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许多领导总是提拔特别坏的手下,却从不提拔特别能干的手下?
总经理提拔小吴却打压老程,令同事百思不解,东窗事发后才知道小吴就是”替罪羊”,大家都说总经理下了一步狠棋。
总经理是空降过来的,姓童,他来的时候还带了一位渠道专员,小吴。对小吴的初印象是,除了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别无长处,关键脾气还很臭,一言不合就飙脏话,同事敢怒不敢言,毕竟童总是他的靠山。
在他们来公司之前,渠道部有一位渠道主管,姓程,我们都叫他老程,他在公司工作5年,是一位非常本份的“老实人”,为何这么说呢?因为他为人很正直,除了老实做事拿工资,连送上门的肥肉都不吃。
事情是这样的......
之前有个街铺房东主动联系老程,说手上有一个铺位要出来问他有没有兴趣,而这个店老程跟过,那个时候店租金被炒到80万/年(老程评估这店最多值40万/年),由于铺位紧俏不愁租,房东还很拽,再加上租金水分大,老程就放弃了。
没成想,由于近几年城市商业体崛起,传统街铺开始没落,房东急于找接盘侠,就主动联系老程,当时租金报的是60万/年,另外私下承诺给老程10万的好处费,前提是要签三年。
可老程不但没动心,还给渠道经理分析利弊,他说:“这个店巅峰期就值40万,未来商业的格局会从地铺转向商业体,请公司慎重考虑。”老程一片好心却被渠道经理当空气,最后这个店还是被签下来,年租金58万/一年,签了5年,老程知道后痛心不已,因为他知道有人动了手脚。
渠道部是“水”最深的部门,都在传他们不靠工资和奖金生活,而是靠“阴阳合同”的灰色收入。
前任渠道经理工作一年就买车买房,钱从哪里来?尽管开一家店公司给予3000元的奖励,但在短短一年时间就买房买车,哪怕不吃不喝也不现实。
不过结局让人辣眼睛,前任渠道经理被查出来,如果不是把钱吐出来还给公司并道歉,他可能就要被送进去,当然违规操作的就有老程之前拒绝的那单。
原来前任渠道经理跟房东达成共识,租金降2万/年,便于公司审批通过,但他私下跟房东达成口头协议,每年房东给渠道经理返8万,5年就是40万,没想到第三年,前任渠道经理坐地起价,房东忍无可忍把事情抖出来,最后东窗事发。
因为这件事被审查,还牵出更多案件,前任渠道经理最后主动把钱吐出来,公司才没有追究。
而前任总经理也因此事被牵连,只能引咎辞职,其实大家都知道他没有同流合污,只能说太信任前任渠道经理,没想到被坑了。
后来公司空降了童总,他还带了一位渠道专员小吴过来。刚来的那段时间,公司是一番新气象,童总和小吴一边抓业绩,一边开拓市场,每次拿店谈条件都要带上我们业务部门负责人一起去,看他们现场跟房东锱铢必较砍房租。
说白了就是让我们都有参与,租金透明化,免得大家说闲话。
包括渠道部老程都觉得童总“为人正直”,还夸同事小吴尽管脾气不好,但兢兢业业为公司争取利益,所有人都觉得跟着童总做事有盼头。
然而我们都被表象迷惑了,所有的变化都要从小吴晋升渠道经理说起。
童总空降1年后,公司业绩规模有了大幅提升,同时也把之前有水分的店铺给整顿了,或关停止损,或让房东降租回到正常水平,总部也看到费用在不断节流,规模又在增长,还特意嘉奖童总及渠道团队。
由于渠道部的经理岗一直空缺,童总想提拔一位同事做渠道经理,而人选就在老程和小吴之间产生。论资历老程当仁不让,本身他也是渠道主管,而且为人正直,做渠道经理会比较稳,再加上手上也有资源,关键还处处为公司的利益考虑,同事觉得这经理非他莫属了。
然而童总下了一步“狠棋”,让小吴成了“替罪羊”,所有人都唏嘘不已!
童总先是跟老程谈,说了一大堆画饼的话,最后给老程加薪1000元,但重点是渠道经理的位置让给小吴,还让他配合小吴的工作。老程心里非常不舒服,但没办法,他知道木已成舟的事,再抗争下去也于事无补,何况童总也给他涨薪了,也只能见好就收。
小吴从渠道专员连升两级到渠道经理,大家觉得这波操作有点奇怪,但是只能接受,谁让人家是带过来的亲信呢。
然而所有的一切就从小吴晋升为渠道经理后有了变化。
在这之前拿店谈判时,业务负责人都会参加,自从小吴当经理后,只要拿店,童总就会以各种理由开会,然后授权吴经理去处理,还说后期专人就得做专事,大家觉得落个轻松也不错,毕竟手上也有份内的事。
这一切细微的变化我们没察觉,但老程却忧心忡忡,他私下跟我们几个关系好的说:“可能又要变天了!”
果不其然,接下来小吴拿店的成本越来越高,但他很聪明,不玩前任“阴阳合同”的路数。
关于阴阳合同:比如说某个街铺租金40万/年,有人跟房东协商,按60万/年签合同,事后房东再私下返10万给这人,只要双方都不说,合同白纸黑字就是60万,尽管同事都觉得有水分,但是没凭证,而且都是按合同办事。
当然没有不透风的墙,阴阳合同容易引起纠纷,所以不是很保险,高明的人还有其它的玩法。
因为大家都知道街铺开始没落,这种店容易被盯上,他就主攻商业体,做过渠道的都懂,要想打开商业体的局面,就得不断地公关花钱,这里面的水是很深的。因为公关费是实报实销,而有些商业体又不是一次两次就能搞定,所以公关费一直居高不下,综合算下来费用可不小。
由于街铺的租金被玩烂了,只要动手脚一定会被查,吴经理当然知道这个利害关系。而公司的方向也是往商业体发力,但是很多商业体没有公关费用参考,可以说这个窟窿就是无底洞,比“阴阳合同”一锤子买卖还厉害。
说来也巧,尽管商业体前期的公关费用很高,但是店铺的业绩确实比街铺高出很多,总部也只能接受这样的拿店成本。
由于消费层次在升级,很多家庭有车,为了遛小孩首选进商业体,因为吃喝玩乐一条龙都解决,而步行街这种传统业态会慢慢没落,这是大势所趋。
面对不断增高的公关费用,公司财务经理开始预警,还对小吴的操作提出质疑,但是被童总压下来,还对财务说:”后勤人员天天坐办公室吹空调,不要对一线的工作指指点点,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再说公关费的报销都是有章可循,怎么可能进私人荷包呢!“
这一切被洞若观火的老程看在眼里,毕竟他是做渠道出身的,尽管商业体跟街铺操作模式不太一样,但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人性的贪婪。他私下跟我们讲,这帮人很厉害,可话又只点到即止。
关键我们外行人也看不出有什么大破绽,吴经理来公司两年,开的还是他那辆国产神车,平时吃喝用也比较节俭,也符合他的工资水平。至于童总,更是低调得不行,跟同事一样吃工作餐,平时也没有什么大手笔的消费,这完全跟前任那些高调的人不一样。
正如老程所说的,这帮人厉害就在这里:闷声发大财!
直到有一天,童总和吴经理在应酬,中途给老程打电话,并让他从财务预支3万块钱带过去。老程觉得此事不简单,就没有以自己的名义借支,而直接跟财务经理说是童总要预支公关费,财务经理想卡他,老程就说那你自己跟童总报备,财务经理其实就是怕担责,毕竟借支没人签字,也不敢随便支出,他给童总打电话确认,被骂是少不了的。
老程带着钱直奔他们应酬的包间,看到童总和吴经理,他准备把钱递给吴经理然后转身离开,可他那会喝得不省人事,童总晕乎乎地让老程去结账。
然而破绽就在结账这里!
收银员问老程,为何不是吴经理来结账,老程一个机灵说:“是吴经理让我来结账。”于是收银员给了老程两张事先开好的收据,一个结账单是2万,一个结账单是5万,老程就知道这其中有鬼,毕竟他以前也经常应酬,像刚才包间的消费,目测也就2万左右,现在居然多出一个5万的账单,老程就卖傻。
老程:“我是付2万是吧,吴经理好像是这么说的!”
收银员看了看老程,手敲着5万的结账单,然后补了一句:“你补3万就可以了,老规矩,还是打到原卡上。”
老程彻底明白了,吴经理搞的公关费之所以实报实销,都是按高价报的,实际真实消费没那多,至于中间差价去哪里,想必不用多说。
第二天,吴经理去找老程,问他昨晚有没有发生什么事,老程说没什么事,还说按童总的意思,把预支的3万给结账了,这是5万的账单,你可以去报销了。吴经理当即就发飙了:"老程,你要是敢瞎说话,有你好看!“
这事怎么可能瞒过他们,童总事后就喊老程去办公室,说:“公司要优化人员结构,渠道部需要裁员1人,考虑到你年龄也来了,特意跟公司申请N+1的赔偿,也就是6个月,你见好就收吧。”
老程这时候明白了,他触碰了他们的利益,现在要对自己下手。
于是他当面跟童总表态,愿意接受裁员和赔偿,让他们放松警惕。可私下就把收集的证据写成报告,实名发给总部的法务部和总裁,没多久公司就派人来查。原本总部就对居高不下的公关费耿耿于怀,现在有了实证,正好借机下手。
可是童总很高明,尽管证据确凿,他却把一切责任都推给吴经理,而吴经理居然扛下了所有的责任,公司也知道这一切幕后的推手就是童总,但现在有“替罪羊”,公司也无可奈何。
事后吴经理把违规的缺口补回来,因为其它的没有实证,就只能疑罪从无了,公司最后也没有追究吴经理的责任,只是把他开除,对童总的处罚就是管理失责罚款1万,不过这个处罚就是挠痒痒。
没多久,童总就跳槽了,听说又跟吴经理进了同一家公司。
经历过这件事,让我对“为什么许多领导总是提拔特别坏的手下,却从不提拔特别能干的手下”有了新的认识:我想表述是,小吴的”坏“,并不是指心狠手辣做坏事,而是他隐藏得深,跟童总是一丘之貉,他的”坏“体现在中饱私囊,关键做事还很聪明,在公司蛰伏一年,就是为后面敛财做准备,充分利用公关费的漏洞,跟童总里应外合。这种手段如果不是当场被找到实证,很难扳倒他们,关键他还很低调,这跟之前的人是天壤之别,可见他真的”坏“透顶了。
至于老程,最开始我以为他是老实人,后面才发现他是大智若愚的类型,他身处“水”最深的渠道部,居然能安居5年,可见他也是有能力的,他有时候装疯卖傻,就是让别人放松警惕。从他对童总的认知来看,他的心像明镜一样,所以在预支那件事上格外留心,他不想同流合污,也不想卷进这种漩涡,直到最后被针对、被排挤,他才绝地反击,可见他是有一把刷子的。
当然童总提拔小吴却打压老程,这是必然的选择。
因为从一开始,老程就不跟他们是一路人,他的存在只会挡他们财路,之所以没让他晋升,就是不想他知道太多事情,能力越强越会被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所以老程只能见好就收,走一步算一步。
至于提拔特别“坏”的小吴,这是大势所趋,因为他们有共同的利益,哪怕最后东窗事发,童总来一招“舍朱保帅”,可见他们早就做过最坏的打算,只要童总不出事,保小吴还是不难的,所以他们扎得特别紧,如果不是老程多个心眼,他们还真不会阴沟里翻船。
“为什么许多领导总是提拔特别坏的手下,却从不提拔特别能干的手下?”,这是有原因的:在职场的“坏”,并不是指无恶不赦的“坏人”,而是指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这种“坏”主要是对外人而言的,领导之所以提拔他,那是想为自己所用,这种人只要利用好,把他绑在利益的链条上,他的潜能会无限爆发。
正如《水浒传》中的黑旋风李逵,他就是典型的“坏人”,他对宋江忠贞不二,哪怕最后明知道是D酒也是照喝不误,但他一旦红了眼,除了宋江什么人都赶S,因为他心里只有宋江一个人,他所有的“坏”,宋江是能容忍的,因为这些对自己无害。
反观林冲,他可是非常有能力的人,性格也隐忍,最后还是火并王伦,明明他自己都可以坐第一把交椅,却让贤给晁盖,可宋江得势后一直打压林冲,因为他知道这个人不好驾驭,可见领导提拔人,能力其次,忠心才是首选。
为什么许多领导总是提拔特别坏的手下呢?有这三点原因:
第一点:这样的“坏”员工,容易为自己效忠,好掌控。
第二点:这样的“坏”员工,鬼点子多,往往会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第三点:这样的“坏”员工,特别懂领导的心,知道投其所好,知道领导的核心利益所在。
赵构作为大领导,难道不知道岳飞有能力吗?难道不知道他是精忠报国吗?当然知道,但是岳飞的信仰是迎回二圣,请问,真把这两位接回来,赵构的位置摆在哪?岳飞是古之名将,能力首屈一指,但是领导还是要打压他,没办法他的理念跟领导冲突。
而作为坏人代表的“秦桧”,他做的坏事难道赵构不知道吗?当然知道,但是赵构还是要提拔他,因为他的“坏”只是针对别人的,对自己是安全的,他深知秦桧只是为了自保求生,关键他懂自己又爱又防岳飞的心,这样的人能不被提拔吗?
为什么领导不提拔特别能干的手下?有这三点原因:
第一点:这样“能干”的员工,不容易驾驭,不能为自己所用的人才,就让他废。
第二点:这样“能干”的员工,功高震主,存在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威胁。
第三点:这样“能干”的员工,大部分不合群,单兵作战无敌,如果真的提拔起来,谁能胜任他现在的岗位呢?与其这样还不如让他在现在的岗位做好本职的事。
那遇到“领导总是提拔特别坏的手下,却从不提拔特别能干的手下”,员工该怎么办呢?如果你不是领导喜欢的那种“坏”员工,但又觉得自身能力很强的话,那么有上中下三策选择:
上策:良禽择木而息,贤臣择主而事,主动寻找更好的机会,人挪活树挪死,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总会遇到好领导的。
中策:静观其变,不争不抢,做好自己的本分事,员工能干但又没有威胁,领导尽管不提拔,但也会想方设法加薪留人的,因为总得有人做事。
下策:斗而不破,主动争取机会,必要时以退为进,用离职换升职加薪的机会,如果不成功再考虑退路,当然这种方式需要三思而后行。
总而言之!如果你只是员工,不可能完全理解领导为什么厚此薄彼,用人唯亲,而不是用人唯贤。
如果你做过领导,就能深刻理解“为什么许多领导总是提拔特别坏的手下,却从不提拔特别能干的手下。”一句话:领导只会做最优选择。
以上只是个人观点,觉得有用的请点赞、转发,觉得有争议的可以留言探讨,谢谢!
为什么许多领导总是提拔特别坏的手下,却从不提拔特别能干的手下?
某单位,一把手特别宠爱一个小子,并对那小子委以重任。
但那小子特无能,工作经常砸锅,给单位带来不小的损失。
不仅如此,那小子还特别坏,见人就害。那单位除了一把手,没他不害的。
当有人把这问题反映给一把手时,一把手说:你说的情况,我都掌握。
然后就没下文了。
然后,那小子依然受宠,占尽便宜,在单位风光无限。
.
明显,一把手知道那小子又坏又无能。
但为什么就要紧搂着这么一个货不放,把什么好事都给他,有什么心里话都跟他说呢?
难道单位再没人能干活了吗?
.
单位当然有许多能干的人,但处于“现阶段”的一把手,觉得那些人并不重要。相比之下,“那小子”才是他最需要的人。
如:
- 不自信的领导,需要个贴心贴肺的哥们
人越是自信、越是活得明白,就越不需要别人的意见,也越不需要身边经常待着一个“答疑解惑”的人。
但不自信的领导没上述能力,且由于“能不配位”带来的巨大压力,迫使他急需一个“能说到心里,且不厌其烦”的人。
这样的人(揣摩领导心意,句句说到领导心里,且把领导捧到天上)不好找,找到了自然要好好珍惜。
.
- 自觉不能服众的领导,需要一个两肋插刀的“监视器”
所谓“监视器”,顾名思义,就是小人用他的双眼,密切关注群众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并及时传到领导那里。
鉴于此监视器没电没图像,所以还需要“监视器本人”将群众动向作以汇总、分析,“去芜存菁”。
至于内容是不是忠实原貌,是不是经过编辑加工,那就只有鬼知道、小人自己知道了。
领导则由“监视器”传来的内容,来掌握员工动向,看有没人反他、有没人想跑路,以及有没人在偷挖他的墙脚。
这种事,凡是有点底线的人,都不会干。所以,这样的人不找好。
找到了,自然要好好珍惜。
.
别有心思的领导,需要“特殊人才”原来单位有个边缘部门。
最后一次换届时,一个特无能的将退休人士,想尽办法去了那里。
去了以后,先着手调整人员。那些优秀的、能干的、有资历的,统统靠边呆着去。
而后,把两个最没文化的后勤人员,提上来委以重任,作为哼哈二将,供他驱使。
其实也不难理解。他快退了,前途已然没有,业绩自然无用。
他快退了,实际的金钱才最重要。那两个无知无识、一心认钱的哼哈二将,正好成为他的“好帮手”。
后来,那部门亏损太过,彻底完蛋了。
.
有些领导,则需要一个或几个“仆从”许多人都想当领导,除了当领导能掌握更多资源,领导之位还如磁铁一般,能吸引许多人主动上前。
当然,“吸引力”并不来自领导,而是领导手中的“可交换物”——权力。
这个“权力”,可以办成好多事。比如加薪、晋职,比如其他。
有些为前程(或只是为了生存下去)不择手段的人,就会拼命靠到身上,为领导鞍前马后,甘做仆从般的存在。
这种事,一般领导不会接受。一是道德水平没低到那个程度,二是怕凑过来的人烂泥扶不上墙,三则是怕掉入陷阱。
但有些领导则喜欢这个调调儿。
有得到就要有付出,”提拔“,就在所难免。
.
总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些领导总是提拔特别坏的、却把能干的绕开,那证明这领导本身就不怎么样。明白这一点(这领导并不怎么样),对这种提拔方式,就不会觉得奇怪了。
为什么许多领导总是提拔特别坏的手下,却从不提拔特别能干的手下?
目前此种现象非常普遍。混迹于职场和官场的人,都希望得到领导青睐和重用,这是一种普遍心态。好与坏,能干与不能干衡量的标准和价值取向各有侧重。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是属于能干事、会干事的人。更比别人强。之所以一些人却没得到提拔和重用,怪罪领导眼瞎,妒忌贤才。历史把和珅树立典型反面教材,是一个十足坏人,乾隆为什么重用和珅,和珅不仅智商高,有真才实学,而且情商也高。能帮助皇帝处理好方方面面的事务,皇帝渐渐地感觉自己离不开和珅了。
一些能干事、会干事的人往往是智商高,情商低。他可能是一个专家型技术骨干,也许是处理公文高手,但是没有发现自己有一个致命弱点。不愿意围着领导转,不愿意当一个应声虫,不愿意当一个哈巴狗,总想用自己真才实学、人格和骨气去不断来证明自己伟大和能干。如今官场和职场的领导都喜欢奴才型的人,如果你有超过领导才能,并有取而代之迹象,肯定会受到打压。我们关于人才选拔和重用的政策,正面的要求和现实差距非常大。不是人人遵守,认真执行的。带病提拔重用是某些领导根据自己需要和实惠来确定的。
坏到什么程度才算坏,一般衡量好与坏是通过道德和法律两把尺度去衡量。缺乏道德、法律底线的人,往往被认为是坏人,但是这些人忠诚某些领导,能按照领导意图去做。处处维护领导尊严和面子。能让领导的利益做到最大化。你说领导能不欣赏、提拔重用他吗?不是所有的领导好坏不分的。坏手下善于推销自己,伪装自己,能蒙蔽许多领导的眼睛。
大多数真正有责任心、有事业心、会干事,能干事的领导,还是喜欢有会干事、能干事的人。例如华为任正非先生。只有庸才的领导才会喜欢坏手下。
为什么许多领导总是提拔特别坏的手下,却从不提拔特别能干的手下?
你所说的这种“能干的不被提拔,不能干的却升职最快”的现象的确存在,但严格一点来说应该是国企里存在的最多,因为如果是私企的话,除非老板是傻子,否则绝不会让溜须拍马的人升职的,毕竟是自己的企业,必须知人善任才行,这也是老板们需要掌握的一门学问!
至于为什么“能干的不被提拔,不能干的却升职最快”,笔者想用一侧【鞭打快牛】的寓言故事来给你解答一下:
话说很久以前有位农夫,因为耕地的需要,所以买了一头水牛和一头黄牛,打算轮换着使用,避免一头牛太累。有一天,他将两头牛牵到地里准备耕田,他先给黄牛套上犁枷,但无论农夫怎么吆喝、鞭打,可黄牛就是不往前走,折腾了半天都没用
于是农夫又将犁枷套在了水牛身上,而水牛非常自觉的、不用吆喝的就往前走了,干了许久之后水牛累了(走的速度慢了),农夫就拿鞭子抽打水牛,水牛非常不解,就问农夫“我明明已经精疲力尽的拉半天犁了,可你为什么不让我休息,不给草吃,不给水喝,却还要一直的抽打我?”农夫说“黄牛不拉,只有你拉,不抽打你,你怎么能走的快?什么时候才能犁完地?”说完又是一鞭子。
水牛此时心想:我不偷懒、走的快、犁的多,被抽打的机会也越多,而黄牛却在一边悠哉游哉的吃草,真是不公平。
勤快的人,每次义务劳动都会被“号召”参加;
老实的人,往往被分配到艰苦的地方去“扎根”;
勇敢的人,每当危机关头势必催其去“立功”;
所以,就因为“你”能干,因此干的最多,干的最多那么出错的几率就最大,被罚钱或者记过的几率也会变大,再反观那些啥都不会干的人,这种“风险”就会降到很小,再加上他们总是围绕在领导身边溜须拍马,所以升职的几率就越大了!
为什么许多领导总是提拔特别坏的手下,却从不提拔特别能干的手下?
你问:为什么许多领导总是提拔特别坏的手下,却从不提拔特别能干的手下?这个说法不对,应该说“有时”而非“总是”。那么为什么有时会这样呢?
一、特别坏的手下,对领导也特别地狠。他会处心积虑地去搜集领导的不是,特别是违规和违纪的问题,以此来要挟领导。而领导被人家抓住了把柄,迫不得已,也只好满足人家的要求。二、这个领导也特别坏,与特别坏的手下臭味相投,两者坏到了一块。比如都善于搞阴谋诡计,两人结成了利益共同体,联起手来就能把单位搞个天翻地覆,以便于他们从中渔利。三、如果有上述两种情况存在,即使你是很能干的手下,因为职位是有限的当然也就没有你的机会了。这样的单位风气已经败坏,没有必要再待下去,当用点心寻找下家,走为上策。以上就是我的观点,但愿对你会有所启发。再强调一点,不是“总是”,而是“有时”,我们当正确看待不良现象。
我是道可道123456,有30多年体制内工作经验,愿与年轻人分享,欢迎大家关注!
为什么许多领导总是提拔特别坏的手下,却从不提拔特别能干的手下?
伟大领袖毛主席时代重用和提拔基层一些扎实能干的干部,培养一大批基层干部能够吃苦耐劳,能有事业心,有一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有一种艰苦奋斗的精神,有一种吃苦在前的精神,有一种敢于担当的精神,他们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一切工作就是为人民服务。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