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高到多少就会有并发症?查了几次血糖都在7.5左右会发生吗?

有很多朋友,明明发现自己血糖升高了,甚至都已经达到了确诊糖尿病的水平,去迟迟不去控制血糖,偏偏要跑来问:血糖高到多少才会出现并发症啊?这种问法总让我觉得,他的言外之意就是:没有并发症,没感觉,就先不控制呗,等出现了并发症再说。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认知,也是一种非常错误的做法。

比如这样一位朋友,几次检查空腹血糖都达到了7.5的水平,这样的空腹血糖水平,已经完全可以确诊为糖尿病了,这时候如果说还要等着血糖继续升高,升高到不得不控制或出现并发症的时候才去控制,就太晚了!

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代谢异常为基础的慢病,其最大的危害,就是长期不控制,会导致身体出现这样那样的并发症,比如对动脉大血管形成影响,会加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再比如对肾脏的微血管形成影响,就会影响肾脏的功能,形成糖尿病肾病,对视网膜微血管形成影响,就会出现眼底出血甚至致盲等问题;糖尿病足、周围神经病变等等,都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

一种错误的认知是:血糖高到某个值,就会发生某种或某几种并发症。实际上,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具体的血糖值并没有必然的关系,糖尿病的病程发展,是一个高血糖长期影响身体健康的过程,由于体质不同,血糖控制的情况不同,糖尿病病程发展不同,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和早晚也各有不同,也不是糖尿病人也并不是一定就会发生相关的并发症。

糖尿病的并发症并不与具体的血糖值相互关联,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血糖水平越高,控制的越差,控制的越晚,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就越快,发生风险就越大,因此,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于糖尿病的重视程度和血糖控制水平。

因此,既然担心糖尿病会引发相关的并发症,也知道糖尿病会引起相关的并发症,那么不妨尽早的把自己的血糖水平控制好,空腹血糖7.5,虽然属于已经确诊糖尿病的情况,但也应该是糖尿病初期,不太严重的情况,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能够通过生活上饮食调理、加强运动,合理用药等方面,做好血糖的控制,把空腹血糖尽量的控制到7.0以下,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控制到7.0%以下,甚至在身体条件比较好的情况下,控制到6.5%以下完全正常的水平,才能够更好的控制糖尿病并发症风险。对于糖尿病预防、强化控制的多项国内国际大型临床研究都证明,尽早的控制好血糖水平,在身体耐受的情况下,尽量的保持血糖水平的达标,不但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而且能够大大的减缓并发症的发生时间。研究证明,人体血糖代谢有记忆效应,越早控制血糖水平,血糖就更容易控制,糖尿病的并发症风险也更低。

空腹血糖到了7.5这样的水平,可能您离并发症的发生还有很长的时间,但如果完全不注意控制,血糖也会越来越高,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几率也会越来越大;而如果从现在就开始注意血糖的控制,在身体耐受的情况下,强化控制好血糖,身体的健康获益会更大,甚至终生都不会发生糖尿病的并发症,这两种选择,您选哪一个?

血糖高到多少就会有并发症?查了几次血糖都在7.5左右会发生吗?

大家好,我是一名内科医生。我对这个题目的理解就是“题主血糖在7.5mmol/l左右,目前比较担心糖尿病的并发症”。其实个人来看,这个问题给出的信息量太少,因为最重要的糖尿病发病时间以及7.5mmol/l的血糖值到底是空腹的还是非空腹的咱也无从得知,那何谈并发症呢?但从大方向来看,血糖值的高低与并发症的发生确实是密不可分的。下面我就来谈谈我的看法。

对糖尿病的简单介绍

●在很多老百姓眼中是这么看待糖尿病的,糖尿病无非就血糖高一点,不能吃甜食,其它的就一概不知了。这其实是一种极为片面的观点,对糖尿病的认识也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没有深层次的认识。糖尿病它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易患率非常高的非传染性流行性疾病,据统计,全世界范围内大概有2亿以上人口罹患糖尿病,而每年因糖尿病死亡的患者就高达300万人。

●目前认为,持续的高血糖状态与长期未受控制的代谢性代谢相关障碍可引起全身重要组织脏器比如眼、肾脏、心脏血管、微循环及神经系统的慢性累积性损害及其功能进行性受损以致衰竭。有些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血糖波动较大,然而有些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好的糖尿病患者仍然可能存在血糖波动幅度比较大的情况,所以仅凭糖化血红蛋白直接判定血糖的控制情况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注意了,如果机体在急性创伤打击等状态下会出现血糖在应激状态下急剧升高,在这种情况下给予控制血糖治疗即有可能出现血糖失控性降低的情形,从而导致医源性血糖波动。患者出现低血糖后,反跳性高血糖也会引起血糖波动。所以个人从经验来看,糖尿病及其器官慢性并发症的病情严重程度不但与较高的血糖水平有关,更与血糖的波动幅度呈现正相关。

血糖值及血糖波动对人体会造成哪些损害?

●胰岛素抵抗

①肝脏胰岛素抵抗:肝脏的胰岛素抵抗表现为糖原合成减少及抑制内生葡萄糖能力降低。因为有研究发现,胰岛素受体底物磷酸化与肝脏胰岛素敏感性关系密切。氧化应激、炎症等刺激会影响胰岛素底物的活化及信号转导,进而导致肝脏胰岛素抵抗。

②脂肪胰岛素抵抗:不知大家发现没有,其实多数的糖尿病患者都容易合并脂质的代谢异常。而过量的脂肪组织会引起脂代谢异常即胰岛素抵抗。有相关的研究显示,脂肪可能是胰岛素胰岛素抵抗发生的起始部位,血中游离脂肪酸增高导致脂质过度沉积,进而刺激脂肪细胞分泌多种活性物质。而这些活性物质在脂肪组织胰岛素抵抗中起重要作用。故而持续性血糖增高会引起脂肪组织胰岛素抵抗。

③骨骼肌胰岛素抵抗:因为血糖持续升高会干扰到骨骼肌胰岛素受体、胰岛素受体底物、葡萄糖转运等胰岛素信号通路中的位点,从而诱导胰岛素抵抗。大家可能有疑惑,为什么我总说胰岛素抵抗,其实就是因为2型糖尿病的特点就是以胰岛素抵抗为主。

●胰岛β细胞功能受到影响

有趣的是,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会加重血糖的波动,血糖的波动又会加重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而且波动性高血糖比持续性高血糖更容易损伤胰岛β细胞功能。所以咱们通俗点理解就是这二者之间走到了一个死胡同,不断的在恶性循环。

●损伤血管内皮细胞

很多人其实不理解,我有糖尿病,但我哪哪都好好的,为什么比普通人更容易患上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视网膜病变、慢性肾病等疾病呢?这主要与糖尿病的血管并发症有关系。它又是怎么引起血管并发症呢?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损伤我们的血管内皮细胞,因为在持续的高糖影响下,内皮细胞会失去原有的氧化还原平衡而蓄积大量的活性氧,相对应的还出现了还原酶,也就是抗氧化酶的活性明显下调,从而使细胞处于氧化应激状态之中。

关于糖尿病并发症的解释

●慢性并发症

相信经过我前面的一番梳理,这点理解起来就比较简单了。大家要明白,临床上并没有什么确切的数值说你血糖到了这个范围就会发生并发症,没到这个范围就一定不会发生并发症。这其实是在认死理,我们不能这么钻牛角尖。况且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本来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我的观点就是血糖值越高、血糖控制的越不稳定那并发症就来的越快、越早甚至越严重,他们之间均呈正相关。

●急性并发症

对于糖尿病的并发症,人们听得更多的恐怕是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糖尿病胃轻瘫等,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这些慢性并发症短时间内是不会要你命的,但是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性昏迷那可真的是分分钟要你命。在血糖数值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血糖值常在16.7-33.3mmol/l,糖尿病高渗性昏迷血糖值常在33.3-66.6mmol/l。

题主7.5mmol/l左右的血糖该怎么有效应对?

●这里我需要指出的是,如果你这7.5mmol/l的血糖是空腹的。那我告诉你,血糖你还没达标,至少需要控制在4.4-7mmol/l。如果是非空腹的,那我会夸奖你几句,因为这个血糖控制的还不错,我们建议非空腹血糖是≤10mmol/l即可。这仅仅是其中一项指标,其它几个重要的如糖化血红蛋白需控制<7%;血压需控制<130/80mmhg;血脂方面,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男性>1.0、女性>1.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合并有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则需<1.8、未合并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2.6即可)。甘油三酯<1.7;在体重指数方面(BMI)需<24。

●在具体对策方面,如果是餐后血糖控制不好,首先需要控制饮食,少量多餐,尽量少进食粥、面条等特别容易吸收而升高餐后血糖的食物。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适量运动,如果经过饮食+运动仍控制不佳,那么可根据具体的降糖药物作用机制加用控制餐后血糖的药物,以保证餐后血糖达标;如果你是因为应激饮食引起的血糖增高,那就及时解除诱因,积极治疗原发病,严密动态监测血糖,以防止血糖可能骤然下降。

综合总结

问答中关于具体的口服药物、胰岛素类型及相关的调整方案等我未展开来一一分析,这是因为疾病具有个体化的特点。调控血糖需在专业的内分泌医生指导下进行,不是说看了一两篇科普文章就能解决的。该文也不构成医学治疗建议,也不具备医疗指导意见,仅为健康科普所用。个人经验总结而成,不加入专栏,无偿、免费的让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有血糖方面的疑问可以评论区留言,我将一一解答。如果学到了,不要吝啬,点个赞,转发一下帮助更多人,感谢支持。

血糖高到多少就会有并发症?查了几次血糖都在7.5左右会发生吗?

血糖多少会出现并发症?

并发症分急性和慢性并发症,急性并发症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慢性并发症有微血管并发症和大血管并发症两种,微血管并发症有眼、肾、周围血管、神经病变等,大血管并发症有心、脑等。

对于急性并发症,一般来说都是短时间内血糖升高所引起的,发病时血糖一般都非常高。很多情况下血糖超过16.7mmol/L,存在急性代谢紊乱,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憋喘、脱水症状明显,精神萎靡,严重者会出现意识障碍,昏迷,甚至死亡。尿常规检查可出现大量尿酮体阳性,血中呈酸血症状态,高渗昏迷的患者会出现血渗透压非常高。这两种疾病,可发生于青少年和老人,一般病情较重,进展较迅速,需要紧急急症处理,否则有生命危险。

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是由于长期的血糖控制比较差出现的,但是当发现并发症出现的时候,血糖不一定很高。慢性并发症会损害人体的多个组织器官,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

有些患者可能就是由于慢性并发症如视物模糊、肢体麻木、尿毒症等症状来就诊的,这是患者的血糖升高可能已经很久了。但经过积极的控制血糖,血糖可能已经达到正常情况,但患者仍呈慢性并发症状态。

血糖在7.5mmol/L,会出现并发症吗?

这是有可能的,这种情况还要注意检查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情况,来进行综合分析。通常认为糖化血红蛋白是血糖控制的金标准,也是患者是否会出现并发症的临床依据。

按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的建议,患者血糖超过7.0mmol/L,糖化血红蛋白高于6.5%就需要降糖治疗,因为按照许多大型的临床试验对照证实,以上结果为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慢性并发症的临界点,来确定的数据,是有循证医学证据的。

因此对于血糖多次检查超过7.5mmol/L的糖尿病朋友,建议血糖降到7.0mmol/L以下,如果病程比较短,没有出现慢性并发症,预期寿命比较长,可考虑降至6.5mmol/L以下,建议采用饮食、运动等措施控制血糖,如果仍不能达标,则要在此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药物控制。但如果患者病程比较长,预期寿命比较短,有多种并发症出现,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5%以下也是可以的。

综上所述:糖尿病朋友当发现血糖高于正常,没有并发症出现时,要积极进行饮食及运动的治疗,如果以上治疗,血糖不能达标,则需要使用药物,尽量将血糖控制在目标血糖以内,防止并发症的出现。在以后的治疗过程中,要定期进行并发症的筛查,争取早发现,早治疗。

血糖高到多少就会有并发症?查了几次血糖都在7.5左右会发生吗?

糖友担心并发症的发生,这是好事,说明糖友还是蛮重视糖尿病的。那么,血糖7.5会不会出现并发症?血糖高到多少时,会有并发症呢?

一、血糖7.5mmol/L,算不算高?

我们先看下图:

可以看出,若7.5mmol/L血糖,是空腹测得,那这个血糖值就是偏高了;若是餐后测得,或者是随机血糖,那血糖7.5mmol/L,就是正常值,大可不必在意。

二、若餐后血糖7.5mmol/L,是不是就会有并发症呢?

答案是否定的。糖尿病最主要的危害,就是长期的高血糖,引起血管的病变。注意,是“长期”。

我们都知道,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之所以“慢”,就是因为它的损害,是慢慢形成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

因此,现在就算是测了几次的空腹血糖为7.5mmol/L,也不会立马就出现并发症。但是呢,我们一定要注意,若对空腹高血糖,放任不管,那并发症或许就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相反,我们若是从现在起,就开始积极控糖,就能做到延缓并发症的到来。如何做呢?

三、调节空腹血糖

关于空腹血糖的问题,我们已经提到过很多次。其实,导致空腹血糖偏高的原因,最主要就是苏木杰和黎明现象。鉴别它们,我们只需要加测一个凌晨3点的血糖,若测得血糖低于3.9mmol/L,那基本就可判断为苏木杰;否则,就是黎明现象。

然后,我们在根据医生的指导,及时调整用药即可。

四、血糖高到多少时,会出现并发症呢?

上面我们提到,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并发症一般不会立刻出现,这里指的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则会因为血糖的急剧升高而出现。

还记得我前些天才看到的报道,上海的一位小胖妹,因长期喝奶茶,导致住院抢救。后来,一测血糖,高达95.8mmol/L。

这就是出现了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高血糖高渗昏迷合并酮症酸中毒。

我们糖友要注意:当血糖在16.7~33.3mmol/L,就容易并发酮症酸中毒;当血糖超过33.3mmol/L时,就容易出现高糖高渗。

总的来说,血糖过高,特别是超过33.3mmol/L时,很容易出现急性并发症;空腹7.5mmol/L,虽不会立刻出现并发症,但也要注意调理,防止慢性并发症的提前到来。

创作不易,若觉得对您有帮助,请点赞、转发、评论!若还有不明白的,请评论区留言!

血糖高到多少就会有并发症?查了几次血糖都在7.5左右会发生吗?

糖尿病是我国第一大代谢性疾病,其最大的危害是各种并发症所带来的急慢性损害,且并发症的终末期病变常可致残、致命。因此,诊断糖尿病以后,应制定合理的降糖方案将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预防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那么,血糖高到多少会有并发症呢?血糖7.5mmol/L会出现并发症吗?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糖尿病的并发症分为急性并发症与慢性并发症。急性并发症是血糖急聚升高所致代谢紊乱,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与高血糖高渗状态。前者的血糖范围一般波动在16.7-33.3mmol/L,以脱水、酸中毒为主要表现,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呼气有烂苹果味道等症状,病情严重可出现嗜睡、昏迷,甚至危及生命;后者的血糖范围一般超过33.3mmol/L,以脱水为主要表现,口渴、多饮、多尿症状较明显,也可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二者的治疗均为补液、小剂量胰岛素降血糖,纠正电解质紊乱,经积极治疗后,病情常可好转。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较多,可累及心脑血管、肾脏、视网膜、神经、足等器官组织。慢性并发症在短期内表现不明显,随着病程的延长,症状会逐渐显现。虽然早期症状不显著,但损害却持续存在。当血糖高于正常范围(空腹血糖正常范围为3.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范围为4.4-7.8mmol/L)时,会出现心脑血管损害,主要表现为动脉内膜的损害,逐渐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心肌梗死、脑卒中的几率会随血糖的升高、病程的延长而升高;肾脏与视网膜损害,一般在诊断糖尿病时就已经出现,因此,其出现的节点几乎也是血糖超出正常范围后。

因此,血糖7.5mmol/L,不会出现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但可能出现慢性并发症。若7.5mmol/L为空腹血糖,已严重超出血糖的正常范围,出现慢性并发症的几率较大;若7.5mmol/L为餐后2小时血糖,则位于正常范围,不会出现慢性并发症。

综上,血糖高于正常范围,已经开始出现心脑血管、肾脏、视网膜等器官损害,达到16.7-33.3mmol/L可能会出现糖尿病痛症酸中毒,达到33.3mmol/L可能会出现高血糖高渗状态。

感谢大家的阅读!

医学莘期待大家的关注,呈上更多健康知识!

注:本文图片来源网络,若侵及版权,请联系删除。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血糖高到多少就会有并发症?查了几次血糖都在7.5左右会发生吗?

糖尿病发病率太高了,2017年我国20~79岁人群中糖尿病患者有1.144亿,居世界首位,身边亲友,随便一问都能找到糖尿病患者,大家也就习以为常,认为”糖尿病无非就是血糖高点,不能吃甜食嘛”,也没见有什么不妥。是的,糖尿病确实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累及全身多个器官系统统,大大降低生命质量。血糖高到多少就会有并发症?这是在工作中我们常常被问到的问题。我父母亲都是糖尿病病人,尤其是我父亲,发现糖尿病已经12年了,现在口服二甲双胍,血糖控制很好,暂时也没有并发症。今天我们来聊聊糖尿病并犮症问题。

1.糖尿病为什么会发生并发症?

按照病情进展缓慢程度划分,糖尿病并发症可以分为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

  • 所谓“急性”肯定是短时间发生的,需要“急救”的,是由于血糖急剧升高导致水电解质等代谢紊乱引发。
  • 所谓“慢性”是病程比较长,长期的高血糖腐蚀了血管壁、神经末梢、视网膜、肾脏等器官等,其实可以理解为,这些组织器官长期处于高血糖环境中,就像”泡”在糖罐里一样“泡”坏了,失去了正常功能。
2.血糖到了多少会发生急性并发症呢?

急性并发症主要有两种:酮症酸中毒和血糖高渗状态,这两种并发症跟血糖值有密切关系,也跟个人身体耐受和是否有严重基础病有关。

  • 当血糖≥16.7mmol/Ⅰ时,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病死率5%。发病原因常常是感染,如败血症、肺炎等等。表现为多尿、烦躁干渴、乏力,恶心、呕吐,严重者会出现昏迷、脱水,呼吸出现典型的烂苹果味。
  • 当血糖≥33.3mmol/l时,可能出现血糖高渗状态,病死率15%。常由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肌梗死或脑卒中诱发。多发生于已有数周多尿、体重减轻和饮食减少的老年患者。主要表现为深度脱水、意识昏迷等神经系统中枢损害症状。

这些急性并发症一旦发生,必须马上急救,否则危及生命。

3.血糖到了多少会发生慢性并发症呢?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高达100多种,常见的发病部位有心、脑、肾和眼。包括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部并发症、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糖尿病神经病变。严重可致肾功能衰竭、心梗、中风、糖尿病足导致截肢等。糖尿病发病后10年左右,将有30~40%的患者至少发生一种并发症,超过50%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脑血管方面的并发症,大约10%死于肾脏病变,糖尿病截肢的患者是非糖尿病的10~20倍。这就是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并发症的道理。

那么,血糖高到多少会导致慢性并发症呢?

跟急性并发症与血糖值明显相关不同,慢性糖尿病并没有明确血糖达到多少就会出现慢性并发症,从血糖水平来说,只要超过正常值,即空腹>6.1mmo|/l,餐后>7.8mmol/l,糖化蛋白>7%,血管、神经、肾脏、视网膜就会被“腐蚀”损害,血糖越高,持续时间越长,损害越重,出现并发症几率也就越高。

4.血糖7.5会发生并发症吗?

题主所说血糖7.5mmol/l,没有说清楚是空腹还是餐后的,如果7.5mmol/l的血糖是空腹的,那血糖没有控制好,至少需要控制在4.4-7mmol/l。如果长期血糖控制不合格,得糖尿病并发症的机率就会增高。如果是餐后血糖,这个血糖控制的不错,达标要求餐后血糖是在10mmol/l以内。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这两个值受饮食和身体状况影响很大,不能全面衡量血糖的情况。对血糖而言,更重要的是糖化血红蛋白,它反㬇的是3个月的平均血糖,更接近比较长一段时间里血糖的真实水平,达标要求<7%。

另外,糖尿病与高血脂、高血压合称为“三高”,这”三高“同属代谢性疾病,它们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往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需要综合治理。糖尿病病人要降低并发症发生,除了控血糖以外,还要求血压<130/80mmh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合并有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则需<1.8mmol/l,没未合并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2.6mmol/l,甘油三酯<1.7mmol/l。

小结:糖尿病并发症不可轻视,血糖短时间急剧升高,有可能导致急性并发症,危及生命。对于慢性糖尿病并发症而言,不能用具体血糖高达多少就发生并发症来界定,血糖越高,持续时间越长,损害越重,血压、血脂等指标控制不好,出现并发症几率也就越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