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最易患腹痛便血,查出肠癌?
如果是等到腹部便血才去做检查,被查出肠癌,那这多半是一个肠癌晚期。因为早期肠癌并不会有什么症状或者症状是非常轻微,但是便血的人,在生活中还是非常常见的,不过这些人最后发现不是肠癌的多,而是痔疮更为普遍,十男十痣,十女九痣,说的就是高发病率的痔疮!
因此,出现便血,大家第一时间先不要慌,应该排除痔疮是首位!
当然,我们更不能等到便血了,才怀疑自己有可能是肠癌,目前肠癌的发病率还是非常高的,尤其是大肠癌,占了所有肠癌的90%以上,而大肠癌当中又以结直肠癌为主,占了80%以上。
所以临床上我们医生有一个规定,40岁以上的人,大便带血,建议他一定要做一个肠镜,这是肠癌的好发人群!
为什么呢?我想大家也一定非常好奇!
实际上就像刚刚说的痔疮非常高发,所以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会被痔疮带到沟里面去,当然痔疮是非常普遍没有错,但是对于40岁以上,这种便血,就不能绝对简单归入痔疮里面去,大家可以看一下我们肠癌的发病人群分布图(如下图),就可以发现,这肠癌在我们40岁以上是一个呈高发,上升的趋势。因此,40岁以上的人,我不管你是不是痔疮,我都建议你见血必查一次肠镜,因为肠癌不会因为你有了痔疮而不得癌,而且哪怕只有1%可能性,这种肠镜筛查肠癌都是非常有必要做的,因为肠癌一旦到了晚期,五年生存率就会直接从早期90%以上降到20%左右,这可以说是一个生与死的区别!
而且很重要一点,那就是不管你的大便带血 是表面带血还是里面带血,都应该做肠镜。临床上,我就发现很多人往往把大便表面带血就误认为是只有痔疮才会,实际上大家看下图,我们人体的大肠,这结肠近端出现癌,也容易出现大便表面带血!
所以,大家不要对40岁以上的,大便出血的人,就直接给他一个痔疮解释,这种危险性是有点高的!
当然,肠癌还喜欢以下这些人群,如果你是其中一种,也要引起注意!
第一,有肠癌家族史的,尤其是自己一级亲属得到肠癌的,因为肠癌有一定遗传性,约10%-15%的大肠癌发生在一级亲属中有大肠癌病史的人群中。
第二,长期摄入高脂肪低纤维、腌制食物、油炸食品,还有经常喝酒吸烟的;
第三,长期患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或曾患有多发性大肠息肉等肠道疾病的;
第四,得过其他癌或者因为其他疾病,腹部接受过放射治疗者
注意,在没有症状的前提下,正常人群40岁以后,必须要做一个肠镜检查,但如果是以上高危人群,则需要提前到35岁,这点切勿大意,而筛查肠癌最好的办法,无疑就是做肠镜,这点是目前医学上共识,大家千万别信还有什么比肠镜更直接观察我们肠道方法,避免人财两空!
哪些人最易患腹痛便血,查出肠癌?
一般来说,因腹痛、便血就医后查出肠癌,大多已发展到中晚期,结直肠癌早期无明显症状,当出现便血、腹痛、腹泻等症状时,大部分人会误认为是痔疮,耽误最佳治疗时机。
当出现腹痛、便血,大多数情况考虑以下几种可能:1、突然腹痛+鲜红血便,且伴有高危因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一般考虑肠道血管硬化破裂出血。
2、慢性腹痛+粘液血便,考虑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息肉等。
3、持续腹痛+脓血便,且伴有大便次数改变、腹部肿块、消瘦、贫血等,考虑肠道肿瘤的可能。
出现哪些症状要警惕是肠癌?1、便血:主要是大便与肿瘤摩擦后导致出血,多为粘液血便、脓血便、颜色暗红,出血量不多,要注意和痔疮的滴血、鲜红区别。
2、排便习惯改变:每天大便次数突然增至5-6次,量不多但又排不净的感觉,或是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
3、大便性状改变:原本是黄褐色、香蕉样的粪便,因肿瘤生长堵塞肠腔,可能会出现大便变细、有凹槽、变扁的情况。
4、腹痛:部分人会出现腹部间歇性隐痛为首发或明显症状,后期会发展为持续隐痛,大多是肠道肿瘤糜烂、感染导致,也有部分人出现阵发性绞痛。
5、腹部包块:如果是右半结肠癌比较容易触及肿块,其他部位不易触及到肿块,质硬,有一定活动度,发展到晚期肿块不易推动,按压有痛感。
6、贫血、乏力、莫名消瘦等。
那么肠癌最爱找上哪些人呢?1、40岁以上,位于结直肠癌高发地区,无体检习惯的人群;
2、久坐不动,肥胖,喜食高脂肪、红肉、腌制加工肉类,不爱运动人群;
3、曾患有肠息肉或腺瘤人群;
4、有肠癌家族史,或家族性腺瘤息肉病等,尤其是自己一级亲属患有肠癌人群;
5、有炎症性肠道疾病人群,患有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血吸虫病未治愈人群;
6、胆囊或阑尾切除10年以上者,或患有慢性阑尾炎或胆囊炎人群;
7、有盆腔放疗史人群;
8、长期处于巨大精神压力下的人群;
如果出现便血、排便习惯改变、大便次数增多、腹痛等,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就诊。
日常可做哪些检查来预防?1、肛门指检:一根手指即可,能发现大部分肛管直肠病变,如直肠癌、直肠息肉、肛痿、肛周脓肿、内痔等。
2、粪便潜血试验:可对胃肠道出血的消化道疾病进行筛查排除,如果出现阳性,则提示消化道有异常出血,要注意假阳性结果。
3、肠镜检查:可检查到全部大肠,不仅能检查到肠癌,也能检查到几毫米的息肉及炎症,同时进行病理活检,肠镜检查+病理是诊断肠癌的金标准。
4、腹部盆腔CT:对腹部器官进行图像扫描,能显示大肠、小肠、阑尾、肝、胰腺等腹腔器官情况,明确是否有转移或其他肿瘤。
注:如果伴有腹泻、便血、大便性状改变等症状,可进行肠镜或腹部盆腔CT检查,如果主要是腹痛或腹部肿块,无腹泻或大便次数增多等症状,可优先进行腹部盆腔CT检查,再视情况进行肠镜检查。
最后,日常要多食新鲜水果蔬菜、粗纤维食物,多锻炼运动,出现异常要及时就诊,切勿拖延。
了解更多“结直肠癌”“肿瘤”相关问题,点击关注【肿瘤专家姜争】。
哪些人最易患腹痛便血,查出肠癌?
现在我主管着一个直肠癌的患者,才47岁,因为肛周胀痛3个月、解鲜红血便1天入院。
那么年轻的直肠癌患者,虽然不太常见,偶尔也会遇到。
这位病人说,他20多年前就发现大便后肛门里有一小块“菜花状”的东西凸出来,排便后又缩回肛门内,按他的描述,估计当时是“直肠绒毛状腺瘤”,因为一直当做是痔疮而没处理,发展至今演变成了直肠癌。
按我说,一个人发现身体的异常,这20年里但凡他去医院的肛肠科看过一次,也不至于沦落到现在的下场。
病人是超低位的直肠癌,涉及到保肛的问题,估计以后要一辈子背着粪袋过日子了。他正值中年,是性格、体力、脑力的黄金时期,却患了这种病,不禁让人唏嘘……
果然,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肠癌最爱找上哪些人呢?1、有异常而不就医者:很多肠癌患者来就诊,我们追问病史多少都会有疾病痕迹,比如大便习惯改变(蹲更久、更费劲、排不尽、时间不规律等),比如大便性状改变(反复便秘、大便变细、粘液便、血便),比如肛门凸出肿块等。人们普遍缺乏医疗常识,很多时候因为不重视而忽略掉,你以为是痔疮,且不知是肠癌在作祟,当没有辨别能力时,尽量寻求医生帮助。
2、不健康饮食者:研究表明肠癌更青睐那些喜欢“大块吃肉”的人,而不喜欢长期多吃青菜、水果的人。要怎么做,不用我教吧?
3、有肠道炎症疾病者:比如溃疡性结肠炎、多发性结肠息肉等,是诱发肠癌的一大因素。因此,但凡被诊断为上述疾病,更要注重调养,注意复查。
4、有肠癌家族病史者:大肠癌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如果父母辈有人患肠癌,到了40岁无论如何要去做个肠镜确认一下。
总之:发现身体异常,不要上网到处查,没有医疗基础知识,只会越看越慌,徒增担心而已。
经常光顾医院并一定要拿药吃,去给医生看一下,明确一下,买个放心也好。
★若本回答有帮助,请点赞支持!
哪些人最易患腹痛便血,查出肠癌?
腹痛便血,查出肠癌,肠癌最爱找上那些人?肠癌是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肠癌容易找上和这些相关的人,具体情况如下:①家族遗传,如家族遗传性息肉,家族里有肠癌的人。肠道多发息肉。
②长期便秘的人,这些常常进食纤维素不足或者运动不足。或者长期出现慢性腹泻的人或者大便带有黏液或者黏液脓血便的人。或者长期大便带血或者化验大便隐血的人。
③长期大量进食肥肉、蛋黄、各种瘦肉等富含动物脂肪、胆固醇以及高动物蛋白的人。
④长期患有克罗恩病或者溃疡性结肠炎等炎症性肠道病变的人。
④患有慢性阑尾炎以及胆囊炎或者阑尾和胆囊已经被切除的人。
⑤超重肥胖,长期抽烟喝酒,又有长期肠道菌群失调紊乱的人群而且年龄又超过40岁的人群。
肠癌最爱找上以上的这些人,做到定期肠镜随访观察,平时要多运动,多进食富含纤维素的新鲜蔬菜水果以及粗粮,避免进食过多高动物脂肪饮食和高动物蛋白,养成良好的大便习惯,防止便秘。哪些人最易患腹痛便血,查出肠癌?
肠道,被称为人体的“保护伞”。
其长度,约为身高的4~5倍,蜿蜒曲折。
也因如此,肠道发生病变,往往较为隐匿,不易察觉。
尤其是肠癌,发病隐匿,病程恶化快,一旦到了中晚期,则治疗难,危害生命。
肠癌“有迹可循”,出现这几个迹象,及时查肠镜1、便便形状改变
排便后,最好多看一眼,正常的大便,呈现出圆柱形条状。
一旦大便条变细、或呈扁条状、槽沟状、细条状等,需警惕肠道癌变。
多是肠道内有肿瘤物质,压迫粪便所致。
2、便中带血
大便带血,除了痔疮,一定要警惕肠癌。
持续性、慢性带黏液便血,血色暗红,通常与粪便混在一起,需警惕肠癌。
痔疮导致的便血,往往出血与大便分离,一定要做好区分。
3、排便习惯改变
当大便次数增多,但每次排便不多,甚至没有粪便,只有一些粘液、血液,且有排便不尽的感觉,可能是肠道癌变了。
还有可能便秘后出现腹泻,或大便开始时干燥而末端变稀,或反复交替出现便秘与腹泻,都可能是肠道癌变信号。
4、长期腹泻
腹泻,是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个现象。
很多人,肠胃不好,稍一受寒,或是饮食不洁,就会导致腹泻。
但是,如果,长期腹泻,一定要尽早检查,不可擅自用药拖延。
大多数腹泻,都与肠道病变有关,应该尽早检查治疗。
5、持续性腹痛
腹痛,是胃肠疾病,最常见的一种情况。
如果持续性腹痛,并且,总有要排便,却又排不出的感觉。
此时,肠道癌变,可能已经到了中晚期,尽早检查。
肿瘤扩大时,会由最初的隐隐疼痛,变成钝痛,甚至是绞痛。
6、体重下降快
虽然,现代以瘦为美,但是,短时间,体重下降严重,则要高度警惕。
很多癌症,到了晚期,一般都会出现持续性消瘦的现象。
尤其是肠癌,一旦肠道癌变,无法正常吸收营养,人体就会大幅度的消瘦。
短时间内,体重大幅度下降,不要“窃喜”,一定要尽早检查。
这4类人,易被肠癌“找上身”,需高度警惕第一类:长期久坐者
长期久坐,缺少运动,是肠癌高发的因素之一。
司机、办公室白领等,经常久坐者,需要格外警惕肠癌的发生。
科学表明,吃完饭后,没有活动,或活动量太小,使得肠壁蠕动慢,延长有毒物质停留在肠道内的时间,从而增加了肠癌的风险。
第二类:爱吃肉、重口味饮食
肠癌,是一种消化道肿瘤,与饮食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每日食用100克红肉,可增加17%的结直肠癌风险。
而每日食用50克加工肉制品,就可增加18%的结直肠癌风险。
此外,重口味饮食,虽然嘴巴过瘾了,但是胃肠道十分受损,容易加速癌变。
因此,喜欢吃肉,口味重的人,一定要保护好肠道健康。
第三类:有肠癌家族史者
肠癌家族史的家属,罹患肠癌的几率,比一般人要高数倍,是属于肠癌的高危人群。
这类人,一定要重视肠镜的筛查,每年至少做一次肠镜。
第四类:结直肠息肉者
肠癌,大多数是由结直肠息肉演变而来,一般需要5~10年的时间。
其中,腺瘤性息肉,是不可逆的,一般不会自行消失,并且,会因为某些刺激有恶变倾向,腺瘤性息肉,才是大肠癌的癌前病变。
因此,有结直肠息肉的人,一定要定期检查,预防肠道癌变。
预防肠癌,少吃二物,常饮二水,戒掉二习
少吃二物1、熏烤类食物
代表:烧烤、烤肉、熏肉、腊肉等。
新鲜的肉被烤焦,会产生致癌物杂环胺,经常吃烧烤的人,易患癌症。
所以,这类食物,也要注意,少吃一点,切莫长期食用。
2、辛辣刺激食物
代表:麻辣烫、麻辣涮串、麻辣火锅等。
这里辛辣刺激的食物,又麻又辣又烫嘴,会刺激加重胃肠道负担,会诱发胃肠道恶性肿瘤。
因此,这类食物,要注意少吃为好,偶尔“解馋”可以,切不可长期多食。
常饮二水1、温开水
水,是使肠道保持清洁、润滑的重要因素之一。
多喝水,可减少肠道有害气体的生成和排出,有益肠道健康。
温热的白开水,35℃-40℃,是最佳选择,胃肠最舒适的温度。
主动喝水,补充充足的水分,可使大肠保持清洁,能预防大肠癌的发生。
2、热茶水
除了白开水,喝点植物茶水,润肠通便,排肠毒,预防癌症,效果更佳。
植物茶水,比白开水好喝,比饮料健康,是养护肠道,不错的选择。
金蓝菊根茶,泡水喝,可排肠毒,改善肠道菌群,润肠通便,预防癌变。
金蓝菊,是从欧洲引入国内的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其根茎药用价值高,用其泡水喝,对于肠道健康,十分有益。
相关研究表明,金蓝菊根富含菊粉,一种可溶性膳食纤维,对保养肠道,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炎有不错的帮助。
还有研究显示,其提取物可促进有益菌的数量,抑制有害菌生长,从而改善肠道内微环境。
同时,还能清肠排毒,改善脂质代谢,促进肠道蠕动,减少粪便在肠道内停留的时间,利于粪便排出,增加排便量,预防和改善便秘。
因此,生活中,经常用其泡水喝,对于肠道健康,十分有益。
戒掉二习1、戒久坐
久坐,缺乏运动,也是导致肠癌高发的一个因素。
久坐会导致肠蠕动减弱,肠道代谢产物滞留,刺激结肠粘膜和肠壁,损害肠道健康。
此外,长期久坐,还会降低机体免疫力,可导致内脏调节神经功能降低,对胃肠道的调节失常,使肠壁蠕动减慢,危害肠道健康。
保护肠道,一定要改掉久坐的习惯,不论多忙,都要注意适当的运动。
2、戒烟酒
吸烟,喝酒,也会增加肠癌的风险。
研究表明,抽烟的男性,患上直肠癌的几率,比不吸烟的高34%;抽烟的女性,患上直肠癌的几率,比不吸烟的高43%。
研究发现,大量饮酒,可能会增加患大肠癌的风险,并且,酒精,能促进结肠癌细胞的肝转移。
所以,预防肠癌,一定要戒烟限酒,切莫贪杯。
哪些人最易患腹痛便血,查出肠癌?
首先肠癌是消化系统中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而且不易治疗,尤其是中晚期的肠癌治疗特别困难而且治疗后效果不佳,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只有到了中晚期会出现腹部疼痛不适、食欲不振、大便不成型且次数异常、便血等症状。下边小克为大家普及一下哪些人群容易得肠癌?
1、长期进食一些腌制品(泡菜、咸菜、肉质罐头),长期进食一些油炸食品及熏烤品(烧烤),这些食物虽然很美味,但是都含有亚硝胺及苯丙胺类致癌物,所以长期进食会容易导致在肠道内聚集,导致肠粘膜收到破坏,而且不断导致出现溃疡、炎症及癌变。2、长期高脂肪、低纤维饮食,因为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在人体内分解后,会产生较多的致癌物质。在缺乏膳食纤维的情况下,这些致癌物质会长时间地停留在直肠粘膜上,从而可诱发直肠癌。
3、长期便秘、久坐不动的人群,因为便秘主要是由于肠道蠕动减弱、肠液分泌失调所导致的,因为长期不运动久坐会容易导致肠道血液循环异常而且肠道蠕动受抑制,所以会导致食物残渣排除延迟,长期在肠道内集聚异常发酵,使得一些毒素物质被肠粘膜吸收,所以会容易导致癌变。
关注小克,为大家普及更多健康知识,谢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