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活得最憋屈的皇帝是谁?
【精选回答】来自优质账号→野史日记
最憋屈的皇帝肯定是秦始皇啊!我这样的说法可能会有很多朋友不理解,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始皇帝,咋还能憋屈呢?你先别着急,让我继续给您说道说道!
提起憋屈的皇帝来,那大家可真是如数家珍!
比如顺治啊,被多尔衮欺负的没边了,最后自己还不愿意做皇帝,这辈子除了多尔衮就是孝庄,自己啥主做不了;
还有汉献帝啊,一辈子被权臣控制,先是董卓,自己很没面子。好不容易跑了,被曹操接去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又被权臣控制了,好不容易整个衣带诏还失败了。身边的妃子啥的都被曹操给换了,换成曹操的女儿们了,这辈子也够憋屈了。
再说就是溥仪了,也很憋屈,皇上让他当的如丧家之犬,让冯玉祥撵走了,又落入日本手里,当起了傀儡皇帝,后来又被俄国给收拾了。最可气的是,小时候被宫女们玩他的小弟弟,长大后给玩的不好使了,这最后一任皇帝,很郁闷。
他们虽然很憋屈,但是要说这最憋屈的皇帝,还真就不是他们,而是大家熟悉的秦始皇帝。
秦始皇是中国第一位大一统的皇帝,看似威风凛凛,但是他很憋屈。作为一个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没有前人可以借鉴,也没有能教他的老师,这位最伟大的始皇帝,他很憋屈呀!
虽然一统了江山,但是咋管理,咋样才能服众,咋样才能让六国的旧贵族臣服,他都得自己研究,两眼一抹黑,管理一个省他很在行,管理当时的全国,他很闹心,不论什么事情都要去尝试,好在秦始皇牛,他尝试十次,至少成功八次,这很伟大,但是难免在这个过程中会让一些人不满意,于是大家都说他是暴君,秦始皇憋屈啊,老子啥事都是自己琢磨出来的,而且成功率这么高,你们凭啥说我是暴君啊。老子是暴君,那六国贵族能活下来啊,我要是有经验的暴君,早就收拾他们了好吧。
秦始皇很憋屈,他不杀六国的贵族,这不是仁君?居然得了一个骂名,很郁闷。这还不是最郁闷的,最郁闷的是这群贵族好像是白眼狼,总是闹事,一整就带头搞事情,让秦始皇很难办,为了转移国内矛盾,秦始皇开始外战,征伐百越。
秦始皇也不知道这大一统到底咋回事,反正就知道为了国家好,为了全国做好事就行了,于是他修长城,抵御外敌。修驰道,让国内有“高速公路”,可以快速支援边疆;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推广已经成熟的管理模式,这一切都是为了建立一个千秋万代的王朝做基础。
可是秦始皇他憋屈啊,他没经验,尽管干的很不错,但是他的身体垮台了,他还有个50年计划没完成呢,这咋办啊?找一个炼丹的延长一下寿命吧。
找到了方士徐福,这个徐福坏啊,自己没啥能耐,出海转悠一圈,回来两手空空,秦始皇气坏了,心想你这不是耽误我的事嘛,我那么多活没干呢。
于是徐福带了3000童男童女跑了,跑到了日本去,给日本带来了人口增长、身高增长、智商增长,未来给中国还带来了不少麻烦,不过这是后话咱们先不提。
这徐福一去不回,秦始皇知道后气的快吐血了,心里骂道:“好你个老小子,老子秦始皇你都敢骗,你们这群方式没好玩意。”
秦始皇一生气,下令抓方士,抓了400多人,还有一些炼丹的书籍,都烧毁了。秦始皇没想到啊,这么个事儿被后世称为“焚书坑儒”,得了,史笔如铁,得罪了读书人还有好吗?杀方士和炼丹书变成了“焚书坑儒”了,真是憋屈,可惜已经仙去,没法争辩,这罪名活活的承受。
秦始皇憋屈,他认命了,行行行,我秦朝啥都不好,我秦始皇啥都不对,我把所有史书和六国旧时的记载都存在了咸阳,你们还说我“焚书坑儒”,好好好,我认命了。
随后秦朝二世而亡,推翻暴秦的声音此起彼伏,最后刘邦成功建立了大汉。按理说这么残暴的秦始皇建立的王朝,那得老残暴,老烂了呀!结果刘邦一上台,第一句话就是,汉朝遵循秦制。
刘邦居然说他最佩服的就是秦始皇,秦始皇就想问,那你推翻我秦朝干啥啊?秦始皇觉得很憋屈。要不是他,大汉朝估计都不知道怎么玩,一辈子的铺垫给了汉朝做了嫁衣了,你说秦始皇能不憋屈吗?
大家好,我是野史日记,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了解历史!顺手点个赞支持一下呗,谢谢您嘞~
历史上活得最憋屈的皇帝是谁?
历史上活得最憋屈的皇帝既不是汉献帝,也不是光绪帝。因为这二位都是都不是“独一无二”的“憋屈”。
汉献帝受制于权臣,无论是董卓、李傕、郭汜、曹操,都是手握重兵,威震天下的“狠人”,受制于彼等不算丢人。而且这些人做事基本都留个面子,没有让汉献帝过于难堪。
光绪帝受制于慈禧太后,但是那毕竟是母后,有纲常孝道摆着,这也不是什么丢人现眼的事。更何况光绪帝的在位期间还是对国家大事有一定的影响力,虽说不能乾纲独断,但也绝不算尸位素餐。
所以说最憋屈的皇帝不是他们,而是另有其人——那就是魏教静帝和唐文宗。
先说魏孝景帝,他的情况和汉献帝类似,终生都被权臣挟持。但是董卓、曹操甚至李傕、郭汜对汉献帝还是相当礼遇,不敢肆意妄为。但是魏孝靜帝却没这么好的待遇,他所遭遇的权臣是高欢和他的两个儿子高澄、高洋。怎么这么倒霉,这父子三人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禽兽王朝”——北齐的缔造者。高家有遗传病,男子之中大概有一半是抑郁症,而且是暴躁型的抑郁症。犯病时的样子,十分恐怖。所以,孝静帝在跟这三位打交道时简直是一日三惊。
所以孝静帝决定跑路。但是即便是傀儡皇帝,也是皇帝。你要是想大摇大摆的出京城那目标实也在太大。是不太容易的,于是就决定挖地道跑路,神不知鬼不觉的逃出去。 但是因为工程浩大,所以还是被发现了。当时掌权的是高欢的儿子高澄,此人极为狂躁,曾经借酒遮脸骂过孝静帝是“狗脚朕”(其实“狗脚”就是“狗x”),还故意打了皇帝三拳。
此次得了理还能让人?于是直接进宫问罪,说什么高家父子两代对忠心耿耿,你为啥要逃出城去,是不是想谋反? “天子谋反”的梗,就是从这里来的。
知道大势已去的孝静帝也不是窝囊废,直接怼了回去:“自古以来那里有皇帝谋反?你说出这样的话,就可见你才是反贼!我败了,就魏家气数已尽。” 高澄于是自知理亏,于是就将孝静帝关了起来……后来高澄神秘的被谋杀,弟弟高洋接班,不久便篡了北魏的江山。魏孝静帝也被迫害致死,享年二十有八。
再说唐文宗。
唐朝从唐明皇时便赋予了宦官极大的权力,至肃宗朝李辅国更连宫中的禁军皆要受其调遣,而自穆宗开始唐家天子的废立大多都由都是由宦官决定。这样一来,宦官的权力就更大了,连皇帝的命运都掌握在他们的手里,所有的势力,门阀世家、藩镇、庶族士大夫都不敢跟宦官作对。
唐文宗是第十四代大唐天子。在大哥唐敬宗被宦官谋弑之后宦官王守澄拥立为帝。为防止步大哥后尘,唐文宗从基层提拔了郑注、李训分别担任御史大夫和宰相,作为自己的辅佐,并利用宦官内部矛盾,削去王守澄的兵权,逼其自尽。一个月后,唐文宗又发动甘露之变,准备铲除另一个大宦官仇士良。但最后事情败露,功亏一篑。宦官们囚禁唐文宗后,立刻调动神策军与郑注、李训为首的朝中文官进行巷战,大明宫内外血雨腥风,最终李训、郑注被杀,史称甘露之变。
甘露之变后,国家政事由宦官专权,天子和宰相全部成为傀儡。宦官气焰嚣张,欺凌唐文宗君臣犹如奴仆犬马。无奈之中的唐文宗对当值学士周墀慨叹自己的下场还不如周赧王、汉献帝,因为人家好歹是受制于强臣,但是自己却受制于家奴……君臣二人之后皆禁凄然垂泪。
《柜中美人》中唐文宗。
唐文宗与王守澄。
历史上唐文宗在甘露之变以后又活了几年,直到最后默默无闻的离开人世间。上仙之年三十二岁。后人认为他的一生是“有帝王之道,而无帝王之才”。
历史上活得最憋屈的皇帝是谁?
最憋屈的绝非北宋的末帝宋钦宗。
有别于汉献帝、光绪帝,他们都是自己要当皇帝,所以就算被权臣控制也实属罪有应得。还有说实话献帝、光绪帝再憋屈,他们在明面上享受的依然是皇帝的待遇,也就是他们至少还是个皇帝。
但是宋钦宗却是不一样。首先他根本就不想当皇帝,对,你没看错,他就是一个打死都不想当皇帝,却当上皇帝的主。1125年十月,金灭辽国,而后金分两路进攻宋朝,随后因宋军统帅指挥不力,再加上宋军战斗力实在太弱,金军在数月内只逼宋都城开封。
此时,惊慌失措的宋徽宗在听到金兵逼近开封的军情后,顿时就吓的卧床不起,而后在拉着领枢密院事蔡攸的手说道“真想不到金军敢这样长驱直入!”,紧接着就气塞昏迷,跌倒在床下。之后在御医的救助下,徽宗终于醒来。
可醒来后的徽宗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召集大臣商量御敌之策,而是想着自己不能做亡国之君,宋朝不能毁在自己的手上,于是为了不让这种事情发生,为了确保自己不是亡国之君,他直接拿起纸笔就写道“皇太子可即皇帝位”。
随后,钦宗被诏见,此时他听到自己的父皇居然在这危急关头将皇位传给自己。他顿时明白他的父皇这是想把他推到火坑上烤啊!这是明摆着坑自己,他早不让晚不让,偏偏在金军逼近首都才让,这是明摆着想让自己背上亡国之君的千古骂名啊!
所以想到这里,钦宗顿时是胆战心惊,本就懦弱的他最后更是直接吓的哭了出了。不知道是用力过猛,还是真的是吓去的,他最后直接哭晕在殿上。但是无论如何,钦宗这个皇帝是当定了,他是逃不了的。
于是,1126年,二十六岁的赵桓受父徽宗赵佶禅让登基,是为宋钦宗,改年号为靖康。
当然钦宗虽不愿当皇帝,但是他更不愿当亡国之君,所以登基虽无奈,可登基后的钦宗最开始却是努力的做出各种选择,借此应对金军的入侵。即位后,他就立刻贬蔡京、童贯等人,然后重用李纲抗金。
1126年正月,金军渡过黄河,向开封进发。此时那些贪生怕死的大臣纷纷劝阻钦宗的赶紧逃出开封,向襄阳一带转移。就在此时,钦宗正犹豫不决之时,太常少卿李纲上谏“道君皇帝把宗社授给陛下,您却打算弃而去之,这合适吗?”,钦宗听后黯然不语。
而后宰相白时中、李邦彦却反驳道开封已守不住,如果一定要守,恐怕会让陛下蒙难,所以还不如暂避一时。此时李纲为此反驳“天下的城池哪个能有都城坚固?且宗庙、社稷、百官、万民都在这里,怎能轻言放弃!为今之计应当整顿军马,团结军民,坚守都城,等待勤王之师的到来,只有这样才能击败金兵”。
之后李纲直接请命“陛下不嫌我懦弱无能,让臣负责军事,我愿以死相报”,后钦宗认为李纲言之有理,遂坚定抗敌军心,并任命李纲为东京留守,负责率领都城所有兵马,抵抗金军。此后,钦宗虽曾还有数次想退出开封,逃到襄阳一带,但都被李纲一一化解。
最后李纲向开封百姓晓谕“圣上主意已定,决心守城,敢有再说离开京师,扰乱人心者,斩!”,如此,在李纲的振奋下,开封百姓军民一心,发誓誓死保卫开封。而后,在历经数次的波折下,虽然钦宗曾数次背着李纲与金国议和,并失去太原、中山、河间三镇和少量的钱财,但最终李纲成功的保住开封,第一次东京保卫战,宋胜,金退回黄河,宋暂保无虞。
可是,在金暂时退出开封地界时,宋内部却爆发内乱,钦宗本人是没有罢免李纲的意思的,可是由于他生性软弱,最终抵不过满朝文武的威逼,李纲被罢免。可李纲罢免不久,八月金军再次来袭,此时北宋再无能臣干将可帮助钦宗抵御金军,北宋都城开封外城最终被金军击破。
此时,钦宗后悔不已,为了再次鼓舞士气,他亲自穿甲戴盔,登城巡视,而后他还把御膳房为皇上做的饭食赏给士卒们吃,之后钦宗又乘马踏着雨水、烂泥,到宣化门慰劳军队。可是,钦宗做的这些最终都无济于事,没有会打战的将军,宋已无力回天,宋军更是军心涣散,三万最精锐的禁军逃亡大半。
如此,金军胜局已定,但金军的统帅宗翰、宗望为了避免金军出现更多的伤亡,也为了防止宋军被逼的“狗急跳墙”,金军就假意求和,而钦宗也相信了,于是他赶紧让人前往议和,而后金军给出的条件就是让太上皇徽宗出面亲自进来面议议和条件。
但是显然徽宗没这个勇气,他拒绝前往。无奈下,被逼上皇位的钦宗又一次被逼的只能自己前往议和,这次钦宗又哭了。
这次议和,金军本来就有其他的不轨之心。在钦宗来到金营后,他就被金军逼的签了降表,然后跪着向金国称臣。想想看,这是何等的屈辱,一个皇帝要向敌人下跪,钦宗本不用受这等委屈,本来这一切都该徽宗来承受,可是钦宗太孝顺,他不想自己的父亲受辱,所以他自己来承受这莫大的本该不是他要承受的屈辱。
靖康二年二月六月,被囚禁数月的钦宗终被金国废为庶人。而后在1128年八月被押往上京,之后金军命他身穿孝服,拜祭金太祖阿骨打庙,此后曾经贵为一代帝王的他,备受金军的羞辱,毫无尊严可言。1156年六月,在一场马球比赛中,钦宗被迫以羸弱之躯参加比赛,而后体力不支,跌落马下,被乱马铁蹄践踏死。
如此一代帝王连死都这么的悲催,钦宗岂不憋屈呢?想想看,他曾经不想当这个皇帝,可是徽宗却一定要让当,他只能上。当上皇帝后,他本有心抵挡金军,可是生性软弱的他抵不过百官的威逼,只能罢免了北宋最后一位救星。
再之后,与金军谈判,身为皇帝本不用亲自前往,金军要求的是徽宗,只是徽宗太过怕死,无奈下孝顺的钦宗只得亲自前往,最后被金国无尽的羞辱,而后更是被俘至上京,受到金国的百般羞辱,最后更是惨死在马蹄之下。
历史上活得最憋屈的皇帝是谁?
就是写,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的那位皇帝。从这付对联中能看到他的眼泪。
历史上活得最憋屈的皇帝是谁?
史上最不幸的皇帝,必须有亡国为奴的宋钦宗!
宋钦宗之所以被称之为不幸,源于三点:
第一,未得父爱,宋徽宗堪称滥情,《开封府状》统计,靖康年间有封号的妃嫔及女官共143人,而宋钦宗之母恭显皇后王氏,虽是入宫前原配,但姿色不突出,宋徽宗即位后虽立为皇后却早逝,导致幼年宋钦宗失去依靠,身为太子却如履薄冰,防备其余31位兄弟。
第二,傀儡皇帝,宋钦宗对父皇宋徽宗言听计从,史书上记载违逆宋徽宗之事,源于宋徽宗禅位,当时金国打过来宋徽宗南逃传位,宋徽宗始终掌握着权力,虽然启用李纲击退金军,随后又打压主战派,最终仍被金军围困汴梁,宋钦宗仅在位2年,却背负“靖康之耻”骂名。
第三,亡国之奴,金军围而不攻勒索财物,北宋朝廷劫掠民众送给金军,开封城破前金军命赵桓去金营将其扣押,随后同北宋宗室前往五国城,受尽屈辱妻离子散,被封为屈辱的“重昏侯”,还多次辗转囚禁,传闻宋钦宗在校场坠马,被金军乱蹄踩踏而死惨不忍睹。
悲剧的人生无非是妻离子散国破家亡,宋钦宗赵恒却连父亲的宠爱都没有,被当成南逃与议和的挡箭牌,两年傀儡皇帝却背负亡国无能的骂名,他的皇帝生涯绝对是悲剧,至少我在他身上看不到幸运。
历史上活得最憋屈的皇帝是谁?
活得最憋屈的皇帝非光绪皇帝莫属。
汉献帝虽然也憋屈,好歹活到54岁,混了个自然死亡。
光绪从4岁当皇帝到38岁被毒死,整整做了34年的傀儡。
光绪有3个“最憋屈”。
01 成长经历最憋屈光绪是醇亲王奕譞与福晋叶赫那拉氏(慈禧的妹妹)的儿子。对慈禧来说,光绪既是夫家侄子又是娘家外甥,血缘关系很亲。
同治皇帝病死后,慈禧选中了光绪。
同治生前叛逆,与生母慈禧关系紧张。
慈禧吸取教训,在教育光绪上,她煞费苦心。
慈禧不仅切断光绪与亲生父母的日常联系,更关心如何教育光绪孝顺自己。她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来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培养光绪的绝对服从。
她对光绪极端严厉,动辄训斥罚跪,“每日必至太后请安,不命之起,不敢起,少不如意,罚令长跪”。”(《清外史》)
缺乏家庭温暖,教养方式刻板、教条、严厉,对光绪的性格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
光绪长大后,拘谨懦弱,同时又固执倔强,暴躁易怒。
02 家庭生活最憋屈十八岁那年,光绪被迫娶了慈禧的娘家侄女、自己的表姐为皇后。
这位皇后比光绪年龄大三岁半,才德平庸,相貌一般,还是个驼背。
光绪除了皇后,只有珍妃、瑾妃。
后宫只有一后二妃,光绪是清朝妻妾最少的皇帝。
妻妾少就算了,质量还低。
皇后不说了,瑾妃年轻时就有甲亢,俗称大脖子病。(后面的照片能看出来)
珍妃漂亮聪明很受光绪喜欢,可惜年纪轻轻就被慈禧害死了,还是被太监推到井里溺死的,非常凄惨。
其实珍妃也不是善茬,靠着给光绪吹枕头风的机会卖官鬻爵。她曾经把四川盐茶道的官职卖给一个叫玉铭的木材商人,这个玉铭大字都不识几个。
光绪身体不好,一直没能生出孩子,与皇后关系紧张,与瑾妃的关系也淡淡的,唯一喜欢的珍妃被害死,家庭生活非常不幸。
03 皇帝当得最憋屈光绪名义上19岁亲政,仍然要向慈禧早请示、晚汇报,是慈禧手中的提线木偶。
甲午战争,光绪主战,结果一败涂地。
戊戌变法,搞得轰轰烈烈,大多不切实际,得罪了慈禧和大部分满洲亲贵,导致变法失败,自己被囚禁。
从28岁开始,光绪做了10年的囚徒。除了逢年过节被放出来当“吉祥物”,活动范围只在小小的瀛台。
慈禧担心光绪翻案,临死前先把光绪毒死。
光绪的死因在当时是个谜。
直到2008年,国家清史工程编纂委员会举行“清光绪皇帝死因报告会”,发布光绪是死于急性砷中毒。
可悲!可叹!
最后,用担任过光绪起居注官的恽毓鼎所写《崇陵传信录》中的句子结尾:
“缅怀先帝御宇不惟不久,幼而提携,长而禁制,终于损其天年。无母子之亲,无夫妇昆季之爱,无臣下侍从宴游暇豫之乐。平世齐民之福,且有胜于一人之尊者。”
附:光绪像、皇后瑾妃珍妃像(中间是皇后,左边是瑾妃,右边是珍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