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确诊糖尿病,有什么办法一年内能彻底逆转?
刚发现的糖尿病,有办法在一年内彻底逆转吗?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而如果我们理性分析,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应该明确这2个前提——
1、刚确诊的糖尿病,不代表是刚发生的糖尿病。
2、对于糖尿病的“逆转”,应该理解为通过饮食、运动等方式,不吃药就能把血糖控制住是可以的,如果是指彻底恢复,即使不做控制,也能血糖恢复正常,通常来说是很难做到的。
这位朋友的情况说得很具体,就更有可探讨的意义,空腹血糖8.2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12.6mmol/L,对于这样的血糖值,不论从空腹血糖还是餐后血糖来看,都确实是可以确诊为糖尿病的,对于这样的血糖值,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又到底能不能“逆转”呢?我们今天就借着这位朋友的情况,来和大家聊一下这方面的相关知识。
空腹血糖到了8.2,绝非一日之功通常说来,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都是逐渐升高的,而绝非是一下子升高到某个值,而确诊糖尿病的。空腹血糖的正常水平是3.6到6.1mmol/L,而在当空腹血糖超过7.0mmol/L,才属于确诊的糖尿病问题,餐后血糖同样的,正常范围应当在7.8mmol/L以下,而超过11.1是确诊糖尿病的标准,因此,在发展为真正的糖尿病之前,一般都会经历血糖逐渐升高超标,出现空腹血糖受损(空腹血糖在6.1到7.0之间),或糖耐量异常(餐后血糖超过7.8,但未超过11.1)的情况,这样的情况如果没有得到积极控制,才会逐渐的发展为真正的糖尿病问题。
因此,空腹血糖8.2mmol/L,餐后血糖12.6mmol/L这样的血糖值虽然确实不算特别高,但也绝非是忽然升高的,更应该明白,确诊糖尿病,并非一定就是新发糖尿病,这位朋友如果每年体检,那么出现糖尿病的时间应该不超过一年,而还有很多人多年不体检,一检查就发现了严重的血糖升高问题,这种新确诊的糖尿病,可能就已经是经历了多年的糖尿病了,血糖没有得到控制的时间越久,想要不吃药控制住的难度就越大。
这样的血糖情况,还能“逆转”吗?还是那句话,如果逆转是指想做到不吃药就控制血糖到达标水平,如果从这位朋友的血糖情况来看的话,在胰岛细胞功能受损不严重的前提下,还是可以通过加强生活调理试试看的。
生活调理方面,首先应该强调的还是饮食控制。之所以会发生糖尿病的问题,与遗传因素,年龄因素有关,但更多的是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而暴饮暴食,长期的能量过剩摄入,就是导致胰岛细胞负担加重,逐渐引起胰岛素抵抗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因此,想要控制好血糖水平,首先应该做到“管住嘴”。注意低糖饮食,注意控制总热量的摄入,注意消除饮食带来的血糖升高的影响,与此同时也应该注意各类应用的均衡摄入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等优质营养,只有在保证身体基本营养的前提下,做好饮食的严格控制,才能够更好地做好高血糖的饮食调理控制。
除了饮食以外,加强运动锻炼也是改善胰岛素抵抗,加强身体消耗,加强血糖控制的重要生活调理方式。通过合理的运动锻炼,增强身体消耗,加强体重控制,能够有助于促进身体的血糖消耗,改善肌肉,肝脏细胞的胰岛素抵抗问题,也能够减少糖尿病带来的心脑血管健康风险。建议新发糖尿病的朋友,应当坚持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同时配合抗阻运动等方式,来加强身体消耗,从而达到加强血糖控制的效果。
饮食和运动是同服用降糖药同样重要的2种血糖控制方式,是糖尿病患者控制好血糖的生活调理基础,因此,对于新发的轻度血糖升高的朋友,如果不想一上来就吃药,就要做到严格自律,能真的做好管住嘴,迈开腿,合理饮食,加强运动,同时定期地进行血糖的监测,了解饮食和锻炼带来的血糖控制效果,是否真的能够单单通过饮食和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就能够使血糖控制到正常范围。
如果真的通过饮食和运动把血糖控制到了正常范围,那么当然就是不用服用降糖药的,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绝不等于逆转治愈了的糖尿病问题,严格自律的健康生活方式调理干预,只有长期保持,才能够保持血糖的长期达标,而如果看到血糖达标了,就恢复原来暴饮暴食,久坐不运动的坏习惯,血糖仍然会进一步升高。
而如果即使积极做好了饮食和运动控制,血糖仍然居高不下的话,该使用降糖药,也不应该拖着不用,高血糖带来的危害是渐进性的,越早把血糖控制好,高血糖对身体造成的健康危害就越小,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也会越小,因此,是否要单纯靠饮食和运动控制血糖,主要还是看通过这两种干预手段,能否把血糖严格控制住,如果控制不住,就还是要吃药。
其实“逆转”糖尿病的最佳时机,并不是在确诊糖尿病的初期,而是应该是在血糖出现升高趋势,达到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耐量异常的阶段,就积极地采取措施,通过饮食、运动等方面的生活调理,加强血糖的控制,这样做可以更好地改善胰岛素抵抗,修复受损的胰岛细胞,从而达到延缓糖尿病发生发展的作用,如果能够在这个时间段就注意加强血糖的控制,即使发展为糖尿病,后续出现并发症的风险,也会进一步降低。
刚确诊糖尿病,有什么办法一年内能彻底逆转?
我就是糖尿病逆转的实例。刚查出来时万念俱灰,心情坏极了,两天头上思想也适应了也放开了,餐前空腹血糖近13,餐后两小时血糖19,开始听医生的开始吃降糖药,心里很不舒服就这样后半辈子要靠降糖药为生,想尽一切半法极尽所能,正月十八告别了中药,到今天将近一个月血糖值已控制并恢复在6个左右,5个来月的努力终没有白费并得到了满意的回报。再这里谢谢西药也谢谢中药,更应该感谢一直关心和支持我的朋友,网友和糖友!现大家人人有个好身体!
刚确诊糖尿病,有什么办法一年内能彻底逆转?
很遗憾,糖尿病一经确诊,是无法彻底逆转的,只有还在糖前期的患者可以逆转。当然话也不能说死,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医学研究取得了新的成果,就可以逆转糖尿病。
很多人把逆转理解为“治愈”,其实在医生眼中,逆转可以说是“临床治愈”,即患者可以不使用药物,仅靠控食和运动来控制住血糖。举个例子,某年轻患者初查出血糖很高,进院采取胰岛素强化治疗,让患者的胰岛功能得到一定的恢复,后期再给患者停用胰岛素,仅靠生活方式来控制血糖,这种情况就可以称为是临床治愈。这类人也很幸运,治疗得比较早,胰岛功能尚还有挽回的机会,可遗憾的是很多2型患者发现糖尿病时,其实已经患病好几年了。
还有一点小糖要说的是,很多人查出血糖很高,却固执地不肯吃药,就想靠着各种食疗方子去控糖。事实上,当血糖高到一定程度,不吃药是控制不好的,哪怕饮食再苛刻,运动再辛苦,也控制不住。一般糖化血红蛋白高于7%,或者出现了明显的并发症,医生都会建议患者吃降糖药或打胰岛素,这是为了患者好。 因为不早点控制,后面只会越来越难控制。
希望糖友们能谨遵医嘱用药,管住嘴迈开腿,这样才是长久的健康之道。觉得小糖说得在理就点个赞吧,更多糖尿病百科知识我们在下期分享!
刚确诊糖尿病,有什么办法一年内能彻底逆转?
糖尿病确诊一年内能逆转吗,很多人觉得不可能,但我觉得还是很可能的,我自己就是一个例子:空腹从10:42(糖化不记得了)到7月底的5.16,糖化6,目前停药近一个月,空腹基本都在5以下。
我今年56岁,是去年7月中旬确诊的,是无意中发现后再到医院确认的,因为我有家族病史,所以对于得这个病我是有思想准备的,但没想到来得这么早,比我妈早了10多年,比我哥早了3年多。
确诊后,虽然当时心情有点低落,但也没有多么伤感,毕竟我妈抗糖10多年,现在85岁了,依然能够自理,她给了我极大的信心。于是我配合医生开始治疗,坚持按时按量服药,喝降糖茶,看糖友们的视频,选择合适的降糖食品,基本上3个多月时间就降到了6点多,但是不太稳定,于是继续服药,并选择伏格列波糖降低餐后血糖,开始吃荞麦米饭,吃生南瓜籽,多吃素菜,每天喝脱脂牛奶,吃低碳面包,少吃猪油,肥肉,坚持每天监测血糖,就这样,又过了半年,我感觉应该不错了,于是在确诊1年之际,我于7月下旬去医院进行静脉抽血检测确认,糖化6,空腹5.16,比我自己用血糖仪测的还低!
至今我已经停药差不多1个月,每天仍然坚持饮食控制和测血糖,血糖值一般都在5.0上下波动,最低达到4.4,基本上无论我前一天晚上吃什么都不会影响血糖!而且平常各种水果我基本都吃,只是每次限量(100~300克),时间也选在餐后1~2个小时以后!
总体感觉控糖并不是多么难,主要是多学习,多检测,找到适合自己的办法!
刚确诊糖尿病,有什么办法一年内能彻底逆转?
糖尿病主要分为四型,其中,成人以2型糖尿病居多。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胰岛素调控葡萄糖的能力下降,导致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储存减少;
二是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通常同时存在上述两个病因,但疾病早期主要以胰岛素调控葡萄糖的能力下降为主,又称为胰岛素抵抗;疾病后期主要以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为主,进展到该阶段的患者,大多高度依赖胰岛素,几乎需要终身使用胰岛素。
因此,初诊糖尿病患者,能否逆转,视病情而定,多数患者不能逆转,少数患者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性治疗,可以脱离药物,使血糖尽量控制在目标范围,甚至接近正常。
生活方式干预是指通过控制饮食、增加运动,达到减轻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的目的,对于病程较短、病情轻、无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少数患者可达到逆转的效果。
生活方式干预中,备受糖尿病患者关注的是生酮饮食,生酮饮食通过改变饮食结构,增加运动,达到调控血糖的目的。主要包括每日净碳水化合物摄入低于100g;增加摄入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海鱼、橄榄油等;增加蛋白质的摄入,每公斤体重每日摄入1g蛋白质;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饮水,补充适量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等,同时每日坚持半小时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适当增加无氧抗阻运动,可使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显著降低,少数患者几乎可接近正常值,脱离药物治疗。
门诊空腹血糖8.2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2.6mmol,血糖显著升高,按照糖尿病的用药原则,如果糖化血糖蛋白达到7.0%,就应启动药物治疗。
对于病程短、病情轻、无严重并发症的糖友,且糖化血红蛋白又波动在7.0%的边缘,可尝试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性治疗,定期监测血糖,观察能否降空腹血糖控制在7.0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能否控制在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能否控制在7%以下,若经数月,血糖能控制在目标范围以内,可脱离药物治疗;否则,应启动药物治疗。
刚确诊糖尿病,有什么办法一年内能彻底逆转?
【专业医生为您做解答】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说一个可能是很沉重的话题:糖尿病一旦确诊,就目前的医学水平来说是不能逆转的,需要终生接受治疗。但治疗并不像很多人认为是一定靠药物,很多时候通过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就可达到目的。而且糖尿病治疗的目标不是简单地把血糖控制下来,终极目标是阻止与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把血糖控制好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完全可以同正常人一样享受正常的生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糖尿病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是可以做到临床治愈的。
这也就是说,初发糖尿病的人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管住嘴、迈开腿”等规范的干预措施,在3-6个月内即可有效地控制好血糖,达到满意的临床治愈,甚至能将这种状态维持几年、十几年、二十几年或更长。当然,这需要对糖尿病有清楚的认识,比如了解一下糖尿病是如何发生的,对后续干预治疗会有更多的帮助:
人体中有一套很精密的血糖调节机制,主要是通过胰岛细胞分泌出胰岛素,将血糖运送进细胞中被利用或是转化成糖原、脂肪贮存起来,从而始终保持血糖处于稳定的水平,因此正常情况下无论吃的什么食物,即便是喝了糖水,血糖也不会超过正常水平。因此,血糖升高的唯一原因就是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功能障碍,不能随血糖的升高分泌出足够的胰岛素,最终导致了血糖的升高。
这是因为,胰岛素分泌功能障碍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胰岛细胞受损功能下降,干预治疗只能阻止与延缓这种受损的加重;二是胰岛细胞部分死亡,无论何种治疗都不可能使死亡的胰岛细胞死而复生;三是细胞上接收胰岛素的受体异常,这种异常只能做到尽可能改善而不能完全去除。
综上所述,因为对糖尿病发生的原因有了较为明确的了解,只要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干预治疗措就可以有效阻止与延缓糖尿病的进展,力争使之达到临床治疗,主要措施:
- 合理控制饮食 在确保各种营养素配比科学的基础上,严格控制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的摄入量,减少血糖的来源,减轻胰岛细胞的分泌负担。
- 长期坚持运动 运动可以促进血糖的消耗,同时增强全身各项机能,有助于调节机体血糖调节机制。
- 及时服用药物 生活方式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发生紊乱的机体血糖调节机制,但如果血糖仍然达不到控制目标,则应及时寻求降糖药的帮助,不便是控制血糖的需要,同时也可减轻胰岛细胞的负担。
- 改变不良习惯 糖尿病实际上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吸烟、饮酒、生活不规律、久坐不动、长期熬夜、缺乏运动、过度疲劳等等都是诱发因素,因此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说是干预治疗糖尿病的基础,是必须要做到的。
总之,糖尿病虽然不可逆转,但完全可以做到有效控制,甚至达到临床治愈,关键在于对糖尿病要有科学认识,多了解防治知识,在医生指导下采取规范的干预措施。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