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览曾大战许褚三百回合不分胜负,为何赵云只一个回合将其斩杀?

【精选回答】来自野史日记!

许褚是谁?那是能拉着牛尾巴走百步的男人,更是能光膀子和马超干三百回合的爷们儿。马超可是小吕布,在三国时期,不是谁都敢和马上刚的,马超的厉害曹操最知道,被干的割须断袍。曹操特别喜欢许褚,在曹操失去典韦之后,这内部防务就落到了许褚身上,曹操对许褚的武力很有信心,曾经高兴的说“此吾樊哙也。”

高览小哥还差点意思

高览小哥,武艺超群,但是入不了三国一流武将的行列,这小哥是与颜良、文丑、张郃并称的河北四庭柱,虽然是并列,但是高览肯定是最后一个。不过高览小哥本事是有一些的,但是说高览能和许褚干三百回合,那就夸张了点,能干一百回合都算他超常发挥了。

能压着许褚干三百回合,那得是马超和张飞那级别的,高览还差的远呢。为啥有人说高览能战平许褚呢?其实原因也简单。当时曹操和袁绍打群架, 先派各自的小弟单挑,曹操派张辽,袁绍派张郃,两人打的热闹,但是不分胜负啊。

旁边的“虎痴”许褚看不下去了,体现出了“虎痴”的样子,虎虎生风的就冲出去,和张辽一起干张郃,高览一看曹魏集团出了一员力量型的武将,那自己得上啊,不能跌份啊。于是高览上去接住了许褚。这四个人就干起来了,但是没打几回合,两边就忍不住大军冲锋了,所以给了大家高览战平许褚的印象,其实高览是有本事的,接住许褚几十回合肯定没问题,但是再打下去肯定得输,所以说高览战平许褚就是讹传,高览本事没那么高。

赵云一枪挑翻高览

赵云能一枪灭了高览,当然是有原因的,其实原因很简单。我翻阅了《三国演义》相关章节,找到了其中的原因,现在把我了解的原因和大家简单说说。

当时高览追着刘备砍,刘备就在前边跑,俩人一前一后的这么干着。当时的俩人是啥心境呢?其实想想就能知道,高览眼看着刘备在前边跑,刘备在高览眼中,那可是名垂千古的机会,也是升官发财的钥匙,在高览眼中,这刘备就是一只大肥鸡在前边跑啊,这个时候,高览的状态就一个——我的眼里只有你!

第一次高览要追上刘备的时候,冲出来一个将军来拦高览,这个人是刘辟,本来刘辟想来一个英雄救主,日后或许会捞到好处,结果接了高览两招,发现不对劲儿,这高览也太虎了吧,接高览的招震的他虎口发麻,正思索间,高览一枪把刘辟给怼死了。高览眼看要到手的肥鸭子被刘辟插一杠,自然招招致命,解决了刘辟这刘备没跑了,高览继续追刘备。

其实这个时候赵云已经从后边杀过来了,高览一心要杀刘备立功,也没注意后边情况,等他发觉后边闹哄哄的时候,他纳闷这咋的了啊?回头一看,赵云已经挺枪而至了,高览就这么被冷不丁的一枪杵死了。

结语

其实古代武将打斗,要根据当时的情况和状态,胜败乃兵家常事。对比武将谁比谁厉害不是数学题,不能高览打不过许褚,我也打不过许褚,我们就水平相当。要看当时的战况,身体状态,拉肚子的关羽也未必能打过高览对不对?所以战争胜负的因素很多,大家要客观看待。

我是贼拉擅长历史的野史日记,欢迎大家关注、点赞支持!

高览曾大战许褚三百回合不分胜负,为何赵云只一个回合将其斩杀?

高览一回合死于赵云枪下,并非赵云偷袭这么简单!这背后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高览战许褚

三国前期,袁绍乃是天下最强的势力,他曾一度比曹操还要厉害!而作为最强大的势力,袁绍手下必定会有很多的精兵猛将!刘备手下有关羽张飞,曹操手下有典韦许褚,袁绍手下则有河北四庭柱,他们分别是颜良、文丑、高览,张郃。其中颜良二十回合击败了徐晃,文丑五十回合打平了赵云,张郃五十回合打平了张辽,而作为和这三人齐名的高览,他的武力必然也是非常强悍的!这一点,从官渡之战也可以看出来。

官渡之战,曹操和袁绍对峙,作为发小兼竞争对手,两人自然是免不了一番唇枪舌战,最终袁绍以一句“吾奉衣带诏讨贼”彻底击败了曹操!曹操嘴巴上说不过袁绍,于是命张辽出战,袁绍这边则派出了张郃。张辽和张郃的武功差距不大,两人打了五十回合后不分胜负,这一下,曹操这边的猛将坐不住了,许褚主动出战,要去帮助张辽,而袁绍这边的猛将一看,说好的单挑,怎么还有人想破坏规则呢,于是高览出战了,拦住了许褚。就这样,四人混战在了一起,一时间难分胜负!

原文:许褚挥刀纵马,直出助战。高览挺枪接住。四员将捉对儿厮杀。曹操令夏侯惇、曹洪,各引三千军,齐冲彼阵。

张辽打不赢张郃,于是许褚上去助阵,结果被高览给拦住了,之后曹操又命夏侯惇、曹洪发起冲击,由此可见,许褚上场后,其实并没有占到多大的便宜,他并没有在和高览的交手中占据上风!试想一下,如果张辽和张郃对战,张辽占据了上风,许褚有必要上去助阵吗?许褚和高览作战,如果许褚占据了上风,曹操有必要率先发起进攻吗?所以说,高览这个人的武功还是非常不错的,短时间内他是完全可以打平许褚的!

那么既然高览能够打平许褚,为啥后面他又被赵云一枪击杀了呢?

高览战赵云

高览之所以一回合死于赵云枪下,大多数人的观点是赵云当时对高览发动了偷袭,他俩并非是公平作战,所以高览才会死得这么窝囊!

高览和赵云的作战,发生在穰山之战中!当时曹操和刘备对战,初始的时候曹操不敌刘备,于是命手下坚守不出,和刘备进行对峙,刘备以为曹操怕他了,哪知道这一切都是曹操玩的计谋,他表面上在和刘备对峙,实际上早就派人去抄刘备的后路了。最终刘备被迫派出关羽张飞回军救援,当关羽张飞出兵不利的消息传来后,刘备也只能撤退,结果撤退路上遭到了许褚的伏击,被打得大败。幸亏有赵云拼死拦住敌人,刘备才能够逃出重围。

刘备逃出重围后,遇到了手下刘辟和他的家小,重整旗帜后,刘备准备先走一步看一步,看看能不能找到关羽张飞,结果又遭到了张郃的阻击。张郃乃是袁绍手下出名的猛将,刘备是知道他的勇猛的,所以刘备准备后撤,结果他的后路又被高览截断了,这一下,刘备陷入了张郃高览的埋伏之中了。

见退路被阻,刘辟主动替刘备开路,结果被高览三回合斩杀。由于关羽张飞赵云等人都不在刘备身边,所以面对高览,刘备只能自己出战了,然而就在他准备出战时,高览后军却突然乱了起来,随后赵云出现了,直接一回合击杀了高览!

原文:玄德正慌,方欲自战,高览后军忽然自乱,一将冲阵而来,枪起处,高览翻身落马。视之,乃赵云也。

从原文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高览是和刘备面对面的,而赵云就在高览的后面,所以说高览根本发现不了赵云,再加上赵云这个人,本身武功高强,比高览高一个档次,又比较擅长抓住敌人在战场上的弱点,做到一击致命,所以他能够一回合就干掉高览!说白了,单纯从原文来看,高览之所以会一回合死于赵云枪下,就是因为赵云使用了偷袭战术!按照高览在官渡之战中的表现来看,若是公平对战,他的表现是不会输于张郃的,他至少可以和赵云打个三十回合!

从原文来看,我们可以得出高览死于偷袭的这个结论,并认为高览若是和赵云公平对战,不会败得这么惨,但事实上,若是我们站在全局的角度来看,会赫然发现,高览之死,绝不能简单的概括为赵云的偷袭!事实上,本文认为,若是此战中赵云和高览正面对战,赵云也是可以做到一回合斩杀高览!为何?因为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他是故意要让高览死于此战的!

说白了,此战中,高览就是赵云成功路上的垫脚石!无论他怎么反抗,他都会被罗贯中在此处写死!类似于高览这样的人物,在原文中至少还有三个,他们分别是华雄、颜良、文丑!

十八路诸侯讨董时期,华雄的表现是多么的亮眼,那几乎算得上是打遍诸侯无敌手了,根本就没有人敢出阵了,结果关羽这个主角出战,直接上演了一幕“温酒斩华雄”。要知道,关羽在三国演义中,那可是出了名的三刀流啊,华雄只要能撑过关羽的前三招,他是完全可以活下来的,可打遍诸侯无敌手的华雄,就这么快速的被关羽斩杀了,为何?

本文认为,这就是罗贯中故意要写死华雄,他之所以把华雄的武力抬升得那么高,其实就是为了衬托关羽的强悍!无论华雄武功有多高,表现有多好,他最终的结果都是被关羽快速斩杀!

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颜良身上了!颜良算是袁绍手下第一猛将了,战斗力非常强悍,他曾三回合斩宋宪,一回合杀魏续,二十回合败徐晃,打得曹营诸将栗然,根本就不敢出阵了。就颜良的这份表现来看,他是非常的勇猛,许褚五十回合都拿不下徐晃,结果到了颜良这里,他竟然二十回合就击败了徐晃,毫不夸张的说,颜良此战所表现的水平,完全是和关羽张飞同一档次!然而就是这么猛的颜良,在和关羽的正面比拼中,却被关羽一回合斩杀,令人大跌眼镜!

原文:颜良正在麾盖下,见关公冲来,方欲问时,关公赤兔马快,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云长手起一刀,刺于马下。

看看颜良和关羽的对阵场景,关羽直接冲过去斩杀颜良,颜良毫无抵挡,这种情节是不是太夸张了,就是个普通小兵,面对气势汹汹的关羽,那也是要抵挡一下的吧?何况是颜良这种猛人?按照正常的武力分析,颜良能够二十回合击败徐晃,他一百回合打平关羽,不过分吧?可真实的战场情况呢?颜良被关羽一回合斩杀!这不合理的情节说明什么?不就说明这背后有人在暗箱操作吗?而这个人正是罗贯中!

罗贯中是故意将颜良的武力抬升至如此高的水平,让他打遍曹营无敌手,最终再安排关羽这个主角上场,轻松秒杀颜良,以此来证明啊关羽的强悍!说白了,颜良的存在,就是关羽的垫脚石,无论他武功有多高,他都免不了被关羽秒杀的结局!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文丑身上!

文丑听说颜良被关羽斩杀后,前来替颜良报仇,结果遭到了徐晃和张辽的围攻。文丑的战场素质非常不错,成功地击败了徐晃和张辽,接下来,文丑就遇到了主角关羽,结果便是文丑三个回合不敌关羽,准备跑路,然后被关羽追上,直接从后面一刀斩杀,窝囊的离开了人世。

原文:与文丑交马,战不三合,文丑心怯,拨马绕河而走。关公马快,赶上文丑,脑后一刀,将文丑斩下马来。

文丑好歹也是和赵云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的猛将,怎么到了关羽这里,直接就成为了三回合不敌力怯了呢?这不是在开玩笑吗?所以说啊,文丑之死,其实也是罗贯中故意为之的,他也成为了关羽成功路上的垫脚石,他的武功越高,只能把关羽衬托得越强悍!

看完罗贯中是如何衬托关羽的,是如何写死华雄、颜良、文丑的,其实我们就应该明白高览为何会轻易地死在了赵云手中,因为这一切都是罗贯中故意为之的!

穰山战场,罗贯中故意安排高览出现在刘备和赵云中间,故意把高览擅长使用的兵器长枪换成刀,故意让他面对刘备时啰里啰嗦,其实就是为了给赵云的出现埋下伏笔!说白了,这一切的巧合都是罗贯中故意写的,就是为了让高览这个高手成为赵云的垫脚石,借此提升赵云!正是基于以上的论述,所以本文认为,即便此战中,高览是和赵云面对面的公平对战,他也很可能被赵云一枪击杀,因为罗贯中就是要让赵云在此战中大显神威,而且有颜良的前车之鉴,在把高览的结局写成和颜良一样,简直就是轻车熟路啊!

结语

综合来看,高览在官渡之战对战许褚,能立于不败之地,这就说明高览是一个很厉害的高手,绝不是赵云能够一回合击杀的菜鸟!而文中之所以会出现高览被一回合斩杀的情节,这完全就是因为罗贯中在故意抬举赵云,故意贬低高览,他把赵云安排在高览身后,把高览擅长使用的兵器替换掉,把高览和刘备对阵的情景安排得啰里啰嗦,目的都是为了让高览老老实实的呆在那里让赵云击杀!作为赵云成功路上的垫脚石,无论高览此时的武功有多高,他最终都会被赵云轻松秒杀!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高览曾大战许褚三百回合不分胜负,为何赵云只一个回合将其斩杀?

武林中有一句名言:“天下武功,无坚不摧,唯快不破”,用在赵云身上正合适。

高览,乃是袁绍手下一员勇将,与颜良、文丑、张郃三人一起,并称“河北四庭柱”。

高览武艺高强,浑身是胆,常和张郃一起,被委以重任。官渡之战中,张郃大战张辽,许褚上前助战,被高览截住厮杀。四人直杀了一个天昏地暗,不分胜负。曹操见状,令夏侯惇和曹洪引兵冲击袁军,审配见状命令袁军万弩齐发,射的曹军急退,军阵混乱。袁军趁机厮杀,曹操大败,只得退守官渡。

曹操听从许攸之计,派兵乌巢劫粮,而袁绍听从了郭图围魏救赵的建议,派高览随同张郃直取曹营。结果,不出张郃所料,狡猾多谋的曹操早有准备,被夏侯惇、曹仁、曹洪三路大军包围,大败而归。郭图计策失误,怕自己担责,陷害高览、张郃二人,迫使高览和张郃一起投靠了曹操。

高览投曹操之后,获封偏将军,东莱侯,在灭袁大战中屡立战功。只是高览的命没有张郃好呀,遇到了白马银枪的大帅哥赵云赵子龙,提前谢幕了。

赵云是谁?一出场,就斩杀了袁绍部将麴义,助公孙瓒大败袁绍。长坂坡大战中,赵云杀了一个七进七出,斩杀曹将50余员,救出了襁褓中的幼主阿斗。汉中之战,赵云杀的张郃、徐晃心惊胆颤,不敢迎战,顺利救出了劫粮的黄忠。夷陵之战,老当益壮的赵云,策马挺枪,一个照面挑江东猛将朱然于马下,吓得陆逊带兵急退,将刘备救出了吴军的包围。赵云威名震三国,被刘备直夸:“子龙一身都是胆!”

赵云单兵作战能力,可谓是三国第一,高览被赵云一枪刺于马下,也就不足为奇了。

刘备当时驻军汝南,趁曹操大军全力进攻袁绍之时,率关羽、张飞、赵云等人,发兵袭击许都。曹操得到荀彧的告急书信,亲提大军迎击刘备。曹刘第一场大战,刘备用计大败远来疲惫的曹军。曹操任凭刘备派人搦战,天天闭门不出,却暗地派兵去劫刘备的运粮队。同时,派夏侯惇去攻取刘备的大本营,由刘辟镇守的汝南城。

刘备听闻运粮车被劫,急派张飞前往救援。张飞刚走,刘备又得到报告,说是夏侯惇抄背后小路去攻汝南了,吓得刘备赶快将关羽也派了出去,救援汝南。张飞救援运粮队被围,关羽也被夏侯惇所围。刘辟无奈只能弃城而走。

刘备仅剩赵云一员大将,失去了取胜的信心,准备撤军。结果,刘备军队刚刚出发转过一个土山,就被曹军团团围住。赵云挺枪跃马在前开路,刘备双股剑紧紧跟随。许褚杀到,赵云截住厮杀。于禁、李典赶到,刘备落荒而逃。不得了呀,刘皇叔把小赵一个人丢下就逃跑了,仅留赵云一人力战三将。

还好,刘备向来跑的快,遇到了从汝南撤退的刘辟、孙乾、简雍、糜芳等人。大家一起逃,刘备总算心理有点底了,有垫背的了。刘备还没刚高兴一下,一阵鼓响,杀出一彪人马拦住去路,一员大将立于阵前,曹军大将张郃是也。

刘备一看,前面没路,换个方向跑呗,兄弟们,给我掉头跑。刘备刚回头,一队军马杀将出来,为首一员大将,正是即将送命的高览。曹操被追急了会大笑,刘备呢?哎呀,我要死了,我要死了,拔剑就要自刎。这……果然不愧是刘皇叔呀,这戏演的,奥斯卡影帝都不如刘备。

刘辟一看,皇叔演的好逼真呀,好感动呀,怎么办?唉,只能我上了呗。刘辟急止之曰:“容某死战,夺路救君。”刘辟很勇敢的上前迎住高览,结果,战不三合,被高览一刀砍于马下,不甘呀!

高览正洋洋得意呢,忽闻后军一阵混乱,一道闪电突至眼前。高览还没看清是谁,枪起处,高览翻身落马。高览躺在地上,嘴角还流淌这鲜红血液,他用最后一丝气力,撑开双目,乃赵云也。死在赵云枪下,此生足矣,高览嘴角含笑而亡。

再看刘皇叔,要自杀的剑刚放下,结果刘辟就挂了……这……一万匹草泥马奔腾而过……接着演呗,看看糜芳、孙乾、简雍谁愿意再上去拖拖时间。刘备举起剑来,刚要嚎,眼前一阵闪光,高览竟然落马了,啊,是真的,高览竟然突然死了!四个字,“玄德大喜!”子龙终不负我呀,子龙绝不会负我的!

再看赵子龙,杀散后队,挺枪大战张郃。三十余合过后,张郃不敌,拨马败走。恰逢关羽、关平、周仓赶来,一起杀退了张郃。之后,关羽杀退乐进,救出了被夏侯渊包围的张飞。刘备一行投奔刘表而去。

帅气、威猛、刚毅、忠义、英勇、无敌的常山赵子龙,就是天空中最华美、最闪耀的那一道闪电。所到之处,所向披靡,照亮了大地,数次救刘备父子于危难之中。正可谓是“血染征袍透甲红,天下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高览曾大战许褚三百回合不分胜负,为何赵云只一个回合将其斩杀?

《三国演义》中,高览一个回合就死在了赵云手下,其实高览死的并不冤枉。躹义厉害吧,还不是被赵云三个回合挑落马下?张郃厉害吧,照样被赵云杀的大败而逃。汉中之战,赵云更是杀退张郃、徐晃两员大将的合围,救出黄忠,从容回到自己营寨。

我们按照《三国演义》,来分析下高览为何会被赵云一个回合就跳落马下的原因(跟正史无关)。

高览武艺高强,河北四庭柱之一。

高览原是袁绍的部下,与颜良、文丑和张郃同为“河北四庭柱”。

公元200年,袁绍与曹操在官渡对峙。大将颜良和文丑不久前刚被关羽斩杀。曹操以为没了颜良和文丑两员大将,袁绍会好欺负,就约战袁绍。

两军对垒,袁绍派张郃出战,曹操派出张辽迎战,二人没成想却打成平手。许褚偷偷抡刀上阵,高览一看,呦呵,这是想二打一啊,不是明显欺负人嘛,那可不行,高览也催马上前拦住许褚,四员大将捉对厮杀,直杀的天昏地暗,难解难分。

曹操又派夏侯惇、曹洪各引三千军一起往袁绍军中冲杀。袁绍的谋士审配看到曹军前来冲阵,便下令放号炮,两边埋伏的弓弩手万箭齐发,中军内的弓弩手也一起拥出阵前一通乱射。曹军抵挡不住,往后败退。袁绍驱兵掩杀,曹军大败,退到官渡大寨方止住阵脚。

由此可见,高览武功很是高强,跟曹操的第一猛将许褚交手打平,真可谓猛将也!

高览与张郃归降曹操后,屡立战功

像高览、张郃这么优秀的猛将,袁绍不知道爱惜和重用。乌巢大营被曹操偷袭,袁绍偏偏听信“伪谋士”郭图的“围魏救赵”馊主意,让高览、张郃率领大军去攻打曹操的大营,而不是听从高览、张郃的建议派他们救乌巢之围。

高览、张郃无奈只能去攻打曹营,结果被早有准备的夏侯惇、曹仁和曹洪三下夹击,大败而回。郭图“围魏救赵”的计策没能成功,乌巢粮草也被烧的一干二净。

郭图怕高览、张郃回寨辩明是非,就向袁绍诬陷二人早有投降曹操之心,攻打曹营只是装装样子,并没有用全力攻打曹营,所以才导致损兵折将。袁绍闻听大怒,派人急召二人回来问罪。郭图又让人偷偷告诉高览、张郃,说袁绍要杀你们俩。

高览等袁绍使者过来,直接一剑杀死来使,说服张郃,投奔了曹操。

曹操见二人来投,心中大喜,说你们俩来投,就跟韩信投奔汉高祖刘邦一样啊。当即封高览为偏将军、东莱侯;张郃为偏将军、都亭侯。

高览有勇有谋,看到袁绍一味听信谗言,于是杀死袁绍派来的使者,同时力劝张郃归降曹操。

果不其然,投降了曹操的高览、张郃,奋勇当先,杀进袁绍大营,再加上曹操其他几路兵马一起猛攻袁绍大营,袁绍兵马粮草被烧,军心涣散,本来就没有了斗志,又遭到曹操多路人马猛攻,遂四散奔逃,一溃千里。等到袁绍逃过黄河,身边只剩下八百多骑兵跟随,何其惨也!七、八万兵马也被曹操尽皆杀死,一时间血流成河。

后袁绍又整顿兵马与曹操战于仓亭,被曹操“十面埋伏”杀的鬼哭狼嚎,军马死亡殆尽。袁绍经此一役,卧床不起。不久病死。

汝南之战,高览被赵云袭杀

曹操刚打完与袁绍的仓亭之战,荀彧来信,说刘备在汝南得到刘辟和龚都数万人马,趁虚引兵来攻许都。曹操一看,心想,好你个大耳贼,徐州没杀了你,你又跑到汝南捣乱,看我这次怎么收拾你!曹操命曹洪等领兵屯兵河上,虚张声势,自己亲率大军前往汝南迎战刘备。

刘备带着关羽、张飞、赵云等,正满怀憧憬的走在偷袭许都的路上,谁料想刚刚走到穰山地面,就碰上了曹兵。

刘备哪里是曹操的对手。被曹操用分兵截粮和抄刘备老窝汝南的妙计,刘备前后受敌,只能仓皇出逃。身边幸有赵云贴身保护,才杀了一条血路往南急奔。

高览领兵追杀不舍,急得刘备拔出宝剑就要抹脖子。刘辟一看,赶紧拦阻,说我奋力死战,你赶紧跑。

刘辟上去迎战高览,三个回合不到,被高览斩于马下。刘备吓得差点尿裤子,心想这个高览太厉害,这次看来要死球球啦。反正是个死,也不能伸着脖子等死啊,刘备抽出双股剑,正准备上前与高览厮杀,高览后军突然人仰马翻的自乱起来。

高览正在暗自得意刘备无路可逃,这次要立大功,刚要准备催马上前去斩杀刘备,听到身后一阵阵喊杀声,回头一看,只见不远处一员大将,银盔银甲亮银枪,枪起处如白雪飘飘,自己的人马纷纷溃散,正在惊愕中,那将已杀至眼前,高览一看,认识,这不是赵云吗?以前赵云辅佐公孙瓒的时候,文丑跟他交过手,双方打了五十个回合没分胜负。

高览正在胡思乱想中,赵云快马杀到,高览一看不好,刚要迎战赵云,哪成想,赵云挺枪就刺,枪起处,高览翻身落马。高览死不瞑目啊,心想数年不见,赵云的武功这么精进啊,想毕,高览这才心有不甘的闭上了双目。

刘备一看大喜。赵云抖擞精神,又把追赶的张郃杀败。这时候关羽、张飞等人也都聚拢过来,大家且战且退,投奔荆州刘表而去。曹操看看刘备走远,也就收兵不追。

高览是勇冠三军的猛将,可惜他遇上了赵云。张郃碰到赵云也就能抵挡二三十回,更何况高览乎?高览的死跟他当时一心想要杀死刘备有关系,没想到赵云从后面突然杀出,高览措不及防被杀。还有就是赵云几年来武艺大涨,高览还停留在几年前对赵云的认知上,没想到赵云会进步这么快。一时惊慌失措的高览死在常胜将军赵云手里,也没算太埋没他的名声,就像颜良被关羽袭杀一样,颜良亦然也是一名猛将。

只是可惜袁绍拥有俩猫四个二斗地主的一手好牌,竟然被曹操四个A的弱牌打的稀里哗啦,一命呜呼!你说袁绍是不是傻?

这真是:

三国袁绍最可惜,兵强马壮反拉稀。

曹操用兵如有神,官渡一战威名立!

再次声明,以上分析全部按照《三国演义》内容。跟正史无关。谢谢阅读

三国故事,故事三国。

三国精彩故事,尽在京华新媒体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高览曾大战许褚三百回合不分胜负,为何赵云只一个回合将其斩杀?

做为“河北四庭柱”之一的高览,若论真实武艺,应在张郃之上,但他却被赵云一枪挑落马下,连一个回合都没扛住,这是什么原因呢?

咱们今天就一同来分析一下。

其实,从高览的战斗履历中就能找到原因。高览上阵厮杀的次数并不多,总共也只有三次。

高览第一次展示武艺是在《三国演义》的第三十回中,官渡之战。

回目 :战官渡本初败绩 劫乌巢孟德烧粮曹操与袁绍在官渡摆开战场,两阵对圆,射住阵角,双方各遣战将,曹操派张辽出战,而袁绍麾下张郃跃马挺枪来迎,二将大战四五十个回合,不分胜负。曹操军中猛将许褚挥舞大刀,出马助战,“高览挺枪接住”,四将捉对儿厮杀。

有个细节大家必须要记住,高览迎战许禇的时候,手中的兵器是长枪。

大家知道,许禇是曹军阵中第一猛将,武艺高强,高览要迎战许禇,绝不敢大意,他上阵所用的兵器必须是自己惯熟而拿手的,不能随意想用什么就用什么。高览能与许禇打个难解难分,说明长枪是高览最擅长的兵器。

咱们再来看看高览的第二次上阵厮杀,这是在《三国演义》的第三十一回中,穰山之战。

回目: 曹操仓亭破本初 玄德荆州依刘表曹操击败袁绍后,率得胜之师征伐刘备。双方在穰山摆开战场。双方你来我往,战成一团。曹操悄悄派兵迂回攻击刘备后方,刘备见势不妙,就准备趁夜悄悄退兵。

但在夜行军的途中,刘备和赵云遭遇到了曹军的伏击。赵云挺枪跃马,保护着刘备杀开一条血路,突围而走,许褚率兵追来,与赵云大战。于禁和李典也赶到了,形成包围圈,刘备和赵云在混战中失散。

一夜乱战,到天明时分,刘备逃跑途中与刘辟、简雍、孙乾、糜芳等人会合,一同逃跑。行不到数里,遇到张郃率兵拦住了去路。正要回头,背后又被敌方大将高览阻住。 刘备正欲拔剑自刎,被刘辟劝止。刘辟出马来战高览,“战不三合,被高览一刀砍于马下”。

大家再注意一下这个细节,高览此时斩杀刘辟所用的兵器是刀,而并非其惯常使用的长枪。

当然,作为能征善战的猛将,高览十八般武艺皆通,他会使刀也不奇怪。

但高览的这种率性大意,却给自己埋下巨大的隐患。赵云突然出现了。

刘备正在惊慌失措之际,高览的后军突然乱成一团,原来是赵云从背后冲阵而来。

现在高览所处的位置非常尴尬,他刚刚斩杀了刘辟,处在队伍的最前列,与刘备、孙乾、糜竺等人面对着。

后军突然大乱,高览想拔转马头,但他犹豫了。因为他一掉头,就会把后背暴露给了刘备。刘备虽然单挑厮杀的武艺不行,但他的箭术还是相当了得的,曾经射伤过张宝,射死过孙仲,在许都田猎之时还射中过一只飞奔的野兔。

高览这一犹豫,再想掉头就没有机会了。后军被赵云一冲,大家为了逃命,就纷纷往前跑,高览想拔转马头,就像在汹涌前奔的车流中开车掉头一样,难度太大了。

赵云正好顺着人流杀到近前,“枪起处,高览翻身落马”。

高览手中的兵器不趁手,虽然对付渣渣刘辟不在话下,但要对付赵云可就不够看了。况且他又是背对着赵云扭过身来作战,差距太大了,所以被赵云一枪捅住了腰子。

过分的率性大意和犹豫不决,是高览丢了性命的主要原因。

高览曾大战许褚三百回合不分胜负,为何赵云只一个回合将其斩杀?

高览,乃袁绍麾下名将,与颜良、文丑、张郃并称“河间四将”,又被誉为“河北四庭柱”,可见武功不弱,属于一流战将。

但“河间四将”或称“河北四庭柱”,除了张郃后来在曹营大放异彩以外,排名前二和最末的颜良、文丑和高览,却早早地战殁沙场,成了名声响亮,但却似流星划过一般坠落了。

其中,在白马之战中,连斩吕布部将宋宪、魏续,二十回合内打败曹营中“五子良将”中的徐晃(与许褚大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曹营当中诸将栗然的颜良,却被关羽乘赤兔马突袭,措手不及,被一刀给砍了。

磐河之战,差点活捉公孙赞,与少年赵云大战五、六十合,不分胜负;延津之战中,中饵敌之计而军乱时,能箭射张辽,打败徐晃的文丑,遇关羽仅战了三合,就绕河而走,被关羽从后追上,斩于马下。

其实,高览实力不弱,张郃和张辽大战四、五十合,不分胜败时;褚许褚挥刀纵马,直出助战;高览挺枪接住,书中描述“四将捉对儿厮杀”。

尽管没具体表达和许褚大战多少回合,但许褚并未在高览身上讨到便宜,既然高览敢挺枪接战许褚,印证了高览的武力值极高,因为熟读《三国演义》的人知道,许褚和典韦齐名,是曹营最猛的武将。

至于高览,被赵云一枪挑落马下,死得确实有点冤,因为赵云一骑马一条枪,是从高览背后偷袭成功。

汝南之战,高览仅在三、四个回合内,用刀斩了刘辟;玄德正慌,方欲自战,高览后军忽然自乱,一将冲阵而来,枪起处,高览翻身落马,(玄德)视之,乃赵云也。

原来,当时刘备的处境非常危险,高览和张郃率军伏击刘备,刘备见突破无望,准备拔剑自刎,被身旁的刘辟及时阻止,敢愿上前死战,替刘备杀开一条血路。

不料,刘辟却在三、四个回合内,就被高览一刀斩落马下,高览正欲活捉刘备,冲阵而来的赵云,也顾不了军中规矩了,姓名都不通报,从高览背后就是一枪,高览非常憋屈地成了赵云的枪下之鬼,一代名将“河北四庭柱”香消玉殒。

综上,高览死于赵云枪下,属于非正常接触战斗,在刘备处于危险关头,赵云也顾不了那么多的江湖规矩,直接从背后偷袭,将毫无防备的高览一枪挑于马下。

此举,并不能说明赵云武功有多么高强,倘若面对面接战,赵云能一枪刺死一员猛将,那刘备早就统一三国了。

高览,既然能成为“河间四将”、 “河北四庭柱”,也绝非浪得虚名,是靠其打出来的,既能使枪,挺枪与许褚大战;也能用刀,三、四个回合内, 一刀将刘辟砍了。

看来,高览正洋洋自得,装备生擒刘备时,不提防被冲阵而来的赵云,从背后一枪,死于非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