。

可以理解,因为疫苗刚开始出来的时候确实只有一种,而随着时代发展,现代疫苗的种类是有很多种类的,就以目前大家最为关心的新冠疫苗为例,在我国研发的新冠疫苗有五种,而关于疫苗的研发项目足足达到了44个,有差不多100个研究团队在做这个事情。

那么这么多的疫苗,到底有什么区别?真的如题主所说有的疫苗是通过以毒攻毒的原理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来了解下病毒,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病毒结构其实相比大部分微生物都要简单,分为两种:

一种是DNA病毒,也就是DNA外面套了一个蛋白质外壳;

另一种是像我们现在大家正在经历的新冠病毒,属于RNA病毒,同样它的外面也套了一个蛋白质外壳;

当然,蛋白质外壳也不是大家想的那么简单,就是一层蛋白质,我们来看一下新型冠状病毒的蛋白质

大家可以发现:它有很多种结构蛋白做成,有SEMN四种结构蛋白,而这不同的结构蛋白作用是不一样的。其中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来说,S结构蛋白尤为重要,因为它是新型冠状病毒侵入我们人体细胞重要的结构位点(如下图)。简单来讲,没有它与我们的细胞ACE2受体结合,那么是无法侵入我们细胞的,病毒也最终无法寄生于我们人体。

但不管病毒是一个什么样子,它也始终逃脱不了我们免疫系统敏锐的“嗅觉”,免疫系统遇到我们病毒以后会产生专门针对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同时会记住它的样子,等下次病毒再来的时候,就会快速产生抗体,将它杀死,而我们的疫苗就是充分利用这种原理来制作的。

但是虽然最后都是产生特异性抗体,但是这不同的疫苗,采用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处理病毒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以新冠疫苗为例,根据不同的方法,分为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核酸疫苗,重组病毒载体疫苗。

那么这当中真有以毒攻毒的方法吗?

我们一个一个来看:

第一种,最传统的疫苗——灭活疫苗。所谓灭活疫苗,字面上意思,大家就很好理解了,就是把病毒先弄死,然后丢个“全尸”或者“部分尸体”给我们免疫系统,让系统去认,然后产生抗体。

如图:这是通过电子辐射灭活病毒

那么这种,很显然,病毒都死了,根本没法提“以毒攻毒”,只能说“以死病毒攻毒”。这种疫苗最大的优点就是安全,而带来的缺点也是很显著的,就是无法很好的激怒我们免疫系统人体产生抗体,往往需要打好几针!

第二种,也是传统疫苗但是比灭活疫苗要有“毒”一点,安全性差一点点,那就是我们的减毒活疫苗,打进我们人体的是“活病毒”,所以它相比灭活疫苗肯定是更容易让我们人体免疫系统识别,快速产生抗体的,一般不需要接种多次。

那么这时候就有人要说,那这个减毒活疫苗就是真的“以毒攻毒”咯?

不不不,只能说相比灭活疫苗是有毒,但是相比病毒本身毒离,它根本不算有毒,因为如果真对我们人体有害,是不会被允许注射体内的,因此减毒活疫苗虽然还是活病毒,但是它的毒性是已经多次传代,发生变异,然后筛出来的四种致病性弱的病毒,对人体是几乎无害的!

第三种,重组蛋白疫苗。

刚刚我也提到了,对于新冠病毒来说,最主要的就是这个S蛋白,它是激活我们免疫系统产生抗体重要的抗原位点,那么这时候我们就想办法大肠杆菌表达出这个S蛋白,然后注射我们人体,让免疫系统见到S蛋白,就如同见到新型冠状病毒一样,产生抗体。

(如图:就是取这个“S蛋白”来制疫苗)

所以,重组蛋白疫苗更不像是“以毒攻毒”,因为它只是一个S蛋白,非常安全是真的,但是不好的结局就怕我们免疫系统不“理”它,直接忽略它,不产生抗体!

第四个,就是美国目前已经进入临床试验的核酸疫苗。它的原理其实跟我们重组蛋白疫苗是有相似的,重组蛋白疫苗是通过借出大肠杆菌等微生物来产生S蛋白,而核酸疫苗就是直接把S蛋白对应的DNA/mRNA打进我们体内,让我们人体的细胞自己去表达病毒的S蛋白,再让免疫细胞来识别。

(如图:直接注射人体,让我们细胞来表达S蛋白)

这样听起来是不是比我们重组蛋白疫苗要快,确实方便很多,也是为什么美国能那么快出疫苗原因之一,但是风险是存在的。

因为细胞表不表达这个DNA/mRNA是一回事,总不能你一来,我细胞就会乖乖打开自己让你表达S蛋白吧?这有点太把细胞当自己家了吧?

所以,细胞会如何表达,表达多少等等都是不确定的,当然,我们也希望细胞乖乖的按我们想要的那样去表达S蛋白。

但不管如何,这疫苗也不是“以毒攻毒”!

第五种,是目前我国陈微院士研发的,已经进去临床试验,第一批试验者也已经注射的重组病毒载体疫苗。

它主要是通过把我们新冠病毒部分基因植入到不致病的弱鸡病毒,比如陈院士用的腺病毒里,重组成新的病毒。

这时候就很有趣了,这新组成的病毒是长的像新冠病毒,实质却和腺病毒一样弱鸡。

(如图:腺病毒长这样了)

最后再打入我们人体,我们的免疫系统看到这个长相,就会产生了相对应的抗体。

这种疫苗,在陈院士的疫苗研发中,早有成功案例,那就是我国首个埃博拉疫苗,就是她通过这种方式研发出来的!所以,这次新冠疫苗非常值得大家期待!

那么这种疫苗像“以毒攻毒”吗?其实有点意思,只不过还是欠点意思,因为大家都知道腺病毒其实也是一种呼吸道病毒,也就是借出它可以感染我们呼吸道原理,而选择了腺病毒作为这次新冠病毒载体,但是对这腺病毒肯定是需要进行处理的,不然大家都知道这腺病毒严重也可以导致我们病毒性肺炎的。

所以,得先给它处理成一个“弱鸡”病毒再用,所以这个重组病毒载体疫苗,顶多算是“以弱鸡病毒攻毒”!

疫苗是不是以毒攻毒?

疫苗可不是以毒攻毒。看来你没有搞清楚疫苗是怎么产生作用的。我来给你用通俗的语言讲一讲。

在我们的身体里面,有一个重要的系统,叫做免疫系统。它就是我们身体的警察局,它们平时监测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当身体内有外来侵入者(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进入时,它们就会去调查,判定这个东西是不是有害的。如果认为对我们的身体有害,免疫系统就会派出白细胞、巨噬细胞以及分泌合成的抗体将这些侵入者消灭。同时,当这些侵入者被消灭之后,我们的免疫系统还会把这些侵入者的样子记住。当这些侵入者下次再侵入的时候,我们的免疫系统就能够马上快速动员将它们消灭,不用浪费时间去调查这些入侵者是不是有害的。

为什么新冠病毒引起的肺炎没有特效药,但是很多人都能自愈呢?这就是因为我们的免疫系统,将这些侵入的病毒杀死了。

但是,为什么医生要给新冠肺炎病人治疗呢?

因为新冠病毒是一种新的病毒,我们人类的免疫系统都不认识它,当它侵入我们身体之后我们的免疫系统要派人来调查它。新冠病毒就趁这个时机开始疯狂复制,侵犯人体的各个器官,引起症状。医生给病人用药,就是为了减轻患者的症状,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帮助患者撑到体内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为止。

而疫苗呢?就是提前将毒性减弱的病毒,或者具有病毒特征的某个部分注入人体。这些毒性减弱的病毒不会引起人体的症状,或者只会引起很轻微的症状,对人没有危害。当时它们可以刺激免疫系统,使免疫系统记住它们的样子。当下一次有致病性的新冠病毒侵入时,我们的免疫系统马上就能快速动员,迅速产生大量的抗体,短时间就将侵入的病毒杀死,不会引起症状。

这就是疫苗产生作用的机制,并非是以毒攻毒,更像是提前做好演习演练。

疫苗是不是以毒攻毒?

疫苗的工作原理就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疫苗保留了病原菌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特性。当人体接触到这种不具伤害力的病原菌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如免疫激素、活性生理物质、特殊抗体等;当动物再次接触到这种病原菌时,人体的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其原有的记忆,制造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原微生物的伤害。所以也可以理解为以毒攻毒!

疫苗是不是以毒攻毒?

疫苗其实经过人为处理的病毒,只是致病性没有了,但是可以一起人体免疫系统起作用,从而产生抗体,产生抗体以后,相同的病毒再此侵入人体的时候,就会被免疫系统察觉, 及时消灭病毒,从而保护人体。

疫苗是不是以毒攻毒?

不是。

疫苗是什么?你可以简单把疫苗理解为,人体免疫系统针对特定病毒时的“战斗训练”。

病毒侵入人体,如果这种病毒是新型的,人体免疫系统以前没有接触过,就不知道这个仗该怎么打。

这时,给人体接种数量少、毒力低的病毒,把它们送到免疫系统面前,就是让免疫系统拿它们“练练手”。

疫苗的本质虽然也是病毒,但是它并不会在人体内产生化学作用,与其说疫苗是病毒,还不如说疫苗是对机体免疫系统发下的,针对新型病毒的“通缉令”,让免疫系统发现了它就不要放过。

所以,疫苗的作用与“以毒攻毒”不同。疫苗本身,对于整体的疾病预防和治疗都没有直接的帮助,它的性质只是导引性的,说不上以毒攻毒。

疫苗是不是以毒攻毒?

并不是,而是通过简单的病毒让身体产生抗体,让自身免疫力去战胜病毒。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