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直接灭活新冠病毒然后注射人体作为疫苗?
这个问题问的特别好,大家都知道我们人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以后,这体内会产生相应抗体,而病毒的危害,最主要就是因为它会破坏我们不断复制,破坏我们的细胞,那么我们把它灭活,直接注入我们体内,不也可以产生抗体吗?这样制成疫苗不更快,更简单吗?
其实,题主说的这种制作疫苗的方式就叫做灭活疫苗,而且是真实存在的。像现在大家这段时间带小孩注射的脊灰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等疫苗,有很多就是灭活疫苗,大家可以平时注意观察一下!
(如图:脊髓灭活疫苗)
而同样,新冠病毒也可以制成灭活疫苗,目前我国科学家研制的5种新冠疫苗当中的就有它一份的位置。
(如图:目前我国新冠疫苗研发路径,这就有灭活疫苗身影)
只不过这灭活疫苗并不是题主说的那么简单,直接把新冠病毒灭活,即将具有感染性的完整的病毒杀死,使其失去致病力而保留抗原性,就可以快速制成供人体注射的灭活疫苗。
实际上,灭活疫苗成不成功,往往要面临以下三个方面问题,而这也是为什么灭活疫苗没有大家想象那么快研制成功的原因。第一个方面问题:灭活疫苗是把病毒直接杀死后做成疫苗,这点没错,病毒结构也相比其他微生物比较简单,但是简单,不代表它不含有其他成分。
如图,这是新型冠状病毒结构,大家一看就知道为什么把它称之为“冠状”病毒了,形似皇冠。
而那些形似皇冠的结构其实就是病毒囊膜表面的纤突,纤突的末端呈球形,即图中的S,为刺突糖蛋白。
目前研究已经证实,这个S蛋白就是新型冠状病毒重要的抗原位点,病毒通过它与我们人体细胞ACE2受体结合,才得于进入我们的细胞(如下图),复制感染出更多的细胞,发挥溶细胞的作用。
而前两天陈薇院士团队已经进行临床试验的重组蛋白疫苗,也正是利用S蛋白这个重要的抗原位点制成的,就是把病毒的S蛋白基因整合到酵母菌、大肠杆菌等微生物里面,然后在体外大量培养这些微生物,然后它们就会生产出更多的S蛋白,再收、再提纯,最后做成疫苗。
但灭活疫苗,它保留了这些重要的这个病毒重要的抗原性,但是大家可以发现新型冠状病毒除了含有S糖蛋白等这些重要的抗原位点,还含有其他E蛋白、M蛋白以及N蛋白等等(如图),这些对于我们人体来说,可都是异物呀,很可能会导致我们体内出现不能产生免疫的成分,从而带来不良反应。
因此,灭活疫苗也是必须要经过严格动物实验、临床试验等疫苗研发过程的。
第二个方面问题:还要筛选合适的病毒株,同时对合适的病毒进行培养。这听起来不是也挺简单的吗?其实也不是。
首先,我们说病毒不会告诉你,它在哪里,我们得去找。以新型冠状病毒为例,我们一般从新冠肺炎患者的肺泡灌洗液或痰液等样本中提取的。因为大家都知道,新冠病毒主要累及我们人体的下呼吸道——肺部,从下呼吸道和肺泡中提取病毒含量肯定是相比从其他部位要高一些的。
接着,问题又来了,这肺泡灌洗液或痰液等样本,可不是只有我们新型冠状病毒这一种微生物等着我们,这里面可是有大量的微生物在里面,所以我们得从这么多的微生物中找到这个新型冠状病毒,这工作可不简单。
最后,发现有了以后,我们还得把这个新型冠状病毒对其进行分离、纯化,以保证我们得到的新冠病毒是真的的纯的!
(如图:这是从一名新冠患者肺泡灌洗液中分离出来的病毒株)
好吧,这些过程你都搞定了,也提到纯的病毒了,这时候可以灭活制疫苗了吧!
不不不,大家又想简单了,这提取那么一丁点的病毒,哪够大家接种呀,光动物试验就不够,更别说后面还要几百,上千人的临床试验了。
问题就来到第三个,你还得把提取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进行培养,以保证足够多的病毒给你灭活,研制灭活疫苗。
但培养病毒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大学如果培养过细胞的人就知道,这培养可不是大妈喂猪那么简单,只需要倒猪饲料就可以。培养细胞、病毒都是一样的,需要周期才能繁殖的,没有那么快,而且一不小心还可能因操作等其他原因污染了或者把病毒养死,而且这里面养的可都是活病毒,万一有泄漏,保证安全性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为什么不直接灭活新冠病毒然后注射人体作为疫苗?
平时注射的疫苗,大多数就是灭活疫苗。灭活疫苗的道理挺简单,但真的做起来,事情可就多了。1,灭火疫苗原理
其实原理很简,就是对病毒灭活。让病毒既保持病毒的特异性,又没有病毒的危害。然后注入人体。这样没危害的病毒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要是一次不行,那就多注射几次呗。简单的说,就是选择合适的种子,然后灭活,确认安全后,注入人体罢了。
2,选择合适种子所谓合适的种子,就是分离出来病毒。可能你觉得挺简单呀,找个病人不就有了。但是分离出来就难了。比我们的一双手,最多可检验出30多种,40多万个细菌。那从病人身上,分离出单个病毒来,你想想。
况且就算找到了,也要精准的比对,保证这个病毒的类型,因为病毒是会变异的。就是要找到“大众脸‘’病毒,而不是特例。
3,进行定向灭活上面找到病毒,下来进行活体培养即可,病毒特性知道了,找病毒能侵入的活体就行。
问题就在定向灭活:
(1)保持病毒的特性:
可能大家熟知的就是酒精消毒,次氯化酸消毒,还有紫外线消毒。但是在实验室的话,就不是这样了,像化学方法,物理方法,那就复杂多了。假如用一种化学试剂,那试剂的浓度,时间,温度,气压等等都要尝试吧。
(2)灭掉病毒的毒性:道理和上面的类似。上面是怕处理过当,尽量保护的。而这块又要求灭掉活性,因为带活性的疫苗,那可就是病毒呀。
就算上面处理完了,还有一个工艺放大的过程,因为在实验室的方法,要放大到工厂化,可不简单。话不多说,上图(下面不是新冠病毒的,仅供看看)
4,保证使用安全就算上面生产出来了,工艺也好了。但是疫苗必定不是食品,这个需要严格的临床实验的。就是在人体上的实验数据。这个安全很重要。加上疫苗要给不同的年龄,性别,体质的人注射,那临床的实验就更要严谨,安全了。
总的来说,好多疫苗确实是灭活的病毒,但是要正常生产,人体可用。中间的问题复杂着呢。为什么不直接灭活新冠病毒然后注射人体作为疫苗?
灭活疫苗
由完整的病毒组成,使其致病性丧失或减弱,但是仍然保持病毒的全部或部分免疫原性,接种后病毒抗原可以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达到保护作用。灭活疫苗和减毒疫苗的差别在于疫苗中的病毒不具有感染性,在体内不能增殖。
其主要优点:
1)由于不存在有感染性病毒存在,比较安全;
2)保存方便,无须冻干保存;
3)其它活病原体污染问题较少;
4)生产相对简单。
主要缺点:
1)免疫效果一般低于弱毒疫苗,虽然能够诱导产生包括中和抗体在内的免疫反应,但不能诱导细胞毒T淋巴细胞反应。
2)诱导产生的免疫反应持续时间较短,需要多次接种。
3)灭活剂对病毒抗原有影响,而且对不同的抗原成分影响不同。
4)由于诱导的免疫反应水平较低,以及各个抗原成分之间的疫苗应答不平衡,可能诱发疾病。
5)一般要求对疫苗进行浓缩纯化。
6)一般不能通过自然途径接种,不易产生局部免疫反应。
7)需要使用佐剂,制剂中存在灭活剂
为什么不直接灭活新冠病毒然后注射人体作为疫苗?
这个问题我之前也很疑惑,几乎搜遍了全网加上个人理解,总结出以下几点(可能不是很官方)
1,病毒存在于血清中,病毒虽然灭活了,但其他物质还未完全失活,进入人体后可能会产生排异反应
2,病毒数量很多,无法保证完全灭活,那些没有灭活的病毒对于没有产生抗体的人来说危害很大
3,来源受限,无法提供充足的血清
4,就算病人同意了,可以提供的量对于另一个人来说也是微不足道的
5,表面上看起来痊愈了,但可能是阴性的,病毒依然存在在体内,只是不表现,存在风险
6,若要保证病毒灭活,而其他物质活性不变,对于医学人员来说太麻烦,综合以上原因分析,不值得耗费人力物力
所以大家还是老老实实在家待着,未祖国做贡献吧
为什么不直接灭活新冠病毒然后注射人体作为疫苗?
灭活病毒做疫苗很复杂
为什么不直接灭活新冠病毒然后注射人体作为疫苗?
要制造疫苗的话,并不是灭活之后直接注射就可以的,需要灭活的同时保留病毒的关键结构特征,以保证人体免疫能对此种病毒产生抗性。
然而新冠病毒需要经过电子显微镜放大15万倍才能被人眼看到,就这还只是一个模糊的身影,根本看不清细微结构。
因此只能通过传代培养让病毒变异,或者用基因编辑等复杂操作去改变病毒毒力,同时,最关键的是保持其结构特征。
但是对于一种新病毒来说人们对于其了解非常有限,我们并不能知道哪里是病毒的致病区域,哪里是病毒的无害标志性结构特征,因此需要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来进行临床试验。
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 )是目前已知的第7种可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其余6种分别是HCoV-229E、HCoV-OC43、HCoV-NL63、HCoV-HKU1、SARS-CoV(引发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 和MERS-CoV(引发中东呼吸综合征)。
其中三种最严重的分别是死亡率最高的是引起中东呼吸综合征的MERS-CoV,传播速度最快的是引起新冠肺炎的COVID-19,引起非典的SARS-CoV的介于二者之间。并且目前三种病毒都没有特效药和疫苗。
由此开发冠状病毒疫苗的难度可见一斑,由于RNA病毒的单链结构使得其变异速度十分快速,由此也更加大了疫苗的研发难度,很多时候,疫情都已经过去疫苗也没有研发出来的现象也是经常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