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进大学,怎样适应与努力?
十年寒窗苦读,步入了大学,先恭喜。从一个过来人给你提几点建议,避免在大学四年中走弯路。
1、九月,很多大学新生就会拿着录取通知书,步入大学校园。初入大学,大部分学生都是激动的,对四年大学生活充满了向往,对校园里的一切充满了好奇。
当然,本人也是如此,这也是很正常的,毕竟熬了那么久,终于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注意啊,这里说的是阶段性胜利,意思是,步入大学并不是终点,而是一个全新的起点,同样是站在了起跑线上,所以,大学里依然要努力,别让时光虚度。
从高中到大学,适当地放松一下是可以的,也是应该的,就像弹簧一样,不能一直处于绷直状态,要放松复位,这样才能一直保持弹性。所以,大学新生在大一上半学期,应该以适应调试为主,这包括心理上的、生活上的、以及学习方式上的。
2、先来说心理上,这与高中完全不同,大学是寄宿制,尤其是很多人考入了省外的大学,等待他(她)的是一个全新的陌生环境,当然要适应一下。而且,父母不会陪伴在身边,若是到了外地的大学,除了国庆、五一、寒暑假,平时基本上不会回家。即便是在本地大学,只要不是走读的形式,大部分人也只有到了周末才会回趟家。所以,这一点要有心理准备,大学新生也要尽快在这方面适应。
其次,学习方式也要有所改变。大学的课时、授课方式均与高中不同,本人所在的大学四年里,授课老师几乎没有点过名,上不上课全凭自觉。换句话说,大学都是自主学习,没有人跟在屁股后面催着你干啥学啥,就算你躺在宿舍里蒙着被子睡大觉,也不会有人过多说啥,毕竟是你自己选择的,大家都是成年人,没人管那么多。
所以,大学新生一定要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该听的课一定要去听,别偷懒。说到这里多提一句,大学的课程实行学分制,有必修课也有选修课,必修课一定要拿够学分。大学课时安排本身很宽松,目的就是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安排,毕竟大家以后的道路方向不同,没必要统一标准。
3、说一下大学生活这块,刚入大学,一脸暮逼,课后不知道该干啥,很多人对未来尚没有规划,闲暇时光不知如何打发。所以,建议刚入学的大学新生参加一两个社团,有助于让自己更快适应大学生活。当然,最多两个社团足矣,太多了根本无暇以顾,因为社团平时都要由社团活动的,你哪有那么多精力兼顾。
我记得自己所在大学就有很多不错的社团,文学社、舞蹈社等等,其中有一个自行车社团非常棒,加入的社员经常在一起训练,后来骑着越野自行车跑了全国很多地方,对自己确实是个锻炼,也增加了阅历,长了见识。
该如何加入社团?这个不用你操心,每年新生入学季,校园里会支起一个个小棚子,全是社团集中吸纳新人的。因为,每年都有社员毕业离校,当然要补充新人了。
如果是到了外地读大学,还可以加入个老乡会,这个大学里基本上都有,也就是老乡们定期搞个小活动,或者有啥事相互照顾一下之类,苦闷无聊的时候、想家的时候,找老乡用“乡音”唠一唠,也是排解负面情绪额的好办法。
4、前面说到,大一上学期可以适当给自己放松过渡一下。不过,到了大一下学期,最晚大二上学期开始,一定要确定一个未来的短期和长期目标。所谓短期目标,是指你大学四年后要干啥,考研继续学业?工作步入社会?这个一定要先想清楚,这个很重要。因为大学里很多人都很迷茫,可以说是混了四年。这个情况在中国的二本甚至一本b类高校中很普遍。当然,如果你去的是北大、清华等一本院校,那这一块的建议可以忽略,因为那些高校的氛围很浓很好。
现在的社会竞争很激烈(可以说前所未有地激烈),千万别盲目用高校每年公布的就业率多少来蒙蔽自己,告诉你,这个就业率是这样算的:你毕业时会拿到派遣证,三份,其中一份要交给学校。也就是说,学校拿到了这个派遣证,就视同该学生就业了。问题是,很多学校有一个做法,如果不交回派遣证,是不给你学位证的(大学只要修够学分,会同时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所以,有的学生会把档案先挂靠到人才市场,这样也可以在派遣证上加盖公章,实际上可能并没有就业。
所以,大学毕业生,特别是本科生,早已不是天之骄子,别自我陶醉了,赶快看清社会竞争的残酷,早一点给自己定下目标。
以下再提几点建议,可以参考1. 大学生活正式开始以后,最好可以结识几位学长或学姐,因为他们都是过来人,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吸取一些经验或教训,这样就能让自己少走很多弯路。2. 不要把自己在家里的坏脾气带到学校,平时更不要把坏脾气发泄到同学或者舍友身上,因为你会发现除了父母没人会包容你的坏脾气。
3. 平时要和老师或辅导员打好关系,尤其是和辅导员相处好,因为大学里的很多事宜都是离不开辅导员的。
4. 大学校园里的同学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彼此间的习俗和文化难免会有一些差异,所以要懂得去包容别人,凡事要学会替别人考虑一下。
5. 大学里要学会保护自己,你已经是一个大人了,要懂得如何去保护自己的隐私。毕竟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6. 平时不要想着逃课或者打游戏,不然的话,等到你毕业了,你一定会后悔大学期间的不作为的。
7. 大学期间做兼职的时候,一定要分清兼职和学习孰轻孰重,不要因为那一份兼职而荒废了自己的学业,要知道父母交钱是让你学习而不是让你兼职的。
8. 要学会感恩父母,他们省吃俭用的送我们到大学读书,无非是想让我们有一个好的将来。所以,平时没事可以多些和父母通电话,和他们说说自己的经历,不要再动不动就把自己最差的一面展现在他们的面前。
初进大学,怎样适应与努力?
初进大学、怎样适应?进校报道后、第一节课、就是学生须知、签约学生守则!接下来、你不能贪玩、早睡早起、周末可以睡个懒觉!大一的课、不能落下、一免考试挂科!在大学里学习很轻松、只要自己掌握好学习方法,不会落单!当然、想当学霸?想出国?需要加油哦💪
初进大学,怎样适应与努力?
你好,我是小雨老师,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选择回答你的问题,是因为我是一名老师,我每年都会问我们的大一孩子,他们走进大学,最想获得什么?后来我发现其实每年的答案都差不多,排在前三位的是什么呢。首先他们想获得知识,其次他们想在这里遇到自己的爱情,另外就是收获真挚的友情。 要想适应大学生活过好大学生活,我觉得要做到以下四点,首先信念和目标很重要,有句话叫不忘初心,时刻想着你刚来大学时想要什么,制定自己的小目标,并为此而努力。2.想要变成什么样的人,就多跟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再差的学校都有学霸和精英,要选对自己的朋友圈。很多孩子看到其他人玩手机,也就一起玩了四年游戏。其实氛围真的很重要,大部分人都是遇强则强,你周围的人都很努力优秀,你也不会差。所以你想好好学习,就和那些爱学习的人在一起,远离沉迷游戏的孩子们。3.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多参加一些学生会活动的确可以提高综合能力。4.大学结下友谊往往是最纯真的,所以待人请务必真诚。 希望我的想法能对你有用。
初进大学,怎样适应与努力?
你这问题问的很好,下面我说一下自己的观点。
很多同学从高强度的高三生活步入大学,第一想法是终于解脱了,终于不用努力呀学习了。也有的初高中老师为了敦促学生好好学习,就和学生说,现在努力学习,上了大学就轻松了,这种想法真的是悔了我们的学生。但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如何努力呢,我简单谈一下我的看法。
大学生活实际上应该要比高中生活更加的丰富,首先要从整天就一个事学习转变到生活不仅有学习还有许多活动,大学里有很多的社团活动能够锻炼我们的能力,但是又仅仅是一方面,学习依然是重点,是主要任务。
其次,在你的专业领域找到一个你感兴趣的点深入研究,学的精,成为你以后吃饭的本领,尽管你其他不行,但是能够养家糊口,能够顺利找到工作真的很重要的。
最后,如果你活动,学习都游刃有余了,可以谈恋爱了,大学校园谈恋爱是很浪漫的事情校园的恋情相对纯洁。
只要有梦想,才会不虚度大学生活。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互动。
初进大学,怎样适应与努力?
你好大一新生!毕业五年的我希望给您一些小帮助。真是羡慕你的新鲜活力呀!
1.你说想要积极上进,努力锻炼,早睡早起。我当时进入大学也是这样的想法,可是在你真正实施的时候,可能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果舍友们晚上狂打游戏熬夜刷剧,早上睡到自然醒,那你早起洗漱可能都被排挤哦。
2.我记得有本书提到说,人最大的烦恼,就是人际交往中的烦恼,而大学生的这一课却没有人教过。尤其是和舍友的相处,可能大一大二就会遇到问题。
3.你参加社团组织,也可能与别的舍友参加的活动不一样,你选修的科目也可能不一样,上课时间活动时间都可能不同。
4.这个时候我的建议是:
一、做好自己的事,尽量不被他人干扰
二、可以适当关心帮助别人的事,不要过于冷漠。
虽然以上两条建议听着像正确的废话,但是真正做到太难了。
5.比如你早睡早起,这样简单的想法,如果你是单独居住,那肯定只要你的意志力不错,就可以实现。可是遇到舍友晚上游戏声音很大,这时候平时你与舍友的相处方法,或者说协商一下,就挺重要了。
6.相反的,早起的时候,提前和舍友说一下自己的生活习惯,前一天晚上提前把需要的东西收拾好,早上洗漱轻声一些,尽量不打扰舍友们,中午或晚上回来和舍友交流趣事,减少被排挤的可能。
7.大学里能有知心朋友最好,很开心你也遇到了,除了学习方面,还可以约着一起去城市的景点玩玩,很多活动可以增加友谊。
8.社团活动方面,给你一个小建议,不要觉得是做了多伟大的工作,比较到社会上可能并没什么用,因此可以多和同学交流。
希望这几条小建议可以解决你一点困惑,大学是人生重要的课堂,你能提问已经是很棒的了。
还有困惑,欢迎留言哦。
初进大学,怎样适应与努力?
努力,阳光,友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