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输液药水兑多会导致什么情况?

在临床上,医生负责开具处方和处置单,护士根据医嘱进行药物换算和配备溶液,虽然对于护士们来说,天天接触,但其实往往又是最容易出错、事故好发的环节!

所以,如何快速、准确进行药物换算配制,是保证患者安全、减少医疗事故重要保证!特别是抢救病人时,抢救工作紧张、更容易出错,一旦配制错误,极可能药物发挥不了应有的疗效,导致抢救失败;还有一个很重要一点:我国现有的注射针剂浓度高、剂量大,很少有儿童专用剂型的药物,而且我们都知道婴幼儿用药量极少,一般都是成人剂量的几分之一或者几十分之一,甚至安碚瓶的百分之几。特别是对治疗量和中毒量很接近的药物,换算与配药过程中稍有疏漏,浓度高了就容易引起中毒,浓度低了又可能达不到有效血液浓度,治疗效果差或完全达不到治疗效果,如急救中可能后果就不堪设想!

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换算有三种:稀释法、公式法和常量法。其中稀释法是我们日常工作中最常用的稀释配制药物方法,特别是粉剂还必须先稀释成一定量的溶液!更加需要准确的配制药物浓度!

那么输液药水兑多了会导致什么情况呢?

首先,必须明确一点:这肯定是一个医疗事故,但基本上临床上不会出现的,护士配置药物溶液都有一套规范的配制方法和配制流程,基本上不可能发生这个低级错误!

其次,但一旦不小心发生了,最主要的危害可能就是达不到药物应有的有效血液浓度,对疾病治疗发挥不了作用,因为任何一种药物要有效果,必须要达到人体有效的血液浓度,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药物吃两片,有些吃三片,甚至更多,一天吃几次的区别!如果这时候出现急性病或急救病号,那么可能会危机生命!

最后,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还是强烈建议能吃药就尽量不要输液,不要输液,不要输液!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