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一定要根治幽门螺杆菌?
哪些人一定要根治幽门螺杆菌?这个问题问的好!
有些朋友发现了幽门螺杆菌感染,就总想着除之而后快。作为一种确实对身体有致病作用的细菌,能够将其清除当然是很好的,但在清除幽门螺杆菌的过程中,我们也要评估身体的耐受性,可能造成的影响,以及清除后发生二次感染的几率等方面的风险,根治清除了这个细菌,对我们的身体会有哪些获益?
如果说:“哪些人一定要根除幽门螺杆菌?”,那么我们可以这么说,根治后健康获益远远大于根治过程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的情况下,就可以考虑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根治。这是需要根治幽门螺杆菌的原则,下面我们结合具体情况,来为大家详细分析。
无相关疾病问题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首先幽门螺杆菌感染,并不是所有的人就都会患上胃部的疾病,有很多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者,并没有出现明确的胃部疾病问题,研究表明,这与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分型,以及个体的体质不同,都有很大的关系,对于没有胃部疾病的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者,是否要进行根除治疗,主要是结合个人意愿,并不是一定要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根治。
通常采用四联疗法,选择正规的用药方案进行治疗,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治疗也存在一定的失败率,而即使根治成功,如果生活上不注意,仍然有很高的二次感染风险,因此,对于这样情况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是否要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根治,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评估确定。
很多没有出现胃部疾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通常想要进行根除治疗,是因为担心幽门螺杆菌的会通过一些途径传染给家人,但实际上,如果能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饮食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家人间适度进行分餐,保持饮食卫生,餐具适度消毒等,幽门螺杆菌传染给家人的风险几率,还是可以大大降低的,完全不必过分担心。
有相关疾病问题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那么是不是有相关疾病问题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就一定要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根治呢?答案也是否定的。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仍然要分析具体的获益和风险来确定。
简单来介绍下幽门螺杆菌根治的适应症,所谓根治适应症,是指该疾病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后,能够获得身体获益的疾病情况。根治幽门螺杆菌的适应症有很多,但同样也是有区分的,根据《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强适应症有两种——
- 消化道溃疡
- 胃MALT淋巴瘤
为什么这两种疾病是幽门螺杆菌根除的“强适应症”呢?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对于患这两种疾病的朋友,积极的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治疗,清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问题,身体获益是很大的。研究数据表明:根除幽门螺杆菌,能够促进消化性溃疡愈合和降低溃疡并发症发生率,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使约80%早期胃MALT淋巴瘤获得缓解。
如果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问题,同时还有上述两种疾患,在身体没有用药禁忌的情况,都应该积极的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治疗,同时也要注意合理的选择用药方案,严格遵循医嘱按剂量、按疗程、按服药时间用药,根治成功后,在生活中同样也要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尽量减少幽门螺杆菌反复感染的几率。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其他适应症还有——
- 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状
- 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糜烂
- 早期胃肿瘤已行内镜下切除或胃次全手术切除
- 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
- 胃癌家族史
- 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
- 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型紫癜
- 其他幽门螺杆菌的相关疾病:淋巴细胞性胃炎、增生性胃息肉、Ménétrier 病等。
这些适应症,都属于推荐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情况,如果能够安全的有效的根治幽门螺杆菌,比如符合这样的调节:身体对用药方案耐受,用药依从性好,根治后能够严格自律,尽量减少重复感染的朋友,结合自身疾病情况,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根治,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但有一些情况,即使有这样的推荐根治的适应症,是否要进行根除治疗,也要进行更多的风险评估,简单说几种——
比如一些高龄的老年朋友,本身身体对于药物的耐受性和代谢能力就较差,用药可能引起较大的或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风险的情况;
比如一些朋友,已经反复进行了多次根治,并没有成功清除幽门螺杆菌的情况;
比如有些原本已经根治成功的朋友,很快有再次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情况。
对于上述的这些情况,是否需要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治疗,是否需要再次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治疗,都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评估,评估治疗的成功几率,治疗带来的健康获益与治疗带来的潜在风险到底孰轻孰重,如果明显风险大于获益,就不建议非得要去根治幽门螺杆菌了。
哪些人一定要根治幽门螺杆菌?
你好,很高兴有机会来回答你的问题。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螺旋状细菌,存在于人体的胃以及十二指肠球部。它是胃炎、胃溃疡等胃病的主要致病细菌,也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胃癌Ⅰ级致癌因子。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降低患胃癌的风险。
我国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非常高,大于53%。幽门螺杆菌进入胃后,会出现急性胃炎症状,但常见的是没有明显症状的慢性胃组织炎或者是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由此可见大部分人是没有明显症状的,那哪种情况需要根除治疗呢?要看其是否有胃癌家族史、胃粘膜病变的情况、有无症状等因素。
以下人群建议清除幽门螺杆菌:胃癌高危人群、胃溃疡、胃癌家族史、消化不良、长期服用非甾体消炎药、残胃、胃粘膜病变严重、十二指肠溃疡、胃MALT淋巴瘤、心理负担大的人。
如果幽门螺杆菌呈阳性但不在以上范围的人,可以不清除幽门螺杆菌,选择和它和平共处。
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的话,给我点个赞吧~(84)
哪些人一定要根治幽门螺杆菌?
记录一下,我清除幽门螺杆菌的过程,说出来你都不相信,竟然是这样的过程...
算是记录一下自己的心路历程和治疗过程吧。
第一次出现最轻微的胃部不适应该追述到2019年的6月份,在一个星期的高强度加班后,感觉胃部胀气,胸口略堵,由于第一次出现类似症状并且之前毫无警惕之心,所以自动忽略了。大概2-3天以后症状完全消失,从此自己进入了麻痹期。
时间来到了2019年的10月份,从旅行回来之后,又一次出现了上述症状,这一次比较明显,所以来到了“需要找药吃吃”的阶段。由于没有知识储备,在大概了解了之后尝试了各种药物。这一阶段,在每天快走,跳绳,配合吃药的3-5天后症状减轻。
但是好景不长,10月底,出现了一个很明显的加重感,每次餐后,胃部排空速度异常缓慢,自我感觉腹部赘肉圈无比的明显。但由于从来没有任何疼痛感,我一度以为是自己疯狂的长胖了。在查询了一些相关的资料之后,逐渐意识到自己可能是消化系统出了问题。
直到11月初,经历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胃痛,这也是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胃部疼痛的感觉,现在回想起来,这几个月的康复过程中,最幸运的事情无非就是我只感受过3-4次“疼痛”吧。由于症状加重,我动起了到医院看看的念头,
我在第一阶段主要使用了制酸药, 据我自己了解这是某种替丁类药物,应该属于H2受体拮抗剂,在制酸药中,强度应该属于第二层级。
使用该药物后,症状时好时坏,不是特别稳定。2周之后,和医生约定好的第一次到期,来到医院进行交流之后,同时检测结果也出来了(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这里我又想吐槽美国的医疗体系了,一个血液蛋白酶检测+吹气检测需要两周,同时医护人员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又想让我再等两周才开始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过程,在我的强烈反对之下,医生无奈,递送了电子处方让我立即能够开始吃药。
另外,在三次和医生的交流过程中,我都提出过做胃镜检查,医生评估以后都建议我暂时不做,药物治疗即可。
最重要的部分是自我配合和坚持的过程,自从胃部不适出现以来,在经历了迷茫慌乱之后,我大概从11月中下旬开始认认真真处理自己的胃。
1.接近4个月的时间,主食都是面/小米粥/馒头为主,少盐,少油,绝对不碰任何辣椒,作息规律,早起吃花生米喝热水,注意到了生活中我能注意的一切细节。
2.在幽门螺旋杆菌吃药治疗的14天中,分别在第7天,第14天进行了我所有用具的消毒,另外药物使用一定要认认真真遵医嘱,包括药量和使用顺序。
3.比如要先吃**拉错,半小时之后当它血液浓度达到最大,对胃部环境保护作用起到最大的时候把早餐吃了,之后再吃抗生素,这样能够达到药效的最大化。
4.在吃药的时候一定要吃至少一种益生菌,这个益生菌要有抑制幽门螺杆菌的作用,我吃的就是益生菌金免幽,有辅助抑制幽门螺杆菌的作用也有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5.心理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一大方面,在查询资料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癌症”等字眼会一次又一次刺激我们的神经,人在不舒服的时候真的很脆弱。这个时候,一定要自己调整心态,积极配合医生,药物,自身,达到康复效果最大化。一定注意不要引发其他疾病,比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这些病一旦引发将比胃病更为麻烦。
现在的我,幽门螺旋杆菌阴性,大概从2月初开始,胃部不适症状再也没有出现过了。
哪些人一定要根治幽门螺杆菌?
检查出幽门螺杆菌阳性,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是否需要进行治疗,其次再看怎么进行治疗。对于许多人其实都有幽门螺杆菌感染,但是不一定需要根除。
有这些情况的可考虑根除治疗。有消化道溃疡的人群一定要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因为幽门螺杆局是导致溃疡的重要原因,如果不根除,溃疡可能难以痊愈,其次慢性胃炎的患者,如果长期有反酸、嗳气、烧心等情况可考虑根除。另外家族胃癌史的人群、胃癌术后、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人群最好是彻底根除幽门螺杆菌,证据显示,幽门螺杆菌是胃癌的重要致病因素。
如何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呢?
目前推荐的是四联疗法,即:2种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铋剂,一般连续治疗14天。
质子泵抑制剂就是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等。它们具有强效抑制胃酸分泌作用,幽门螺杆菌在酸性环境中容易繁殖,所以抑制胃酸有利于根除。
铋剂一般选择枸橼酸铋钾,它作用于胃黏膜局部,不被人体吸收。主要降低黏蛋白的黏度,结合幽门螺杆菌产生的毒素,阻止幽门螺杆菌定值。铋剂与抗生素联合使用还能降低幽门螺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2种抗生素是根除幽门螺杆菌最为关键的药物,主要靠抗生素杀死幽门螺杆菌。2中抗生素组合主要有7种组合:阿莫西里+克拉霉素/甲硝唑/四环素/呋喃唑酮/左氧氟沙星,四环素+甲硝唑/呋喃唑酮。但是目前存在幽门螺杆菌对抗生素耐药情况。所以使用前可以做一个药敏检测,选择更恰当的抗生素有利于一次性根除。
哪些人一定要根治幽门螺杆菌?
首先幽门螺旋杆菌是胃内主要的治病因素,其他一些细菌在胃内几乎生存不了,因为胃酸有杀菌作用,而幽门螺旋杆菌是特殊的一种细菌不易被胃酸杀灭,日常生活中一些不良的习惯很容易导致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感染数量少而且胃粘膜保护屏障没有被破坏的,幽门螺旋杆菌不会破坏到胃粘膜,但是由于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胃粘膜保护屏障被破坏的幽门螺旋杆菌才会有可乘之机。由于长期进食一些辛辣刺激食物、长期饮酒吸烟、长期无规律作息进食夜宵、服用一些对于胃粘膜刺激性强的药物等因素,会使得胃粘膜保护屏障被破坏,然而幽门螺旋杆菌会突破胃粘液层,在胃黏液层和粘膜层之间定居繁殖,释放毒素胃粘膜会不断受到破坏,会逐渐形成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淋巴瘤及胃癌。哪些人需要根除幽梦螺旋?
首先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食欲不振、恶心、口臭、反酸等症状的患者要注意了,需要根除幽梦螺旋杆菌,而且幽门螺旋杆菌检测阳性着也要根除幽梦螺旋杆菌,还有就是胃镜检查胃粘膜有损坏着也需要根除幽梦螺旋杆菌,早期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症状不明显,只有感染严重时症状会不断出现。对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根除方法目前最常用的是四联疗法,就是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这四种药物合用,规律服用2周,还有抗生素过敏的可以选用甲硝唑、呋喃唑酮等药物。
关注马医生,为大家解答更多健康知识,谢谢!
哪些人一定要根治幽门螺杆菌?
前一段是和大家分享了我朋友老陈一家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经历,一家三口根除治疗之后,目前效果不错,老陈儿子之前的消化不良症状已经缓解;老陈和媳妇胃部不适及口臭消失。但我提醒老陈一定要注意饮食及卫生等,防止再被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再人-人之间传播,是一种感染性疾病。这里有一组骇人听闻的数据:
全球范围内,大概一半的人都感染过幽门螺杆菌;
在发展中国家,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约为50%-80%;
在发达国家,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约为25%-50%;
我国平均感染率为50%左右。
幽门螺杆菌感染不但感染人数多,并且感染后存在以下危害:15-20%发生消化性溃疡;
5-10%发生相关消化不良;
1%发生胃恶性肿瘤。
根除幽门螺杆菌之后,可以有以下获益: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可将消化性溃疡死亡率降至1%以下;
根除幽门螺杆菌及补充氧化剂综合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癌变;
幽门螺杆菌根除后可使慢性胃炎发生风险降低73%,可使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的年复发率降低至5%以下,可使胃癌发生风险降低39%。
以下人群需要行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1.强烈推荐根除幽门螺杆菌人群:
消化性溃疡(无论有无活动和有无并发症史)、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2.推荐根除幽门螺杆菌人群:
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状;
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糜烂;
早期胃肿瘤已行内镜下切除或胃次全手术切除;
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
胃癌家族史;
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包括小剂量阿司匹林);
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其他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疾病(如淋巴细胞性胃炎、增生性胃息肉);
证实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