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能彻底治愈吗?血糖平稳就意味着治愈了吗?
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代谢异常为特征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发病机理非常复杂,目前虽然有各种各样的糖尿病发病原因的假说都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但就目前的研究水平来说,糖尿病的根本发病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根本原因没有弄清楚,当然也就谈不上治愈的问题,另外,目前的医疗条件下,有些导致糖尿病问题的病因都是无法彻底逆转的,比如胰岛素抵抗的问题,胰岛细胞分泌功能的下降等,因此,从这些方面来看,糖尿病彻底治愈,目前还是做不到的。
对于糖尿病,我们一般都不谈治愈,而是更多的要谈到控制,控制什么,需要控制的方面很多,控制血糖平稳,控制病情的进展,控制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控制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控制其他慢病与糖尿病共同作用引发的疾病风险,这些方面都需要好好的控制。
当然不论怎么说,糖尿病的控制最基础的和最重要的,还是要控制血糖的平稳、达标,光平稳还不够,还要控制到合理的范围内,才能够更好的减少高血糖对身体健康带来的危害,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
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目标是多少?一般说来,除了高龄老年的糖尿病患者,病情较为严重,低血糖风险特别高,自我管理能力差的糖尿病患者以外,一般情况下,糖尿病患者的控制目标都应该以糖化血红蛋白不高于7.0%为目标,这个糖化血红蛋白对应的空腹血糖水平一般是不超过7.0mmol/L,而餐后2小时血糖则不高于10.0mmol/L,这样的一个血糖控制水平,如果能够长期保持这个水平,就可以算作是平稳、达标的血糖控制了。
如何控制血糖平稳达标,首先要强调的就是要做好血糖监控测量,定期测量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同时在血糖控制初期,调整血糖控制方案时,加强血糖的自我监测,只有做好血糖水平的监测,才能了解血糖的控制情况,才能更好的指导我们做好血糖的控制。
做好血监测的同时,控制好血糖,当然也少不了生活控制的干预,糖尿病患者想要控制好血糖水平,饮食控制,运动锻炼是非常重要的两个基础方面,其重要性并不亚于用药物控制血糖,通过合理的控制饮食,保证营养均衡的情况下,尽量控制好能量摄入,结合自身情况,通过合理的运动锻炼,加强身体的能量消耗,在很多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初期轻度血糖升高的患者身上,甚至不用服用药物,都能够起到良好的血糖控制作用,值得我们一直坚持。
当然,糖尿病的控制还包括合理用药,合理的使用降糖药,在生活调理的基础上,加强血糖的控制,同时在用药过程中注意控制血糖的达标和低血糖风险,如果单靠生活干预,血糖已经无法控制达到我们上述的达标水平了,就应该尽快的启动药物干预,通过三管齐下的方式,来加强血糖的管理,越早控制好血糖,血糖控制的越平稳,糖尿病的病程发展就会越慢,相关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几率也就越小。
能够平稳达标的控制血糖,虽然不能说是糖尿病已经“治愈”了,如果真的能够做到对高血糖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干预,尽早的控制好血糖水平,并且一直控制血糖的平稳达标,糖尿病人也完全可以活的健康,而且预期寿命也并不会比非糖尿病患者更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糖尿病这种慢病,如果做好控制,并不会影响我们的生命健康质量,这也是不是可以算是一种“治愈”呢?
糖尿病能彻底治愈吗?血糖平稳就意味着治愈了吗?
【专业医生为您做解答】
糖尿病彻底治愈,这是所有糖尿病患者的梦想,然而就目前的医学水平而言,糖尿病还是无法根治的一种疾病,但在现实生活中确实见到有些人查出血糖高于了糖尿病的诊断标准,通过控制饮食、加强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后,血糖恢复了正常且保持多年不再升高,这是不是糖尿病被治愈了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清楚地知道血糖为什么会高,糖尿病又是如何发生的?
导致血糖升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胰岛细胞受损或数量不足,不能分泌出足够的胰岛素,血液无法被运送进细胞内被利用,从而导致了血糖的升高。二是胰岛细胞分泌功能正常,但组织细胞上胰岛素运送血糖进入的通道异常,血糖不能及时被利用造成血糖的升高。
这两种情况可既可单独存在,也可同时存在。研究证实:在血糖升高的早期,以胰岛素抵抗最为常见,胰岛细胞分泌功能尚属正常,此时虽然表现为血糖升高,但实际上并非胰岛细胞受损而发生,可以说并非真正发生了糖尿病。
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有效控制,将不断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负担,长此以往胰岛细胞即会受到损伤而发生伤亡,胰岛素分泌即会越来越少,真正的糖尿病便发生了,成为了不可逆转的病变。
而消除胰岛素抵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生活方式干预,这也就是有些人血糖降至正常后,只要坚持良好生活习惯,持续多年不会再升高的原因。
对于真正发生的糖尿病,其最大的危害在于高血糖对血管的损害,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破坏及影响全身组织器官,引起多器官的病变,可以说糖尿病所有并发症的病理基础是血管的病变。因此,只要将血糖平稳地控制在目标范围内,这种血管损害的风险即会大大降低,从临床治疗的角度说即可说是临床治愈,但这是长期坚持治疗的结果。
此外,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糖尿病属于代谢性疾病,全身代谢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脂代谢等等,因此糖尿病人还应同时重视对血脂、血压等的控制,才能最有效的阻止与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才是糖尿病得以真正控制的根本。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糖尿病能彻底治愈吗?血糖平稳就意味着治愈了吗?
糖尿病是我国第一大代谢性疾病,是引起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神经损害的主要病因,一旦诊断为糖尿病,应给予合理的降糖治疗,以延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那么,糖尿病能治愈吗?血糖平稳就意味着治愈了吗?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就目前的医疗技术而言,除开少数糖尿病前期患者,多数糖尿病前期患者、几乎所有的糖尿病患者均无法治愈。更重要的是,糖尿病是一种进展性疾病,随着患病时间的延长,降糖难度也会逐渐增加。因此,平稳控制血糖达标是目前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手段。平稳控制血糖并非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多数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高于正常范围,如空腹血糖的正常范围为不超过6.1mmol/L,但多数糖尿病患者控糖目标不超过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的正常范围不超过7.8mmol/L,但多数糖尿病患者控糖目标不超过10mmol/L。之所以糖尿病患者血糖要高于正常范围,是因为糖尿病患者对低血糖不耐受,很容易发生低血糖,发生低血糖时,血糖波动大,易增加靶器官损害;其次,低血糖是需要立刻处理的临床急症,因为血糖严重降低时会危及生命。因此,平稳控制血糖达标并非已经治愈糖尿病,即使血糖已经控制达标,引起血糖升高的原因如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不足等依然存在。
随着医学的发展,我们期待未来有机会治愈糖尿病,但目前依然需长期给予药物治疗,以平稳控制血糖达标。在制定降糖方案时,所有糖尿病患者皆应改变生活方式,适当减少主食入量,戒酒或限酒,适当运动、减轻体重等;其次,应选择合理的药物治疗,糖尿病患者什么时候启动药物治疗,什么时候加用另一种降糖药,应根据糖化血红蛋白决定。当糖化血红蛋白超过7%时,应开始启动药物治疗,根据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情况,以一种降糖药、两种降糖药、三种降糖药依次递增,降糖目标为低于7.0%,如果联用三种降糖药依然不能控制血糖达标,则应启动胰岛素降糖。降血糖的目的是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而部分糖尿病患者即使血糖达标,也可能出现并发症,因此降血糖的同时,应注意筛查心血管,肾脏、神经、视网膜等靶器官损害,发现靶器官损害时,也应针对靶器官损害给予合理的治疗,避免损害进一步加重。
综上,糖尿病目前尚不能治愈,多数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给予药物治疗,以平稳控制血糖达标,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感谢大家的阅读!
若有不妥,敬请斧正!欢迎评论区咨询与交流!
注: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糖尿病能彻底治愈吗?血糖平稳就意味着治愈了吗?
糖尿病能彻底治愈吗?血糖平稳就意味着治愈了吗?
从理论上讲,任何病都是可以根治的,关键是能不能找到真正的病因,找到解决这个病因的方法,就像补车胎一样,把被扎的自行车胎,打上气,放进清水盆中,看到哪里冒气泡,就知道哪里破了,然后补上,问题就解决了。如果不用水盆,靠猜想,或用手摸,那简单的问题一下子就复杂化了,用时长,还不见得找的对。
现在很多糖尿病患者,都是通过控制饮食,运动,吃药还维持血糖平衡的,这种方法,表面看问题解决了,但是很多病人都有体会,病程越长控制越难,到最后还可能出现并发症。
这是因为,控制饮食,运动这些方法都是不吃糖,或把糖直接排出来,导致的问题是身体更加缺糖,缺糖时间长了,就会无力,消瘦,甚至肾衰竭。正确的方法是解决细胞缺糖和血液糖多的矛盾,解决糖的代谢吸收问题,这种思路,即便不能根治,,而不会出现并发症。
糖尿病能彻底治愈吗?血糖平稳就意味着治愈了吗?
从目前的科学研究来讲,1型糖尿病还很难实现彻底治愈!2型糖尿病的患者个别类型有望实现治愈!
但最近看到了一些报道!对于肥胖型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胃袖带手术在降体重的同时可以实现血糖的正常;对于无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可以做《腹腔镜下肠转流微创手术》达到血糖的平稳,不服药!效果明显!
糖尿病能彻底治愈吗?血糖平稳就意味着治愈了吗?
我国是糖尿病大国,由于我国经济实力及人民物质生活的提升,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给很多人生活带来了困扰,多数人血糖高且有临床表现时才吃药,一旦血糖平稳就会放弃吃药,其实血糖平稳并不等于糖尿病治愈了,而是稳定在健康的区间内游荡。
以目前的医疗来看,还没有完全治愈糖尿病的手段,多是通过服药或其它医疗手段将血糖控制平稳,不使其产生大的波动以危及靶器官。现在很多慢性病,只能平稳控制,并不能治愈,像糖尿病、高血压等,虽然不能治愈,但若能平稳控制,完全和正常人一样生活。但血糖平稳并不是糖尿病治愈。若血糖不能平稳控制会发生以下并发症。
1.糖尿病肾病该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终末期肾脏病的第二大原因,一旦发展到终末期肾脏病,治疗上就很困难,但若积极控制血糖,就会减少糖肾的发生。
2.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该病是糖尿病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病急,病程短,刚开始常表现为多尿、烦渴、乏力等糖尿病症状加重或首次出现,若耽误治疗,则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表现。检查时发现尿糖、尿酮体呈强阳性;血糖升高(16.7~33.3mmol/L),血酮体升高(约4.8mmol/L)。
3. 高渗性高血糖状态该并发症较严重,刚发病时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的典型临床表现,但1-2周后,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严重脱水,波及中枢神经出现昏迷等症状。检查时发现尿糖强阳性,尿酮体阴性或弱阳性,血糖明显升高(>33.3mmol/L),血酮体正常或略高,有效血浆渗透压明显升高(>350mmol/L)。
4.糖尿病眼部并发症眼部病变也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若血糖控制不佳一般会出现视网膜眼底病变、葡萄膜炎、白内障等。
除了以上并发症外,还会出现糖尿病足、心血管疾病、神经病变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都是可以平稳控制血糖后避免发生的。
目前治疗糖尿病的方式有很多,一般用西药降糖,也可以用中药、针灸等,但必须结合严格的饮食,保证蛋白质、卡路里的摄入均衡。
文:卢冬冬/王传航教授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