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钻豆腐这道菜的正确做法是什么?

一听菜名,好多人会把这道菜理解成泥鳅会钻进豆腐里边去,甚至还有不少人给出的解释是:泥鳅在发现外界环境温度急剧升高后,会本能的去寻找温度低的环境,这时豆腐跟水温存在一定的温度差,所以就名正言顺的以为泥鳅会钻进豆腐里边去了。

其实泥鳅是钻不进去的!做过这道菜的人都清楚,等火把汤烧热后,泥鳅也已经没有机会去寻找“生机”了。

还有这道菜中,豆腐是切成一小方块的,即便那个时候泥鳅头脑还清醒想着往豆腐里边钻,豆腐块本来就小,又加上有汤汁的浮力,泥鳅要钻也只能实现把豆腐用头顶着走的可能,要想钻进去根本不可能。

以前在农村老家的时候经常做这道菜,因为泥鳅跟豆腐一起做味道特别鲜美,营养也很丰富,在农村食补中,泥鳅和豆腐是补充优质蛋白质和钙不二选择,况且泥鳅在农村也很容易弄到,而且还是野生的泥鳅,那味道就更加鲜美了。

下面我来说一下这道菜该怎么做。

原料:

小泥鳅:200克,豆腐:500克,小葱:1根,生姜:1小块。

调料:

胡椒粉:适量,盐:适量,味精:适量,调酒:适量,白醋:少许。

做法:
  1. 葱切小段、生姜拍烂;
  2. 豆腐切成小方块;
  3. 泥鳅提前清水静养,吐出泥沙;
  4. 锅内热油,加入生姜爆香,再放入清水,开小火,放入豆腐块,放入泥鳅,盖上锅盖焖煮5分钟;
  5. 汤汁煮成白色之后,加入葱花,食盐、胡椒粉、味精,料酒,白醋拌匀之后即可出锅。
温馨提示:
  • 这道菜追求的是味道鲜美,原汁原味,为了有效去腥,一定要加生姜和料酒,尽量不要加辣椒、酱油之类的重味调料以免破坏汤汁的鲜香味;
  • 在清洗泥鳅的时候,可在装有泥鳅的容器中加入少量白醋,这样可有效祛除泥鳅表面的黏液,起到去菌的作用。
  • 在往锅中加入泥鳅的时候,水温不宜过高(尽量常温水),否则泥鳅入锅后会激烈蹦跳导致被烫伤的可能。
感谢大家,我是“记录一日三餐美食,分享一年四季佳肴”的LU哥,非常期待和大家在一日三餐上多多交流!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泥鳅钻豆腐这道菜的正确做法是什么?

泥鳅钻豆腐又名貂蝉豆腐、汉宫藏娇、玉函泥,是一道来自民间的传统风味名菜,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中国除西部、西南部省份外,多地均有制作,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泥鳅钻豆腐这道菜传说与哪位美人有关及泥鳅钻豆腐的做法。

一、泥鳅钻豆腐与谁有

泥鳅钻豆腐与貂蝉有关。以泥鳅比喻奸滑的董卓,泥鳅在热汤中急得无处藏身,钻入冷豆腐中,结果还是逃脱不了烹煮的命运。好似王允献貂蝉,巧使美人计一样。此菜豆腐洁白,味道鲜美带辣,汤汁腻香。民间小吃中还有种“貂蝉汤圆”。传说王允请人在普通的汤圆中加了生姜和辣椒。董卓吃了这种洁白诱人、麻辣爽口、醇香宜人的汤圆后,头脑发胀,大汗淋漓,不觉自醉,被吕布乘隙杀了。传说在清朝康熙年间,一书生去京城赶考,夜间投宿橘子洲。老板是个善良的人,看见书生只点了一个水豆腐的菜,觉得怪可怜的。老板曾经也是书生,深知读书人的苦楚,可谓十年寒窗无人问。由于已是深夜,荤菜已用尽,只剩下泥鳅,老板便给书生放了一些泥鳅进去,后便有了“泥鳅钻豆腐”这道菜。书生的那顿饭吃得格外香甜,后来书生考中了探花,在长沙做了大官,便经常去橘子洲拜访饭馆的老板,也常吃这道菜,从此“泥鳅钻豆腐”便声名远播。

二、泥鳅钻豆腐的做

泥鳅钻豆腐做法一

食材:泥鳅200克、豆腐500克、葱1根、生姜1小块、高汤15大匙、胡椒粉1小匙、盐1小匙、味精1/2小匙。

步骤:1、葱切段、姜拍松;泥鳅静养几天后洗净;2、锅内放入冷水,开小火,将豆腐放在锅中间,把泥鳅放在周围,待锅中的水慢慢加热,泥鳅就会往豆腐里钻;3、在泥鳅全部钻进豆腐后,将豆腐取出,放在汤碗中,灌上高汤,放入盐、胡椒粉、姜、葱、味精,蒸15分钟即可。

泥鳅钻豆腐做法二

食材:泥鳅、豆腐、葱、生姜、高汤、胡椒粉、盐、味精。

步骤:1、泥鳅洗净,葱切段,姜拍松;2、起锅,加入适量冷水,豆腐用盘装好,泥鳅放在豆腐旁边,把盘放于锅中间,小火慢炖;3、待泥鳅钻入豆腐后,将盘中豆腐及泥鳅拿出,灌上高汤,放入适量盐、胡椒粉、姜葱、味精蒸约15分钟即可享用美食。

泥鳅钻豆腐做法三

食材:活泥鳅300克,白豆腐500克,花生油75克,葱8根,生姜4小块,米醋、黄酒、酱油各2汤匙,桂皮、花椒、食盐、白糖适量,干红椒8只。

步骤:1、将活泥鳅放入清水盆内,净养3天3夜,早晚各换水一次,将体内垃圾排除。2、豆腐切成25毫米立方块,红椒、生姜洗净切碎,葱洗净切成小段。3、将净养后的活泥鳅及切好的豆腐,放入锅内水中,加盖、点火共煮。水量以漫过泥鳅、豆腐适量为宜,以便泥鳅能自由游动。4、煮沸5分钟后,将泥鳅、豆腐、汤汁,从锅内倒入干净容器中。5、炒锅上火,放入花生油(或菜油),油稍冒烟后,投入生姜、干红椒碎末及桂皮、花椒、葱小段煸炒。6、煸炒至溢出香味后,倒入泥鳅、豆腐、汤汁、酱油、黄酒、米醋,旺火加盖共煮。7、煮沸后,再以中火焖煮15-20分钟后,加适量食盐、白糖调味即可。

泥鳅钻豆腐做法四

食材:泥鳅、豆腐、香油、葱花、姜、猪油、酱油、精盐、白醋、五香粉、葱花。

步骤:1、取小指粗的黄色活泥鳅,在清水中养一二天,让其将腹内脏物吐净。2、将锅置火上烧热,放上香油、葱花、姜米等佐料,把鲜嫩豆腐整块放入,再放泥鳅,用火文火慢烧。泥鳅受热,往豆腐里钻,直到把豆腐捣烂。3、待到泥鳅钻不动,豆腐呼呼作响时,加大火力,放入适量猪油、酱油、精盐、白醋、五香粉,翻身焖一会,起锅时和点葱花即成。制作贴士1、泥鳅要清肠。把泥鳅放入装有面粉的清水盆中,换上几次清水与面粉,让泥鳅吐出腹内的脏物。2、选用嫩豆腐。才做出来的水豆腐太热不行,泡在凉水里久了变硬也不好。切豆腐时一定将豆腐四周的硬皮切除。3、火不要太大,否则泥鳅还没钻入豆腐就被烫死了。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现在知道了泥鳅钻豆腐这道菜传说与哪位美人有关及泥鳅钻豆腐的做法,泥鳅钻豆腐烧制方法是先把泥鳅放在容器里,倒入清水并放入少量食盐,喂养一夜后,再将泥鳅倒入有嫩豆腐的锅内加热,让它乱钻,并加葱花、味精、生姜未等佐料。

泥鳅钻豆腐这道菜的正确做法是什么?

泥鳅钻豆腐是是一道很受欢迎的菜,据说这道菜源自于古代的一位渔民,他将卖剩下的小泥鳅和豆腐一起放锅里炖,烧熟后发现泥鳅都钻进了豆腐中,有些留了尾巴在外,有些留了头在外,很有意思,渐渐地这做法就传开了。后经厨师们不断改良,这道菜就成为了一道家喻户晓的名菜。陌上花和家人都喜吃泥鳅,对于泥鳅钻豆腐的做法自然也不会落下。先前是将水烧沸了之后再放豆腐和泥鳅,发现泥鳅在水里蹦哒几下就翻肚死翘翘了,根本就不会往豆腐里钻。

后来根据一些厨师的传授,将豆腐和泥鳅一起下到冷水锅中,豆腐选用的是嫩豆腐,下锅前将四面稍硬的豆腐表面削去一层,火用小火,让水温慢慢变热。这么做的原理本是让泥鳅渐渐感受到外界的升温后,寻找凉快的地方躲避而钻入相对较凉的豆腐中,然后随着温度的升高,最终被烫死在豆腐中。

但事实上,一锅泥鳅随着温度的上升,从蹦哒到翻白浮于水面,很少有往豆腐中钻的,偶然有几次有那么几条钻进豆腐中,也完全是凑运气。也有可能是陌上花没掌握到诀窍。所以,为了更入味,陌上花之后再烧这道菜,其实是采用了泥鳅炖豆腐法。很简单的做法:

1、泥鳅因为养在泥地里,肚里会有很多泥沙,所以烧之前最好先放清水里养上一夜,让它吐吐泥沙。

可以在清水放入少量食盐,或者蛋清搅匀,这样泥鳅吐出泥沙会更快更彻底,期间多换几次清水,直至水中没有泥沙。2、锅中倒入冷水,同时放入葱片、蒜瓣、切成块的嫩豆腐,之后再放入泥鳅,倒入少许白酒,滴上几滴香油,用小火慢煮。

水开后,放入适量酱油、盐、白醋、胡椒粉、白糖,喜辣的可以加入辣椒、辣椒酱之类,总之,调料按自己口味添加,轻轻翻匀,小心不要弄碎豆腐,然后盖上锅盖煮一会儿。等水开后再用中小火焖煮上十几二十分钟即可,起锅后撒点葱花就可以上桌了。这道菜一定要趁热吃,冷了味道就大打折扣了。

冬天的时候,陌上花家人喜欢将其烧好后倒入砂锅中,然后撒上葱花,放置于小火炉上热热的炖着吃,这道泥鳅炖豆腐砂锅煲可实在是鲜美无比!

泥鳅钻豆腐这道菜的正确做法是什么?

泥鳅钻豆腐这道菜的正确做法是什么?

在农村里泥鳅是一种很常见的野味,其营养价值也是非常高的,在民间还有着“水中人参”的说法。农夫小时候就常去水田里面抓泥鳅,而抓回来之后,吃法也是比较多样的,可以油炸了以后辣椒炒着吃,也可以炖汤吃。还可以用来做酸菜吃,都是不错的做法。那你可吃过泥鳅钻豆腐这道菜吗?泥鳅钻豆腐这道菜的正确做法是什么?

之前只是听说过,但去了很多的饭店都没有吃到过。后来又一次去外地出差,在一家农家乐中吃到了这道菜,发现有这道菜,按耐不住点了一份,确实不错。后来自己在网上也看到了不少关于泥鳅钻豆腐这道菜的做法,自己前后也尝试了好多次,身边也有人坐过。但后来发现其基本难以成功。泥鳅无论是在什么情况下都是不会钻豆腐的。

我们都知道,泥鳅是喜欢生长在泥巴中的,到遇到危险了就会在泥巴中藏起来。其实,泥鳅钻泥巴,也是要有洞穴才行。没有洞穴是钻不进去的。之所以有些泥鳅在泥水中一会功夫就不见了,那是因为附近会有一个小洞穴,遇到危险了就会快速钻入到了洞里面去了。如果没有洞穴,那它们也只是沉入到了水底,然后藏在了泥层中,因为泥鳅是没有钻洞的本领的。即便豆腐很嫩,但是泥巴也是不会往豆腐里面钻的。那饭店中的泥鳅钻豆腐这道名菜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曾听一个厨师盆友说起过,这道菜并不是让活着的泥鳅自行钻入到豆腐里面去的,而是人为把泥鳅放进去的。先把泥鳅用水煮死之后,再用筷子在豆腐上面扎一些小洞,然后再人工一条一条把泥鳅放进去。之后再盖上锅,放入一些佐料来烹饪,然后看起来就像是泥鳅钻入到了豆腐里面去了。

泥鳅钻豆腐这道菜的正确做法是什么?

题目【泥鳅钻豆腐怎么做?泥鳅真会往豆腐里钻吗?】

泥鳅钻豆腐这道菜我印象中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好像是在一部电视剧里看到的,是和珅向皇帝进献的一道菜。在剧中描述这个做法是十分的奇妙,也就是将泥鳅跟豆腐小火慢慢煮,当水温缓缓升高的时候,泥鳅为了避热就会钻进温度稍凉的豆腐里面去,最后被煮熟了就是这样一道神奇的菜肴了。

  • 可事实上这道菜并不成立:

首先我早在很多年前跟家人去农村玩的时候就去抓泥鳅试过,算是用事实初步证明过它不成立,泥鳅钻进豆腐里就是一个碰运气的事情。

其次这个做法本身就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简单举个例子来说:泥鳅肚子里的脏东西怎么去掉?

泥鳅本身就是喜欢生活在富有植物碎屑、腐质的淤泥层,对环境适应性极强,甚至当水质缺氧严重时可以通过肠壁呼吸来吞咽空气活下去。这样的生存能力和生存环境,就导致了泥鳅本身算不上多干净的鱼类,而且其体外还会有一层黏糊糊的液体,那也是细菌、脏东西比较集中的物质,所以泥鳅如果不处理干净的话,钻不钻豆腐都先且不说,这本身就不成立为一道美食了。

  • 所以泥鳅想要活着下锅的话,它那么脏怎么吃?

①如果以饥饿饲养的方式让泥鳅“吐脏”去掉脏东西,那等泥鳅饿到干净的能下锅的程度,基本就饿得半死不活的,水温一升上来就直接翻白了,哪有力气钻进豆腐里?

②如果不去泥鳅肚子里的脏东西,那么这道菜就不会好吃。首先泥鳅是底栖的杂食性鱼类,它们的肠胃里是真的很脏;其次就算笃信“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不在乎那些脏东西,可那些脏东西也会影响口感,也就是俗称的“牙碜”,可能还会带有一些异味,这明显也算不上什么美食做法了,顶多是“黑暗料理”。

③上述的难点还只是泥鳅肚子里的脏东西,别忘记泥鳅体外还有一层粘液呢。那层物质藏污纳垢的程度可不输泥鳅的肠胃,甚至由于生存环境的关系,这层粘液里的细菌等脏东西可能比泥鳅体内都多。但这层粘液基本上要想去除干净最简单就是开水烫,其次就是用盐搓洗之类的,但不管哪个方式处理完,泥鳅基本都死定了,还怎么钻豆腐?

所以综上所述,这个泥鳅钻豆腐就是一个杜撰出来的民间故事。它的做法也没有出现在任何可信的记载内容里,也并非什么失传的美食,只有在相声或者其他影视作品里才出现过而已。
  • 不过有的朋友如果真的非要吃一次“泥鳅钻豆腐”也不是不能实现,其有两个办法都有可以做。

第一个办法就是我们可以把泥鳅内脏和粘液都处理干净,然后将泥鳅放进冰箱冷冻,冻的硬邦邦的之后就可以插进豆腐里去了,然后炖煮烹饪。

第二个办法同样是将泥鳅完全处理干净,然后裹粉下油锅油炸,炸至金黄定型,然后再插进豆腐里,接下来再进行炖煮烹饪。

其实简单的泥鳅收拾干净炖豆腐就挺好吃的了,毕竟泥鳅钻不钻豆腐并不会影响味道,最多是视觉上的猎奇体验而已。

  • 其实说这道菜杜撰的可能性大,还有另外两个因素。

⑴首先就是这个菜的卖相实在是太难看了,甚至有一丝残忍。有些民间故事的说法还将这道菜与貂蝉联系起来,这古人得在什么情况、什么思路下,才会把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貂蝉跟这样一个卖相堪称“惨烈”的菜联系起来?这明显也是不太合理的事情。

⑵其次在这道菜被杜撰的做法里,很多都强调要“豆腐足够嫩”,可事实上越嫩的豆腐自然含水量就越高,可含水量越高的豆腐在锅里升温就越快,真要嫩到能让泥鳅轻易钻进去的程度,那么这种豆腐在锅里的升温程度已经不弱于水多少了。在高温下慌不择路的泥鳅也未必会感受到这些许差别从而主动钻进豆腐里,所以这道菜的所谓创造“原理”本身就存在矛盾。

那么以上就是这次关于“泥鳅钻豆腐”的内容了,如果觉得还有点道理的话,恳请帮忙转发和点赞!

对于美食、健康饮食和美食趣闻轶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个关注和赞支持一下,以后一起分享有趣有用的相关内容!

泥鳅钻豆腐这道菜的正确做法是什么?

现在人肿么啥都喜欢冠以正宗两个字才赶脚高大上呢?似乎只有正宗才显得多么高端大气上档次!就像韩国人啥都想据为己有一样,不弄个根据证明一下就感觉不行!其实就是没有自信的表现而已!无论什么事物只要适合民情民意,让人感觉舒服满足就行了呗,非得表明自己多正宗,有那个必要嘛!太极传人喜欢说自己是多少代的正宗,但是你的实战能力在哪里!东北的锅包肉都要争一下,我们这里才是发源地是正宗,铁岭牛肉火勺不是一样在不同的城市开枝散叶蓬勃发展!

美食的烹饪方法和技巧其实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厨师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地方饮食习惯,你不与时俱进去适应地方人的口味就得失败!就像南方的美食来东北要少糖多盐,东北菜去四川湖南要多一点辣椒一样!话题好像和小沈阳的苏格兰裤子似的跑偏了,下面聊聊泥鳅钻豆腐!

这道菜我在二十多年以前尝试过,是从一本烹饪书上看到的做法,当时感觉好奇所以就去尝试了一下。做法非常简单而且真的成功的把泥鳅整到豆腐里面去了!不过那种味道和吃的时候的外观,真的是让我难以接受!可能这就是做的不正宗的原因吧!

泥鳅我用的是我们村子中间河里新抓的那种黑色的细泥鳅,这种泥鳅生命力非常顽强,当年用一根四十瓦灯管装水,一个冬天没喂一样活的很好!泥鳅表面都有一层粘液,肚子和鱼鳃里面会有泥沙,所以我用淡盐水养了一个小时,怕钻不进豆腐里面所以没有再折腾这些泥鳅,洗干净就备用了!豆腐我选用的是村子里高家的纯卤水豆腐,一块大约七八两没有切碎!

按书上教的方法,起锅烧油葱姜蒜爆香加冷水以后关掉火,把活泥鳅扔里面,加一点辣椒花椒大料看着泥鳅在里面围着豆腐游动。天然气灶的火焰让我调到了最小,一点点加热着锅里面的冷水,慢慢的感觉到了泥鳅的慌乱和挣扎,水温有五十度了,手指伸进去感觉微微发烫,这个时候我把泥鳅的诺亚方舟“豆腐”放了进去!

随着噼里啪啦的泥鳅翻腾,锅里的水开始嘣溅出来,没办法观察了,也不知道这算不算是虐杀动物,爱泥鳅人士别喷哦谢谢!盖上盖子继续加热着锅中的水,十分钟左右泥鳅的翻腾声音没了,一切都寂静了,打开锅盖看见水已经沸腾翻滚,豆腐还是那块豆腐,只不过表面露出一截一截的泥鳅尾巴,还有几条牛气冲天的家伙竟然钻透了豆腐,露出了微弯曲的脑袋。豆腐外面还有几条柔弱或者智商为零的泥鳅没有上船,随着翻滚的水上下起伏着!不管了加一些盐酱油开始炖!

半个小时以后汤汁开始变成乳白色,撒上一点香菜沫,尝尝味道还是很鲜美,献宝一般盛到一个小盆里面让老爸品尝,老爸说非常好吃!迫不及待的我也用汤匙挖了一块豆腐,哇塞!断了一截的泥鳅内脏竟然还是红色的(不相信可以试试)可能是因为豆腐的保护作用吧!对于我这种挑剔的人来说,真的无法下咽,只闭眼睛吃了一口就只能喝汤了!

到现在我依然不知道这道菜的出处,始于何时何地何人发明创造!有说是周口渔民弄出来的家常菜,有说是大理名厨独门绝技。也不知道这个菜谱上介绍的做法算不算正宗,不过从那次以后就再也没做过一次这道菜了,后来都是宰杀处理干净炸一遍以后炖豆腐来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