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切除后应注意什么?
“无胆鼠辈”,绝对是危言耸听!胆囊是否切除?根据的是具体病情,防止胆囊炎反复发作,导致胆囊恶变的发生!
在我们消化内科,经常碰到有些右上腹、右侧肋骨下位置疼痛的病人,彩超一做,胆囊炎或胆囊结石的患者偏多,胆囊患者疼起来其实非常要命,有些是必须要做胆囊切除的!如胆囊多发性结石并胆囊炎反复发作、胆囊发生破裂或瘘管的、有可能发生胆囊恶变的以及怎么使用药物治疗都无效的患者,我们建议做胆囊切除术,因为长期以往有可能发生胆囊癌!
切除胆囊,我们应该注意的肯定是饮食!因为胆囊是我们消化系统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在胆囊窝里面的,正常情况下,肝脏分泌胆汁,然后通过胆管、肝管送入胆囊,里面浓缩后,随着人进食,一次性排除,帮助体内消化酶消化食物!
那么切除后,毫无疑问会对我们食物消化有影响!胆汁缺乏胆囊储备、浓缩,肝脏一产生胆汁就随肠道消化食物,吃的少还好,特别是当大量进食油腻食物,这些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时,就特别容易导致腹胀、拉肚子、大便变得粘稠等。有的还可能发生胆汁反流性胃炎,当你没进食时候,由于胆汁是24小时不停地分泌的,没有食物就容易引起胆汁在我们的十二指肠蓄积,达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反流到我们胃中,引起胃胀、胃痛、胃有种烧起来感觉,其实就是典型的胆汁反流性胃炎症状!
所以,胆囊切除患者,最主要的就是要少量多餐防反流、少吃油腻高脂肪高蛋白防腹泻腹胀、清淡饮食控制体重是关键!
提醒一点:胆囊切除后未必不会出现右上腹疼痛,主要原因在于像胆囊结石可能清除了,但其实有结石落入胆管内,仍可能出现疼痛,还有就是胆管有损伤、胆管炎等其他术后综合征发生!
胆囊切除后应注意什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外科主任王鲁教授表示:
1、由于胆汁酸是胆固醇的重要代谢介质,因此应避免过多的胆固醇摄入,即平素尽量选择摄入低脂肪饮食,尽量避免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食谱的多样化:食谱广泛不仅可满足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而且还能避免单一食谱累积的有害致癌物质;
3、多饮水,摄入含酒精饮料一定要适量;
4、多摄入含有足够淀粉和纤维素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干豆、全谷类食品、豆类及其制品等,以增加淀粉和纤维素的量,帮助肠道运动;
5、适当多摄入一些抗癌食物;
6、进食定量,适当运动,维持理想体重。
由于大肠癌的发病年龄多在55岁以上,因此,以往建议的首次结肠镜检查的时间是45岁。近年来,随着结肠炎、肠息肉、大肠癌等肠道疾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建议高危人群40岁后就应做首次肠镜检查。其中有胆囊切除史者即为高危人群之一。建议该人群的结肠镜检查频次由每5年一次提高到每2至3年一次,实现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胆囊切除后应注意什么?
首先胆囊虽小但是功能是比较大的,而且目前胆囊病变的主要因素还是不明确,胆囊发病率很高,主要是胆囊炎、胆囊穿孔、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囊恶性肿瘤,这些疾病都是逐渐相继发生的,胆囊结石会导致胆囊炎及胆囊息肉,甚至恶性肿瘤发生,所以出现胆囊结石及息肉的患者大多数都是切除胆囊的,虽然有些是保胆取石,但是复发率也是极高的。
下边小克为大家普及一下胆囊切除后应该如何注意饮食习惯!
1、首先胆囊主要作用是储存胆汁,参与消化,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胆囊被切除了,所以胆汁无法储存,而且进食后受胆囊受损素的刺激,使得更多的胆汁进去肠道和胃内,容易导致胃肠道粘膜的破坏及肠道菌群的失调,会出现消化不良、反流及腹泻等症状。因此这种情况下可以适当喝一点酸奶有利于中和胆汁,促进消化改善肠道菌群。2、清淡低脂饮食,避免高脂肪饮食(肥肉、蛋类、油炸食品等),胆囊切除后导致处于长期排泄的状态,所以胆汁浓度也是较低的,进食一些油腻食物后容易导致高脂类物质不易被消化,过多集聚的脂肪类物质容易导致人体出现腹泻及腹痛症状。
3、避免饮酒,因为酒精对于肝脏的刺激很大。所以饮酒容易导致产生过多的导致,容易形成胆管结石,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所以胆汁无法储存,多次进食有利于消耗过多的胆汁,避免胆汁反流。因此胆囊的切除对于人体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尤其是对于消化系统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一定要在饮食上注意,尽量避免胆汁反流伤害到胃及食管粘膜。
关注小克,为大家普及更多健康知识,谢谢!
胆囊切除后应注意什么?
我是2005年做的胆囊切除 ,第一年油腻的东西不能吃,吃了就闹肚子,以后慢慢可以吃点油腻的东西了,现在早上吃油条还是会闹肚子,我是5年以后检查了一次肠道功能,怕胆囊切除后对肠道有影响,胆囊切除对我没有别的影响,平时饮食上注意不要太油腻就好了,现到在为止我一切正常。
胆囊切除后应注意什么?
胆囊虽然切除了,但是没有能改变形成结石的原因,主要是自己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所以首先要防止胆管结石,和引起的胰腺炎症。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