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跑步的前两公里心率很高,过后就降低了?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第一,必须先明白“心率”与“心律”的区别!直接回答那个问题之前,为什么要先让大家搞明白“心率”和“心律”的区别呢?因为我在临床上,或者在平时生活中,经常会发现很多不懂,甚至认为他们是一样的!这是非常大的误区!
心律实际上是不仅仅包含心率,还包括心跳的节律!我们比较懂的就是可以通过手指按压我们手腕的桡动脉,因为其比手腕的尺动脉要来的比较浅,容易被我们人体所触及,所以常常被西医用来测量心跳的次数,而通常测量一分钟次数来表示我们人体的心率,也就是在中医里拿来把脉的地方!正常成人的心率在安静时平均为70—80 次/分,一般慢的话,不低于60 次/分,快的话,不超过100 次/分。但其经常受到自身心脏节律、体液以及神经(如运动及情绪激动)的影响,所以它是一个波动值!
而自身心脏节律就是我们刚提到的“心律”除了包括心率以外的心脏节律!节律就是显示我们人体心跳虽然跳了,但是到底整不整齐、规不规律,因为我们人体正常的心跳是:前一次跳动与下一次跳动之间有差不多固定的时间间隔(误差一般不超过0.12 秒),所以比起“ 心率”来说,“心律”是对一个更加全面的描述我们人体心脏心跳情况的指标,两者完全不同,不能混为一谈,心律一般医生可以通过听诊器或者心电图检查等可以监测到!
第二,刚开始跑步心率比较高,过后就降低是正常现象,一种好的运动强度!毫无疑问:平时我们通过运动手环等测的是心率,而且跑步肯定是会影响到我们的心率次数的!正常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公式来计算你的最高运动心率=(220-年龄)*80%,因为有研究发现:人体跑步最适宜用力程度在最大用力的80%—90%最好,不至于人体身体负荷过重而导致对身体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同时跑后心率下降的速度是非常重要的,正常状态下,专业运动员一分钟心率能下降50次左右,比如开始150可以降到100,而对于业余的来说,可能一分钟下降35次左右就比较好了,但如果出现心率长期下降不到20次,那可能要考虑你的运动强度是不是有点大了!不过注意:这是可以循序渐进锻炼出来的,对于经常不运动来说,可能开始真的下降不多,心率也比较高,需要不断逐渐增加跑量和强度!
心率的降低是对你运动能力(特别是有氧耐力)在不断提高的一种暗示。因为经过长期规律耐力运动以后,人的心脏结构是会改变的,心室壁轻度增厚,心室腔的容积增大,那么导致结果就是心脏每次搏动输送的血量增多,这样的话你就完全不需要跳那么多下了!
第三,并不是所有人都是跑步前“两公里”心率很高!跑步前大部分人的心率肯定会比较高一些,人体要有一个适应过程,从一个相对平静状态进入到一个运动状态,然后再慢慢适应后才会降低,至于跑步前“几公里”会慢慢出现降低,这个是因人而异的,不是绝对的,每个人的身体状况,运动强度等都不一样!一般来说,经常运动的人心率比较低,缺乏运动的人心率比较高。但注意:心率不是越低越好!一定要和自己最初的心率做比较,因为有些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其天生心率就比较低,这时候再低就有危险了!
温馨提示:所有的前提是:你带的心率表得是准的哈!我带过几个了,有些真不靠谱,可以自己手测几次与表对比下!
有不同观点或疑惑,欢迎留言区沟通交流,我是“医学小侦探”,关注我,每天让你的健康长点记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