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告诫:45岁之后,身体有4个信号,暗示体内已出现癌细胞,具体指什么?
这又是一道关于癌症的问题,未防止谈癌色变,给大家讲讲癌症背后的那些事!
首先,我带大家看看中国的癌症发病情况。根据2018年中国国家癌症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的癌症新发病约3804000人(其中男性2114000人,女性1690000),也就是说平均下来每天有超过10000人诊断是恶性肿瘤,平均到每分钟,就有7个人是癌症!
而中老年是癌症的高发人群!如下图所示(数据还是来自2018年国家癌症报告),我们可以看出30岁以下和80岁以上癌症的发病率都比较低,而40岁以后,特别是45岁以后发病率就显著上升!
事实上,临床工作中我们也发现40岁到60岁是癌症的高发人群,比如,肺癌,胃癌和肠癌。题主说45岁之后身体有4个信号暗示体内已经出现癌细胞。事实上医生是不会这么说的,也没用哪一个调查研究或者科研报告过所谓的4个信号!
但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些可能是癌症的症状,但经常被我们忽略掉的。
1. 短期内消瘦利害。年轻女性很在意自己的体重,但中老年人对体重往往就不太在意了。临床上,我们经常碰到体重下降了10斤八斤的人还一点儿都没察觉出来!等到体检,上称了吓一跳!事实上,癌症病人消耗大,尤其是晚期病人,那经常是皮包骨,所以体重变化大一定要留意。
2. 持续性刺激性干咳。咳咳咳,中老年人常不以为然,经常拿点止咳药吃几天好一点就不管了,过几天又咳,反反复复,折腾了一个月两个月到医院一查,肺癌中晚期。所以,一直咳一定要到医院查查。
3. 不明原因的疼痛。我至今还记得前年的一个43岁男性病人。他自诉发病的时候只有背部疼痛,没有其他不舒服。刚开始以为是腰背肌扭伤,搽了点药酒没用。来我们医院CT一扫,怀疑转移性骨癌。然后开始找原发灶,肺,肝,结直肠,血液系统都找遍了。最后只有肝上有个小包包,当然穿了好几次,最后找的超声科一个经验丰富的医生才穿到组织做病理检查!最后,居然是神经内分泌癌,众医生大跌眼镜。
以上症状很容易被中老年人忽略,一旦有上述表现一定要赶紧到正规医疗机构查一查!
医生告诫:45岁之后,身体有4个信号,暗示体内已出现癌细胞,具体指什么?
45岁真的是个分水岭!根据WHO的定义,45岁之后就步入中年人的行列了。这个时候身体的各项机能逐渐在走下坡路。国家最新的癌症大数据显示虽然60-64岁是恶性肿瘤发病的高峰,但45岁之后癌症的死亡率直线攀升!这提醒我们45岁之后一定要做好癌症的防治工作!
那45岁之后,身体有4个信号,暗示体内已经出现癌细胞,具体指的是什么?其实,癌细胞是极其"狡猾"的!很多早期的癌症是没有太多的症状的,以至于太多太多了的癌症病人患癌时后"蒙在鼓里",直到确诊癌症后还难以置信!今天刘医生就带大家看看哪些身体的信号暗示体内已经出现癌细胞。
第一个信号: 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
还记得那年我在肿瘤科实习的时候有一个陈伯伯,47岁,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刘医生当时作为实习同学,每天负责书写全组病人的大病历,真是从早写到晚,写的我手指都起茧了(那会儿都是手写,木有电脑)。给老陈问病史的时候挺有意思,他反反复复就一句话"我不就瘦了10斤嘛,我女儿和老婆非得让我住院"。原来2天前两口子吃完饭散步到药店门口,顺带上了一下称。结果不称不知道,一称吓一跳,老陈瘦了10斤!这可把他媳妇儿吓着了,赶紧打电话告诉女儿。于是他就被安排住院了!诊断非小细胞肺癌肺癌ⅢA期,还有手术机会!老陈是幸运的,家里人健康防病意识强,要是再拖一阵估计就失去手术机会了。
第二个信号: 反反复复,难治的疼痛。
疼痛是癌症的一大特征,癌症原发病灶会疼痛,转移病灶也会引起疼痛!比如,白血病(俗称血癌)就会有胸骨疼痛;比如,肺癌、胃癌、肠癌、前列腺癌等可能会有骨转移骨痛。其实骨头疼痛多半人还是会去医院查一查看一看的,怕就怕以腹痛为表现的癌症。我相信大家都会有肚子痛的经历!有的癌症病人就常常以为自己肚子疼是胃病,十二直肠溃疡犯了,然后吃点胃药或者止痛药就对付过去了。等胃药和止痛药吃了好几盒的时候再来医院检查就已经是胃癌或者肝癌,胰腺癌等癌症晚期了!因此,肚子痛,骨头痛等反反复复,经久不好的痛一定要高度警惕癌症!
第三个信号:经常出血。
这个出血可以是消化道出血,表现为黑便或者血便。我多次给大家强调,一个正常人大便是不会带血的,不会红不会黑亮亮的!如果大便出血,胃肠道肯定是有问题的!45岁以上人群一定要注意排除大肠癌和胃癌!
夫妻生活的时候的接触性出血也要注意,千万不要以为是男方粗鲁和暴力所导致的!其实接触性出血是宫颈癌的早期经典表现。
第四个信号: 长了个"包包"或者"结节""
比如你洗澡时发现自己乳房上长了个"包包",这个"包包"摸起来还硬硬的,压下去一点儿也不痛。很多人对于这种不痛的"包包"就很不在意,似乎不痛不痒就没事儿。刘医生告诉你,这种不痛的"包包"才要注意呢!恶性肿瘤的包块多半就是不痛的,相反,炎症包块多半会痛!
比如你照镜子发现自己脖子上长了个"结节",这个结节只有一个,并且似乎摸不到它的边界!这可能是恶性结节!
总之,45岁之后癌症发病越来越高,出现以上4个信号要高度警惕体内出现癌细胞!码字不易,点赞和转发都是支持!
欢迎关注骨科木匠刘医生,每天带给你一点健康科普知识!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医生告诫:45岁之后,身体有4个信号,暗示体内已出现癌细胞,具体指什么?
癌症已经成为高发病,及早发现癌症症状是提高癌症患者生存几率的关键。
但是因为现在绝大多数的中老年人并没有体检的习惯,这就造成了癌症的高发。
其实身体出现癌症,是有一些明显的信号的!
45岁之后,身体的4个信号,暗示体内已经出现癌细胞!
1、无缘无故的疼痛
45岁之后,大家对于身体上一些无缘无故的疼痛一定要加以小心。如果身体部位出现一周以上的持续性疼痛,不论疼痛严重与否,都应做相应合理的身体检查,可能是癌症前期的表现。大肠癌、肺癌都有疼痛的先兆。
2、异常出血
排便的时候,发现有血便,排尿的时候,尿液呈红色,长期无故流鼻血等异常出血的情况,一定要及时的检查身体状况。因为肠癌、肾癌、膀胱癌等,在早期都有异常出血的症状。
3、吞咽困难
45岁之后,如果出现长期的(1月以上)吞咽困难,要及时的给予关注,并去正规医院做相应的诊断。
什么算是吞咽困难呢?通常指的是在吞咽食物时,出现胸骨疼痛感、食管有异物感、食物咽不下去,堵在食道内之感。长期的盾眼困难是食道癌、喉癌、胃癌的早期征兆。
4、口腔变化
长期吸烟者,爱吃槟榔者,要注意口腔内部的变化。如果口腔以及舌头上出现白色的斑块,可能是口腔癌的征兆。
想得癌?五种食物别轻易吃!
1、咸鱼
咸鱼产生的二甲基亚硝酸盐,在体内可以转化为致癌物质二甲基亚硝酸胺。咸蛋、咸菜等同样含有致癌物质,应尽量少吃。
2、烧烤食物
烤牛肉、烤鸭、烤羊肉、烤鹅、烤乳猪、烤羊肉串等,因含有强致癌物不宜多吃。
3、熏制食品
如熏肉、熏肝、熏鱼、熏蛋、熏豆腐干等含苯并芘致癌物,常食易患食道癌和胃癌。
4、油炸食品
食物煎炸过焦后,产生致癌物质多环芳烃。咖啡烧焦后,苯并芘会增加20倍。油煎饼、臭豆腐、煎炸芋角、油条等,因多数是使用重复多次的油,高温下会产生致癌物。
5、霉变物质
米、麦、豆、玉米、花生等食品易受潮霉变,被霉菌污染后会产生致癌毒草素——黄曲霉菌素。
送你防癌“三字经”
一:常喝茶
国内外一些研究证明,无论哪种茶叶,对实验动物的化学致癌或转移性肿瘤,都有不同程度的防治效果。所以,日常养生喝茶的习惯很有必要。
黄谷丁根茶泡水,有助于预防胃癌,黄谷丁在抗感染方面,有着良好的作用,被中药界誉为具有清热解毒,抗感染作用的 "八大金刚"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可代替抗菌素,有广谱抗菌素的作用。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胃幽门螺杆菌等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对于预防胃癌有很好的效果。
咖啡草根茶可以预防肠癌,咖啡草含有大量膳食纤维,对养护肠道,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炎都很有帮助。
此外,咖啡草含有低聚果糖,具有排毒清肠、改善脂质代谢,降低血脂、调节机体免疫系统,提高免疫力、促进矿物质吸收等生物活性。有预防肥胖症以及抗癌作用。
二:戒烟酒
抽烟的人有一半会死于与抽烟相关的疾病,其中很多是癌症。在美国,90%的肺癌是直接由抽烟引起的,另外有3%是因为吸入二手烟造成的。
每天吸一包烟的“吸烟者”每年每个肺细胞(lung cell)中会累积平均150个额外突变;膀胱中每年每个细胞平均产生18个突变,肝脏中每年每个细胞平均产生6个突变,大大增加了抽烟者的患癌风险。
喝酒过多,有毒物质超过肝脏负荷,就得持续“加班”来解毒,久而久之,肝脏排毒能力就会下降,如果再持续喝酒,肝脏损害更加严重,久之就会诱发肝炎和肝硬化、肝癌。
所以,建议大家平时戒烟酒。
三:多运动
中度运动是科学家推荐的运动方式。
据研究,每天散步一小时可以把患结肠癌的可能性降低46%。
美国癌症协会建议人们每天至少做60分钟中度或稍强烈的运动,每周运动五次以上。
过度肥胖也会增加患癌症的可能,而运动有助于预防肥胖。
四:少熬夜
研究资料显示,癌细胞是在正常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突变而形成的。
夜间是细胞分裂最旺盛的时期,如果夜晚睡眠不足,人体的免疫力降低,发生变异的细胞不容易被及时清除,从而可能导致癌症的发生。
而熬夜者为提神常吸烟喝咖啡,也易使更多的致癌物进入人体。
医生告诫:45岁之后,身体有4个信号,暗示体内已出现癌细胞,具体指什么?
最近这类问题很多啊,各种这个信号那个征兆,有数字,有“鼻子”有“眼”的,很能引起人的兴趣。比如,这个提问者的问题:医生告诫:45岁之后,身体有4个信号,暗示体内已出现癌细胞,具体指什么?这也不知道是哪个医生告诫,可经不起推敲分析啊。
45岁之后,进入中年了,也就意味着进行多种癌症的高发年龄了,应该是主动进行癌症的筛查,而不是等身体出现所谓的信号。45岁以后,胃镜,结肠镜,肺CT,肝彩超,女性的乳腺钼靶,宫颈TCT涂片等等都是要考虑做的,不用管是不是有“信号”。当然,如果有“信号”(所谓信号,我想无非就是各种异常表现),更要去检查,明确病因。
身体有4个信号,暗示体内已出现癌细胞。这种提示,一下子就暴露了专业的缺陷,所谓的身体信号不能是暗示是不是得了癌症(暗示这个词好奇怪,医生不会有这种词,最多会用提示,或预示),更不可能暗示体内出现癌细胞。癌细胞,什么信号能暗示体内出现癌细胞?癌细胞啊,都能暗示出来,这也太厉害了,体内出现几个癌细胞能有什么信号?目前世界上最高端的检查也不可能在癌细胞刚出来的时候就查出来,癌细胞刚出来的时候更不可能有什么信号,你想啊,几个癌细胞,几百个癌细胞,几千个癌细胞,能有什么表现?这不只是不专业,更是傻啊。你要是说癌症还好一些,因为癌症,是癌细胞团,而且长到一定规模大小,影像等检查有可能检查出来。某种表现,可以提示癌症可能,但无法提示出现癌细胞。可见,写出“5岁之后,身体有4个信号,暗示体内已出现癌细胞”的人本身是不专业的,也是不靠谱的,所以就不要去关注这种了。所谓4个信号,无非是想博人眼球,不必去了解这种。建议:45岁之后,要主动筛查;如有异常,不管是什么异常,都要去及时检查。
医生告诫:45岁之后,身体有4个信号,暗示体内已出现癌细胞,具体指什么?
一般人的身体长癌,到了中晚期(早期症状不明显)都会“通知”你,身体某些部位有(可能有)癌症了,这些信号主要是自身感知到的,敏感的人,具有一些疾病相关知识的人可能知道得早一些,反之就迟。所有癌症的共同特征主要有:一是痛,几乎所有癌症到一定的程度都会给身体造成疼痛,如肝区疼痛,腹部、下腹部、乳腺、头部等,在沒有外力所至,持续疼痛;二是瘦,癌症一种严种消耗体能的病,当食量又增加,体重却明显下降,这时就应到医院做检查,找出原因。三是乏力,癌症在无声无息地吃食体内的营养能量,全身细胞处在缺少营养状态,身消瘦乏力是必然的。
各种癌症又有各自特征
肝癌肝区(上腹部)疼痛,腹水,身肿,皮肤暗色,肝掌,生化甲胎蛋白增高。但胆管癌,胆囊癌上腹痛。
出血,包括皮肤、鼻子、口、谷道、阴(尿)道。胃癌、肠癌、肝癌会有便血。膀胱癌、子宫癌、宫颈癌、肾癌,阴(尿)道出血,血尿等。肝癌、胃癌会有吐血。肺癌咯血咳血等。
肿块。局部有固定,压疼的肿块。如乳腺癌,淋巴癌,甲状腺癌等。
久治不愈的创伤、溃疡。
消化道癌有厌食,纳差,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吞咽困难。
癌症中晚期以后都会相应地出现一些症状,但这些症状就象公安破案时的线索,还不是案件结果本身。要确诊还需到医疗机构做相关检查,
总之,癌症的种类很多,其给的信号也是很多的,难于列举,最终都需经多种检查才能确定。
医生告诫:45岁之后,身体有4个信号,暗示体内已出现癌细胞,具体指什么?
45岁以后,人们刚好步入中年时期,身体各方面的机能也都开始走了下坡路,这其实也是中老年时期的人们容易罹患各种疾病的主要原因;
癌症的发生和机体免疫能力的强弱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正常情况下,即使我们体内的某些细胞因基因突变而发生癌变,咱们的免疫系统也可以及时发现并将其彻底清除;
不过,当我们因年龄的增长而出现身体机能的退化时,机体免疫能力也会有所削弱,久而久之,免疫防御屏障便有可能出现漏洞,癌变细胞自然也就有了从免疫系统监察下"逃离"的机会,这其实也是癌症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的一个重要原因;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据统计,45岁之后刚好是癌症多发的年龄段。
那么,哪些表现意味着人体内可能已经出现了癌变呢?
1、反复出现的疼痛:这其实是大多数癌症最常见的症状,多是因为癌变组织压迫或刺激到了神经末梢或神经干所致,所以,当疼痛出现时,癌变基本上已经发展到了中晚期的程度了;
2、不明原因的消瘦:癌变组织的无限制生长需要大量的营养支持,所以,被摄入体内的营养物质大部分都会被肿瘤所"掠夺",如此一来,机体的健康组织不仅得不到充足的营养供应,甚至连自身储存的营养也会被其所"剥夺",所以,癌症患者会出现明显的体重下降;
3、不明原因的发热:癌变组织生长过于迅速,所以,其生长过程中总会有一些细胞因得不到充足的血氧供应而坏死,在此过程中,死亡的癌细胞会释放出大量的"肿瘤坏死因子",从而导致患者发热;另外,癌组织本身也能合成分泌一些"内源性致热原"而引起发热;
4、不明原因的出血:当恶性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时,会对周围组织内的血管造成破坏,进而导致出血,比如肺癌引起的咯血或痰中带血,比如结直肠癌引起的大便带血等等。
除以上内容之外,还有其它一些表现,比如身体浅表部位所触及的肿块,比如肿瘤对体内空腔脏器造成的梗阻等等。
总之,我们建议,当人们步入中年以后,最好能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这对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是非常有利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