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井董事长突发大面积心梗去世,心梗发作时有什么症状,心梗和心绞痛有什么区别?

心梗真的不分贫穷,贵贱,它一旦发作,就跟《死神来了》基本上一模一样。在临床上,很多有幸被抢救下来的心梗患者,都有种死而复生的感觉。

虽然形容心梗,我们看到最多的形容词是“突发”,但实际上,你再仔细询问他们整个发病过程,心梗患者回头想的时候,都可以看出心梗发作的端倪!

比如最典型有今年连续熬夜观看世界杯的李先生,我记得很清楚他说当时看完德国和韩国那一场比赛后正躺下就感觉胸口整个一片的胸痛,胸闷,随及被家人送往我院被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这其中一片胸痛症状可以说是心梗最典型症状,基本上你是很难用一个或者几个手指指出你具体胸痛位置疼痛感的!

我还曾经夜间急诊接诊过一个有糖尿病史的病人,在心梗发病时候,也不表现出典型胸痛症状,但是就是一两个小时一直大汗淋漓,我开始以为它是低血糖了,结果发现不是,后来再查一个心肌酶谱,发现肌钙升高,立马安排给他做了一个冠脉造影,右冠堵塞,直接紧急溶栓支架手术后一段时间症状消失!所以,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心梗患者未必一定有特别胸痛胸痛症状,有些患者只会表现出一些大汗淋漓、乏力等症状,也要注意排查!

当然,在我们科里,我也听过同事收过因牙疼查出来心梗的、也有腹痛几个小时开始查出胆囊炎后来术前发现竟然是心梗的、还有一些心梗患者表现为左肩、左腋下、左上肢疼痛的,当然心梗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特性就是有些患者会表现出下颌、咽部、后背等位置放射痛,甚至有一些心梗患者只有一些心悸不适症状等等,这些都是平时值得我们去重视和排除的症状!

心绞痛与心梗:疼痛相似,其实大不同!

很多病人就是分不清它们之间区别,导致病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心绞痛,是由于我们人体的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的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胸骨后部疼痛,年龄40岁以上比较常见,而且男的比较多,通常是在吃饱饭、过度劳累、熬夜、吵架等情绪激动、冬天寒冷刺激等诱因基础上比较常见。

而心梗实际上因为疼痛位置、感觉跟心绞痛差不多,所以很容易让病人分不清楚,但是心绞痛一般不超过15分钟后可以自行缓解,只是发作次数多,但时间有限;但心梗不一样,一发作根本停不下来,可能长发几个小时,患者含硝酸甘油都不得缓解!

王府井董事长突发大面积心梗去世,心梗发作时有什么症状,心梗和心绞痛有什么区别?

感谢邀请!

看报道患者为58岁去世,确实很可惜。但对于男性来说,这也正是心血管病进入高发的年龄段。因为从心血管病的自然病程(包括各种危险因素的影响)、脏器功能的老化以及激素水平的改变等(男性也有更年期的),这个年龄段心血管的损害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容易在一些诱因下引起急性发作。

大面积心肌梗死的死亡率是很高的。因为心脏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泵功能。接收回流到心脏的血液,把血液泵出输送至全身。心肌梗死后,梗死的心肌就失去了收缩功能,心功能就会减低。大面积心肌梗死,大量的心肌都没有收缩功能,心脏的泵功能就衰竭了,医学上也叫作“泵衰竭”。

心脏泵衰竭了,全身就缺乏血液供应,就会循环衰竭,发生“心源性休克”。接着,就是全身脏器功能衰竭。

大面积心肌梗死时,心肌的电活动也会紊乱,发生各种恶性的致命性心律失常,会造成心力衰竭,会造成猝死。

因此,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病中的急危重症,是很危险的情况。尤其大面积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患者,有很高的死亡率,即使抢救成功,心功能也会明显受损。

心梗发作时有什么症状?除了比平时心绞痛更严重、更持久、伴随症状更多之外,前面所说的病情都可以有表现,像各种心律失常、心衰、休克的症状等,都可以有(后面详细些说)。

心肌梗死和心绞痛本质上的区别,就是心绞痛(缺血)时心肌细胞是活的,过了缺血这一阵儿,心肌的活力还可以恢复;而心肌梗死呢?就是心肌细胞因为缺血已经坏死了,这种细胞坏死是恢复供血也复活不了的。从心绞痛到心肌梗死,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心肌发生了质的变化。

心绞痛有什么症状?典型的心绞痛应该是与劳力(活动、体力负荷增加)或情绪激动等因素有关的,胸骨后[咽部(嗓子)到剑突下(心口窝)]或上臂的不适(憋闷、紧缩感、疼痛、呼吸困难等),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能在5分钟内缓解。不典型的心绞痛症状各异,感觉不适的部位可以是上肢、下颌或者腹部,有人还会表现为牙痛、腿痛,或者和活动(劳力)的关系不能么密切,或者诱发的因素和缓解的方式不那么典型。

心绞痛(心肌缺血)发作是短暂的,一般是几分钟、不超过15分钟,至多不会超过20分钟到半小时。因为研究发现,心肌供血完全阻断超过20分钟,细胞就开始坏死了。

心肌梗死的症状比心绞痛更严重,持续时间更长,而诱因可能更轻微。发作时可以伴有出汗(大汗)、恶心、呼吸困难,虚弱无力、面色苍白,甚至晕厥、血压下降,甚至心跳骤停。

所以,无论发作心绞痛还是心肌梗死,第一时间要停止活动;可以含服硝酸甘油,如果含服了硝酸甘油2~3次还不能缓解,一定要及时就医。但一定不要自己走动上医院!因为若是心肌梗死,很容易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心跳骤停的。急诊抢救时经常遇到,病人走着进来的,一下子心跳就停了(当然即刻心肺复苏,成功率还是挺高的)。

冬季,心血管病高发,尤其突然降温时。所以,心血管病患者要注意保暖。得了其他疾病也会加重心脏负担,所以要做好各种防病。

尽管现在可以急诊冠脉造影、放支架了,但发生心肌梗死后抢救再及时,那部分心肌也是坏死了。所以,预防很重要。有动脉粥样硬化,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有吸烟、肥胖这些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患者,平时就要规范治疗,控制疾病进展。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王府井董事长突发大面积心梗去世,心梗发作时有什么症状,心梗和心绞痛有什么区别?

心梗是一种严重的危及生命的疾病,主要原因是由于冠状动脉形成血栓,血栓一般附着在硬化的动脉壁上的斑块之上,一旦脱落或者过大就会导致冠状动脉栓塞,导致心脏血液供应受阻,时间稍微长了就会引起心肌大面积坏死。

心梗发作时候人有一种窒息压榨的濒死感,非常痛苦。但是心肌梗死在发作之前可能就会有一些征兆。

比如一些患者在数日或者更早就可能出现乏力,心前区不适,心悸,活动时气促,有烦躁,甚至出现心绞痛。在发病前几日可能有出现过心律失常,胃肠道不适,恶心,呕吐上腹部胀气多等情况。

如果患者本身心脏功能不好,并且有心梗的高危因素,比血脂高,高血压,肥胖,吸烟等情况,出现上述症状就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不可耽误。

在心肌梗死发生的时候疼痛可能与心绞痛症状相似,但是更剧烈,患者常难以忍受,有压榨惶恐感,同时伴有大汗淋漓,烦躁不安,伴有咳嗽,呼吸困难,并且体温上升,白细胞,血沉等实验室指标也升高,查心肌酶谱会发现上升很高,心电图会有所改变。

另外可能会伴随低血压甚至出现休克,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尿量减少等。继而出现心力衰竭,大多以急性左心衰为主。

心肌梗死与心绞痛是有很大区别的。

心绞痛通常不会超过15分钟,在使用硝酸甘油后,症状可缓解,一般不会有压榨痛濒死感。心电图Q波动形成以及心肌酶谱改变是心梗的重要指标,心绞痛不会有。在心绞痛发作时及早进行治疗可挽救部分尚未坏死的心肌,但是一旦心肌梗死时造成坏死的心肌就无法恢复了。

如果在出现心绞痛,嚼服阿司匹林或者使用硝酸甘油不起效时,应考虑心梗发生,需要立即叫救护车,患者应该保持镇静,做好保暖,有条件的吸氧。

欢迎关注无名药师,我会分享更多健康知识

王府井董事长突发大面积心梗去世,心梗发作时有什么症状,心梗和心绞痛有什么区别?

就在昨天,王府井集团董事长因为突发大面积心梗去世,年仅58岁。心肌梗死已经不是老年人的专利,中年人和青年人都有可能发生心肌梗死,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健康第一杀手。

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在今年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我国心脑血管病患病人数已达2.9 亿。心血管病死亡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40%以上,居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根据数据显示,我国现在有脑卒中患者1300万,冠心病患者1100万,肺原性心脏病患者500万,心力衰竭患者450 万,风湿性心脏病患者250万,先天性心脏病患者200万,高血压患者2.7亿。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农村为45.01%,城市为42.61%,每死亡5人就有2人死于心血管病。据估计,在2012年,全球有175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全球死亡总数的31%,其中740万人死于冠心病,670万人死于中风。

我们来看看,近些年都有哪些名人死于心肌梗死:

著名相声演员侯耀文因心梗去世,享年59岁。

著名小品演员高秀敏因心梗去世,享年46岁。

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因心梗去世,享年42岁。

央视著名足球评论员陶伟心脏猝死,年仅42岁。

凤凰网前总编辑、IT界精英吴征,因心脏病突发猝死,年仅39岁。

前女排国手霍萱因心梗去世,年仅28岁。

小马奔腾集团董事长李明因心肌梗塞去世,年仅47岁。

什么是心梗

心梗的全称是心肌梗死,一般都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也就是冠心病,在心绪激动,重体力劳动,寒冷,疲劳,熬夜,饮酒等因素的刺激之下,动脉硬化的斑块脱落,堵塞冠状动脉,导致心肌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从而引起心肌坏死,其并发症有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

心梗的临床表现

心梗与心绞痛的临床表现类似,但是更剧烈,更持久,心绞痛是短暂的,暂时性的心肌缺血,一般发作不超过15分钟,休息,口服硝酸甘油可以缓解。而心肌梗死表现为持续性的胸前区剧烈的疼痛,15分钟不缓解,还可以表现为大汗淋漓,恶心,呕吐,呼吸困难以及濒死感,甚至是晕厥,休克。有时候,心梗的表现不典型,可以表现为压痛,头痛,腹痛,左肩,左上肢疼痛等等。如果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病史,情绪激动,熬夜或者重体力活之后,出现急性的胸痛,口服硝酸甘油不缓解,需要立即就医,排除有没有心梗。

心梗的急救

立即拨打120,然后让患者立即卧床休息或就地平卧,不要情绪激动,不要惊慌,减少活动可以降低心肌耗氧量。有条件的家庭,还可以吸氧。同时,有血压计的话,可以测量血压,如果收缩压大于110mmHg,可以舌下含服一片硝酸甘油。如果不缓解,可以10分钟之后,再含服一片硝酸甘油。如果患者有头晕,休克等临床表现,收缩压低于110mmHg,千万不要口服硝酸甘油,可导致血压降低,反而是有害的。

有人说,心梗可以嚼服300毫克阿司匹林,如果是心梗,嚼服300毫克阿司匹林是可以缓解症状。但是,如果是主动脉夹层导致的胸痛,吃阿司匹林反而有害。因为阿司匹林是一种抗凝药物,而主动脉夹层就是心脏大血管撕开了一个裂口,如果吃了阿司匹林,血液无法凝固,会导致主动脉夹层越来越严重。所以,不建议在家口服阿司匹林,除非你是医生,能够100%肯定是心肌梗死。

心梗的院内急救

血管阻塞后心肌大约30分钟左右开始坏死,6-8小时左右完全坏死,在这期间越早开通阻塞的血管,存活的心肌就越多。如果心肌梗塞能在1小时内得到有效施救,积极治疗后和平常没什么区别;如果推迟1个半小时后抢救,心肌将出现坏死,且时间越长,心肌坏死越多。所以,心梗的黄金抢救时间必须是争分夺秒,如果在120分钟内完成冠脉造影,打通堵塞的血管,恢复心脏的血供,大多数心肌可以免于坏死。

王府井董事长突发大面积心梗去世,心梗发作时有什么症状,心梗和心绞痛有什么区别?

关于急性心肌梗死的内容,网络上有很多科普知识。

多巴胺作为一名急诊医生,关于急性心肌梗死有以下信息需要提醒大家。

1、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会有胸闷、胸痛的症状,但生活中有大量不典型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2、急性心肌梗死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中年人,甚至年轻人也完全有可能。在多巴胺的职业生涯中,最年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才20岁。以最近一周为例,多巴胺先后遇见一例40岁和38岁的心肌梗死患者。

3、有些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会有剧烈的胸痛,以一周前的某位患者为例,痛到面色潮红,大喊大叫,烦躁不安,上肢抽搐,先后使用了30毫克吗啡却无效果。有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本救不回出现丝毫的胸痛症状,甚至根本没有任何疼痛的症状,多巴胺见过数位仅表现为腹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则。

4、生活中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很多件,尤其是哪些常年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

5、如果患者说心痛,医生一定要考虑到胃痛等消化系统疾病的可能;如果患者说胃痛,医生一定要考虑到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

6、如果考虑到急性心肌梗死,所谓咳嗽急救法只是谣言,更加不应该轻易吃药,需要做的第一时间就医。

让更多人了解更多一点!

王府井董事长突发大面积心梗去世,心梗发作时有什么症状,心梗和心绞痛有什么区别?

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绝大多数急性心梗因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使得心肌严重、持久缺血,继而坏死。心绞痛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短暂缺血、缺氧导致胸痛。

心绞痛发作后血管并非完全阻塞,还能保持一定量的血流。心肌或许会有暂时性的缺氧,但不至于到坏死的地步,而且很快可以恢复。急性心梗则是血栓完全塞住血管。心肌的血液灌注停止的时间超过20分钟,心肌细胞就开始坏死,坏死的范围会随着血流停止的时间呈等比例扩散。若阻塞的血管较细,坏死的范围也比较小;若在较粗的血管中,则会从血栓阻塞的部位拓展出大范围坏死。心肌坏死范围过大,将使心脏功能严重衰退,最后导致心脏衰竭。一旦发生心肌梗死就很难完全康复,甚至会致命。这就是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最大的差异。

胸痛是急性心肌梗死最先出现和最主要的症状,典型的部位为心前区或胸骨后,并可伴有压榨感、紧缩感、烧灼感、窒息感、恐惧感、濒死感等;还可出现恶心、呕吐、面色及口唇青紫、大汗淋漓、烦躁不安等,甚至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尤其心率超过120次/分,或低于50次/分,必须高度重视,这可能是猝死的前兆);急性左心衰竭(突发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心源性休克(血压下降、皮肤花斑、湿冷),以致猝死。胸痛的持续时间常超过30分钟,甚至长达10余小时或更长,经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一般不能缓解。掌握了这些知识,才能对病情有所认知,提高警惕,不至于贻误治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