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医院”春节后爆满,一天迎2万患者比春运都挤,对此该如何评价?
实质上关于这方面的报道,我相信大家早已经习以为常,看过不止一次了,而且大家看完以后会有两种状态。
第一是骂,骂西医总是把病人越治越多,西医就是骗人的;第二是骂完以后该去哪里看病还是去哪里看病,看西医还是大多数人。
这一点,有时候我在门诊时候确实无法理解,既然不相信西医,为何还愿意到那么多西医医院去看病,而且还喜欢选择大医院去挤,大病也去挤,小病也去挤。
当然大家之所以会大病小病都想着去最好的医院,除了跟大家本身的就诊急迫想治愈心态有关,但是有时候病是需要一个诊疗康复过程的,比如普通感冒,你去大医院看,跟去小医院看,其实是没多大区别的,普通感冒它的病程就是5-7天,这时候你往大医院去挤,去排队,一点意义都没有,而且造成医院资源浪费,让更多其实更需要在大医院看病的人得不到快速诊疗,这也是为何国家一直推崇分级诊疗的目的,让大医院干大医院该干的事,小医院及诊所,也做好下级分流转诊病人的作用。
但是大医院也不应该是这样像郑大一附院一样,看似把好的医院资源都集中为病人得到更好的服务,其实反过来这是更加容易造就巩固大家一致认为看病就应该是大医院看病的观念,对解决看病难的问题是有可能起到反作用的,只会越看病人越多,并不能真正从根本上解决看病难问题。
“全球最大医院”春节后爆满,一天迎2万患者比春运都挤,对此该如何评价?
作为一名医生,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郑大一附院是全世界最大的医院,床位全球排名第一,高达7000多张,一般的三甲医院也就1000张床位左右,郑大一附院的床位是普通三甲医院的7倍,相当于7个三甲医院。由于这个医院是如此的庞大,导致该院的门诊量,住院量,手术量都是全国前茅。
如此庞大的医院,必然聚集了大量的优质医疗资源,包括高水平的医生和护士,高水平的诊疗技术,大量现金的设备,这样的大医院,吸引力是非常大的,作为普通的老百姓,生病了,当然是希望找一个好医院,好医生。而郑大一附院就给了老百姓这样的机会,不仅仅是郑州市的老百姓,河南省其他地区的患者, 甚至是周边省市的患者,也都来这里看病,这就造成了大量的患者和家属来该院看病,节后第一天,医院正式上班,大批患者来诊,堪比春运。
如此大规模的医院,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就是集中了大量的优质资源,对于一些疑难杂症的诊治,非常有好处。坏处就是,如此庞大的医院,让周边的小医院无法生存,小医院没有患者,医生的诊疗水平得不到提高,越来越不行,导致患者不愿去小医院,形成恶性循环。我国分级诊疗的制度还不是很完善,导致很多患者小病也往大医院跑,造成医疗资源的严重浪费。希望国家的有关不能能够想想办法,吸引医学人才到基层医院去,让小病和常见病在小医院解决,三甲医院应该主要诊治疑难杂症,下级医院看不了的病,再转诊到大医院来。我们不需要这样的巨无霸医院,而是需要切实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全球最大医院”春节后爆满,一天迎2万患者比春运都挤,对此该如何评价?
你好,看到这个报道,我还是很震惊。中国的病人这么多。尤其是慢性病,都需要看多次,还不一定能解决问题,我一直是推崇预防胜过治疗,这也是我做科普原因。另外都要往郑大跑,为什么?无非是医疗资源的不匹配,均一性较差,大家都想选择一个较好的医院。看来分级诊疗的建立还需要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当然也有大众的就诊习惯需要改变,很多人得了病首先是想到要到最好的医院去看,其实很多病根本没有必要,劳民伤财。我在临床上也经常碰到,我问他们为什么要上协和,这种病北京任何一家大一点的医院都能看,他们的回答就是协和是最好的,所以来,我能说什么呢?观念的改变估计也需要很长时间。也许这就是中国目前的现状,改革的路还很长。
“全球最大医院”春节后爆满,一天迎2万患者比春运都挤,对此该如何评价?
头一次听说号称“全球最大医院”,这个最大可不是什么好名头,相反却折射出很多令人悲催的社会现实。
第一,名院成了吸金石。不光是郑大一附院,几乎每一个省会城市,包括直辖市都有出了名的医院,这些医院建的高大尚,资金、技术、著名专家、学术交流等都是一般医院所无法企及的。恰是这些出了名的医院才会让很多患者趋之若鹜,导致人满为患。
第二,节后患者爆满属于特色现象。春节期间,人们没有大的病一般不会去医院,因为民间有忌讳。但是节一过,积压起来的患者人流迅速聚焦,才导致医院就诊患者人满为患。很多人往往愿意去有名的医院就诊,观念所致几乎无法分流过于密集的就诊者。
第三,春节期间过量的饮食容易生病。春节期间,家家都少不了大鱼大肉,不管是在自己家,还是去走亲戚,面对迎来送往,敞开肚皮,打开胃口胡吃海造,必然会让身体生出毛病来。这种节后看病现象每年都会出现,只是人们都已经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
再好的医院,都不如自己注意饮食和保健,如果平时不注意身体,等到病找上门来时,只能一面身体难受,一面还要少不了花钱。因此,建议大家以后过节时注意饮食和睡眠,别光顾着过节时的红火,而忽略了身体的承受力。
“全球最大医院”春节后爆满,一天迎2万患者比春运都挤,对此该如何评价?
不仅仅是郑州的医院,全国其他地方也都一样,昨天去这座城市的一家三甲医院,发现也是人山人海,比春运时候,火车站、飞机场人还多,真的可以说是人挤人,水泄不通,排队挂号,要等一个多小时,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我怎么看?我个人觉得:
1、说明人们过年饮食习惯出现了问题,海吃海喝,不注意饮食结构的合理调配,也不注意过夜菜,随意吃,开怀大吃、畅饮,导致把肠胃吃坏。
2、医院过节期间没有完全开放。很多人,在过年期间,因为饮食习惯的问题,暴饮,导致身体出现问题,但过年期间,医院虽然开门,但只是部分门诊,没有达到全部开放,且部分专家根本就没来,来的是二把手,或者实习生值班,真正专家,放假去了,说明医院没有做到真正的为人民服务,包括节日期间,很多病人,如果不是急性病,只能等到节后上班再去看病。
3、说明医院“生意”好啊。以前,哪有那么多病人?医院看病人的,寥寥无几,如今,门庭若市,这说明什么呢?那就是,即便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健康却在丢掉,吃了乱七八糟的东西,才导致各类疾病缠身。
4、说明我们吃的东西,越来越不健康。或者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糟糕,各类污染严重,地沟油、假食品、过期食品等,不断出现,我们不断中毒。
5、说明老百姓看病还是喜欢去大医院的通病。很多小毛病,本身小医院就可以看的,偏偏要往大医院去看病,得个感冒,也要去三甲医院,说明老百姓对小医院的不相信,对大医院的迷信现象,依然存在。
5、说明我们的健康越来越严重。
“全球最大医院”春节后爆满,一天迎2万患者比春运都挤,对此该如何评价?
曾几何时,医院成了门庭若市堪比商场的地方,用“生意兴隆”形容再恰当不过。然而这也怪不得医院,毕竟医院也没强求你非得去。
终归到底还是匮乏无知的医疗思想在作祟。现代人不管大病小病,哪怕感冒发烧都往医院跑,回头还说看病贵看病难……记得一家国外媒体对中国的医院做过调查:医院里真正需要治疗的,其实只占一小部分,大部分是发烧感冒就去成天的输液、慢性病需要调养就去做手术……
静下心想想:中国人某些方面心理是不是太脆弱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