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报告怎么看?

如果要评估心血管的健康风险情况,或者了解自身的血脂代谢情况,进行血脂检查是最直接和最准确的方法,但拿到血脂报告单,上面一项一项的检查结果,到底代表了什么,大家却往往一头懵,对于如何来解读血脂检查报告单,今天就来简单的为大家介绍一下。

血脂检查通常有4项或者7项,在介绍这些指标之前,我们先来说下血脂检查前应该注意的几个小事项——

1. 血脂检查前,应该注意保持饮食的平衡,通常建议应该保持2周以上的正常饮食;

2. 检查前一天不要饮酒,特别是大量饮用烈性酒;

3. 检查前一天不建议进行剧烈运动;

4. 检查前12小时应该保持空腹,避免进食和饮水。

做到以上几点,进行血脂检查时,测得的相关指标能够更好的反应身体各个血脂指标的情况。

下面来说血脂检查报告单的问题,我们以常见的血脂7项来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各项指标的检查意义——

1. 总胆固醇,血脂检查的报告单上,首先就是这一项,总胆固醇反映的是血液中胆固醇的总含量,包含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胆固醇的综合,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占多数,因此,通常它的升高,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升高相互伴随。一般情况下超过5.6mmol/L(以下单位同)左右为升高(不同机构可能略有差异),如果总胆固醇水平超过7.2,就凭这一个指标,就可以评估为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风险。

2.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B,这两个值反应的都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载脂蛋白B是低密度脂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低密度脂蛋白结合后,胆固醇的含量约占60%左右,而且低密度脂蛋白是转运胆固醇到周围组织的主要蛋白,因此,低密度脂蛋白是评估血脂水平以及心血管疾病的最重要指标之一。

通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超过3.4,即为超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提高,通常伴随着载脂蛋白B的升高,但有一种情况值得注意的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不超标,但载脂蛋白B水平超标,也会导致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加大。

通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如果超过4.9,不用综合其他风险因素,就属于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风险。

对于已有心血管疾病问题的患者,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达标值也要注意,一般情况下,想要减少心血管疾病的二次发作风险,把这个值控制到3.4以下是远远不够的,一般建议把这个值控制到1.8以下才算达标。而对于无心血管疾病,但属于高危风险的朋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应该控制到2.6以下。

3.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A是组成高密度脂蛋白的重要蛋白,因此这两个值的高低也是密切相关的。通常说来,高密度脂蛋白是负责转运外周组织胆固醇至肝脏来进行分解代谢的脂蛋白,这个值高一些,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会低一些,但也有研究发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特异性偏高的情况,其对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降低并不那么明显,因此,同时评估载脂蛋白A的情况,也就显得更为重要的了。

通常说来,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A偏低,是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一般来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正常值是1.0左右,如果低于1.0,就属于偏低的情况,值得引起注意。

在心血管疾病风险的评估和控制中,除了要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外,还可以看以总胆固醇值减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值得出的“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一般情况下,已有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这个值,控制在2.6以下算达标,心血管疾病高危风险的预防中,这个值控制在3.4以下算达标。

4. 甘油三酯,甘油三酯是独立于上述指标以外的一个独立指标。通常甘油三酯反应的是血液中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通常说来,甘油三酯超过1.7就算是偏高的,甘油三酯的升高,不但对于心血管疾病是一个风险因素,甘油三酯的重度升高,超过5.6的情况下,还会因为血液粘稠度增加导致急性胰腺炎的发作风险,也是值得注意的。

5. 脂蛋白a,脂蛋白a的合格范围是10~140mmol/L,但有少数人却大大的超出这个范围,对于这样的情况,如果确认没有导致脂蛋白a升高肝胆相关疾病,大可不必太过担心,通常认为脂蛋白a偏高确实是一个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但这个值的偏高,与遗传因素个人体质关系很大,与饮食调节,服药控制关系不是很大,既然属于体质问题,又很难调节,那就调节好其他相关指标,尽量的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就可以了。

血脂报告怎么看?

你好,血脂检查是在体检和疾病筛时,都是常规则检查,好多患者看作血脂检查报告,疑问重重!其实,若是了解血脂检查报告的特点及相关意义,即怎么看血脂报告,不必过分担心的。血脂检查报告如图一般我们说的血脂检查通常包括四项:1,甘油三酯(T):如图,2.03,箭头朝上,表示升高,因其超过了正常范围(0.2~1.71mmol/L),这个值最易受饮食的影响,若检查前几天没有素食者,有可能升高。一般偏高问题不大,若明显升高几倍达10mmol/L(饮食、肝、小肠等疾病引起),就有患急性胰腺炎的可能。2,总胆固醇(TC):如图,4.51,其在3.25~5.2mmol/L之间,为正常的。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如图,2.37,其也在2~3.12mmol/L,为正常的。

以上3个血脂总称为“坏胆固醇”,其增高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其中以LDL-C最为重要。

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如图,0.88,箭头朝下,表明低于正常值1.1~1.55mmol/L。而HDL-C则被认为是“好胆固醇”,即对身体好的,是冠心病的保护因素,所以降低后患冠心病的风险增大。

若是前三个的结果偏高偏低大家不要担心,可能是饮食等因素影响,没有大的疾病。若是大大超过正常值,医生会帮助找原因。

另外,若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肥胖、吸烟、早发缺血性心血管家族史、高龄等,各个血脂的值的意义不一样,要求降到某个值的标准又不一样,是否需要吃调血脂药物,这些复杂的事情交给专业医生处理。作为患者,切记以下两点:

1,血脂异常是通过实验室检查而发现、诊断及分型的。测定空腹(禁食12~14小时)血浆或血清TC、TG、LDL-C、HDL-C。抽血前的最后一餐应忌食高脂食物和禁酒(否则检查不准确的)。

2,血脂高低,正常,不要自行乱吃药物,以免发生不良副作用。若有异常,一般应注意生活调整,1个月后复查,或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血脂。最后,有的血脂报告还包括其他的一些脂蛋白,其作用不如这4个应用广泛,医生会根据具体问题分析。

血脂报告怎么看?

因为全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健康的重视程度加强,同时随着体检也越来越普及,血脂的化验就变的越来越普及,可以说大家可能都测量过。那么,拿到一份血脂报告,我们应该怎么看呢?张大夫告诉你,可能涉及到以下几项。

1、 甘油三酯

甘油三酯是血脂谱中最受瞩目的一项,可以说甘油三酯受到的饮食影响最大,一根不起眼的油条就可以让你的甘油三酯升高。甘油三酯升高被称之为“高甘油三酯血症”,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口服药物改善。

2、 总胆固醇

总胆固醇升高被称之为“高胆固醇血症”,如果被诊断高胆固醇血症,一方面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就是可能需要求助于他汀类药物。

3、 高密度脂蛋白

高密度脂蛋白是一种“好血脂”,越高越好。它越高人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可能性就越小。但是,至今也没有一个方法可以确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

4、 低密度脂蛋白

对于低密度脂蛋白来说,它是臭名昭著的“坏血脂”。它升高超过一定范围就会让人体产生心脑血管疾病。我们针对它有一些药物可以用,比如说他汀类药物、依折麦布等。

5、 载脂蛋白A

载脂蛋白A与高密度脂蛋白呈正比,可以说高密度脂蛋白高,它可能就会随之升高。

6、 载脂蛋白B

对于载脂蛋白B,它可以与低密度脂蛋白呈正比关系,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它就可能升高。

7、 极低密度脂蛋白

极低密度脂蛋白越高,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机率越高,可以说它是仅次于低密度脂蛋白“坏血脂”。

以上是我对于血脂化验单的简单解释,大家对号入座,看看能不能有所帮助。

血脂报告怎么看?

大家都知道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人类二十岁左右,就能观察到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吸烟人群,肥胖,油腻饮食和部分遗传家族中这种动脉粥样硬化现象更加严重,血管堵的也更早。所以医院检查心脑血管疾病必查项目就是血脂检查。

血脂的正常值现在的化验单上都有的,不要这么去记,关键是搞清楚他们的意义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医院血脂化验单中指标包括脂质、载脂蛋白、脂蛋白三大类。 脂质主要指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它们不溶于水,需要和载脂蛋白结合形成脂蛋白(如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C),才能在血中运输。 血脂化验单上我们谈论的指标主要是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被国际公认是“坏胆固醇”。它可以渗透到血管壁里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严重者可以引起血管狭窄甚至堵塞,造成组织缺血、坏死,引起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和外周动脉病等致死致残的严重性疾病,所以这是目前最受重视的血脂指标。但实际上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也是人体必需的成分,对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有重要作用。只要在适当的水平就可以了。

高密度脂蛋白常被称为“长寿胆固醇”,他在血管中担任“清道夫”的角色。“当我们血管壁上有血脂、斑块的时候,高密度脂蛋白把这些东西转运到肝脏里面进行代谢,最终排出体外,有效地防止了胆固醇在肝外组织沉积。

甘油三酯,它升高也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还和肥胖、脂肪肝、代谢综合征、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相关,但是它的危害性不像低密度脂蛋白那样被国际公认,但是高甘油三酯比高胆固醇的危害更加大,更加容易产生心脑缺血性改变。

目前认为,针对不同危险人群,血脂目标值是不同的, 如果患有冠心病、脑梗或者严重的外周血管动脉粥硬化,那么他的低密度脂蛋白最好控制到1.8mmol/L以下; 如果患有糖尿病或慢性肾病,一般要求低密度脂蛋白低于2.6mmol/L。 所以在看血脂化验单的时候,不要只看有没有箭头,要知道对于不同的人群,还有正常值的正常值。

还有一个要注意的情况,就是血脂检查的干扰因素有很多,有几种因素可能会影响到血脂测量的准确性。 1.测血脂前一定要严格空腹,做到禁食8小时。检查前早晨喝水,喝清粥,都会影响测量结果,2.测血脂之前的48小时甚至前3天之内,都要尽量避免高脂食物。3.抽血前三天尽量避免饮酒,饮酒对甘油三酯影响非常大; 4.合并其它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脂肪肝等)以及一些正在服用的药物都可能会影响血脂检测结果。

所以判断血脂高低都要定期复查,检查前避免干扰因素。

喜欢我的观点, 可以点赞我 和转发

觉得我的回答有道理,可以关注我

觉得我的回答欠佳,可以回复告诉我

我是专业的神经外科从事介入的医生,会有更多的脑血管疾病健康知识,干货“奉献”给你的。谢谢。

血脂报告怎么看?

血脂检测,其报告主要需要关注以下五个指标;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

通常我们所说的高血脂指的是血脂的某一项或几项升高,比如单纯的甘油三酯升高,为高甘油三酯血症,单纯的胆固醇升高为高胆固醇血症,甘油三酯及胆固醇均升高为混合型高脂血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一组“冤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血管更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对血管具有保护作用。因此低密度脂蛋白低点好,高密度脂蛋白高点好。

针对不同人群,血脂报告有不同的解读意义
  1. 对于没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斑、脑中风等疾病的人群,看血脂报告简单的多,看后面的参考值,如果自己的检测结果在参考值范围内,检查结果没有箭头等着重标记,那么恭喜你,您的血脂正常。甘油三酯水平升高正常为<1.7mmol/L;轻到中度升高为2.2-5.6mml/L,重度升高为>5.7mmol/L。

  2. 有冠心病、脑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或者有糖尿病,主要需要看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两项指标,胆固醇的合适水平应<5.2mmol/L,轻度升高为5.2-6.2mmol/L,升高为6.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最佳水平应<1.8mmol/L。

  3. 有高血压、肥胖、吸烟的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要<2.6mmol/L。

我是全科鲜医生,感谢您的阅读,如果觉得还行,请给我一个赞,您的支持也是我一直坚持的动力,欢迎大家转发评论,谢谢!

血脂报告怎么看?

谢谢悟空邀请!

本问答比较枯燥,无味,都是有关方面的专业内容,但本文对于高危动脉粥样硬化等人群以及其他潜在血脂升高的人群,不无益处,不妨一读。

血脂是指血清里各类脂质如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以及少量脂肪酸和其他脂质的总称,纸质不溶于水,在体内与载体蛋白结合形成可溶性的脂蛋白颗粒,随血液循环运送到各组织完成其生理功能,临床上最常用的测定项目是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胆固醇(CHO)是类固醇的一种,在维持机体正常功能上是非常重要的,是胆汁酸的唯一前体,也是所有类固醇激素包括性腺与甲状腺素的前体,正常参考值:2.84~5.68mmol/L。高于正常值,常见于脂肪肝,肝脏肿瘤,严重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肾病综合征;胆固醇减少,常见于肝实质性病变如急性肝坏死,肝硬化,也见于甲亢,恶性贫血,溶血性贫血。

甘油三酯(TG)是脂肪的主要成份,主要功能为细胞提供能量,正常值:0.56~1.7mmol/L。甘油三酯升高,常见于糖尿病,肾病综合征,脂肪肝,及其他肝病,汤原累积病等;甘油三酯降低,常见于肝功能低下,甲状腺功能低下,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该指标升高,且与冠心病发病率呈正相关性,所以有人说LDL—C是坏胆固醇,正常值:2.1~3.1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能促进胆固醇的清除,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与冠心病呈负相关,故称之为好胆固醇,正常值:男:1.14~1.76mmol/L,女:1.22~1.91mmol/L。

以上四个血脂检查的指标,是最常见的,也是大家关心和相对熟悉的,还有其他的一些项目,如载脂蛋白,包括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脂蛋白测定包括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等等都是十分专业的内容,本文不再赘述。

脂质代谢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动脉粥样硬化常见于高胆固醇血症,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增高,相应的载体蛋白B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减低,载脂蛋白降低都被认为是危险因素。心血管疾病风险度的评估:LDL、VLDL升高及(或)HDL降低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AS)的危险因素,TC,LDL—C也升高,表明血胆固醇过多;如TC偏高,但HDL—C低且LDL—C高,这种情况建议进行饮食控制治疗。

对于普通人群,合理的饮食,控制饮食总热量,食用低脂低胆固醇饮食,限制酒和含糖食物的摄入,多食富含维生素和植物蛋白的食物,尽量以花生油、豆油、菜籽油为食用油,40岁以上即使血脂无异常,也应避免食用过多的动物性脂肪和含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戒烟限酒,多运动,适当的体力劳动,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让高血脂远离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