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目标不是一次血压正常,而是24小时血压都要正常吗?

高血压控制的目标,当然不是一次血压正常。人体的血压从来都不是一个恒定的数值,也并非是吃一次降压药后,测量血压降下来了就万事大吉了,这样的一种思想认知是非常要不得的错误认知。

人体的血压有一定的波动性,就是非高血压的健康人,人体的血压也会有一定的波动性,我们平常说的120/80的健康血压值,只是一个平均的健康血压值水平,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段,我们的血压都会有一定的变化,一般说来,清晨醒来血压会有个小的高峰,而夜间休息时,血压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健康人与高血压患者的区别在于,健康人群的血压波动范围都是在正常范围内的波动,而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波动性则可能更大。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问题,一般对于高血压控制的目标,首先是将血压控制到140/90以下,如果身体耐受,可以进一步把血压控制到130/80以内,这样的一些血压控制目标,指的也并非是一次血压测量的结果,而是应该经过多次血压测量确认的降压目标,保持血压长期稳定,才是真正的控制好高血压问题,才能够真正的减少高血压带来的健康危害。

如何稳定的控制好血压在24小时内保持平稳正常呢,这就是非常有讲究的事情了。

高血压的控制,我们同样还是要注意多方面综合调理的重要性。生活调理干预,降压药的合理用药,血压的监控测量,都是控制好血压的重要方面。

通过合理的生活调理干预,才能够更好的有助于控制血压的平稳,合理的饮食控制,规律的有氧运动锻炼,健康良好的作息和睡眠,平和乐观豁达的心态,这些方面的长期维持,都有助于辅助调理血压,加强血压控制的稳定性。

用药方面,如果在生活调理干预下,血压仍然无法有效或平稳恢复正常的高血压朋友,就应该考虑服用药物来加强血压的控制。降压药的选择上,推荐尽量选择长效的降压药来服用,长效的降压药往往药效持续时间长,药效也较为温和,每天服药一次,就可以达到长时间的降压作用,能够更好的提高血压控制的平稳度。但需要注意的是,服用长效降压药,往往需要1~2周才能够完全发挥其最佳降压效果,因此,如果选择长效降压药,服药初期降压效果不理想的朋友,也不必着急,不妨吃上两周试试看,如果仍然降压效果不理想,再考虑调整用药方案也不迟。

通过合理的血压监测,才能够了解自身的血压控制情况,以及在高血压病程中,自身的血压波动情况。高血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吃了一种药管用就一直能够控制住血压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方面健康情况的变化,还有可能出现血压再次失去控制,或血压波动幅度大,低血压风险加大的各种新情况,这些新情况的发现,也要靠合理的血压监测来做到,因此,在血压控制调理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忘了定期测量血压的重要性,如果血压失去控制或者发生了新的变化,及时就医,调整用药和治疗方案,也是非常必要的。

不同的高血压患者情况,其24小时控制血压平稳的难度也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年轻人,单纯轻度的高血压,往往还是比较好控制血压平稳达标的,而对于高血压多年的,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朋友,特别是一些高龄老年人,24小时平稳控制血压,往往是很难做到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但要注意控制血压不要升的过高,还要注意控制血压不要降的过低的风险,减少血压的波动性,尽量的控制好血压的平稳度和血压达标的最佳平衡,才是最应该做到的事情。

降压目标不是一次血压正常,而是24小时血压都要正常吗?

降压目标不是一次血压正常,而是24小时血压都要正常吗?这个问题提得好,的确提出了很多人特别关注的问题,在很多人看来,平时血压有时候也是正常的,只是间间断断升高,这是不是足够了呢?今天张大夫就来给大家说一说这个问题,希望我的解答能够帮到更多的人。

首先说,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改善生活方式和吃降压药可以让血压有所降低,但是我们期望的降低是更长时间的稳定降低,而不是一次的血压正常。但是,说句实话,有经验的医生知道,对于广大的高血压患者来说,完全24小时的完美血压降低到达标状态也是不太现实的一种情况。那么,我们如何来评估24小时血压的平稳降低呢?应该说这就需要广大高血压患者做一个叫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检查项目。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一个人日常生活状态下的真实血压情况,有助于医生们排除白大衣高血压,还可以准确测量血压全天的真实水平,比如说清晨、晚上睡眠中的真实血压,有利于发现不好发现的隐蔽性高血压;相较于诊室里面测量的一次血压,动态血压能够更准确地预测心脑血管事件。

而即使是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我们也不认为必须每一次血压都正常才合适。一般说来,诊断高血压的动态血压标准是:24小时平均收缩压 / 舒张压≥ 130/80 mmHg,或 白天≥ 135/85 mmHg,或夜间≥ 120/70 mmHg。如果正在吃降压药物进行治疗,但是血压水平超过以上标准,就可以认为血压控制得不好,就可以考虑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降压药物的调整。

说到这里大家是不是明白了,其实对于广大的高血压患者来说,不一定吃上降压药后血压都会一直正常,即使是有一次两次的正常,只要大部分时间正常就可以接受。而对于很多更加关注血压控制情况的人来说,完全可以做一个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来评估降压药使用效果。

希望我今天的文章能够帮到大家,希望更多人因此而受益。

降压目标不是一次血压正常,而是24小时血压都要正常吗?

人的血压有自然节律性,正常的血压会有“两峰一谷”的现象,控制血压的目标,是要把血压的峰值降至正常。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血压峰值降至正常,那么全天24小时的血压都应在正常范围内。

一、控制血压需要峰值达标

正常人的血压在每天的上午6~8点,以及下午的15~17点,会有两个血压高峰,在午夜12时至凌晨2点左右又会降至最低。这是人体为了适应白天活动夜间睡眠的生物规律,而做出的调节。血压的峰值与低值相差10%,不会超过20mmHg。在静息情况下,人体血压的正常峰值并不会超过140/90mmHg。

但部分高血压患者以及年龄较大的老年人,会失去血压“两峰一谷”的自然节律。或是血压波动剧烈,昼夜血压的变化范围超过20mmHg,达到40~50mmHg。只要静息时血压在峰值时超过140/90mmHg,就可以确诊为高血压。

有一些高血压患者平时血压正常,只有峰值期会升高。当他们发生心、脑、肾、眼底及血管等器官损伤时,通常会一脸诧异的问医生,自己没有高血压怎么也会患这些病?就是因为他们的血压峰值期发生在医院正常开诊以外的时间,造成了漏诊。

所以华子建议高血压患者,或是有高血压危险因素的人,在检测血压时,尽量做24小时的动态血压监测。或是在家庭备一个上臂式的电子血压计,进行多次自测。不仅可以确定自己是否患有高血压,还可以掌握自身的血压规律,方便服药治疗。要注意的是,家庭自测的血压超过或是等于135/85mmHg,即可确诊为高血压。

二、活动时的血压会升高

有人问华子,一天24时小时人在不停的活动,只要有血压升高就算高血压么?华子告诉他并不是这样,人在运动、激动、紧张、焦虑、恐惧时,血压会都升高。测量血压时,应当去除以上因素的影响。

人体的收缩压是由心输出量所决定,当人体在运动时,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加大,血压自然会升高。正常状态下,人在运动的时候,收缩压会升高20~30mmHg。而且人在运动时小动脉扩张,外周阻力下降,所以舒张压不变或是略低。

人在运动后测量血压,收缩压升到160~170mmHg,舒张压不变或是略低,是正常的情况。如果收缩压高于200mmHg,或是舒张压高于90mmHg,那就有可能是高血压了。坚持长期中等强度的运动,对控制血压有利。但如果血压达到了180/110mmHg,并且不受控制,就要避免中等强度以上的运动,以免诱发脑出血或是动脉夹层等疾病。

短期或是偶尔的情绪不良,所影响的血压不会发生问题。但如果长期情绪不良,也会导致高血压。这种情况在中青年人群比较常见,也就是高压正常,低压升高的单纯舒张性高血压。这是高血压的初期阶段,长期不加控制就会进展为经典性高血压,造成各种器官的损伤。所以中青年人在发现单纯低压升高时,要尽早控制。

综上所述,对血压的控制是要求静息时的峰值血压达标,也可以简单的理解为24小时的静息血压都需要达标。高血压患者应加强血压自测,并做好记录,掌握自己血压的“时间密码”,这对用药和日常活动安排都非常的重要。使用药品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之下,在用药过程中发现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或是药师。我是药师华子,欢迎关注我,让我成为你身边的药剂师。

降压目标不是一次血压正常,而是24小时血压都要正常吗?

对于高血压的治疗,我们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降血压的目标是使血压水平长期稳定达标,以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我们的预后。

高血压的目标是长期稳定达标,那是不是说24小时都要血压水平正常呢?如果能够达到,当然最好,但这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们血压水平本身就在不断的动态变化。当然,为了尽可能稳定血压水平,我们建议高血压患者选择长效降压药,以最大程度控制血压水平稳定。

为了稳定控制血压, 我们应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做到低盐饮食、戒烟限酒、适当运动、控制体重、规律作息和保持良好的心态,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药物要个体化,并注意监测血压水平变化和定期复查。

如您有任何疑问,欢迎文末留言,共同探讨。关注作者,每日持续性更新健康知识。

降压目标不是一次血压正常,而是24小时血压都要正常吗?

对于降压来说,的确如此。降压治疗的最终目标,是在全天包括更长的时间,血压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而不是忽高忽低。

我们在临床工作当中,经常会遇到高血压的患者血压控制不稳定的现象:他们有的时候血压高,有的时候血压低,而且,有些患者会出现所谓的高血压晨峰现象,也就是在清晨的时候血压升高,而在其他的时间段血压是正常的,像这种晨峰现象的血压,依然会增加急性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率。

所以说,控制高血压,要求短期达标和长期达标。在短期内,高血压的患者在服用药物之后相关的症状得以缓解,血压的数值得以下降,并控制在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从长期来说,高血压的患者应该一直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血压水平。

因此在选择降压药物的时候,多数患者需要使用长效的药物,一天一次平稳控制血压。一些短效药物的使用会造成血压在短时间内波动,比如说常用的硝苯地平片,这种普通制剂一天都需要服用2~3次,因此为了针对这种现象,这种药物需要换成长效的控制剂型。

另外提醒作者,对于不同人群,不同年龄,所要求的高血压目标值是不同的,这需要根据个体的情况判断。比如说,多数人血压需要控制在高压140mmhg以下,低压90mmhg以下,年轻的患者可能要求更低一些,而对于年长,尤其是大于80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血压的目标值可能要求的更宽松一些。

我是大连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惠大夫,以上意见仅供参考,希望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降压目标不是一次血压正常,而是24小时血压都要正常吗?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改善生活方式和吃降压药可以让血压有所降低,但是我们期望的降低是更长时间的稳定降低,而不是一次的血压正常。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一个人日常生活状态下的真实血压情况,有助于医生们排除白大衣高血压,还可以准确测量血压全天的真实水平,比如说清晨、晚上睡眠中的真实血压,有利于发现不好发现的隐蔽性高血压;相较于诊室里面测量的一次血压,动态血压能够更准确地预测心脑血管事件。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