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对于高血压,会有高压容易降下来,低压很难降下来的说法?

高血压高压好降,低压更难降?这是很多高血压朋友在降血压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又该如何加强低压高问题的调理,今天就来和大家简单的探讨一下。

首先是哪些朋友更容易遇到这样的问题呢?相信65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遇到这个问题的几率应该是很低的,到了老年阶段,随着血管的老化弹性下降,舒张压(低压)通常情况下,想高都高不上去了,在这个阶段控制血压,反而是要做好平衡,在降低高压的同时,也要注意低压不要降的过低,以免影响身体各个脏器在血液回流心脏时的血液灌注,从而影响身体健康。多数碰到低压难降问题的朋友,都是中青年人,中青年人一般高血压发生时间段,动脉血管硬化还不严重,血管弹性尚好,因此,往往呈现出低压更高的特点。

对于很多中青年高血压朋友,如果来对比其低压和高压的比值就会发现,经常会有1400/100,135/105这样的血压值出现,压差虽然看似也正常,但实际上,从高血压的测量诊断标准来说,这样的一些血压值,都属于低压偏高更严重的情况,因此,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感觉低压更加难降也就没什么奇怪了。

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比如说一位朋友的血压情况是135/105,我们控制血压的目标是多少呢?通常说来,一般要求高血压患者经过将血压控制到130/80以下,也就是说,对于这位朋友,他的高压再将5mmhg就可以了,而低压却需要降低20mmhg以上才能够达标,对于这样的一种血压情况,低压当然相对的就更难降一些了。

中青年朋友的低压之所以难降,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青年人往往高血压不严重,心血管健康也还没有出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在重视程度不够的情况下,让高血压患者去加强严格的生活调理,改善原来的一些不良习惯,往往就更难,生活上不做调理改善,单靠吃一种或两种降压药来控制血压,是很难把血压控制好的,而特别是对于低压的控制,往往难度就更大。

中青年人低压偏高,还很难降下来的原因,与中青年人的自身生理特点也有关系,很多低压高降不下来的朋友,都存在自主神经失调,交感神经兴奋性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过度激活,心率偏快,肥胖,血脂偏高,血液粘稠度高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不了,低压高就很难彻底的控制好。

对于中青年低压高的问题,如何加强高血压中低压的控制,给大家以下几点建议——

1. 生活调理干预是重中之重,健康的饮食习惯,改掉久坐不运动的习惯,坚持合理运动锻炼,积极控制体重,把体重和腰围都控制下来;不熬夜,不吸烟,不酗酒,这些方面都有助于加强低压高的控制。

2. 心态要保持好,学会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长期的焦虑、紧张情绪影响我们的交感神经活性,之所以要把这一点单独来说,是因为性格、情绪对于血压的影响,特别是低压的影响,往往是很大的,也往往是最难控制和改进的,如果能够真的放松自己的心情,低压高的问题可能会得到很大的改善,也就不再难控了。

3. 在控制好血压的同时,要注意监测自己的血脂水平,特别是甘油三酯的水平,如果血脂偏高,血液粘稠,血流速度变慢,血液回流心脏不充分,同样也是导致低压升高的重要因素,如果有甘油三酯高,血液粘稠等方面的问题,积极的做好调理,也是改善低压高的重要方面。

4. 在药物选择方面,中青年人低压高,可以首选沙坦或普利类降压药,这类药物可以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活性,对于高肾素活性的高血压控制效果更好,而如果有心率偏高问题的朋友,比如每分钟心率超过80的情况下,首先推荐通过运动锻炼,增强心肌锻炼来降低心率,如果通过运动锻炼无法有效控制心率的话,应该考虑服用β受体阻滞剂来加强心率控制,心率降下来,低压也会更好的得到控制。

总而言之,所谓的“低压更难降”,也是相对的,想要把血压控制好,还是要看你能做到多少,有没有把低压控制下来的决心,能不能改掉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能不能克服和改善一些不良生活因素,同时配合合理科学的用药,相信低压高压都达标,也不是什么难事。

为什么对于高血压,会有高压容易降下来,低压很难降下来的说法?

为什么对于高血压,会有高压容易降下来,低压很难降下来的说法?

对于高血压患者,经过临床用药发现,一般高压容易降下来,而低压不易降。且低压增高明显说明动脉粥样硬化较严重,血管的弹性的较差,而且舒张压增高一般药物治疗较难降低。

导致低压增高的原因有:

1、某种继发性高血压:如患急性肾小球肾炎,或者是嗜铬细胞瘤突然发作,使血压突然间升高,这种情况的出现,大多数都是年龄比较小的人。

2、情绪激动:低压增高与精神过度紧张,情绪激动的刺激,或者饮用了某类茶饮。

3、其他:较少见的肾脏疾病和颈椎也可引起,可使得血压突然升高。

4、心跳频率的快慢对低压有较大影响。心率增快,舒张期偏短,在较短时间流向外周的血液也较少,所以在心脏舒张期末主动脉中存流的血量增多,导致低压高。

所以,高血压出现高压不高,低压偏高,在临床上是个难题。高血压患者也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高压升高,大部分人能够降下来,一旦低压升高,服药很难降下来。因此及时治疗就显得非常重要,可先在早期进行非药物治疗,再结合药物,两者协同作用,使血压达到正常范围。

1、改变生活方式: 戒烟限酒,规律饮食,充足睡眠,多运动,控制体重,对于治疗起到重要作用。保持心态平稳,合理的安排日常的生活,不要长期的熬夜,作息要有规律,这样能够改善和调节植物神经的功能,坚持下去对血压的控制也有一定的好处。

2、饮食习惯的改变,选择低盐、低脂、低胆固醇的食物,减少动物性肥肉、奶油、高糖的食物的摄入,这样能够减少体内胆固醇的成分。还要注意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做到清淡饮食。

3、适量运动,研究发现长期运动,对舒张压下降比收缩压下降更明显。所以,低压高的患者,应该坚持锻炼,运动种类以较长时间(半小时到1小时)为宜,如快步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最佳,尽量不要做冲刺、登高楼等无氧剧烈运动。

4、使用药物, 在合理生活方式,适当运动后,血压控制不理想,可选用β-受体阻滞剂类药,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降压药,效果不佳时加用利尿剂。除此之外,还可以口服维生素E、降脂类药,起到保护血管内皮,软化血管的作用。

了解更多健康知识,关注小晓医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