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怎么才能保证餐后血糖不过7.0mmol/L?
这位朋友对于餐后血糖控制的目标想设定在7.0mmol/L以内,这个要求可是够高的。糖尿病做好血糖水平管理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之一,但合理设置血糖控制目标,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通常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对于病程长短不同,年龄不同,血糖控制的目标也各不相同。对于65岁以下的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目标,在保证不发生低血糖的前提下,一般要求餐后2小时血糖能够控制在7.8mmol/L以内即可,而如果是65岁以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一般餐后血糖的控制范围可根据身体情况适度放宽,一般说来,控制在11.0以下,也是可以的。
因此,如果您是年纪较轻的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比如还未超过40岁,身体各方面状态不错,希望通过生活调节来控制血糖,那么设定一个较为严格的标准,比如说控制餐后血糖不过7,是完全合理的,如果您是多年糖尿病患者,年龄比较大,身体情况也不那么好,需要服用多种药物才能控制血糖达标的情况下,想要单纯通过饮食调理来控制餐后血糖7以下,这个标准设定就不那么合理。
除了餐后血糖以外,糖尿病患者在血糖监测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定期检查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反映了近2~3个月以来的血糖整体控制情况,一般说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糖化血红蛋白的整体控制水平应该在6.5%以内,而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可适度放宽至7.0%以内,而对于新发糖尿病,年龄较轻,身体状况较好的糖尿病患者,则可以尽量的在避免低血糖风险的前提下,将其控制在6.0以内为佳。
这位朋友问怎么吃才能控制餐后血糖到7以内?看来应该糖尿病情况应该不算严重,对于较为严重的糖尿病情况,单单靠饮食调理,往往是难以控制好血糖水平的。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调理,主要还是控制好2个方面,一是饮食结构,而是饮食摄入量。
饮食结构的控制和调整非常重要,一般说来,新鲜的蔬菜,低糖的新鲜水果,五谷杂粮,豆类,脱脂的奶类、蛋类等都是糖尿病患者饮食可以适量多吃的饮食,而对于高糖的饮食应该尽量少吃,肉类则可以适量吃,尽量选择饱和脂肪酸较少的去皮的禽肉、鱼肉等白肉食用更佳,在烹饪方式上,也要注意尽量减少烘焙、烧烤,油炸、油煎等方式,尽量减少食物营养流失的前提下,减少油脂的摄入。
除了控制好饮食结构,饮食量的摄入控制也是很重要的,糖尿病患者到底吃多少,是一个非常个性化的问题,比如说身材较瘦,活动量也较大的朋友,为了避免身体的低血糖风险和能量供应,可以适当的多吃点;而如果是身材肥胖,而本身日常活动量又较低的朋友,则应该更多的控制摄入,这对于改善体重,控制血糖,都是重要的方面。控制饮食摄入量,做到吃进去的“糖”(这个糖并不是真正的糖,而是指各种来源的碳水化合物等产糖物质)与身体对于“糖”的利用的平衡,才是饮食调理控制好血糖水平的基础和重点。
除了饮食上的合理调整和控制,通过生活干预控制血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坚持合理的运动锻炼,合理的安排运动锻炼,保持用氧运动和抗阻运动结合,坚持运动,每周运动锻炼时间不少于4天,这样才能够有助于血糖的进一步控制,在饮食调理和运动控制的同时,还要定期的监测血糖水平变化,如果血糖通过严格生活控制能够达标,可以先不用服药,但如果血糖通过严格自律的生活调理并不能达标,该用药,还是要及时的就医,根据医生给出的用药方案,合理用药加强血糖控制。
糖尿病患者怎么才能保证餐后血糖不过7.0mmol/L?
糖尿病虽然是一种终身疾病,但也是可控性的疾病,只要严格执行“五驾马车”控制好血糖,糖尿病患者的生命是不受影响的。
关于糖尿病的饮食,总结了一些注意事项:- 主食类:每餐主食约2两(估计也不会具体去称重),提倡粗细搭配,禁食稀饭、米汤、面汤(包括各种淀粉做的汤类、面条汤、馄饨汤等等)。
- 肉蛋类:每天不超过3两,可选用瘦肉、海产品等,尽量避免摄入过多的肥肉。
- 奶类:无糖酸奶等奶制品富含钙,有条件最好每天摄入250--500ml,纯奶也可以。
- 蔬菜类: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建议每天食用绿叶蔬菜不少于1斤。
- 油脂类:提倡植物油,减少动物油脂的摄入;尽量减少坚果类食物。
- 水果类:
前提是血糖达标:空腹血糖7mmol/L左右,餐后2小时血糖在10mmol/L左右,糖化血红蛋白在7%以内。
每天水果总量在4两之内在两餐之间吃。选择不易使血糖升高的水果,像西红柿、黄瓜(它们是蔬菜[灵光一闪]),柚子等,尽量避免像香蕉、红枣及所有干果类食物。
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建议暂时不要吃水果,不要在餐后立即吃水果。
关于运动运动应以不感到疲劳为宜,建议慢跑、快走、太极拳、游泳等运动。为避免低血糖的发生,最好选择再餐后进行,并携带糖块。
生活方式的干预戒烟限酒。长期饮酒不易控制血糖,空腹饮酒易引起低血糖。
关于糖尿病需要定期检查的项目体重、腰臀围、血压、空腹及餐后血糖(以上项目需要定期监测,做好详细记录,根据结果随时调整治疗)
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肝肾功能、尿微量白蛋白、眼底检查、周围神经及外周血管检查、心电图、胸片(以上检查需要根据病情需要,至少每3--6月检查一次)
另外,还需要定期接受糖尿病知识教育,做好用药方案的记录,如有任何不适,及时就诊。
糖尿病患者怎么才能保证餐后血糖不过7.0mmol/L?
我就是糖尿病患者,确诊为大约有两年,我比较任性,自出院以后,我自己做出了一个非理智的决定,不打针不吃药了,通过饮食与锻炼来控制血糖值,经历了450天左右,血糖值一般了,但歺后血糖值仍然比较高,总结经验与教训,管住嘴迈开腿与营养密不可分,三者缺一不可,我的做法是营养是第一位的,必须要去吃多吃丰富的呀,第二是迈开腿,把吃下去的营养给消耗掉,通过运动达标,难呀,不吃不行吗,嘴馋,只好运动吧,血糖值可不听你的,就是高,波动就是大,怎么办呀?为了血糖值的平稳,下定决心少吃一点吧,多多活动多点了,下大力气运动吧,消耗,脂肪,血糖值吧,只有这样能够保障血糖值吗,达标到7,做梦吧,我不敢想我做到的是11都特别的难,为我自己加油吧。
糖尿病患者怎么才能保证餐后血糖不过7.0mmol/L?
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饮食疗法控制和稳定血糖,关键的几点是要注意饮食低脂、低升糖、低热量、低淀粉、低盐、低油、高膳食纤维,以及饮食结构的多样化,多组合。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目前还没有根治疗法,不能完全治愈。饮食疗法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推荐几种适宜糖尿病患者的主食做法:1、最简单且营养的是藜麦饭,煮15~20分钟后,滤掉汤水,汤水可以在餐前喝,增加饱腹感,减少进食量。
2、藜麦和大米小米一起焖饭,少放大米。 煮出来的三米饭,色泽好看,口感美味,营养丰富。
3、黑豆燕麦饭或黑豆燕麦粥,黑豆和燕麦均需提前浸泡,煮粥那样煮就可以。进食量应该不会多,可以一次多煮点,放冰箱里,下次直接热一下吃。
4、也可以单独吃燕麦仁,我们一般用燕麦仁来煮汤,如燕麦仁排骨酸汤,味道很好,汤菜都有。血糖高的话一次少吃点。
5、黑米饭对控制血糖也不错,不过吃过几次,口感不太好就不再吃了。
6、全麦粉和杂粮面掺一起做馒头,口感很好。
7、买好品质的整粒燕麦,自己把燕麦压成厚片,用擀面杖就可以擀开。和大米小米或藜麦一起焖饭。
日常饮食要均衡多样,各种能吃的食材掺杂在一起搭配着吃,调换着吃,粗细搭配,米面互换,避免饮食单一。糖尿病患者怎么才能保证餐后血糖不过7.0mmol/L?
感谢小助手邀请。
控到7mmol/L还真是难,即使是普通人餐后血糖也可以直接升到10以上,血糖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降下来,胰岛素的作用也是需要时间的,一般我们测的不是餐后瞬时的血糖,而是餐后1小时,或餐后两小时这两个指标,如果餐后1小时正常来说最好在11mmol/L以下,餐后两小时基本能恢复到7.8mmol/L也就是不错的状态。7mmol/l以下那已经算是临近空腹饥饿状态下可测到的数值。当然的确也有餐后1~2小时血糖控制不好的糖友,糖尿病患者最头疼的莫过于餐后1小时~2小时血糖总控制不稳定,一餐过后隔很长时间都觉得身体不对劲儿,测个血糖还依然维持在13左右,首先餐后血糖的情况因人而异,如果是年事较高的糖友血糖都会有些偏高,如果餐后两小时能控在10mmol/l左右都是能接受的。
如果糖友还想要改善自己的餐后血糖,那么就要注意自己的饮食情况,每一餐最好以清淡饮食为主,烹饪方式清淡,避开油炸、爆炒、红烧等料理习惯,少吃一些麻辣烫、火锅、烧烤形式的食物,多在家就餐,避免总是下馆子和点外卖的习惯,外面的食物为了迎合大家的口味,一般会添加较重的调料,也搞不好其中加了很多蔗糖、油脂等成分,对血糖就会有较大影响;每顿吃个七分饱即可,暴饮暴食也可能造成高血糖的情况。主食的选择上,我们尽量避开“细粮”,细粮其实就是指加工程度较高,麦麸成分损失大量的主食类食物,如我们常吃的白米饭、白面条、精白小麦粉做成的包子、馒头等,由于它们的加工损失了较多膳食纤维,因此消化吸收速度较快,很容易引起血糖飙升的情况。主食我们可以“粗细结合”,在细粮中添加一些粗粮,例如杂豆、薯类食物、坚果类也是可以的,它们能补充损失的膳食纤维,有助延缓食物消化速度,帮助我们平稳餐后血糖。
可多增加蔬菜类、全谷物类食物的摄入量,它们都是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不仅能提供丰富营养,而且有助延缓血糖上升速度。除了避免添加了精制糖的食物,含淀粉/碳水化合物较多的食物也应当注意,例如薯类食物,水果类,这些应当控量食用,如果菜肴中有富含淀粉的食物,如莲藕、土豆、年糕、面条、山药等等,应当适当减少主食的摄入量;水果最好不要在餐后食用,选择两餐之间肚子饿的时候或运动后来吃会是更好的选择。除了含糖食物,糖友还应当注意控制高油高脂食物的摄入,入肉类的摄入适量,每日推荐45~70g,避免过多吃五花肉、肥肉,动物内脏等食物,高胆固醇、高脂食物的过多摄入可能造成胰岛素抵抗,同样是不利糖友控制血糖的。餐后散步是个好习惯,特别是晚餐过后,血糖最容易飙升,而平稳速度较慢,我们可以散步40min~1小时,对平稳血糖是十分有利的。
糖尿病患者怎么才能保证餐后血糖不过7.0mmol/L?
糖尿病患者应控制血糖水平,以减少今后并发症的发生,不同人群血糖控制水平有所差异,当然,整体来看,我们建议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应控制在7.0mmol/L以内,餐后两小时血糖应控制在10.0mmol/L以内,糖化血红蛋白应控制在7.0%以内,对于中青年人群,应更严格一些,而对于预期寿命较短者或高龄老人,可适当放宽目标。
有人问,糖尿病患者应该做怎样才能保证自己餐后血糖不超过7.0mmol/L?餐后不超过7.0mmol/L的血糖水平,可以说已经达到正常血糖范围,因为正常人餐后两小时血糖在4.4~7.8mmol/L,超过11.1mmol/L,即应考虑糖尿病。虽然说7.0mmol/L的血糖水平是很好的血糖范围,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不一定都要达到这一范围,治疗目标还需个体化,当然,如果想达到这个范围,前提是大家必须坚持规范化治疗。
糖尿病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患病人数众多,并趋于年轻化,由于血糖水平持续性升高,目前尚缺乏有效根治办法,如果不进行规范化治疗,病情常常会很快进展,进而出现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严重时甚至可导致死亡,大家必须引起重视。对于糖尿病的治疗,目前推荐“五驾马车”的治疗方案,应包括教育、饮食、运动、药物和监测,缺一不可,治疗需个体化,长期坚持。
糖尿病不是绝症,但也绝对不是不经治疗就可以控制的疾病,只要我们正规治疗,都能很好的控制病情,大家应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做到合理饮食,三餐要定时定量,严格限制每日总热量,少吃高升糖指数食物,如稀饭、糖果、饮料、巧克力等。糖尿病患者要坚持规律运动,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讲求循序渐进,推荐进食一小时后开始,避免空腹运动,也要避免服药后立即运动,以免诱发低血糖发生。糖尿病患者要坚持规律服药,药物要个体化,必要时可使用胰岛素替代治疗。我们在正规治疗的同时,也要注意监测血糖水平变化和定期复查,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希望本文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欢迎文末留言,一起探讨。
本文由黎医生谈健康(原全科扫地僧)原创写作,转载务必注明出处。
关注@黎医生谈健康,获取更多健康知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