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有必要吃益生菌吗?

这个问题问的很有意思,也很有意义,刚出生的新生儿,需要补充益生菌吗?到目前为止,虽然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新生儿建立良好均衡的肠道菌群环境,对于新生儿后续成长的健康影响巨大,但还没有充足的数据证明,新生儿特别是足月出生,母乳喂养的新生儿,需要额外的补充益生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或者作为预防性治疗的情况下,某些特殊情况的新生儿,可以考虑服用益生菌辅助治疗和预防某些疾病或生理不耐受问题。

建立平衡正常的肠道菌群,对新生儿至关重要

通常我们认为胎儿在子宫内时,其身体内基本是保持无菌的,虽然也有研究对此提出质疑,但无可否认的是,婴儿在出生后数小时至几天内,他的体内就会开始生长出大量的细菌,千万别怕,这些细菌,多数都是肠道里面所需要的微生物菌群,实际上,肠道菌群的生成,从胎儿出生接触产道中微生物的那一刻就开始了,接着婴儿会从居住环境,接触人或物等“正常非清洁环境中”获得各种各样的微生物,通常正常成长到2~3岁,宝宝的肠道菌群类型,已经与成年人的就非常接近了。

通常说来,足月出生的婴儿,其肠道菌群出现异常的几率要远远低于不足月出生的新生儿,而足月出生,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对其肠道中形成有益菌群的帮助作用就更大。母乳中除乳糖外,含量第二高的糖原属于一种被称作母乳低聚糖的短链糖分子,它的作用不适为宝宝提供营养,而是为肠道菌群的中的双歧杆菌等有益微生物提供能量,除此之外,它们还能覆盖肠壁,并与病原菌结合,阻碍病原菌侵入。而母乳中的另一种成分,乳铁蛋白,还具有多重的抗菌作用,能够抑制肠道内有害菌的生长。因此,如果想要为宝宝建立健康平衡的肠道菌群,母乳喂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之所以强调宝宝要建立健康平衡的肠道菌群,这是因为健康的肠道菌群,对于孩子日后的免疫系统发展,免疫力保持,肠道健康,身体整体健康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如果新生儿在形成肠道菌群的时候出现异常,则可能导致肠道中致病菌的异常繁殖,最终导致肠道发生炎症,出现新生儿坏死性结肠炎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说一下推荐新生儿补充益生菌的2种情况

1. 早产儿坏死性结肠炎的预防和治疗

对于早产儿,出现肠道菌群异常的几率要更高,因此,现在临床上会一方面为早产的新生儿合理的补充益生菌,另一方面,也会考虑让有哺乳意愿的妈妈进行母乳喂养,如果不具备调节,也会额外的为新生儿补充母乳低聚糖和乳铁蛋白,对于帮助早产儿建立正常肠道菌群,预防坏死性结肠炎,都是很有帮助的。对于出现坏死性结肠炎的早产儿或新生儿,也会推荐服用益生菌来辅助控制和改善疾病,降低死亡率。

2. 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是新生儿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升高而出现皮肤、巩膜及黏膜黄染。这种情况现在很多见,多数情况下,新生儿黄疸会在7~10天内自行消退,只有消退速度过慢或者无法消退的情况,才会考虑进行综合治疗,引起新生儿黄疸原因很多,在综合治疗基础辅助益生菌治疗可降低胆红素浓度,缩短黄疸持续时间。

最后总结一下,目前并不推荐所有的新生儿都进行益生菌的补充来调节肠道菌群,能够通过母乳喂养或正常喂养,有效的建立健康肠道菌群的小儿,通常没有必要额外的补充益生菌制剂,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以考虑补充益生菌,进行相关疾病的辅助治疗和改善预防,具体使用的益生菌种类,请根据情况遵医嘱使用。

新生儿有必要吃益生菌吗?

宝宝拉肚子,吃点益生菌吧?宝宝便秘?胀气不消化?抵抗力差反复呼吸道感染?吃点益生菌吧?只要是宝妈,都或多或少纠结益生菌究竟要不要给自己孩子吃?是不是真有用? 安不安全? 作为宝妈一员的我也是如此,而且纠结到现在也还没给孩子吃~

总之只要是没有明确的大量的证据证明它真的有效并且安全的人造的药品或者保健品,在有其他的解决办法的情况下,我都会尽量先不给孩子吃。

那新生儿有没有必要吃益生菌?答案是有些情况是有必要的。下面我会从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分会儿科学组在去年发布的《益生菌儿科临床应用循证指南》中挑几点重要的相关内容通俗的说一说。

目前国内使用的益生菌有20余种。

像我们平常说的双歧杆菌、乳杆菌指的是细菌的种类,但是每一种类的细菌还分不同的菌株。比如说青春型双歧杆菌 DM8504株、长双歧杆菌NQ-1501株都属于双歧杆菌,但是他们的治疗作用可能是有差异甚至是不同的。

那我们平常自己买的益生菌,具体是什么菌株,又具体起到什么作用往往是不清楚的。

益生菌儿科应用推荐。

1、儿童腹泻

急性腹泻病的主要治疗原则是预防和治疗脱水、继续进食以及合理使用药物等,使用益生菌可以缩短腹泻病程,减少住院时间。

推荐使用布拉酵母菌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酪酸梭菌活菌散剂、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地衣芽 孢杆菌活菌颗粒、复合乳酸菌胶囊、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和双歧杆菌三联 活菌肠溶胶囊。

慢性腹泻病因复杂,需要积极寻找病因并予去除病因治疗。在综合治疗的同时使用益生菌可以减轻症状、缩短病程。

推荐使用布拉酵母菌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 、酪酸梭菌活菌散剂

另外,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的预防, 化疗相关性腹泻(CID)的防治也有一定的作用,推荐使用。具体菌株不累述了。

2、乳糖不耐受

益生菌辅助治疗婴幼儿乳糖不耐受,可明显缩短疗程和住院时间。

推荐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枯草杆菌 二联活菌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和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

3、功能性便秘

对于儿童功能性便秘,益生菌可缩短粪便肠道运输时间,增强肠道的运动频率,使排便次数和粪便黏稠度明显改善,并且可以缓解排便疼痛和困难症状,降低功能性便秘的复发率。

推荐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双歧 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双歧杆菌乳杆菌三 联活菌片、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布拉酵母菌和地衣芽孢杆菌

4、新生儿疾病

新生儿黄疸:引起新生儿黄疸原因很多,在综合治疗基础上辅助益生菌治疗可降低胆红素浓度,缩短黄疸持续时间。

推荐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双歧杆菌三 联活菌散/胶囊、地衣芽孢杆菌活菌颗粒、布拉酵母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和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

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益生菌可降低早产儿 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促进患儿体重增长,能减少早产儿喂养过程中呕吐、胃潴留、腹胀的发生, 缩短其达全胃肠道营养的时间,节省住院时间, 减少静脉营养的不良反应。添加益生菌的早产儿大便性状更接近母乳喂养儿。

推荐双歧杆菌乳杆 菌三联活菌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肠溶胶囊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酪酸 梭菌活菌散、布拉酵母菌散、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和双歧杆菌活菌胶囊

5、过敏性疾病

婴幼儿湿疹,除了局部治疗以外,益生菌作为全身辅助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湿疹评分,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

推荐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双歧杆菌乳杆菌 三联活菌片、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酪酸梭菌活菌散剂、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凝结芽孢杆菌活菌片、布拉酵母菌散和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疗程一般为1个月。

对于食物过敏、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辅助治疗,国内仅有个别报道,无法形成推荐意见。

过敏性疾病的预防 国内使用的益生菌仅有个别报道。国际上指南推荐使用益生菌预防婴儿过敏,特别是对于发生过敏性疾病高风险的婴儿,推荐母亲在妊娠后期和哺乳期及出生以后婴儿使用益生菌。

6、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预防

益生菌可以明显减少呼吸道感染发生次数、发热时间、咳嗽及喘息时间和抗生素使用时间。

推荐使用口服酪酸梭菌 活菌散剂、酪酸梭菌活菌散剂、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 ,疗程2~3个月。应注意的问题

1、不同的菌株发挥作用所需的剂量不同, 甚至同一菌株针对不同的疾病所需的剂量也可能不同,需要进一步的实验和临床评价。

也就是说现在吃益生菌这个量其实是没有明确标准的。还有待研究。

2、单一菌还是联合菌的好坏目前还没有确切评价结论。有待研究。

3、同时服用抗生素的话,应加大益生菌剂量或错开服药时间,最好间隔2~3h以上。

布拉酵母菌、酪酸梭菌和芽胞杆菌制 剂对抗生素不敏感,可以与抗生素同时使用。

4、个体差异:肠道菌群紊乱的程度和方式存在个体差异,不同的人不同的年龄可能用同样的药物同一剂量的效果可能出现差异,也就是说有效没效吃多吃少每个人可能不一样。

安全性1、迄今为止,全球范围内没有益生菌引起严重毒副反应的报道,国内未见到使用益生菌引起感染和传播耐药的报道。2、益生菌主要使用的菌种如乳杆菌、双歧杆菌、 酪酸梭菌和肠球菌,主要分离自健康人肠道,作为 人体的一部分,这些菌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 且有些菌株作为发酵菌种应用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3、来自人体肠道以外的菌株如布拉酵母菌、地 衣芽孢杆菌和蜡样芽孢杆菌也在临床应用了几十 年,益生菌的安全性得到了时间的验证

对新生儿的安全性

关于益生菌对新生儿特别是早产低体重儿的安全性,国内文献几乎没有明确提及副反应,国外对此意见不一。

欧洲儿童胃肠及营养协会认为,没有足够证据支持 在早产儿使用益生菌是安全的,但西班牙肠道喂养实践指南则指出,益生菌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32周,出生体重1150g)不仅有疗效而且是安全的。

另外,部分益生菌辅剂中含有牛奶成分,对于牛奶过敏的患儿则会发生过敏症状。

有的益生菌 中含有能诱发炎症的麸质蛋白,可能会加重乳糜泻患者的病情。

好了,这些就是目前儿科对于益生菌应用的最新综述研究的结果。谢谢耐心看到这里的朋友啦~

希望对你们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哦~这样我辛苦码字和资料整理也值得啦~

感谢点赞转发,默默耕耘也期待你们的鼓励哦~

关注我~一站式解决妈妈营养问题和宝宝喂养难题~

新生儿有必要吃益生菌吗?

并不是所有的新生儿都需要吃益生菌,只有在特批的情况下,也就是宝宝肠道内菌群失调,缺乏益生菌,需要益生菌补充的情况下,才需要给宝宝吃益生菌。

益生菌在宝宝的肠道里面,可以维持宝宝肠道内环境的平衡,帮助更好的消化吸收营养,同时减少腹泻,便秘等问题,增强宝宝自身的免疫力,降低宝宝出现过敏,肠绞痛等问题的风险。

对于新生儿来说,出生后其实就在补充最方便的益生菌,这些益生菌来自于妈妈的母乳,母乳里面不仅有益生菌,还有丰富蛋白质,脂肪和益生元,能够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同时,守护宝宝的肠道健康。

如果我们没有条件进行母乳喂养,这个时候在选择奶粉的时候,就可以注意选择一款含有益生菌添加的奶粉,可以帮助宝宝更好的适应,转奶更加顺利。

如果说宝宝出现了阴道内菌群失调的症状,比如消化不良,厌食,肠胀气,腹泻,便秘等问题,那么也可以给宝宝专门补充一些益生菌颗粒,帮助宝宝肠道环境恢复平衡。

所以,对于新生儿是不是要补充益生菌,如果宝宝一切正常,那么坚持母乳喂养是一举多得的方法,而不能母乳喂养,可以选择添加了益生菌或者益生元的奶粉,如果宝宝出现菌群失调,也可以单独补充益生菌。

新生儿有必要吃益生菌吗?

说到益生菌,恐怕有很多的家长都在给宝宝吃,去儿保检查的时候有些医生也会开益生菌给宝宝,我们的朋友圈里也有卖益生菌的,感觉益生菌的功效很神奇啊,但是是不是每个宝宝都需要吃益生菌呢?

答案是:不一定,不是每个宝宝都需要吃益生菌,益生菌也不是万能的。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益生菌有什么作用

世界卫生组织对益生菌的定义是:对人体只有益而无害的活菌。

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细菌,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到处充满的细菌,细菌分为益生菌、中性菌、有害菌,它们保持着一定的平衡。

对于婴幼儿来说,肠道里的菌群环境非常重要,首先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消化食物、吸收食物、排出大便对于婴幼儿来说可是头等大事,但是肠道功能要能正常发挥,首先取决于肠道自身结构是否完善,包含菌群的建立和粘膜的形成。

当宝宝吃奶的时候,会连带着吃进去很多细菌,细菌到达胃部以后,会先经过胃酸的大浪淘沙,部分有害菌被杀死,而益生菌却不怕胃酸,然后就会顺利的到达小肠,给小肠壁上分泌一种粘液形成小肠粘膜,达到降低宝宝食物过敏的几率,而到达结肠的益生菌,能够分解食物中的纤维素,产生水分,软化大便,使宝宝顺利轻松的排出大便,不至于便秘,当肠道中出现致病菌的时候,有益菌还要肩负起保卫肠道、击败敌军的任务。

宝宝肠道中的益生菌和其他细菌的数量,达到一定的平衡,就会形成健康的肠道菌群,反之,如果菌群失调,益生菌变少,致病菌增加,宝宝就会出现腹泻、腹痛、便秘、食物过敏的情况。

所以,概括起来就是:益生菌有利于宝宝建立稳定的肠道菌群,促进肠道健康发育,肠道健康,宝宝才能吃的好、吸收的好、张体重长个子、增强免疫力。

这么看来,益生菌是大功臣啊,但益生菌是从哪里来的呢

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充满了细菌,那人身体里的细菌当然是来自周围环境了,宝宝刚出生的时候,在经过妈妈产道的时候,就已经接触到了细菌,每一次吃手、吃妈妈的乳房、啃玩具等过程中都会吃进去细菌。

所以说,只要我们不过度清洁,消毒,保持正常的生活环境,孩子就有机会摄入足够的益生菌。

但是益生菌有个特点:是厌氧菌,且也需要“进食”。

细菌分为厌氧和需氧两种,益生菌是厌氧菌,需要在无氧的环境下存活,如果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就死亡了,所以,益生菌能够生存在肠道中,此外,益生菌属于细菌,也是需要“进食”的,就跟我们吃饭一样,她的食物就是益生元,益生元属于碳水化合物,是在肠道内,专门给益生菌提供食物的一种纤维素。重点来了!益生元只存在于母乳中,母乳中的低聚糖其实就是一种益生元,这是母乳特有的物质,任何奶粉都没有这个低聚糖,也就无法给肠道益生菌提供食物养料。

这也是为什么说母乳对宝宝肠道健康的意义非凡的原因。

总结起来就是说,益生菌虽然很重要,但是只能存活在无氧的环境中,且需要进食益生元为自己提供能量,维持生命,这样才能站好肠道保卫的岗,而益生元的摄取途径是母乳。

所以,纯母乳喂养的宝宝的肠道健康是有保证的,如果能够保持正常的生活环境,家长没有过度清洁消毒的行为,是不需要额外摄入益生菌的,而奶粉宝宝出现肠道问题的概率就要大一些,如果出现一些肠道问题,可能就需要摄入益生菌了。

益生菌虽好,但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能吃的

关于这一点,我查阅了一些权威医生的科普,这几种情况是可以服用益生菌的,但是需要遵医嘱:

  • 宝宝发生腹泻,服用益生菌可以缓解症状,调节肠道菌群,但是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毕竟不是药物。

  • 宝宝便秘,服用益生菌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必须同时服用纤维素,因为益生菌必须败解纤维素产生水分才能软化大便,单独益生菌可能没有效果。
  • 宝宝乳糖不耐受,这个有个体差异,有的宝宝吃了有效果,有的宝宝吃了没效果。

总的来说,当宝宝出现肠胃问题的时候,家长最保险的做法就是遵医嘱,或者进行肠道菌群检测,检查宝宝肠道菌群中缺乏的是哪个菌种,再针对性的补充,而不是自己购买益生菌给宝宝服用。

对于宝宝可服用的益生菌种类,也是有国家标准的,以下这7种益生菌制剂是符合国家标准的:

嗜酸乳杆菌(1岁以上才可使用)、动物双歧杆菌、乳双岐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发酵乳杆菌、短双岐杆菌。

所以,家长在给宝宝服用益生菌的时候,也要查看成分表的益生菌是否是符合国家标准的。

服用益生菌需注意的事项

服用益生菌的时候,要注意一些细节:

  • 冲调益生菌的水温在37度左右,水温太高会把益生菌烫死。

  • 充好以后,尽快服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就死亡了,益生菌必须是活菌才有效果。
  • 益生菌不能和抗生素一起服用,会被抗生素杀死。

正常情况下,建议家长不要把益生菌当保健品给宝宝吃,与其这样,不如创造一个合理的生活环境给宝宝,让宝宝通过正常自然的渠道获得益生菌:

  • 不要过度清洁消毒,大部分家长都会使用带有消毒性质的口水湿巾、消毒液,把宝宝的用具清洁的干干净净、生怕沾染了细菌,这种过度清洁的行为,不仅会杀死有害菌、病毒,也会杀死益生菌,不要刻意给孩子制造一个”无菌“的环境,短时间内,宝宝在家长的庇护下可能确实不生病那个,但是等她们长大了,进入幼儿园,接触到外面的环境,就会变得脆弱不堪。

  • 滥用抗生素,抗生素是个冷面杀手,杀死有害菌的同时也会杀死益生菌,平常宝宝的病毒性感冒完全可以自愈,但是有的家长也会使用抗生素,或者确实需要服用抗生素的情况下,没有按照医嘱按时按量服用,造成细菌的耐药性,变成超级细菌。
  • 有条件的话,坚持母乳喂养,为宝宝的肠道健康打好基础,母乳是最适合宝宝的食物,且喂养过程是有菌喂养,能够帮助宝宝建立肠道菌群。

新生儿有必要吃益生菌吗?

这个因人而异的,不是所有人都应该吃益生菌的。有肠胃问题的,有过敏问题的宝宝适合吃,看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吃,不需要没问题也经常补补。

益生菌的本质是什么?

人体的肠道内存在着对人类有益菌、有害菌,还有一类中性菌,有益菌多的时候就发展为有益菌,有害菌占优势的时候就发展为有害菌,各种菌互相制约,形成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就像这个社会有坏人,有好人,在法律的强制执行之下,维持着这个社会的动态平衡,坏人永远也不会消失,在监管不到位的时候就会出来搞事情。

肠道内的细菌也是,在失去有益菌的制约下,比如感冒发烧使用抗生素之后,肠道内的有益菌部分死亡,有益菌处于弱势,有害菌占上风,有害菌就开始作妖使坏,出现这种明显的胃口不好、消化不良这些胃肠道问题。再比如吃了不干净的东西,肠道内的有害菌短期内迅速增加,就会出现急性的胃肠道症状,急性腹泻、呕吐等。

所以当出现胃肠道菌群紊乱的时候,需要人为的益生菌。

益生菌是一类细菌,分为很多种类,它们的相同点是有益于人体健康,不同点是对于健康的影响不同,比如乳双歧杆菌主要调节肠道菌群失调,嗜酸乳杆菌主要改善人体过敏情况。调节胃肠道功能的还有鼠李糖乳杆菌、两歧双歧杆菌、干酪乳杆菌等等,即便同种菌还分不同的菌株,效果也不一样。

益生菌的使用也是很讲究门道的。(有需要的翻一翻我之前发的。)

益生菌有大致三种类型:

1.药物性质的益生菌,批准文号是药准字的,例如国药准字H12345567。药物类型的不能长时间服用,一般服用2周。如果孩子腹泻、便秘还是比较严重,是否需要继续服用,请就医咨询医生。

妈咪爱(屎肠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就是药用益生菌。

2.保健型的益生菌,需要带有保健品批准文号,如果不是常见的牌子,家长可以上网查一下批号是否合法。

如果是保健食品类的,可以长时间服用,如果孩子长得还好,没有比较严重的腹泻、便秘、胃口不好等等,不需要长期服用,可以从孩子的饮食、作息、运动等方面加以辅助改善。如果服用长时间的保健型益生菌,没有看到比较明显的效果,建议不继续服用,可以改用药物性的益生菌试试。

大家熟知的合生元儿童益生菌粉,就是保健食品类型的,含有乳双歧杆菌Bi07、鼠李糖乳杆菌HN001,Bi07/HN001是菌种,菌种是选择益生菌的。

3.食品型的益生菌

很多酸奶、牛奶、饮品打着益生菌的名号,其实一点益生菌的效果都没有。

从宝宝出生的时候就开始和这个有菌的世界打交道了,从产道、到医院手术室、再到医务人员、妈妈的哺乳,周围的环境,都是有菌的,孩子就开始慢慢建立了一个独立的胃肠道菌群系统,因为孩子小,很娇弱,所以妈妈的母乳中含有各种抗体,来保护这个初来乍到的小生命,让它比较顺利的度过这个艰难的前期。后来就慢慢磨合,建立属于自己稳定的胃肠道系统。

中西医结合,让孩子少生病,让父母更省心!

点关注,健康、医疗、中医调理方面的问题可私信我,有空必回!

新生儿有必要吃益生菌吗?

不建议宝宝没有身体不舒服情况下随意使用益生菌。

这几种情况可以考虑使用益生菌

1、宝宝急慢性腹泻,不管是细菌性还是病毒性肠炎可以考虑使用。

2、抗生素使用导致菌群紊乱出现腹泻,或者抗生素使用过程中预防性补充益生菌。

3、虽然便秘没有强烈推荐补充哪种益生菌,但是慢性便秘可以从补充益生菌中得到益处。

4、幽门螺旋杆菌杆菌感染,没有推荐使用益生菌治疗,但是如果有抗幽门螺旋杆菌杆菌抗生素治疗过程中,可以适当补充。

5、食物不耐受或者过敏,补充益生菌机制还在研究中。

6、新生儿黄疸补充益生菌促进胆红素排除,减少肝胆循环。

7、功能性胃肠病,比如恶心,呕吐、腹泻、腹胀等功能性症状可以考虑补充益生菌。

8、由于脑肠轴互动异常的研究深入,肠道异常会影响孩子精神状态,甚至免疫体系,精神状态也会影响胃肠功能,精神状态或者免疫力不好,在专科医生评价好酌情给予益生菌口服。

有时夸大益生菌作用,但是益生菌作用的研究还在继续,比如粪便移植很热门,其实就是健康人群的常见健康益生菌对人体健康也是非常重要,我们不夸大也不盲目即可。

(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必删,请联系本人)

柯大夫为儿科主任医师,临床工作经验丰富,擅长儿童消化,呼吸系统疾病,慢性咳嗽,急慢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慢性胃炎,功能性便秘,肝功能异常,慢性腹泻,牛奶蛋白过敏等疑难杂症及婴幼儿营养发育及喂养咨询。有关儿科专业咨询请来好大夫在线找柯友建主任。与健康为伴,与医生为友,欢迎转发点赞、评论关注,点赞分享更是一种美德。有问题可以留言,柯大夫在休息时间会对典型提问针对性回答。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