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大暑,俗话说吃三食、忌三事、防三病,遵三多,身体安康少生病,指的是什么?
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 。今年大暑节气,正值“中伏” ,“蒸煮模式”正式开启。
因为暑,就是炎热的意思,大暑,顾名思义就是大热呀,热到极致,可以说是一年四季最热的时候,身体安康少生病,就是要大家注意“防未病”,尤其是要注意防暑降温!
那么对于防未病,吃三食,忌三事,防三病,遵三多,可保身体安康少生病,具体指的是什么呢?
实际上,如果从医学的角度上来讲,根本没有吃三食,忌三事,防三病,遵三多的说法,这些说法有的话,大多数来源于民间,而民间的说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甚至有些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下面,主要从医学角度给大家讲讲大暑节气如何防“未病”吃三食,俗话说“暑天无病三分虚”,说的就是这种暑热天气,哪怕你不生病,也会比较“虚”。从现在医学角度来说,就是能量消耗比较大,这时候应多吃一些清淡、益气生津,清热消暑的食物。比如广东吃仙草、湘东南吃姜以及山东喝羊汤等等,所以,吃三食,对于不同的地区其实是吃法不一的,因为同样是大暑各地气候还是有很大的差异的,你不能把广东的食俗搬到山东去吧。
忌三事
一要注意避免长时间的剧烈运动,运动量太大,容易发生脱水,导致体内电解质平衡紊乱,从而更容易出现低钠血症、低钾血症等,甚至出现中暑以及要命的热射病;
二是要注意不能贪食生、冰冷或不洁的食物,很多人都认为没有冰西瓜的夏天是不完整的夏天,但是冰凉食物容易腹泻,引起胃肠道疾病,我见过最严重的一个病人,就是长期喝冰凉食物,最后出现肠痉挛,导致大量肠坏死,切除了80%左右的肠;
三是忌突然大量饮水。很多人一热,就喜欢猛喝水,事实上突然大量饮水会冲淡胃液,进而影响消化功能,反而会引起反射排汗亢进,引发热痉挛,应采取少量、多次饮水的方法,而且每次不宜超过300ml。
防三病
陈医生认为,大暑最应该防以下三种疾病。
一是刚刚提到的中暑,对于轻度中暑的人来说,可能你适当休息下,注意到阴凉地休息,会自行缓解,但是一旦发展为重度中暑,即热射病、热惊厥,热衰竭,不及时抢救,是会引发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的;
二是要防胃肠道疾病,天气炎热最容易让人胡吃海喝,尤其是南方夜市,夜宵,也是胰腺炎爆发高发期;
三是要防精神疾病。天气越热,更容易引起身体上的不适,中医上讲火气上升,表现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要注意修身养性。
遵三多。从医学角度来说,要多的最主要的就是要多饮水,最好选择糖盐水,不要非等到口渴时才想着喝水,口渴时表明你体内水分已失去平衡,细胞开始脱水,此时才想到喝水表明已经过晚了些,尤其是小孩和老人更要注意补充水分,因为人老了以后这种口渴敏感度会下降,更容易被身体欺骗自己不缺水,而小孩代谢比我们成年人要快,更容易脱水。
明日大暑,俗话说吃三食、忌三事、防三病,遵三多,身体安康少生病,指的是什么?
大暑是夏天最为重要的一个节气,到了大暑,夏天也就进入巅峰了,此时,温度上升,正是酷暑难耐的时候。
明日就是大暑了,在这个特殊的节气里,想要身体安康少生病,我们要做些什么呢?
大暑,吃三食一吃:绿豆芽
进入”三伏”天后,人们容易上火,出现口腔溃疡、睡眠不足等多种“上火”症状。而绿豆芽具有清热滋阴、润肠排毒的功效,是公认的消暑佳品。
推荐吃法:豆芽猪血汤
材料:绿豆芽300克,猪血250克,姜片、葱末、蒜末、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将绿豆芽洗净,沥干水分;猪血洗净后切块。油锅烧热,将姜片、葱末和大蒜末加入油锅中爆香,再注入足量清汤,用大火煮沸,下入猪血块煮沸,加盐、味精调味,最后下入绿豆芽,稍稍焖煮3分钟,淋入香油即成。
二吃:西瓜
西瓜堪称”瓜中之王”,味道甘甜多汁、清爽解渴,能祛暑热、止渴、利尿,是盛夏佳果。
推荐吃法:凉拌西瓜皮
材料:西瓜皮适量。
调料:白糖、醋、香油、盐各适量。
做法: 西瓜皮洗净,去掉最外层绿色的皮,余下的切丝,入沸水中氽烫片刻,捞出过凉,然后加白糖、醋、香油、盐,拌匀即成。
三吃:苦瓜
民间常有“苦味食物度苦夏”的说法。苦瓜就是“苦味”食物的代表,大暑节气适量食用,能预防中暑、消除心火。
推荐吃法:清炒苦瓜
材料:苦瓜一根,蒜3瓣,豆豉10粒,糖,盐
做法:苦瓜去内瓤后,切薄片,用2小匙盐腌10分钟后,用手把苦瓜水挤干。大蒜切片,豆豉用刀稍微剁下。锅中入油,6成热后下蒜片和豆豉,炒香后倒入苦瓜爆炒2分钟,调入糖和盐炒匀即可。
大暑,忌三事一忌:空调吹一夜
很多人到夏天喜欢开着空调、裹着棉被睡一夜。
如果整夜开空调,室内外温差过大,使全身毛孔闭合,体内热量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脑供血不足,有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史的人更容易发作“热中风”。
二忌:口渴猛灌水
夏天出汗多,易口渴,很多人就使劲喝水,也不对。
因为每次出汗都要带走一些盐分,不断喝水与出汗使血液中的盐分越失越多,血浆渗透压降低,而出现低渗性脱水,使细胞水肿,人就会出现头晕、眼花等“水中毒”症状。
因此,喝水应少量多次,每次以100~150毫升为宜,间隔时间为20-30分钟。
三忌:烈日下赤膊
不少户外工作者图凉快,脱掉衣服光着膀子干活。
需要注意的是,夏季人体前心后背上的毛孔都打开了,如果长期被紫外线照射,除了会被晒伤,还会导致水肿,严重者甚至会引发肾脏疾病。
大暑,防三病一防:肝脏病
酷暑时节,人们最爱在傍晚吃点烧烤,喝点啤酒,可这也是最伤肝脏的。酒精本身就是伤肝的,烧烤更可能含有致癌物质,两者同时伤肝,可诱发肝癌。
怎么防?
——喝二水
1、古古丁茶水
古古丁的药用价值也是不容忽视的,甚至被称为“八大金刚”之一,主要指的是古古丁的清热解毒、抗感染作用,可清肝火、排肝毒、消肝炎等。
现代西医研究中发现,古古丁含有蛋黄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其中的蛋黄素含量丰富,具有预防肝硬化、肝炎、增强肝胆功能的作用。
2、蓝菊叶茶水
研究表明,蓝菊叶提取物对肝脏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特别是化学性或酒精性肝损伤保护明显,能加速磷脂合成的胆碱存在,从而加速细胞修复速度。
此外,蓝菊叶提取物对四氯化碳导致的肝损伤具有治疗作用,对四氯化碳具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将其泡水代茶饮,可起到很好的保肝脏,修复肝损伤的作用。
二防:心梗
高温下,心脏承受着很大的考验,每年夏天,都是心梗高发的季节,心梗有时会在一瞬间发生,连救治的机会都不留,所以,日常养护心脏健康很重要。
怎么防?
——吃二红
1、樱桃
樱桃是具有营养价值的水果,含有丰富的铁元素,可有效的为身体补充气血,滋养心脏。
同时,樱桃中含有大量的钾元素,钾元素可增加心肌的自律性、传导性和兴奋性,维持心脏的功能。
经常吃樱桃,可促进血液的循环,保护心肌细胞,改善心脏病,冠心病等异常的症状。
2、番茄
红色食物本身就可有效的提升心脏的功能,并且研究发现,番茄中含有称为P3的物质,具有抗血小板凝聚,预防心血管堵塞,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几率。
番茄也可有助于心脏病人的康复作用。
三防:中风
夏季也是中风的高发季节,天气热,人却贪凉,一冷一热的刺激,很容易让脑血管堵塞或破裂,从而出现脑中风。
怎么防?
——补二物
1、补充α-亚麻酸
增加α-亚麻酸的补充,可以将体内多余的脂类以及附着在血管壁上的斑块等溶解,并通过新陈代谢,代谢到体外,平衡体内脂肪酸,防止过多的脂类垃圾沉积在血管壁上,从而达到清血脂,预防动脉硬化以及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紫苏仁油是α-亚麻酸含量最高的一种植物油,α-亚麻酸含量可高达66.7%左右,每天食用一点,对预防中风有益,还能预防和缓解老年痴呆。
2、补充维生素E
维生素E能减轻血小板的聚集作用,降低血液的粘稠度,预防血栓形成,同时还可促进毛细血管的增长,维持心肌和外周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改善微循环,并可使动脉脂类过氧化物减少,从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有:果蔬、坚果、瘦肉、乳类、蛋类、柑橘皮等。
果蔬包括猕猴桃、菠菜、卷心菜、菜塞花、羽衣甘蓝、莴苣、甘薯、山药。坚果包括杏仁、榛子和胡桃。
大暑,遵三多1、多睡觉
大暑的时候,已经进入三伏天了,此时天气十分的炎热,睡眠不足的话整天都是恹恹的,所以,晚上的时候少熬夜,多睡觉,在保证足够睡眠的前提下,一整天精神都会很好。
2、多锻炼
大暑的时候虽然天气很热,但是应该要有的身体锻炼还是不应该落下,大暑的时候早晚相对来说还是较为凉快的。
所以,早晚不妨出去锻炼锻炼,时间长了不仅有好的身体素质,也能完美塑性。
3、多喝水
到了大暑节气,天气十分的炎热,此时需要大量的为身体补充水分,以免水分流失过多引起身体缺水等不适症状。
而且,夏天喝水的时候可以在水里放一些清热的食物,帮助身体降火,例如绿豆、薄荷等。
注:所有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明日大暑,俗话说吃三食、忌三事、防三病,遵三多,身体安康少生病,指的是什么?
相信大家都知道“热在三伏”。大暑一般是处在三伏里的中伏阶段。这个时候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处在一年中最热的阶段,而全国各地温差也不大。不是有句谚语:“冷在三九,热在中伏”。大暑对于小暑来说,天气更加的炎热。
明日大暑,防三病一防:中暑
中暑是夏季常见的疾病,当体内热量不能及时向外散发,就会引起中暑。其主要表现为头晕、眼花、头痛、恶心、胸闷、烦躁等。
中暑有轻重,严重时会导致突然昏迷。若患心脏病的人群,出现中暑,会增加心肌梗死、心绞痛的风险。
二防:湿热
夏至阳气旺盛,加之温度升高,排汗系统也会有变化,更多通过排汗来散热,若不及时补充水分,会引起血容量减少、大脑供血不足,而引起头痛、头晕等症。
若补充水分是冰凉的,则会增加体内湿气的侵入,体内热、外侵凉,易导致脾胃虚弱,湿热加重,还会促使血管痉挛,诱发血栓、心梗、冠心病的风险。
三防:防肠胃疾病
高温天气来袭,肠胃疾病进入高发阶段,如急慢性胃肠炎,出现腹泻、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
若出现多次数、量大的腹泻很容易导致脱水,增加血液粘稠度,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加之,一些人本身心肺功能比较差,可能会出现休克、甚至生命危险。
明日大暑,饮三茶三伏天天气热、常出汗,随汗液大量排出的还有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的钾元素,若得不到及时足量的补充,倦怠疲劳、精神不振的情况会比较明显。为了安度苦夏,要喝三茶!
1、藕叶富丁茶——降心火
入夏后,容易上心火,出现心烦易怒、口感生疮、大便干燥等症状。
将白鼓丁叶、藕叶、富丁搭配在一起,泡水喝,有降心火,保护心脏的作用。
白鼓丁 药食两用,性寒,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抗菌作用,被称为“天然抗生素”;同时,还有利尿排毒作用。
藕叶 归心经,具有清暑利湿、升阳清阳的作用,利于改善暑热烦渴、暑湿泄泻。现代研究发现,藕叶提取物还有很好的降脂作用,可改善血液粘稠状态,降低全血比粘度。
富丁 性寒,有降脂作用,可改善头痛、目赤、热病烦渴等症状。研究发现,小叶苦丁对食高胆固醇诱发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有降低作用,可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三者搭配一起,泡水喝,利于降心火,降血脂、改善血液粘稠状态。
2、白鼓丁薏仁茶——祛脾湿
入夏后,雨季增多,空气变得潮湿,而脾易被湿侵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无精打采的表现。
将白鼓丁、薏仁、赤小豆、马齿苋、芡实、山楂、玉米须、淡竹叶等搭配在一起,做成茶包,泡水喝。
白鼓丁,又称为婆婆丁,性寒,具有利尿、利湿的作用,对改善湿热效果不错,尤其是舌苔发黄、恶心等,效果较为明显。
薏仁和赤小豆搭配,有很好的健脾祛湿作用。赤小豆性平,有健脾利湿、消肿解毒的功效。薏仁性凉,有健脾渗湿的作用。
芡实,归脾经,健脾祛湿,调理脾胃,还能补益脾胃。山楂,归脾经,有很好的消食健胃的功效,可改善胃脘胀满、不思饮食等病症。
3、百合茶——清肺火
做法:取百合花和金盏花各 10 克,用 500 毫升沸水冲泡三五分钟,放至适宜温度饮用即可。
功效:润肺、清火、安神,主治咳嗽、眩晕、夜寐不安。
明日大暑,吃三食一食:西瓜
西瓜是夏天的应季食物,小满节气的时候早一批的西瓜也要上市了。
西瓜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可以为疲惫的人们及时补充身体流失的水分,还能为身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又养生。
二食:樱桃
大暑节气时正是吃樱桃的季节。
中医认为:樱桃性温,入脾经、肝经,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的作用,同时口感甘甜、微微泛酸,很适合夏天胃口不佳时食用。
三食:番茄
大暑节气是一年中最炎热的一段时间,日照和紫外线也会变得强烈。
番茄中含有大量的番茄红素,可以帮助防晒、抗氧化,小满节气时吃一些番茄,对于养生保健、美容护肤来说非常棒!
明日大暑,忌三事一忌:贪睡迟起
《黄帝内经》说: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大暑时节昼长夜短,天早早就亮了,人们应见亮就起,以顺应阳气的充盛。夜睡可以稍稍晚一些,以顺应阴气的不足,但也不应该晚过11点。
睡子午觉是所有季节都应遵循的规则,小满时节睡好子午觉,有助于护阳养阴,使体内阴阳平衡。
二忌:过度运动
汗为津液,小满气温渐高,人体出汗增多,易耗气伤津,损伤心阴,出现乏力、懒言等症状。特别是老年人,更是伤不起。
所以,大暑时节的运动不宜过度,运动时让身体出些毛毛汗就行了,莫大汗淋漓。
大暑时节的运动方式以快步走、慢跑、武术导引为宜。
每天坚持午后或傍晚快步走或慢跑个半小时就好,不要久坐久卧,动动才有阳气。
三忌:乱穿衣
有些地区气候不稳定,时冷时热,故大暑时节忌乱穿衣。
穿衣不能凭心情,光顾美丽不顾健康,热时不能太捂着,冷时不能太冻着,要随着气温变化适时增减,保持体温相对恒定,这样人体抵抗力才不会削弱。
注:所有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明日大暑,俗话说吃三食、忌三事、防三病,遵三多,身体安康少生病,指的是什么?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明天,就是大暑节气了。
一年中,最高的气温,炙烤着大地。
高温高热的“桑拿天”将成为天气的主角,你准备好了吗?
大暑节气,除了要预防高温天气,避免中暑,我们还可以做点什么,来保护身体健康呢?
大暑节气,吃三食1,苦瓜
大暑天热,人很容易上火,吃苦瓜,能消暑解乏,能刺激人的食欲,开胃健胃、助消化。
苦瓜味苦性寒,有清热泻火的功能。天气热了,大家都开始刻意多吃一些苦瓜来清热消暑。
2,紫茄子
茄子,是从内而外的消暑解热,可以预防夏季常见的痱子、疮疖等,暑气导致的疾病。
3,西红柿
西红柿,味酸;甘;性微寒,有清热止渴,养阴凉血、生津止渴、美容、防辐射、减肥等功效。
大暑时节,将1-2个西红柿切片,加盐或糖少许,熬汤热饮,可防中暑。
西红柿适宜于热性病发热、口渴、食欲不振、习惯性牙龈出血、贫血、头晕、心悸、高血压、急慢性肝炎、急慢性肾炎、夜盲症和近视眼者食用。急性肠炎、菌痢及溃疡活动期病人不宜食用。
大暑节气,遵三多1,多喝热茶
热茶,不仅可解暑消渴,还能够促进排汗散热,提高脾胃运化能力。
喝一杯热茶,才是真正的给人体解暑降温。
白鼓丁菊花茶,泡水喝,可清热解毒,下火消炎,预防暑天上火。
用白鼓丁,菊花,金银花,桂花,搭配在一起,泡水喝,即可。
白鼓丁,有清热、解毒、利尿之效。
用其泡水喝,可泻火除湿,改善湿热所导致的恶心、舌苔发黄等。
并且,白鼓丁有“天然抗生素”之称,被中药界誉为清热解毒的“八大金刚之一”,可很好的去火消炎,预防大暑天上火。
菊花,是清热解毒、下火的好帮手,可快速降火,与白鼓丁搭配,清热解毒效果加倍。
金银花,可疏热散邪、清解血毒,经常和菊花搭配使用。
桂花,性质温和,拥有独特的花香,可舒缓情绪,消除沮丧、缓和压力,帮助身体对抗“夏乏”。
这几种搭配在一起,在入伏后,泡上一杯,清热解暑,去火消炎,大有益处。
2,多泡脚
大暑时节,虽然高温酷暑,但依然要坚持热水泡脚的好习惯。
伏天,湿气盛,容易损害脾胃,多泡泡脚,可祛除暑湿,增进食欲,促进睡眠。
泡脚水温42℃~45℃为宜,辅以花椒、生姜、艾草等,效果更佳。
花椒,性辛温,能够祛除寒气,用花椒泡脚,花椒的除湿除燥的功能。
生姜泡脚,促进脚部血液循环,从而消除疲劳、驱走体内寒气.
3,多祛湿
大暑节气,气温高、湿度大,暑湿热严重,一定要多加预防。
一旦湿热邪毒入体,会导致身体困重、乏力,极易疲劳,食欲减退,头发爱出油,脸上起痘痘,大便也十分黏腻……
这些情况,都表示你湿热重,要注意多祛湿了。
运动排汗,也能去湿气,每天坚持运动锻炼,帮助排出体内湿气。
注意,并不是出汗越多,对祛湿越有利,大汗反而会伤身,微微出汗为宜。
慢跑,快走、瑜伽,皆是不错的运动方式。
大暑节气,忌三事1,忌饮食不洁
忌食变质、不洁食物。
大暑节气细菌繁殖极快,易致食物中毒.
此外,要注意饮食卫生,注意灭蝇,不吃不干净的饭菜,最好当天的饭菜当天吃,隔夜饭菜要煮沸、热透。
2、忌大量饮水
喝水应该采取少量、多次饮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过300毫升为宜,切忌狂饮不止。
因为,大量饮水不但会冲淡胃液,进而影响消化功能,还会引起反射排汗亢进。结果会造成体内的水分和盐分大量流失,严重者可以促使热痉挛的发生。
3、忌大量食用生冷瓜果
大量吃进生冷瓜果、寒性食物,会损伤脾胃阳气,使脾胃运动无力,寒湿内滞,严重者则会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冷饮不能过量,不宜过食冰镇食物、冰冻饮料、冰淇淋等。
大暑节气,防三病1,防身体中暑
大暑之时,气候炎热且多雨,暑气逼人,十分容易导致中暑。
当人体出现全身明显乏力、头昏、心悸、胸闷、出汗等情况时,多为中暑先兆。
此时,最好要脱离高温环境,解开衣领,喝点水,到阴凉通风处休息,必要时,及时就医。
2,防中风
专家表示,温度超过32℃以上,中风几率将会高出66%,且随着气温的升高,危险性还会增加。
每年的5-8月,因热中风而昏迷、猝死的不在少数。
主要是由于,夏季酷热多雨、空气湿度大,人体出汗多。
此时,如果不能及时补充水分,会引发血液黏稠,形成血栓,增减血管压力,易诱发血压升高,增加发生中风的危险。
3,防肠胃疾病
高温天气来袭,肠胃疾病进入高发阶段,如急慢性胃肠炎,出现腹泻、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
若出现多次数、量大的腹泻很容易导致脱水,增加血液粘稠度,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加之,一些人本身心肺功能比较差,可能会出现休克、甚至生命危险。
明日大暑,俗话说吃三食、忌三事、防三病,遵三多,身体安康少生病,指的是什么?
谢邀!明天是7月23月,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二个,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也就是说,半月之后就要立秋了。
大暑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湿度最大的时期,今年的大暑也刚进入中伏第二天,大家都知道,“冷在三九,热在三伏。”所以在大暑到来后,注意身体健康当然是个人的头等大事,俗话说的“吃三食,忌三事,遵三多,身体安康少生病。”也是有道理的,只是这些俗话并非农村老话,而是现代人的养生之道。
吃三食。其实,大暑需要吃的有效蔬菜远远不只是三样,只要是这个时期的时令菜都应该多吃,这里列举的只是具有代表性的三种。一是绿豆芽。绿豆芽性凉味甘,能清暑热,滋阴,润肠排毒,是消暑佳品,只是凉拌时焯水不要太久,热炒时热锅快翻,防止维生素C的流失,且用油盐不要太多;二是西瓜。西瓜是夏季水果,大暑正是西瓜上市的旺季,降温去暑,人们不论什么场合,这时聚在一起,来几快凉甜可口,消暑解渴的西瓜再正常不过了,很多人还把西瓜皮做成各种菜品享用;三是苦瓜。苦味食物度苦夏,苦瓜只是苦味类蔬菜的代表。苦味食物具有抗菌消炎,解热去暑,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的功效,另外还有苦苣荬菜、蒲公英、曲曲菜等等。
忌三事。第一项当然是过度依赖空调。酷夏难忍,空调屋一进让人凉爽,倍感舒服,但如果长时间吹空调,对人体危害是很大的。首先是呼吸道感染,着凉感冒:其次是大脑神经失衡,头晕目眩,毛孔突然收缩,出现头疼之症;再则会造成关节损伤,易患关节炎,肠胃受凉出现急行肠胃炎;第二是口渴猛喝水。天热容易出汗,体内不但造成水分流失,也会造成盐分的流失,过猛大量饮水,会使血液中严重流失,造成低渗性脱水,严重时会出现头晕眼花的水中毒症状,所以应少量多饮,适当饮点盐水也是可以的;第三是烈日赤膊暴晒。农村许多人在地干活,为图凉快把上衣脱光,这当然是不可取的,天热人的前心后背毛孔都打开了,长时间被烈日照射,不但会把皮肤晒伤,还会导致水肿,甚至会引发肾病。
遵三多。一是多睡觉。天气炎热,睡眠不足让人少气无力,精神不振,所以不要熬夜,特别是不要赖在麻将桌上大半夜不休息,这对身体十分不利,只有睡眠充足,白天才能精神头十足;二是多运动。大暑期间虽然天气炎热,但早晨和晚上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凉爽的,多睡不要贪早,不熬夜不能不锻炼身体,早晚运动与白天避暑是不相互矛盾的;三是多喝水。天热出汗多,就要勤补水,也可以熬些绿豆水之类的清热汤水,发扬长流水精神,不是一劳永逸。
所以,大暑期间一定要注意养身,多吃时令蔬菜、时令水果,多运动锻炼身体,注意补充水分,不要贪凉,做到这些你一定会身体安康不生杂病的。
【关注心累力乏,更多三农资讯,欢迎交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