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祖宗遗训,“洞穿”亲戚关系那层“窗户纸”?

1,树叶是慢慢变黄,故事是渐渐写到结局,而亲戚是突然“冷落”你。

2,你可以创业,但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否则亲戚会笑掉大牙。

3,落魄时投靠亲戚,可能还不如“旺财”的待遇。

4,平时勾心斗角,过年伪装和善,都是看在鞭炮的面子。

5,你有事找富亲戚帮,他却哭穷让你理解;富亲戚落难找你帮,帮他七分,他却觉得你欠他三分。

6,钱,是照妖镜,也是人品的试金石,能帮你撕开亲戚伪善的面具。

7,可以穷到被亲戚看不起,也可以富到让他高不可攀,到千万不能只比亲戚富一点点。

8,亲戚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关系,没有之一。

9,舅舅走了,姑姑埋了,上一辈就完了,指望老表来往,你想多了。

10,姑妈真,舅妈假,姨妈处不好,不真不假。

11,舅舅在家可留宿,舅妈在家别吃饭。

12,姑舅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

13,人有三不亲:姨夫、姑父和舅妈。

14,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

15,宗族有千年,亲戚无百岁。

16,穷怕亲戚,富怕贼偷。

17,穷死不打亲戚工,饿死不耕丈人田。

18,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人不见了。

19,侄子不忘叔,外甥不识舅。

20,妯娌亲,叔伯亲,堂姊妹,别样亲。

21,多一个闺女,多一门亲戚。

22,30年不相往来,40年再来认亲戚,不会有好事。

以上22条遗训,能流传下来,自然有他的道理,也算是“洞穿”亲戚关系那层“窗户纸”。

‬记得小时候,最喜欢过年,因为可以走亲戚。

那时候,坐上父亲的“二八大杠”自行车,别提有多高兴了。

因为去亲戚家拜年,都会收到红包,10元、50元,甚至还有100元,而这些钱是不会交公的。

可每当我开心的时候,父母却陷入一丝惆怅。

直到自己有小孩才明白,所谓红包,不过就是左手到右手的自欺欺人,因为我拿了亲戚的红包,父母也会给对方小孩红包。

如果对方比我家富有,父母给出的红包数额一定大于我拿到的,这应该就是父母惆怅的根源。

随着年龄增大,感觉亲戚更多是一个名义上的叫法,因为除了红白喜事能见个面,平时基本不会有往来,上一辈在还好,如果不在,基本上这辈子就这样了。

按理说现在交通发达,家家有车,见个面应该不难,可现实是,哪怕小时候睡一张床的老表,长大后连个电话都不会打,你说奇怪不?

到底是人变了,还是世道变了?

我妈从小就告诉我:长大了跟亲戚要多走动,可问题是,我连他们住哪里都不知道,怎么走动呢。

哪些祖宗遗训,“洞穿”亲戚关系那层“窗户纸”?

我奶奶有一句:30年不相来往,40年再来认亲戚。不会有好事情!

哪些祖宗遗训,“洞穿”亲戚关系那层“窗户纸”?

1、三年不上门,是亲也不亲。

2、亲姑妈假舅妈,半真半假是姨妈。

3、宁可要饭,不在亲戚家打工。

4、人穷不走亲,人富不还乡。

5、外孙是狗吃饱了就走。

6、兄弟盼穷,亲戚盼近,亲家盼富。

7、娘亲舅舅,爹亲叔,姨父和姑父都不靠谱。

8、亲是亲,财是财,亲戚相处别提钱。

9、儿女亲家之间有共同子女,相处好了比姊妹还要好。

10、一代亲,二代表,三代了。

11、少时夫妻老来伴。

12、有后妈就有后爹,宁跟要饭的娘,不跟当官的爹。

13、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14、姑舅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

15、亲戚合伙做生意,连亲戚都做不成。

16、谁有都不如自己有,爹妈有还得伸伸手。

17、兄弟姐妹都成家后就是亲戚关系,再也找不回那种亲密的感觉。

18、亲兄弟也要明算账,不能不明不白不清不楚。

19、妯娌之间没有血缘关系,相处的好坏完全取决于各自的良心和公婆是否一碗水端平。

20、婆媳关系难相处,尽量不要住在同一屋檐。

21、夫妻是没有血缘的亲人,有了孩子这个纽带才能长相厮守。

22、亲戚不共财,共财再不来。

23、利益至上,亲情越来越淡薄。

24、姑姑去了,舅舅埋了,表哥表弟也不来了。

25、舅舅疼外甥,姑姑疼侄子,大娘和婶婶是外人。

26、姨妈亲不算亲,姨妈没来断了亲。

27、亲戚是老天给选择的,好坏自己决定不了,朋友是自己选择的,人品还是有保证的。

28、亲戚再亲,也比不过利益,在利益面前再亲的关系也会不值一提。

29、亲戚就是老天爷馈赠的一份礼盒,至于礼盒装的是什么,就取决人心和自己的能耐。

30、只有自己贫困潦倒,走投无路,亲戚对你的态度才是真实的态度。

31、自己的实力取决你在亲情中的位置。

32、皇帝还有几个穷亲戚,家有穷亲戚能帮就帮一把,谁都不能一直穷也不能一直富。

32、父母都离去,兄弟姐妹才是各自的依靠,尽量少些计较多念对方的好。

33、贫富差距大的亲戚很难友好相处。

雪中锦上鲜花容易,雪中送炭很难,亲戚之间看似很近,其实那只是表象。

如果你过得很好,亲戚对你就会很友好,如果混得不好大多数亲戚就会拒绝走动,更有甚者还会踩你一脚。

所以要想亲戚之间友好相处就要更加努力地奋斗,让亲戚以你为荣,提起你一副自豪的模样,而不是贫困潦倒处处需要亲戚帮扶。

哪些祖宗遗训,“洞穿”亲戚关系那层“窗户纸”?

老祖宗,历经沧桑,领过风雨,过的桥比我们走的路还要长,他们对人生很透,留下了诸多闪亮的遗训。

如:人穷别说话,位卑莫劝人。

这句话是说处于劣势地位的人要谨言慎行。当自身实力不足,即使把大道理讲得天花乱坠,也没有太大的说服力,反倒会遭致别人的嘲笑。

有这样一个故事:因为下大雨,宋国有个富人家的墙塌了。富人的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好,一定有盗贼进来。”

巧的是,邻居老人也用同样的话劝诫富人。

没想到这天晚上,家里果然来了盗贼,偷走了大量财物。

富人见状,连忙夸自己的儿子聪明。同时,又怀疑这件事是老人干的。

儿子和老人表达的想法一致,但古往今来,人们更倾向于信服权贵或亲近之人。

战国时期苏秦,每当他外出做大事失败后,妻子父母都不愿意与他说话。

在这种情况下,苏秦并没有赖着脸皮去缠着妻子父母说话,而是发奋上进,最终功成名就。等到他再回来的时候,他的父母妻子带领儿女,出城数里去迎接。

又如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

明朝有个叫张艺的秀才,幼年和母亲相依为命,家里很穷。

这年,张艺打算找舅舅借点钱,好进京赶考。

他来到了舅舅家,舅舅却说:“哎呀,真不巧呀,家里的钱都被你的表哥带去做生意了,我家还借了好多银子呢!”

那时,舅舅家正好做午饭,屋子里飘出诱人的香味,张艺馋得直流口水。

舅妈喊张艺吃了再走,没想到舅舅眼一瞪,大声说:“这些饭是给客人准备的,给他吃了客人吃什么呀!”

无奈,张艺只好饿着肚子往回走。一个叫张勇的朋友,见张艺哭着从门前经过,急忙把他让进了院里,对自家的媳妇说:“我兄弟来了,怕还没吃饭,你到后院看看鸡下了蛋没有,割把韭菜,炒个菜。”

知道张艺要借钱进京赶考的事后,张勇二话不说,把刚刚买鸡蛋挣的八十文钱拿出来给了他。

并带张艺到几个穷邻居家借到二十文,凑够了路费。

后来张艺中了一甲第三名探花,授了个知府。

舅舅听说了,扛了几箱礼物来看望外甥。而张艺拒绝见他。舅舅连外甥的面都没见着,灰溜溜走了。

张勇拎着一篮子土鸡蛋也来看他。张艺一听,说:“打开正门迎接。”

这个故事,反映了人世中存在的现实:当一个人飞黄腾达之时,即便你住在深山里,因为你富得流油,也会有人不远千里,到深山里去跟你攀亲戚。

可是自己一旦穷困潦倒,虽然身居闹市,但是因为你穷得叮当响,所以也不会有人来理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