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考虑当一名辅警吗?

很多人认为辅警算不上正式警察,所以不愿意当辅警,其实这是个错误。

要知道,这些年社会治安逐步实现了网格化,除了公安局、派出所,还延伸出了许多社区警务室以及警民共建场所,这就需要大量的警务人员,但编制有限,大多数人员只能以辅警的身份进入。简单说,就是公安机关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一种形式。

所谓辅警,与城管人员中的协管员一样,有时因为身份的特殊性,难免会缺少约束,偶有警民纠纷的情形发生。而且,这类群体在工作中缺乏正式干警一样的稳定感,所以对待工作不能像正式警察一样尽心尽力。“辅警是不是警”、“说不定公安局哪天就不要我了”的担忧在辅警群体中普遍存在。

对于这种情况,很多城市着手改善辅警各种待遇,改革辅警体制,让一部分辅警的身份变成正式干警。比如,浙江省杭州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二十八次会议审议了《杭州市警务辅助人员管理规定(草案)》,作为浙江省内首个围绕公安辅警递交审议的地方法规,该草案对公安辅警的定义、相关权利义务保障作了细化明确。今年7月,为增强辅警人员的职业认同感,杭州公安于专门制定下发了《关于杭州市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警号规范管理的通知》,对新近招录或经过优化提升,且培训考核合格的辅警授予警号,这次结业仪式也是杭州公安历史上首次辅警授衔仪式。

此举释放了一个信号,越来越多的辅警将得到认同,而且有机会在身份上“转正”。而且,辅警的门槛也在逐步提高,辅警从业者的素质也不断攀升。还是拿浙江来说,2019年杭州公安机关对外公开招聘报名人数达到5224人,录取1165人,通过率22.30%;内部辅警优化考试共8373人报名参加,录取4810人,通过率57.45%。通过外部招录和内部优化,新身份的辅警队伍大专以上学历达100%,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应聘者逐步递增,队伍呈现年轻化,结构更趋合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