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写材料的为什么越来越少?
单位又调整岗位了,果不其然,领导语重心长对我说,让我继续留在原岗位写材料!工作十五年,材料写得好,我从普通职员成了科室主任,但全科上下只有我写的材料合乎领导胃口,结果每一次岗位调整都与我无缘,写材料竟然把我彻底拴住了。
我大学是中文专业,这个专业几乎每个大学都有,毕业后没有任何市场竞争力,逼得我只能考公务员。考公败北,却考上了事业编。专业所限,我被分配到了单位的综合办,重点工作自然是给领导及单位撰写各类材料,年终总结、全年计划、工作汇报、项目计划书以及应对各种上级调研的汇报材料,没完没了的各种公文材料堆积如山,几乎每一天都有很多材料要写。
写材料有格式套路,但想要一稿出来就让领导满意真的很难,我三五年下来才渐入状态,后来写的稿子基本上一次过,这就很不容易了。科室虽有十多个人,但能写的没几个,就算为数不多的几个笔杆子也是受挫次数太多不愿再写,只有我一直坚持一直写。后来,科室里的分工有了不约而同自我调整,杂七杂八事项其他人全部承担,落在我头上的只有一个:写材料!
渐渐的,我材料写得好在单位出了名,后来领导安排写啥材料也不说交给办公室了,直接就说交给小刘,这让我颇感欣慰,说明咱的工作在领导眼里是认可的,在体制内还不就图个这么。可想而知,在科室岗位调整时,我顺利晋级,科室副职,科室正职。照理说干了正职就不用写了,科室在我们单位偏偏事与愿违,曾想偷懒把几次写材料的工作安排给另一位年轻人,结果当下就被退回来重写!唉,这让我产生了不好的预感,一个人要是被单位过分看中,也未必是好事。
果然,我担心的事情来了,单位后面几次岗位调整,我都报名了调整到其它岗位的意愿,但次次落空。更奇葩的是,一把手换了两次,但不知是不是他们前后交接时特意说起过,反正我这个写材料的工作是始终如一。要知道,任何一件事反复干十多年是要厌倦的,更何况写材料这真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
先不说写材料本身,其实没啥太大难度,无非是文风要让领导满意,其余都是固定格式而已。可就是这个文风,刮来刮去也不知道那阵风能让领导合意,他满意了一般不会轻易变动。而一旦你写材料超过十年,基本就文思枯竭了,成天满脑子就是如何写好一份材料,头发一把一把掉,颈椎病也找上门来,身心状况与日剧下,这样子下去能不能保命还是个问题。最近正在考虑再找领导申请一次调岗,否则辞职算了,现在一想到写材料就打心眼里有种恐惧感。
像我这样的应该不是少数,写材料的人确实越来越好,一是本身愿意写的不多了,二是写得好的更少。随便到哪个单位,别看科室那么多,但能找出一两个写材料很棒的真难,有的单位甚至在外面找写手,尤其是年初及年末时。究其原因,是现在写材料的前景不算好,像我一样,写材料虽然可以让单位认同,但很容易就会把你拴在这上面。对于个人而言,总有写的厌烦的那一天,可是领导却不这么想,聪明人干脆不沾这个,宁愿干点跑腿的体力活,身累好过心累。
单位写材料的为什么越来越少?
我写了半辈子,写的经验材料都上了中央报刊,上级领导指名要借调我。然而,每次提拨都不是我,早知这样,我考选调也走了。现年龄大了,没人用了,惨!信领导不如信自己,靠领导靠关系不如靠自己。靠自己,天下无敌!语重心长告后人,血泪教训警后人!别轻易写材料,有那工夫用在提高自己吧!
单位写材料的为什么越来越少?
要想写一个好材料,上得吃透政策、精神;下得有执行措施、方法;前得弄清领导意图;后得把握界限、原则;做得统筹兼顾;右得注重文笔措辞。要求高,标准严,没有大量的积累,没有长时间的练习,没有点悟性,是很难在写材料上有所突破,就算有写材料的欲望和想法,还不一定真有那个能力。
所以说单位写材料的人越来越少,最深层次的原因应该是:很多人不会写,写不了,确切的说是写不出好材料。苦和累只是其中一部分很小的原因。
工作以来,我基本也都在写材料,而我的一些经历和感悟,可能更能说明问题。
初入乡镇工作,先后入职的七八个年轻人都没有在写材料岗位上呆下去,我被选为“矮子里的将军”,开始写材料,但基本都是复制粘贴,再加工加工,没有多少提升。刚到乡镇工作,在领导和同事的耳濡目染中,我才知道,要想进步,写材料是一个捷径,特别是对于我这种没有人脉和资源的职场人。可是我是理工科,一开始对材料一窍不通,也就能写个800作文。但是为了进步,我就想在写材料试试,毕竟这对于实现自己的价值很有帮助。当时单位也缺写材料的人,在其他岗位干了一年多,就被调整到了办公室,先在综合岗位上锻炼。等进了办公室,才开始接触材料,不过对于材料,我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在网上抄。这样反而感觉这是个轻松的事情,而且还能得到领导的青睐,同事的尊重,真是爽的不要不要的。
那时候,领导对于单位对材料要求也不高,我基本都是复制、粘贴,然后再稍微加工一下,就好了。经常还沾沾自喜,觉着自己了不起,其实主要是单位暂时没有水平更高的人,所以领导也就凑合着用,因为实在没有办法。
即使我当时那样的水平,也算矮子里面的将军。刚入职那会单位前后进入了七八个年轻人,有当兵的,有大学毕业,都被放到过办公室锻炼,主要是培养写材料的能力。有的呆了几个月,有的呆了半年,还有的呆了一年多,但是基本写不了,写不好。最后都觉着太难了,提升不了,突破不了,也都断了写材料的念想,主要干一些业务方面的工作。
可是我虽然在写材料的岗位上,但是也没有得到大的提升,主要还是平时积累不够,学习不够。再加上没有人点拨,单位对材料也没有苛刻的要求,更重要的还是有对电脑的依赖,所以在写材料上就没有深入的思考,因此水平也就那样了。直到新来的领导给我上了一课,我才明白,要写一个拿的出手的材料,真的挺难。
新来的一把手,就是写材料出身,曾经是委办的笔杆上,用他写材料的能力,让我感受到了什么才是高手,感觉写材料真的需要写天赋和悟性,也萌发了不再写材料的想法。在办公室干了将近两年,单位就新调进了一把手,本身就是写材料出身,对于我写的材料,当面批评了好几次,让我颜面扫地。其实我心里是不服气的,写材料有什么呀,大家不都是那样在网上抄着写,来回就那几个套路。直到后面发生的两件事,让我对写材料有了颠覆性认知。
当然,那时候单位确实再找不出一个替代我的人,因此也就凑合着写,领导也无奈,但是没有办法。后来,由于我们镇合并到了另外一个镇,机构暂时还正常运行。有一年开党代会,我们单位要去合并后的镇上开,领导要作政府报告,所以提前要准备报告。我开始也没当作多大的事,大概写了写,毕竟我们已经被撤掉了,可能政府报告都不会念,当作材料发下去。直到党代会的前一天,领导要看政府报告,说要第二天在大会上作报告。我就把自己写的报告给拿去了,结果领导看后大发雷霆,说我写的简直狗屁不通。在发了一阵火后,让我把笔记本拿过去,按照他的思路写,我整整记了两页。之后,由于有会,他就给我再叮咛了一下,让6点之前拿出来,他回来看,然后再打印送到会场。
拿到领导给出的思路,我就开始修改,报告的前半部分相对容易,因为都是总结性的,之前有东西,一会就改完了。但是后半部分是思路,是打算,是谋划,难度挺大,但是还得按照领导的意图来,于是就硬着头皮写。用了差不多8个小时,终于写完了,感觉还算勉强,中规中矩,差不多能用,所以就等着领导回来审阅。
晚上7点多的时候,领导回来看了之后,气的说不出话来,结果又被批了一顿。我当时心里想,用不成也没有办法了,我再也写不出更高水平的来,就算晚上通宵也于事无补。其实我当时真的想多了,领导只是说一会让我在电脑上打印他写的东西,说着就开始修改。
总结部分只是压缩、稍作修改了一下,领导改的快,我也就很快修改完成。等到后半部分的时候,领导根本就没改,开始拿出稿纸写,写一张我在电脑上敲一张,当时我真的被镇住了。用了两个小时,领导一气呵成,里面的结构、谋划、打算、措施以及措辞都特别棒,让人看了很是舒服,既能感受到文章的气质,又很接地气,关键里面基本都很少有墨疙瘩。
晚上连夜打印了一百多份,送到会场帮着人家装进了资料袋,回来的时候已经快两点了,但是我没有睡着,失眠了。第二天,在领导做完报告之后,休会期间,各位代表对我们的政府报告是大加赞赏,很多人都以为是我写的,不停的夸赞,而我特别的羞愧,不知道如何应对,而领导则是轻描淡写的说就是我写的。我只能满脸通红的接受不属于自己的劳动成功,真是羞的想赶紧逃离。
从那以后,我变得虚心起来,也相信很多写好材料的人确实有,于是也向领导看齐,认真学习,思考,研究,可是水平确实没办法得到质的提升,感觉真的需要悟性,也就萌生了不想写材料的想法。
刚好领导调任,我跟着又去了县级的部门。
领导升迁,向我抛来邀请,我顺利的调动到县级部门,成为办公室主任,还是没办法突破材料瓶颈,被挖过来的写材料高手顶替。我的第一任领导,过了几年升迁到了县级部门任一把手,那里缺人,问我要不要去。我当时恰好在写材料上确实很痛苦,打破不了瓶颈,所以也就到了部门。不过在部门还是在办公室,只是不再挑大梁,有办公室主任写大材料。
我只是做些辅助性的材料工作,这个相对简单,没有多大的挑战性。当然自己平时也经常的学习、积累,努力的在材料上下功夫。过了一年多的时间,办公室主任被提拔,我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办公室主任,其实我的心里是特别担心的,大材料关过不了,但是当时确实也没有合适的人选,就我的条件还算符合。
等我把办公室主任的位子还没捂热,领导就调任了,新来了一个“一把手”。在几次写材料的过程中,新来的领导很不满意,自己也知道自己的水平,所以在领导挖人过来的时候,我也就主动的找领导让给我调整岗位。
之后,我见识了新来的办公室主任写材料的水平,确实很好,从府办过来的人确实牛。不过我还是没有离开写材料的工作,毕竟单位写材料的人少,材料的任务量大,所以领导平时一些简单的材料还是由我来写。期间也经常到委办、府办加班,真正能写的确实厉害,写的材料水平真的令人钦佩。在平常闲聊中,发现委办、府办也缺写材料的,主要原因并不是累和苦,主要是很难找到有水平的,或者经过培养出不了师。因为像这些两办,如果真的写材料写的好,那上升的速度是很快的,回报还是很不错的。
通过这些年写材料的经历,我的体会就是写材料的人越来越少的原因最主要的就是,很多单位的年轻人不会写,写不了,写不出好材料,要害部门是挑不到满意的不敢用,普通单位是很难培养出来。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因素也导致了单位写材料越来越少。
首先,就是大环境的改变。以前,要想进步,要想提升社会地位,要想工资得到提升,要想生活变的更好,如果没有人脉和资源,只能通过写材料,而且还得写的好。因为那时的市场经济还不繁荣,想额外的获取一些财富,根本不现实。现在则有所变化,不仅仅只是在职场中有所作为,可能有些年轻人家里经济条件就不错,利用空闲时间帮助家里做些事情,同样能提升生活质量,途径已经变的多元化。
其次,自身价值得不到体现。我刚上班那会,领导同事对于写材料的还很是客气,也是特别的尊重,认为能写材料的都很有水平,毕竟在网络没有发展起来之前,写材料那是真功夫,有能力。而随着网络普及,想找资料很容易,想要材料随便套套,不管水平咋样,总之可以应付。单位里对于写材料人的态度也是逐渐发生变化,认为就是复制粘贴,也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写材料的都是在干些别人不愿意干的事情,和“傻子”没有两样。再加上现在提拔都是全方位的考虑,写材料的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让晋升通道变的拥挤,很难在写材料上出头。
最后,确实太苦太累。以前写材料主要靠一个字一个字的写,但是材料少。现在虽然有电脑方便了,但是材料太多了,一个接一个,干啥都要材料,没完没了。还有写材料本来就是一件特别不容易的事情,劳神伤身,头发写没了,肚子写大了,眼睛写花了,腰椎写坏了,只要是写过材料的,多少都有写体会,写的好的更是体会深刻。很多人吃不了这个苦,再加上现在的年轻人很佛系,要么高高挂起,要么就要立竿见影的成效,要不然根本不会下决心去写材料。
写在最后现在单位写材料的越来越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写不了好材料,想写领导也不敢用,除非没有办法。还有就是大环境的改变,自身价值无法体现以及写材料的苦和累等原因,造成了单位越来越少的人写材料。
我个人的看法就是写材料是一种锻炼,不管从格局、能力、水平、认知以及思维都有很大的提升,关键是对自己写出好材料有一个严要求,一个高标准,这样写材料才有意义。至于想不想呆在写材料的岗位上,那就得看自己的意愿了。
单位写材料的为什么越来越少?
其实这个问题的最根本原因是在于“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
全世界都知道写材料苦、写材料难、写材料累、写材料不容易,但写材料的好处呢?
我对这个问题是非常有发言权的。我就是写材料出身的,我能从一名普通的乡镇公务员走出乡镇,就是靠的写材料,因为材料写得还不错,调到区委办公室专职写材料,当时刚进体制,对所有东西都是陌生的,专职写了半年材料后,发现写材料的工作,不值得干!但是写材料的工作有沾手,只要你干上了,想从材料岗位出来,实在是难。最后几经辗转,可以说“三进三出”秘书科,终于离开了材料岗,但也得罪了区委办负责文字的领导。
我总结写材料人变少的原因有几点:
一、写材料工作性质太遭罪如果说写材料的同志基本没有休息,我想没人会反对吧
之前在《秘书工作》上看过一段文章,里面有几句戏言“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写材料”“举头望明月,低头写材料”“春眠不觉晓,醒来写材料”“商女不知亡国恨,一天到晚写材料”……等等,虽然是戏言,但也彰显了写材料工作的不容易。
我在区委办写材料期间,早上8点前到单位,周一到周四晚上基本没有早于10点下班的,周五晚上看情况,周六、周天白天全天在单位。十一休息了一天,春节休息了三十、初一两天……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生活除了工作就是工作,家里有事帮不上忙,老人、孩子顾不上。
我们科长,媳妇在医院生孩子,因为领导党代会发言要重写,医院都没去成,孩子出生时都不在身边。
为什么都说,写材料的要么大烟枪,要么中南山?熬的呗。
二、写材料的苦没人理解一方面,是领导不理解。
辛辛苦苦、加班熬夜写出来一篇材料,自己觉得还不错,交给领导,领导嫌不行,刚开始写材料还好,领导可能还觉得你是新手,鼓励鼓励你,时间长了,就没有个好态度了。甚至会说你不用心,态度不端正。
另一方面,是家人不理解。
天天在单位加班,家里的大事小事都顾不上,家人能理解吗?特别是老婆,什么事都是她去干,时间久了,心里不可能没有委屈,不可能没有怨言,即便没有发泄出来,也是在压着攒着,吵架你都不能理直气壮,觉得矮了一头。
三、写材料进步速度不够快都说写材料的提拔快,但从目前的形势看,写材料的人确实非常受重视,但就是难提拔!
一旦发现了个写材料的年轻人,各部门真的是争着抢着要,我们这出现过区委办、组织部、政府办抢一个人的情况,最后还是区委书记出面,从组织部的手里把他抢来了区委办。但是,就是不给人提拔。
重视你、需要你、用你,但就是不提拔你。这就是现状。
比如,我写材料时跟着的科长,他2014年进入区委办公室专职写材料,直到2020年才提拔副科,给挂在了区委改革办副主任的职位上,仍然从事写材料的工作。提拔得快吗?写了6年材料,才提拔副科,还不如乡镇干部的提拔速度快。
如果提拔速度真的快,写满3年就提拔,你再看看有没有人干这个工作!
四、写材料想脱手太难一入材料深似海!
材料岗位的特点就是——粘手!粘性极强!想从手上甩下去,实在不要太难!
我在秘书科写材料时的同事,因为材料写的好,被市委办看中,要调去市委办公室写材料,虽然还是写材料,但毕竟平台不一样,结果被领导压下来,不让去。省委巡视时,市里成立工作专班,他被临时调去弄材料,被市纪委领导看中,要调他去市纪委,他也同意,但又被区里领导压了下来,没去成。现在仍然是秘书科写材料的小科员。
领导觉得你材料写的不错,那你想换个岗位,太难!其他的工作岗位,缺人好说,临时找个人顶一顶,也不会出什么大问题。但写材料不一样,不会写是真的写不出来,所以领导一般不会轻易放一个写材料的离开。
五、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变了现在的年轻人,更重视自己的生活质量,从小衣食无忧,也习惯于把工作和生活区分开,而且进入体制的初心,多数不是为了提拔进步,而是为了工作稳定。
所以,很多年轻人并不想吃写材料的苦、遭写材料的罪,也没那么强烈的进步愿景,所以对写材料的岗位自然抵触。
总结:归根结底,就是写材料这个岗位吸引人的地方太少!打眼一看,都是付出,所有的好处,都是领导的许诺和画的饼,看不到任何实质性的东西。如果写材料的岗位,比其他岗位每个月多一倍的工资,或者干满3年立刻提拔,再看看有没有人能干,不抢破头才怪!单位写材料的为什么越来越少?
一、机关工作多年来,愚拙小儿发现,愿写能写的人非常稀缺。许多不同层级不同部门的领导都曾反映缺“笔杆子”,都正渴求“笔杆子”。
二、“写材料的人”一般对应的是”事务性的人“。最理想的情形是:能写好材料的人也能干好事务性工作;能干好事务性工作的人也能写好材料。当今时代,亟需既能写又能干的全面型机关人才。
三、现实中,愿写能写的人很稀少。有的能写不愿写,有的愿写不能写,有的既不愿写又不能写。总之,大多数人更愿意干事务性工作。
四,写材料是份苦差事。要加班加点、点灯熬油,时刻被无形的沉重压力环绕,时常被累得眼睛红红的,眼圈黑黑的,脑袋懵懵的,两腿软软的。以愚拙小儿为例,身体底子还算不错,曾完赛过“全马”。但一度也曾有抑郁倾向,还因肺部炎症、心肌酶偏高,在医院里待了近一周。
五,写材料要做幕后人。写材料的,基本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做的都是台下的幕后工作。除了综合部门外,大部分在具体业务部门写材料的,基本不被人所熟知,往往会默默无名。
六,写材料能成多面手。现实中,写材料的人,尤其任职于综合部门的,在调度、研究及谋划工作中,经常和不同层面的同志打交道,练就了严谨、干练的办事能力,往往也能胜任事务性工作。而单干具体事务性工作的,却不一定能胜任写材料这项工作。所以,常常会看到写材料的经常被紧急派去干事务性工作,却很少看到干事务性工作被紧急派去写材料。于是,写材料的,因其多面手的属性,可能会承担更多的任务。
七,在机关里,与其说是愿写能写的人不多,不如说甘于吃苦、甘于无名、甘于奉献的人不多。
八,最近,欣喜地发现,机关里想写材料的人还是挺多的。希望愿写的继续保持对写的热爱,花心思琢磨,下力气积累,动脑筋练习。希望能写的继续保持对写的初心,做好以文叙事、以文辅政、以文鼎新。希望做事务性工作的,在做好本职工作之外,研究如何优化流程、完善制度、形成文字。没有一定的务虚能力,事务性工作也不可能干得太好。能写愿写的,在秉持初心、任劳任怨的同时,也要适度偷偷懒。在累的时候,沏杯热茶,看看窗外的风景。
笔者供职于省直机关部门,负责文字综合工作,更多干货请搜索关注‘’公文选萃‘微信公众号。
单位写材料的为什么越来越少?
为什么写材料的人越来越少,用一句话来概括原因就是“既苦又累没提拔”。写材料为什么又苦又累?
很多体制外的人可能对写材料有一些误解,觉得天天坐在办公室吹吹空调,玩玩电脑,打打文字,一点也看不到脏和累,有什么辛苦的。我想说,这是对写材料这一工作的强烈误解,只有经历过的才知道其中的心酸与哭累。
先来数一下要写什么材料吧: 文件拟定、汇报总结、会议记录、回复意见、领导讲话...虽然不是说都由你来写,但领导第一个想到的都是你,因为你写惯了,你有什么感想?
这会议、那会议的都要写讲话,这材料、那材料的都要报总结,正所谓“材料如山不见路,文章如海苦作舟”。没写过材料的人可能不知道,一篇好的材料,都要从立意、谋篇、布局、提纲、正文一共十几道工序,慢慢地打磨。而且后边还有打字、修改、校正等后续工作。
有一个说法叫做“枪杆子里出政权,笔杆底下出政绩”,有没有做事,有没有做好很大程度来自于你写的材料,所以不容许丝毫敷衍。
很多情况下一些交给上级的汇报材料,上午发来通知,下午就要上报。你还得一个一个股室去询问最新的一些工作进展和数据。当别人都已经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你的办公室依然孤灯长明,在你奋笔疾驰之间,你的头发一根根掉去,身体慢慢地拖垮,革命的本钱不断被消耗。由于长期伏案工作,腰椎病、颈椎病、高度近视等逐渐出现,三十多岁就已经是一个小老头了。
写材料的人为什么得不到提拔如果说你用长期的辛劳工作和自己的健康能够换来领导的青睐和提拔,那也有舍有得了。可是你想一下,要是把你提拔成了领导,以后的材料谁来写,再叫你写也不好意思了吧。好不容易培养一个写材料的好手怎能放过,以至于借调或遴选的机会都没有了。
再者,你对其他业务工作都没接触过,“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写好文章”,平时大部分的时间都去琢磨文字,而别人都是在琢磨人,在这一方面你就落后了。与别人的接触少了,别人和你不熟悉,票肯定不投给你。
所以啊,写材料真的是一个苦差事,千万不要让领导把你定位成一个笔杆子,一旦定型,后面有的是苦和累。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