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是怎么回事?
头晕是一种主观上的感受,很多人都亲身经历过。
我见过最特别的一个病人是在急诊科,是一个男性患者,反复头晕5年余,每天都会发作5、6次,每次持续时间不等,几秒钟,甚至10余分钟,头晕的时候看不见东西,也不能行走。曾多次在当地县、市医院看过,检查都做了个遍,就是查不出原因,这次来的时候正在发作,刚好神内主任在这边会诊,就叫他来看一看,主任指出他嘴里好像一直在嚼东西,持续了几分钟之后就消失了,同时头也不晕了,详细问了病史后才知道,他每次发作都先是口腔有异味,再出现头晕、看东西旋转,而且16年前有头部受伤史,当时就出现了出现头晕、视物旋转,给他紧急做了脑电图检查,发现是眩晕性癫痫,予卡马西平对症处理后,头不晕了也,没有复发。
所以说,头晕的原因千奇百怪,有时候诊断需要一定的运气,因为头晕本身是一种症状,还是一种主观上的感受,就靠这一个症状来诊断疾病,是很难的!
那么常见的引起头晕的原因有哪些呢?“头晕”是患者常用来叙述症状的一个非特异性表达。在内科,头晕最常见病况包括:眩晕、非特异性头晕、平衡障碍和晕厥前兆。
一、眩晕。眩晕是前庭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最突出的表现是“天旋地转、不能睁眼”;前庭系统包括内耳的前庭器、前庭神经、延髓的前庭神经核团以及与小脑前庭部分传入和传出的连接纤维等,这些结构的病变都会引起患者出现眩晕的感受,而有时候,眩晕感受不明显,就表现为头晕。
(如图: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是一种在体位改变时以短暂眩晕发作为主要表现的内耳半规管疾病,属于内耳常见的自限性疾病)
二、非特异性头晕。患者往往难以描述头晕的特点,往往他们会说“我就是头晕,我也不知道具体什么感受,也不知道是怎样的晕”。
- 精神障碍性疾病,这是非特异性头晕的主要原因,如焦虑、抑郁、惊恐障碍、人格障碍等疾病;
- 过度通气,过度通气也会导致头晕;
- 轻微的晕厥前兆或眩晕患者,由于前期或者本身疾病不严重,也可表现为非特异性头晕;
- 头部创伤或挥鞭伤,大脑的损伤最容易致人晕厥,而损伤交轻也可表现为非特异性头晕和眩晕;
- 低血糖发作,低血糖以非特异性头晕感为主要症状;
- 药物的副作用或突然撤药,其症状也可表现为头晕,特别是抗抑郁药和抗胆碱能药。
- 感冒,感冒也会导致非特异性头晕,很多人对这个应该都比较熟悉,也亲身经历过。
- 心脏疾病,包括心律失常(心动过速或缓慢性心律失常)、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
- 直立性低血压、血管迷走神经性发作。
- 脑部疾病,脑膜炎、脑梗、脑出血,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脑血管狭窄缺血等。
- 周围神经疾病、干扰步态的肌肉骨骼疾病、前庭系统疾病、小脑疾病、颈椎病均可导致平衡碍,进而引起头晕症状出现;
- 帕金森病患者常常发生平衡障碍,并且还可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和失平衡类的晕厥先兆;
- 颈椎病患者也可以出现与姿势控制异常明显有关的头晕症状。
头晕是怎么回事?
在临床医生的日常工作种,经常会存在很多困惑。其中最明显的困惑就是患者所表达的不适感,很多医生并没有亲身经历过,不能够非常准确的理解患者的难受是怎样的一种状态,而只能通过间接的知识结构来领会,所以有时候会对诊断和治疗造成一定的困难。今天,咱们就来说一说头晕。
头晕是什么?可能不同的朋友可能会有不同的描述,这是因为头晕是一种非特异的症状,可能受到文化程度、受教育程度以及不同地区的语言特点和个体经验的影响。在医学上,我们理解头晕是指阵发或持续性的大脑不清晰感、头昏、头沉、头胀、头部发紧感等。其中高血压、低血压、贫血、低血糖、中毒、精神因素、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耳部疾病等都是引起头晕常见的原因。
一般来说,头晕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眩晕(是由前庭疾病引起的居多,需要到耳鼻喉科就诊)、晕厥(心脏或脑血管病等原因引起的,需要到心内科或神经内科就诊)、失去平衡感(多种感觉障碍引起的,一般要到神经内科就诊)、轻微的目眩性头重脚轻或眼花症状(精神性原因引起,一般无需治疗,或者到精神科就诊),当然颈椎病引起的头晕,也应该考虑到骨科和神经内科就诊。
所以,头晕是怎么回事?我想,不能笼统的说是什么原因,因为,头晕是一种症状,不是一种疾病。如果出现了头晕的症状,我们可以根据情况,如果不是急症的话,首先安静休息,然后测量一下血压,如果不能缓解,血压正常,我们应该到医院就诊,根据情况,选择不同的就诊科室,选择不同的检查项目,达到正确诊断或者排除诊断的目的。
头晕是怎么回事?
头晕可由多种疾病引起,而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头部病变、脑部受伤引起的头晕。
2、贫血、高血压、低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脑动脉粥样硬化、感染、中毒、低血糖、感冒患者引起的头晕。
3、颈椎病:如颈椎增生挤压颈部椎动脉,造成脑供血不足引起头晕。
4、药物如镇静安眠药、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等引起的头晕。
5、耳内疾病影响到平衡而引起头晕。
6、失眠、焦虑障碍引起的头晕。
头晕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等,有些患者出现头晕可能是脑中风的前奏,应引以注意,特别是出现过中风、高血压、高血脂、脑动脉粥样硬化的人群;以下逸仙药师介绍可用于治疗头晕的药物:
1、用于脑血管缺血引起的头晕:三七通舒胶囊、脑栓通胶囊、银杏叶滴丸、二十五味珊瑚丸、天丹通络胶囊等具有活血化瘀、通络作用的中成药。
2、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头晕:复方丹参滴丸、银丹心泰滴丸、心脉通片、参松养心胶囊、麝香保心丸等中成药。
3、用于失眠、焦虑引起的头晕:艾司唑仑、阿普唑仑、氟伏沙明、奥氮平、坦度螺酮等。
4、用于颈椎病引起的头晕:甲钴胺片、巴氯芬片、大活络胶囊等。
5、倍他司汀:主要用于梅尼埃综合征、血管性头痛及脑动脉硬化,并可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如脑血栓、脑栓塞、一过性脑供血不足等;对高血压所致直立性眩晕、耳鸣等亦有效。
6、尼莫地平:为脑血管扩张药,用于急性脑血管病恢复期的血液循环改善。各种原因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脑血管痉挛,及其所致的缺血性神经障碍高血压、偏头痛等。
7、氟桂利嗪:用于脑动脉缺血性疾病,如脑动脉硬化、短暂性脑 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脑血管痉挛;由前庭刺 激或脑缺血引起的头晕、耳鸣、眩晕;血管性偏头痛的防治。
8、长春西汀:为脑血管扩张药,此外还能抑制血小板凝集,改善血液流动性和微循环,促进脑组织摄取葡萄糖,改善脑代谢。
9、艾地苯醌:慢性脑血管病及脑外伤等所引起的脑功能损害。能改善主观症状、语言、焦虑、抑郁、记忆减退、智能下降等精神行为障碍。
10、强力定眩片:成分为天麻、杜仲、野菊花、川芎。用于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症以及上述诸病引起的头痛、头晕、目眩、耳鸣、失眠等症。
11、复方天麻蜜环片:成分为天麻蜜环菌粉和黄芪当归浸膏。用于高血压病、脑血栓、脑动脉硬化引起的头晕、头胀、头痛、目眩、肢体麻木以及心脑血管疾病引起的偏瘫等病症。
头晕是怎么回事?
头晕是怎么回事?
头晕的原因有很多,可由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耳部疾病、心血管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眼部疾病、精神性疾病和其他情况等引起。
-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颅内血管性疾病、颅内占位性病变、脱髓鞘疾病及变性疾病、癫痫、脑震荡、脑挫伤、脑寄生虫病等。
2.耳部疾病:如梅尼埃病、迷路炎、前庭神经元炎、位置性眩晕和晕动病等。
3.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低血压、心律失常、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脏瓣膜病、心肌缺血、颈动脉窦综合征、主动脉弓综合征等。
4.血液系统疾病:如贫血、出血性疾病等。
5.眼部疾病:如先天性视力减退、屈光不正、眼肌麻痹、青光眼、视网膜色素变性、屏幕性眩晕等。
6.精神性疾病:如神经症、更年期综合征、抑郁症等。
7.其他:药物中毒、感染性疾病、低血糖等。
本内容由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孙杨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头晕是怎么回事?
王医生我头晕,你说吃点啥药?在头条粉丝多次这样问的王医生。王医生说王医生也不知道,因为头晕只是一种表现,引起头晕的原因很多。
有病理性的也有功能性的。也就是说有疾病引起的,也有只是自我感觉不舒服,并不是疾病引起的。我们需要详细判断头晕的原因。
临床诊断头晕没有直接的检查手段,常常都是根据临床表现及合并的情况,以及基础疾病,先一步步的来排除头晕的原因。只有找到头晕的原因,才能建议吃不吃药,吃什么药。
第一、我们首先要排除的就是血压,这是最常见的原因,也是最容易排除的疾病。血压偏高或偏低都会引起头晕,排除的方法很简单,如果血压比平时高或低,那就考虑是血压引起的头晕。如果是高血压或低血压也得首先考虑是引起头晕的原因,而且即使我们发现血压异常不是引起头晕的原因,也应该重视。如果血压恢复正常,头晕消失,那就确诊是血压异常引起,以后我们需要好好管理自己的血压。
(高血压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头晕,待血压恢复正常后,头晕即会消失。低血压引起脑供血不足,也会引起头晕。)
第二、想到是头引起的,脑供血不足,也可以是颈部血管狭窄,鉴别起来比较麻烦,可以行经颅多普勒,头颅ct,头颅核磁,脑血管造影等检查,需要临床干预后,如果头晕消失,那就证明是脑供血不足引起。
当然脑梗塞,脑出血,颅内占位,头部外伤等等也会头晕。
(当然脑部引起的头晕不仅仅是占位性,血管性,还包括神经性,鉴别起来不容易。)
第三、还有常见的就是颈椎病,是比较常见的引起头晕的原因,尤其颈椎病现在越来越多,可以行颈部X片,或CT等进一步检查。可以通过改变生活习惯,好的枕头,按摩,理疗等等方法予以改善。
(颈椎引起的头晕没有特别有效的办法,只有逐渐的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健康用脖,是最有效的办法。)
第四、心脏引起,因为心率过慢或过快都会引起头晕,只需要抓到心律失常与头晕对应的证据,就可以确诊。去除病因的前提下,不部分患者心率过慢需要起搏器治疗,心率过快需要药物或射频治疗。
(心脏引起的头晕,治疗效果最佳,一旦心律失常控制,头晕就会消失。)
以上是器质性的,临床排除器质性病变,那就是不明原因头晕,啥也查了,都没有问题,可是就是头晕,有时候和年龄,感冒,吸烟,饮酒,血脂异常,睡眠不好等等因素有关,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
头晕是一个常见的症状,最好还是找到原因,才能更好的治疗。
头晕是怎么回事?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中医治疗眩晕的辩证用药思路。
眩晕既是一个症状也是一类疾病,西医把眩晕作为一个症状,可以见于很多疾病当中,如高血压、低血压、颈椎病、梅尼埃病、贫血、和一些脑部的疾病等等。而中医把眩晕作为一类疾病,叫做眩晕证。中医认为引起眩晕的发病机理主要有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精不足和痰湿中阻四种类型,针对不同的发病机理,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象肝阳上亢型的治法是平肝潜阳,滋养肝肾;气血亏虚型的则补养气血,健运脾胃;肾精不足型的要补肾益精;而痰浊中阻型的则燥湿祛痰,健脾和胃。下面我们结合一个病例来分析一下中医治疗眩晕的辩证用药思路。
这个患者是一位55岁的女性,她以前是我的老患者,大约有二年没见了,最近她感觉有点不舒服,又来找我帮她调理调理。她这次来主要表现是头昏、头胀、迷糊,脑袋总是昏昏沉沉的,头顶百会穴两侧疼痛,晚上睡不好觉,失眠,翻来覆去睡不着,睡着了也容易醒,每天勉强能睡4~5个小时,早晨起来感觉手胀,握拳握不紧,没有食欲,吃点就饱,大小便还可以,我查她的舌脉,舌淡苔白,脉短滑。我又给她量了下血压,血压是140/90,在正常值的高限。从她的症状上来看,她的那种头昏,头胀,迷糊,脑袋总是昏昏沉沉的,就是中医所说的头重如蒙,是痰湿蒙闭了清窍所引起的,她没有食欲,吃点儿就饱,也是痰湿阻滞中焦脾胃,而脾主升清,胃主降浊,痰湿困扰脾胃,会使脾的升清和胃的降浊的功能失调,清气不升,头脑就不清醒,耳目也不聪明,整天昏昏沉沉的。浊气不降,人就会没有食欲,胃胀,吃点儿就饱,另外,痰湿郁久化热,痰热内扰心神,心神不宁则失眠,睡不着觉,睡着了也容易醒。再有她的脉象短滑,一般痰湿的脉象是滑脉,摸起来一个豆一个豆似的,轱辘轱辘地往前走。所以从她的辩证上就是痰湿中阻型的眩晕。给她的治疗以燥湿祛痰,健脾和胃为主。中医有个二陈汤是治痰的基础方,由陈皮、半夏、茯苓、甘草四味药组成,主要功效是清气化痰,在二陈汤的基础上加上枳实、竹茹,又叫温胆汤,能够祛痰安神,治疗痰扰心神而致的失眠。另外,我还加了柴胡、黄芩、知母清痰热,加党参、白术合上二陈汤中的茯苓、甘草为四君子汤,健脾和胃,加当归、川芎活血养血,另加炒枣仁养心安神助睡眠。这个患者用这个方子两周后,病就基本好一半了,眩晕的症状和睡眠都有明显的改善,然后在原方上稍微调整了几味药,继续又服药两周基本就全好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