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后,得放射性肺炎的可能性有多大?
放疗后一定会得“放射性肺炎”,这种绝对性的论断,在医学上就是不严谨的说法,但是往往患者总想得到医务人员一些绝对性的回答!在医院里,在给每一名需要放射治疗的患者前,我们都要告知患者本人及家属放疗可能产生的风险,而“放射性肺炎”就是其中的一个风险,但不少之前对放射治疗有所耳闻的患者或家属会因惧怕发生放射性肺炎而直接拒绝治疗和医生的建议!其实有一部分原因在于患者和家属并没有真正了解放疗与放射性肺炎的关系!
为啥会得放射性肺炎?只发生在肺癌患者身上?放射性肺炎并不是只会发生在肺癌放疗中。其他癌症放射治疗后也有可能发生,如乳腺癌、食管癌、恶性淋巴瘤或其他胸部恶性肿瘤。而得放射性肺炎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放射治疗时所使用的放射线导致的在放射野内的正常肺组织受到损伤而产生的炎症反应!那这不就是说只要经过放射治疗就会的放射性肺炎了?答案肯定不是的!
并不是放疗后就一定会得“放射性肺炎”!- 放疗技术发展还是很快的!特别是在计算机技术和CT技术发展前提下,现在的放疗技术已经不是只是停留在二维,而是已经发展到三维、四维了,而且最主要的是现在放疗都属于立体定向的放射治疗,就是说直接就是哪个地方具体哪个位置需要放疗,能够做到精确更高,而且有一个很重要的:对于不在放疗范围内的,靶区外的,其放射性是不断衰弱的!这个很重要,因为放射性肺炎就是正常的肺组织损伤引起的炎症反应,这样大大降低了损伤范围!
- 把握放射剂量,放射性肺炎是可预防的!70%左右的癌症需要进行放射治疗,如何把握放射剂量其实是很重要的!“放射治疗不是越多越好,越强疗效越好”,避免悲剧发生!前年,有一个退休老干部患了肺癌,当时及时去医院做了一个根治手术。术后不久为进一步巩固疗效,又进行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放射治疗。放疗后不久,有一天突然莫名其妙出现低烧,开始以为是自己得了感冒,吃了两个星期药,不但烧没退,还出现了轻咳、胸闷、胸痛等症状,甚至还痰中带有血丝。后来其家人赶忙将他送进我院。住院后,做了一系列的检查,发现右下肺出现大片高密度阴影,边界模糊不清,接着行胸部CT,排除了肺癌转移的占位性病变,确诊为放射性肺炎。最后因为其放射剂量过大,发现得放射性肺炎已经太晚,救治无效死亡。临床上,一般放射剂量3周内不能超过2500—3000拉德,如超过这个剂量,得放射性肺炎的风险就会明显升高,如超过6000拉德,则大大提高了得放射性肺炎发病率。注意:因老年人、体弱及儿童对放射性的耐受性较差,其发病率相对较高。
- 放疗所涉及到的组织其实除了肺,还有心脏、食管、脊髓、血管、神经和骨骼,但肺组织最对射线最敏感!发生放射性肺炎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患者自身因素。临床上发现,高龄,有持续吸烟、慢支、肺气肿、贫血、糖尿病等肺功能较差的患者,其更容易发生放射性肺损伤。所以在放射治疗前、后和治疗中要求禁止吸烟,彻底戒烟最好。还有就是要防感冒和发烧,人较多的公共场所尽量少去凑热闹;同时还应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如纠正贫血,控制好血糖,提高免疫力等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