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病人都脑梗了送到医院,医生还只是简单的拍个片输个液?

脑梗会被送到医院的,从这点,我们就可以得出绝对不是简单的腔隙性脑梗塞,这点是可以排除的!

因为腔隙性脑梗死通常<2cm,发病缓慢,引起的临床表现也没那么重,很多人都是在体检或者看病过程中无意间才发现自己得了腔梗的,所以对于这种脑梗,基本上不存在被紧急送到医院的可能性!

而题主提到的能被人紧急送往医院的,基本上都属于大面积急性脑梗发作引起的。对于这种严重的脑梗,送的早晚,治疗是否及时直接会决定是否会留下了后遗症。换句话说,治的越早,血管早期就越容易通,之后恢复得就更好,通常为3小时之内为黄金期!

但是很多人在送来再到诊断,救治,很容易错过一些黄金溶栓时间,如果说超过6个小时以上,我们更不会考虑去溶栓了,因为有可能溶栓溶开之后,又导致了脑出血发生!

所以有很多的脑梗病人在到我们医院救治时候,就像题目中提到的那样,得到的更多的就是先拍片,输液等进行一个保守治疗,并没有得到直接取栓或者溶栓,也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得到那种直接解决脑血管堵塞的这样的手术。

但题主说的有一点是不对的,什么叫做我们医生只是简单的拍个片输个液。

光是诊断脑梗,拍什么片都是有讲究的!

首先,怀疑一个人得脑梗塞,我们首先第一个要想到的是做核磁,脑核磁或者脑CT,它们可以直接显示出我们的大脑具体是哪一个位置发生脑梗塞了。当然,相比CT,我更建议大家有条件做核磁好,因为这核磁对于显示那种小于8mm的病灶更有优势!

因为我们之前就会发现有这样的,我们在24小时之内对病人拍个CT,都没有发现有脑梗病灶,但是后来选择了核磁,很容易就看到了,尤其是哪怕这个病灶只是发病在6小时内,也都能看得到!

而同样输液,也是要根据病人脑梗的时间长短,选择不同的治疗药物进行治疗。

所以,脑梗病人被送到医院,只是看起来拍个片输个液简单,事实上都很有学问的!

为什么很多病人都脑梗了送到医院,医生还只是简单的拍个片输个液?

大家好,我是一名内科医生,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近年来很多医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医院的大门口、院内地标、走廊等都会醒目的写着“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为什么要这么设置呢?足以可见这三大类疾病的危、重、急的特点,谈到脑卒中,它主要包括的是脑出血、脑梗死两大类,在国家如此大力创建三个中心的同时,就是为了让老百姓患病了能更快的得到治疗。如题主所言,为什么很多病人都脑梗了送到医院,医生还只是简单的拍个片输个液?下面我就来唠唠这是怎么一回事。

急性脑梗死有什么特点?

●脑梗死咱说的直白一点,就是指脑部的重要血管因各种原因发生了梗塞,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症状就是突发的意识障碍(理解成好好的一个人突然不行了也可),剧烈的头痛、头晕、意识不清、视力不清(即看不见东西或者看不清东西)、单眼或者双眼失明、表达困难或者言语含糊、面部麻木即偏侧口周麻木、一个或者多个肢体乏力或者感觉障碍。

●上面讲的专业术语比较多,大家可能有些难以理解,对于普通大众来讲,大家可以这么来记,即“FAST”检查,我们又称之为颜臂言检查,这里面的F代表的是中枢性面瘫(即Face is uneven,翻译过来就是面瘫/口角歪斜),A代表的是单肢或单侧肢体无力(即Arm is weak,翻译过来就是肢体无力),S代表言语障碍,这其中包括了钩音障碍、理解障碍和表达困难(即Speech is strange,翻译过来就是言语不清),T代表呼救(即Time to call,翻译过来就是迅速求助),所以可以这样拆分出来就 容易记住了。

●为什么脑梗死病情这么急呢,因为局部脑供血阻断或减少可造成急性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如果血流不能尽最快的时间恢复,那么脑组织就可能因损伤而凋亡。大家请注意,脑梗死病人每分钟可能死亡190万个神经元,所以时间就是生命就体现在这里。

急性脑梗死的处理流程

●前面我也谈到,急性脑梗死就是在和时间赛跑,所以一切都要围绕“血管再通”做工作,这其中就包括多种措施,如静脉溶栓,桥接动脉内治疗、动脉溶栓、取栓治疗等,一般针对急性脑梗死在卒中中心都是这么个处理流程,到医院后医生询问病史,同时进行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然后走绿色通道行急诊CT(该通道报告结果也会很快出来,有经验的医生在拍完CT后即可在电脑上看影像片初步评估病情情况),结果出来后马上针对疾病的具体情况安排不同的治疗方式。

●由于静脉溶栓的治疗效果好不好取决于“脑梗的时间窗”,所以自然是越早开展治疗效果越好了,一般发病3小时以内的缺血性脑卒中,年龄大于18岁即可考虑溶栓,同时还要排除一些禁忌症,如年龄太小或太大、具体发病时间不明确、中毒脑卒中、有脑出血等等,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进医院后医生需要马上给安排CT、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血糖、心电图检查的原因所在,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否则有可能救人变成害命了,所以家属一定要配合医生,这时候没这么多时间给你考虑,思前想后真是自己吃亏。

为什么脑梗了送到医院,医生只是简单拍个片、输个液?

我只能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个毋庸置疑,因为医生选用的肯定是最适合病人病情的治疗方式,由于题主也未详细的介绍发病时间、症状、CT报告等,所以治疗上我还真不好进行解释,但千万不要把拍片、输液看的这么简单,拍CT是一切治疗的基础,溶栓说白了其实也是输液,由于取栓、溶栓等措施在实际的临床操作中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所以内科保守还是占多数。

脑梗这么危险,平时在生活中该怎么预防?

针对大众来讲,我觉得就是针对脑梗的病因来采取对策,即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一切高危因素必须解除,如吸烟、饮酒、熬夜等坏习惯,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等慢性病则把相关的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但动脉硬化随着年龄的增长是不可避免的,这可以在医生的详细评估后决定是否预防性的使用他汀类药物。

作者寄语:如仍有疑问,欢迎评论区留言、互动、交流,如果有帮助,欢迎点赞、转发、收藏,如果喜欢我的创作内容,欢迎关注我,谢谢大家的耐心阅读,我们下期再见。

诶什么

为什么很多病人都脑梗了送到医院,医生还只是简单的拍个片输个液?

提问者是一个内科医生。想必知道脑梗塞急性发作有个超早期的存在,这个时间限制比较严格,建议最好在发病3小时内,这种情况可以考虑溶栓治疗或者介入治疗。

而且,由于脑血管的强度不够,即使是颅内的大动脉血管,皮下平滑肌也很薄弱,所以,对于溶栓治疗的限制颇多。首先是发病时间要求,其次是头CT检查需要没有显影,而且,还需要存在明显的瘫痪症状。为什么呢?因为只有判定是脑血栓形成,才可以溶栓。

而脑梗塞当中,还有腔隙性脑梗塞,脑栓塞等情况,这两种情况并不适合溶栓。前一种是由于病灶过小,而且病因大多数不是血栓形成造成的,疗效不佳而且副作用增加。后一种是根本不能溶栓,因为非常容易导致出血。

而大多数脑梗塞并不是清醒状态发生,这种情况由于无法判断发病时间,所以,只能默认是睡觉时的时间,那么,这种是不符合溶栓标准的。

最后,林林总总看下来,真正可以溶栓的人群就少了很多,大多数人,只能通过内科用药来治疗了。

用手机打字好累。点个赞再走呗!ರ_ರ 心塞

为什么很多病人都脑梗了送到医院,医生还只是简单的拍个片输个液?

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原因很多,我给大家介绍一下。

第一、很多基层医院不具备抢救脑梗的能力。

治疗脑梗的最好手段,就是在脑梗后立即使用溶栓技术。

脑梗是由于血栓堵塞了脑血管,导致大脑缺血坏死,继而引起瘫痪、失语、意识不清等症状。脑梗是造成患者残疾的重要原因(偏瘫后遗症)

使用溶栓剂,可以将血栓溶解掉,恢复脑血管的通畅,恢复大脑功能,减少或者减轻后遗症。

但是,这项技术因为要求苛刻,风险大,所以根据统计,脑梗病人,只有不到五分之一接受了这项治疗。

溶栓有一个严重副作用,就是全身的严重出血,可能出现脑出血、胃出血等。而且大脑缺血超过一定时间后就会彻底死亡,再通血管就没有意义了。所以,这个治疗方法,有严格的时间要求,通常发病超过6小时就不能再使用了。

很多基层医院是不具备这个技术的

第二、很多病人错过了黄金治疗时间

我前面说了,溶栓技术对时间要求很严格,通常不超过6小时。这个是指从患者发病到进行溶栓的时间不超过6小时。

病人发病后,家人往往不能第一时间发现发觉,尤其是一些独居老人,有的发病后几小时,甚至一天后才被发现。然后拨打急救电话,救护车赶过来送往医院,然后做检查明确是不是脑梗死,医生还要和病人家属谈话,问家属要不要实施溶栓。因为溶栓容易产生严重并发症,所以家属往往拿不定注意,犹犹豫豫,时间就这样浪费过去了。

现在,你经常看到医院的急诊有脑卒中绿色通道,就是脑梗的病人可以优先挂号,优先看病,优先做检查,就是为了给脑梗病人争取时间

3.家属对这项技术缺乏了解

家属不了解这个技术,听医生介绍后不知所措,也浪费了时间

最后,我来说说医生为什么做了ct之后就开始输液了。

首先,做ct是为了明确到底是脑出血还是脑梗塞,脑出血是血管破裂引起大脑损伤,脑梗是血管堵塞引起大脑损伤,两者症状几乎一模一样,但是机理完全相反,治疗手段也完全不同。照一个ct之后就能明确是不是脑出血。

第二,脑梗一般不需要手术,如果不能溶栓,通常只需要保守治疗。脑梗不像脑出血,脑出血通常需要手术取出血块,止血,否则患者有生命危险。脑梗除了超大面积脑梗,通常不需要手术,只需要输液保守治疗即可。

后遗症主要靠高压氧、康复锻炼来恢复

为什么很多病人都脑梗了送到医院,医生还只是简单的拍个片输个液?

绝大多数脑梗塞患者发病后送到医院都是拍片和输液治疗,但是这个拍片和输液都是有学问的,比你得肺炎拍个胸片然后输点消炎药要复杂得多,这里面涉及到很多专业知识。

拿拍片来说,患者出现急诊脑梗症状到了医院肯定是先拍头CT,而急性脑梗塞在CT上却是不显影的,有人会问那为什么还要拍CT?直接做核磁不好吗?其实这里最重要的是要排除脑出血,因为脑出血和脑梗塞在症状上有时候是非常像的,必须要靠CT排除了出血才考虑脑梗。

如果患者症状典型,那么医生可以在CT排除了脑出血后直接诊断脑梗,而一旦确诊了脑梗,治疗方式的选择就非常的重要。在脑梗发生的超急性期可以溶栓治疗,溶栓其实也是输液,只不过通常需要把药泵入血管里,而且溶栓药的使用有很多禁忌,需要医生详细评估患者后再根据患者体重计算出一个精确的量,所以你看着简单其实不简单。

有些患者已经超了时间窗或者存在禁忌症无法溶栓,那就只能输液,用些改善脑供血、营养脑神经的药物,为的就是尽量减少脑梗对脑细胞的损伤。

当然急性脑梗除了溶栓和输液治疗外还可以手术取栓,但是取栓只有少数技术等级高的大医院可以做,而且对发病时间和适应症要求也非常严格,况且价格很贵,经济条件差一些的患者可能承受不了,所以不是太多。

为什么很多病人都脑梗了送到医院,医生还只是简单的拍个片输个液?

昨天去急诊会诊,正好碰见在抢救以为脑中风患者!

家属中不知道谁在那喊叫:你们都是啥医生?嘴都歪了,腿都不能动了,我们不是医生一看都知道脑梗了,你们还要做CT,你们耽误了,赔得起吗?

家属的心情我们非常理解,可是你们看到的脑梗真的是脑梗吗?

一、您看到的脑梗死并非真的脑梗死

准确的说,当我们发现偏瘫、失语、半身不遂等等情况确实要怀疑脑卒中。但脑卒中分为两种,一种是脑梗死,一种是脑出血。

在没有做脑CT之前,谁也无法准确判断是脑梗死还是脑出血。

没学过医也知道,脑梗死是血管堵了,要“活血”开通血管;脑出血是血管“爆裂”了,要止血。治疗方法完全矛盾,如果真是脑出血,按脑梗死溶栓,那肯定是雪上加霜,南辕北辙,甚至可以说要负法律责任,要蹲监狱的。

所以,所有怀疑脑卒中,也就是所有中风患者,到医院必须做脑CT才能进一步明确是脑梗死还是脑出血,然后才知道怎么治疗。

二、输液就是治疗,但分2种情况

如果确诊就是脑梗死,那么下一步就是马上抢救治疗,开通血管。开通血管的方法,无非就是输液溶栓或取栓治疗。

可是必须遗憾的告诉大家,能开展取栓技术的医院少之又少,所以很多脑梗死患者即使确诊后,也不会送到手术室去取栓。

那么大家肯定说,那赶紧溶栓呀!

没错,溶栓就是通过输液来把血栓“溶化”开,以恢复血管血流;但就是这么“大家看似简单”的输液溶栓,大部分医院,因为种种原因都没有开展,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认为溶栓有出血风险,不敢溶栓。

那么到医院输液,就有两种可能,一种就是非溶栓的常规输液,换句话说,就是没有开通血管的治疗,只是对症治疗。那么这种输液确实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患者的残疾率等等方面没有多大好处。

只有第一时间溶栓或取栓,开通血管后,才能有效的挽救更多脑梗死患者生命,降低死亡率,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三、开通血管非常重要,也是唯一正确的做法

1、黄金3-6小时不容错过,溶栓最为方便可行

脑梗死发生超过5分钟,神经细胞就会发生不可逆性损害。如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缺血半暗带的血流,部分脑组织功能可逆,神经细胞可存活并恢复功能。目前认为最好是3小时内送到医院,不超过4.5小时,最迟多要超过6小时。所以发生脑中风必须分秒必争,如果能抵达一家能溶栓的医院,也算幸运。

这种开通血管的方法,其实在老百姓看来就是输液,只是输液的药物是溶栓药物而已,但看似就是输液,但溶栓输液会有全身出血或脑出血的。

2、取栓技术难度大,很多医院没有开展

对前循环闭塞脑梗死发病 6 小时内的患者,进行急诊机械取栓治疗。

美国指南指出:发病 6 小时内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所致急性脑梗死患者可以进行急诊机械取栓治疗。

欧洲组织指南推荐:对于发病 6小时 内且伴有前循环大动脉闭塞的患者,可在 4.5小时 内静脉溶栓的基础上,联合急诊机械取栓治疗。

简单说,就是从大腿根血管放一个管子进步,到大的脑部血管,用特殊装置,把血栓给拖出来。这对医院设备,医生水平要求都更高,且风险也大。

四、正规早期开通血管能降低死亡率,减少后遗症,但不能100%避免

脑血管病存活者遗留瘫痪、失语等严重残疾的占50%-70%,一部分原因是我国开展溶栓的医院太少,取栓的医院就更少。很多患者都没有得到开通血管治疗,只是常规的对症治疗,这样比如导致后遗症人数巨大。可是就算能开通血管的这部分人,也因面积太大,或开通血管较晚,从而导致后遗症。

所以要100%避免脑梗死后遗症,避免失语、偏瘫、半身不遂、长期卧床、吃饭喝水拉屎撒尿都得有人伺候,那唯一的办法就是预防。

远离烟酒、坚持运动、控制体重、低盐低油低糖饮食、避免熬夜、减少压力、监测三高、控制三高是预防脑梗死最基础最根本最有效最便宜的办法!

最后还是要告诉大家,中风后,到医院肯定要拍CT,要不怎么知道是脑梗死还是脑出血;至于输液有两种可能,一种就是开通血管的办法,这是最好的;一种就是对症治疗。

并非医生只是见到那的拍片和输液!

难不成您想像中的急救应该是什么样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