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疫情期间家里是开窗户好?还是不开啊?

从疫情开始之初,国家就一直号召大家出门戴口罩,在家勤通风,注意勤洗手,到现在国内疫情基本控制的情况下,很多朋友还在纠结到底要不要开窗通风的问题。对于这个,答案没有什么异议:您放心开窗通风就好,这么做是避免病毒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

很多朋友之所以总在纠结开窗还是不开窗的问题,是因为对于此次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由于其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很多朋友就会有这样的一种想象,这种新型病毒会悬浮在空气中,随着空气四处飘散,通过这样的方式传染给人,如果真的是这样,当然不能开窗通风了,谁知道换进来的空气中有没有新型冠状病毒啊?但真实的情况却并非如此。

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目前已经基本确认,主要的传播途径有三种——

一种是飞沫传播,是指病毒通过感染者打喷嚏、说话、咳嗽喷出的飞沫被其他人呼吸到,从而导致病毒感染其他人的一种方式,飞沫在空气中会在重力作用下逐渐沉降,通常如果举例超过2米以上,通过飞沫直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可能性就几乎不存在了,戴口罩,也可以有效的阻止飞沫传播病毒的可能性。

另一种冠状病毒引起感染的方式是接触传播,冠状病毒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通过沾染冠状病毒的手触摸口鼻等部位,感染呼吸道上皮细胞,从而引起的感染,属于接触传播的方式,要想避免接触传播,勤洗手,好好洗手是最简单有效的预防措施。

原来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存在一定的争议,但从目前多个实例来看,病毒存在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已经基本可以确认了,一人乘车导致13人感染的新闻相信很多朋友都看到了,在对这个病例的研究中,最远的传播距离达到了4.5米,这么远的传播距离,病毒通过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最大,在第七版的诊疗指南中也指出,在密闭环境下,高浓度的气溶胶暴露的情况下,可能存在气溶胶传播。

对于气溶胶传播,大家也不必太过担心,气溶胶传播需要一定的条件,一是密闭环境中,人员相对密集的情况下,又存在高浓度的包含病毒的气溶胶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会产生气溶胶引起的病毒传播感染。所以说,如果能够勤开窗通风,反而是减少气溶胶传播的正确做法。

因此,从传播途径上来说,虽然空气中含有新型冠状病毒的可能性本来就不大,但即使空气中存在新型冠状病毒,通过勤通风换气的方式,也能够有效的稀释新型冠状病毒,减少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可能性。

除了传播途径上介绍,我们再来分享一项新加坡对于新型病毒感染者所住病房的病毒采样研究,在此次研究中,选取了病人日常接触的物体表面,空气,病房通风口等多个采样样本,病人所在病房是专业的医疗区域,每小时通风换气12次,在这样的病房中,对于空气进行采样检测,不管是消毒前的房间还是消毒后的房间,病房空气都检测不到新型冠状病毒的存在,这样的一个研究结果也证明了,如果能够做到勤通风,即使是新冠病毒感染者所住的房间,也可以减少空气中冠状病毒存在和传播的几率。

在当前的疫情形势下,虽然国内的疫情已经基本得到了控制,但为了避免疫情的反复和进一步扩散,为了做好个人的自我防护,不管是待在家里的朋友,还是已经复工在工作场所工作的朋友,如果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勤通风换气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手段,不要再纠结了,勤开窗,勤通风,才是正确的做法。

现在疫情期间家里是开窗户好?还是不开啊?

疫情期间,这类情形建议开窗――

1、楼层在3楼以上。病毒一般通过飞沫等载体传播,3楼以上开窗,病毒一般“飞”不了这么高;

2、窗户离街道、过道至少有3米以上距离;

3、晚上;

4、卫生间的窗户尽量24小时打开(门可以关上)。

如下情形可以考虑暂时不开窗――

1、窗户离人行道、过道过近(3米以内),同时窗户边经常有人路过甚至咳嗽、打喷嚏;

2、窗户对面的住户、场所是医院或有确诊、疑似病人;

相信祖国!全民重视,防护到位,一定早日战“疫”成功!

现在疫情期间家里是开窗户好?还是不开啊?

说实话,我每天都在为这个问题而纠结烦恼。每天清晨,我还没有起来,老妈就会起床打扫卫生,直接推开我房门,把窗帘拉开,窗户打开,让嗖嗖的北风和漫天的PM2.5全部快乐地一股脑涌进我的房间。一般等房间变成冰窖的时候,也都是我起床的时候。为了这个问题,我跟她讨论了很多次,我说外面细菌多,传染,雾霾严重。她说多开窗通风有好处。

导致最后的常态就是我不停地关窗户,她不停地开窗户。于是乎,后来我放弃了。所以我觉得,开窗户还是不开窗户,决定权在家里的老妈手里了!

现在疫情期间家里是开窗户好?还是不开啊?

屋内空气混浊浊,

病菌时时其中藏。

打开窗户流通好,

空气新鲜人健康。

现在疫情期间家里是开窗户好?还是不开啊?

适当开窗通风是好的。

每天至少开一小时窗户。让室内空气流通。室内除了人呼出的二氧化碳,还会有家具墙体散发的其他有害气体。厨房油烟残留气体……

新鲜的空气,有利于身心健康。

现在疫情期间家里是开窗户好?还是不开啊?

很多人担心外面空气中有病毒颗粒或者其他脏东西,开窗后会不会把病毒引进来?

今时不同往日,请大胆开窗

武汉以外大部分地区,已经很多天没有新发病例,外界干燥、通风环境下,加上太阳光紫外线照射,冠状病毒颗粒很快会被杀灭。

离开了人体细胞,无法复制,几个小时就会失去活性。在大家的配合下,我们已经实现了张文宏教授的“闷死病毒”目标,各地已经开始谨慎复工。

开窗通风不仅能预防病毒,还能预防细菌性肺炎,增强体质

人类需要清新的空气,流通才能清新!我们的气道顺畅,才不会发生阻塞性炎症。

这是我们最近遇到的一位病人,因为咳嗽、发烧CT发现肺炎,他的肺炎是因为左侧支气管发生堵塞,被癌细胞堵住了,气流不畅,气管分泌的粘液无法顺利排出,中心型肺癌引起阻塞性炎症。肿瘤合并这种炎症是很常见的。

这场战疫,我们离胜利不远了

重症病人集中收治,轻症病人在方舱医院密切监控,这是控制传染源的最重要环节,我们做得很好!

这是已经休舱的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26天时间共收治1056例病人,零死亡,这是一场并不伤感的告别!最近这样的好消息接二连三!

过去这段时间,正是由于这些人的默默付出,已经还给了我们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

迎着朝阳,开始新生活吧!

最后提醒一句,开窗户尽量中午开,在艳阳高照的时候迎接清新空气,沐浴阳光!

我是影像科豪大夫,欢迎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