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些人明知道阿司匹林长期服用会出血,还是选择继续使用?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由于阿司匹林本身对于血小板凝集具有抵抗作用,因此,有出血风险是必然的,但服用过程中是否会出现出血问题,是否因为阿司匹林可能导致出血,就不吃阿司匹林,这个还值得好好探讨。

我们血液中的血小板是一种重要的成分,大家都知道它的主要作用,就是防止人体的伤口过度出血,简单来说,当人体出现伤口时,血小板会与其他的一些物质,如胶原蛋白、钙离子等聚集成团,堵住伤口,最终防止人体的血液流出过多,这就是血小板的主要生理功能。在我们出现外伤时,血小板的作用非常重要,它能够使我们的小伤口迅速止血。

但当血管内皮出现损伤时,血小板的这种聚集特性是无法分辨的,比如我们血管中的不稳定斑块出现破裂,血小板仍然会试图修复这个破裂的血管内壁,血小板会与胶原蛋白、血脂斑块等物质聚集成团,甚至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引起心脑血管的疾病栓塞性疾病风险。

而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就在于,阿司匹林能够抑制促进血小板凝集的因子——血栓素A2的活性,从而达到抵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对于那些动脉粥样硬化严重,有心血管疾病高危风险或已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能够有效的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因此,之所以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是因为我们需要阿司匹林发挥它的预防血栓作用,对于没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普通人来说,当然没有必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但是对于有血栓高危或极高危风险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服用阿司匹林减少血小板凝集形成血栓的健康获益,则是巨大的。

阿司匹林长期服用的临床应用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已有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二是还没有发生心血管疾病,但是有多个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的高危患者的一级预防,对于这两类患者,如果充分评估,服用阿司匹林对于心血管的健康获益大于风险,就可以坚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除了导致出血倾向加大的风险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风险就是导致消化道内出血的风险,因此,对于消化道有问题的朋友,特别是有胃黏膜损伤的胃溃疡等问题的朋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则要更加慎重的进行胃出血风险评估,对于一级预防来说,如果胃出血风险大于可能带来的健康获益,就可以不吃阿司匹林,而对于已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二级预防,确实需要服用阿司匹林预防血栓的情况,也应该慎重评估胃肠道健康情况,同时采取一定的措施,如服药前12个月服用胃黏膜保护剂来保护胃黏膜等方式,来尽量的减少出血风险。在服药期间,也应该多注意自我观察,如果出现黑便、柏油样便等,应该及时的停药就医,避免出现大的出血问题。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除了要注意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其他的出血风险也要注意,比如有高血压问题的心血管疾病朋友,服用阿司匹林的同时,一定要控制好血压(要求尽量控制在140/90以下,收缩压至少控制在150以下),如果因为血压的飙升,引起出血性卒中问题,那么服用阿司匹林反而可能会使出血更加严重;另外在服药期间,也应该注意皮下出现、牙龈出血等方面的问题,当然出现这些问题,也不一味的归咎于阿司匹林,应该通过进一步的检查排查,是否是由于服用阿司匹林所引起。

为什么一些人明知道阿司匹林长期服用会出血,还是选择继续使用?

谢谢邀请!

关注李博士和你谈健康,带给你更多更实用的健康知识!

阿司匹林过去是用于解热镇痛,因为发现了它的抗血小板作用,所以,近30年,小剂量阿司匹林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预防,主要是二级预防,也包括一部分高危人群的一级预防。

由于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因此阿司匹林长期使用有出血副作用,包括胃粘膜等部位的出血。

题主问为什么明知道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会出血,为什么有的人还选择服用?其实,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个权衡利弊的问题。

以前我在问答里一直在给大家讲,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服用阿司匹林。服用阿司匹林的一定首先是需要预防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其次,副作用风险一定比较小才适合长期服用。

比如,如果明知道自己有胃溃疡,服用阿司匹林胃出血的风险很高,那么,这种情况就不要服用阿司匹林了!再比如,已经发生过几次脑出血了,而且再出血风险挺高,即使有脑梗的风险,也不建议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这就是权衡利弊的意义所在。只有分辨清楚自己是不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病风险很高,而各种出现风险不高,才能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不光是出血风险,其他一些风险如痛风、哮喘等,也要权衡一下到底是缺血的风险大还是这些副作用风险大,如果缺血风险大,就坚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如果副作用风险大,就不要服用。

因此,尽管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有出血风险,但只要选择恰当,好处是大于风险的,仍然需要长期服用。

如果觉得本文有用,欢迎关注及点赞!

为什么一些人明知道阿司匹林长期服用会出血,还是选择继续使用?

因为他们是病人,他们不得不吃,他们不能不吃!

我们都知道“是药三分毒”——生病了却依然选择吃药!

任何事物都有着独特的属性及优劣,我们选择的时候需要权衡利弊,只要利大于弊就值得选择,反之则放弃。

吃阿司匹林也一样,一般来说吃阿司匹林有两种情况(主要的),第一种是心脑管疾病的高危群体,饮食不健康、运动不爱做、过于肥胖、年纪较高、有遗传病史等危险因素,占据一条、两条、三条甚至全部都有,这时候通过服用阿司匹林的预防,减少患病风险。第二种是已经确诊为心脑血管疾病了,为了防止病情继续恶化,出现危险,必须通过服用阿司匹林来控制。

经济条件不允许,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承担起高昂的治疗费用,用最少的钱达到最好的效果!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相比以前,我们的生活确实越来越好了,但一切都是相对的,在繁华的背后,依然有很多人经济收入较低,阿司匹林一度被称为“百年神药”,除了功能全、药效好外,价格低这个优点起着很大的作用。

国内的患者,为什么不喜欢去医院,有病就吃点药,真的是麻烦吗?就我看来,跟经济关系很大,医疗一直以来都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大的一项支出,虽然说医保已经解决了很大一部分问题,但对于天文数字一般的治疗费用,依然很多。

在这种威胁之下,存钱成了绝大多数人的任务,能省一点就一点,阿司匹林这种价格低廉、药效还好的药物就进入了患者的眼中,毕竟需要长期服用,价格便宜一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数字就很大了,这种情况下,能不吃吗?而且也不是所有人都会出血,吃药前,医生会反复确定,吃药后也会进行跟踪,一旦有出血,立即停药。

所以这个问题其实很好回答:因为生病所以吃阿司匹林,因为没钱所以吃阿司匹林!

为什么一些人明知道阿司匹林长期服用会出血,还是选择继续使用?

阿司匹林会引起出血,为啥医生还在给患者开呢?

还让患者长期吃,甚至还是吃一辈子,这是要闹哪出?

我常常和数熟悉的患者开玩笑,正因为阿司匹林会引起出血,才说明阿司匹林有效果。简单说,得了心脑血管疾病,最怕血管堵上,只有血液不容易凝固,才能减少和避免血管堵塞,如果吃完阿司匹林没有出血风险,那么吃阿司匹林可能就没用。有出血的风险,才证明吃这个药管事。

其实任何药物或多或少都有副作用,我们可以随便拿一个药品说明书,说明书上会详细记录很多副作用,您看完说明书,估计都不敢吃这个药了,我也经常告诉我的患者,不要去看说明书,听医生的就行。

药物副作用之所以那么多,说明这个药物很严谨,比如一种药物那么多副作用,绝大部分,只会出现在极少数人身上,在药物上市前,都需要做临床实验,临床实验的时候,比如说上万人吃药,即使发生一两例,也要记录在案,这就是以后说明书上的副作用。

我们之所以吃阿司匹林,那是因为这部分必须吃阿司匹林的人,吃完阿司匹林会给患者带来更多好处。比如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梗死、冠心病、心绞痛、心脏支架、心脏搭桥等等情况,通过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能够预防心肌梗死和脑梗死。心绞痛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可使各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下降1/3。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服用阿司匹林,获益更多,可使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降低50%左右。陈旧性心肌梗死,在服用阿司匹林期间,如果停用阿司匹林,再次心肌梗死的风险会升高1倍左右。

当然我上面说了,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我们在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期间需要观察大便颜色,以及观察全身有没有出血,如有需要尽快复诊,并且需要定期复查血常规。

所以对于明确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朋友,确实明知道阿司匹林会引起出血,也要吃阿司匹林,因为吃阿司匹林能预防心肌梗死,预防脑梗死。

但对于没有必要吃阿司匹林的人,吃了阿司匹林那只能增加副作用,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握好原则,该吃阿司匹林就吃,不该吃千万别吃。

对于该吃阿司匹林的人,一定要长期观察,定期复查。

[心血管王医生版权]

为什么一些人明知道阿司匹林长期服用会出血,还是选择继续使用?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会增加消化道出血风险,而这种风险也是有办法降低的!

而这个问题本身,是一个取舍的问题,有时候人生的选择只能择一弃一,利益与风险并存!只有当利益大于风险时,我们才会选择使用它,阿司匹林也是如此!

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人群,大多数是有脑梗塞高危风险的或者既往发过脑梗塞的病人,有心肌梗死高危风险的或既往发过心肌梗死的病人,有房颤的、风心病的病人等等。

他们之所以要服用阿司匹林,是因为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防止血栓形成堵塞血管导致各种如脑梗、心梗、肺梗死等。这类疾病,如心肌梗死,你应该听说过它的危害吧,分分钟带走一个;脑梗死,脑卒中,中风,应该知道吧,来了就不想走、没法走(常常遗留一侧肢体瘫痪,患者行动困难、偏瘫步态);肺梗死,大面积肺梗死,也是分分钟把人憋死(呼吸困难、缺氧窒息)!如此危险的疾病,不预防一下,能行吗!?

所以,考虑到我们都是聪明人,知道两害相权取其轻,自然都会选择继续服用阿司匹林了!

那么,阿司匹林导致的胃肠道出血风险怎么规避呢?

首先,饭后服用,可以有效减低胃损伤,加用奥美拉唑一类药物抑酸保胃,必要时硫糖铝口服来保胃治疗等。

综上,你应该对阿司匹林的选择有一个认识了吧。

文章最后,祝福读者朋友们身体健康!

你还有什么问题?请留言哦

随时了解,随时咨询,有备无患,请加关注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