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精胰岛素与预混50R相比较哪种更好些?
对于所有的1型糖尿病患者和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都是需要长期应用的药物,随着医药技术的不断年发展,从原来的动物胰岛素,到后来的人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等,各种胰岛素层出不穷,面对各种各样的胰岛素,大家有时候真的很难分辨清楚,比如这个问题中问到的预混50R和甘精胰岛素,就都是较为新型,价格也相对较高的两类胰岛素,这两类药物到底有何区别呢?今天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胰岛素预混50R和甘精胰岛素,药物成分有差异胰岛素从合成途径的分类来说,有动物胰岛素,人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等多种类型。动物胰岛素是最早的胰岛素,主要是指从动物(牛、猪)等胰腺提取的胰岛素,其结构与人胰岛素不同,但也能够起到降血糖的作用,优势是价格便宜;而人胰岛素则是更为先进的制剂,它并非是从人身上提取的,而是通过先进的基因重组技术合成的胰岛素,这类胰岛素副作用更小,有不同类型,作用起效时间也不同,胰岛素类似物则是对人胰岛素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修饰,使其在体内能够更好的模拟人胰岛素的分泌过程。
胰岛素预混50R,是一种预混型的胰岛素,它的装置中含有两种胰岛素,一种是短效的可溶性人中性胰岛素,一种是中效的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其比例是短效50%,中效50%,而30R则是短效30%,中效70%,这就是预混型胰岛素名称的由来,这种胰岛素用之前需要混合均匀后使用,属于双时相的胰岛素制剂;甘精胰岛素则属于胰岛素类似物的制剂,其主要成分是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这类药物还有地特胰岛素等。
胰岛素预混50R和甘精胰岛素,药物作用时间有差异从药物作用时间来说,胰岛素分为超短效胰岛素、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超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等多种类型。预混型的胰岛素50R,前面我们介绍过,它里面含有两种胰岛素,一种短效胰岛素,一种中效胰岛素,因此被称作“双时相”的胰岛素制剂,我们可以将其看做是一种复方制剂,比如说早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可以控制早餐后的血糖,而中效的胰岛素能够控制午餐后的血糖水平,其作用时效一般在8~12小时左右,而持续作用时间可长达24小时,有些需要控制晚餐后血压和夜间血糖的患者,还需要再晚餐前再使用一次。甘精胰岛素属于超长效的胰岛素类似物,通常每天傍晚注射一次即可,通过皮下注射,在皮下中和反应作用下,能够析出细微沉淀物,从而达到持续缓慢释放甘精胰岛素的效果,其作用过程能够模拟人类胰岛素的分泌过程,生物相容性更好。
因此,虽然都属于胰岛素类的降血糖药物,从药物类型,作用时间,用药时间上来说,这两种药物都有着一定的差异,虽然从多方面看来,甘精胰岛素要更优于胰岛素预混制剂,但从起效速度来看,预混型的人胰岛素起效更快,价格上也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具体选择哪一种,还是要根据自身情况,遵循医嘱来具体确定。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种胰岛素制剂都仅仅适用于皮下注射,应用时都要注意血糖监测,避免低血糖风险。
甘精胰岛素与预混50R相比较哪种更好些?
要知道甘精胰岛素与预混50R胰岛素哪个比较好,就需要明白“甘精”是什么意思,“预混”是什么意思,“50R”又是什么意思。以及哪些是短效、哪些是中效、哪些是长效?对于许多糖尿病患者来说,这些可能都不明白,因为目前胰岛素的种类还是很多的,许多非专科医生可能也都不明白。下面我就说一说各种胰岛素的特点,看了以下介绍后就会明报甘精胰岛素与预混50R哪个相对好一些。
所谓的短效,中效,长效指的是使用胰岛素后,胰岛素作用维持的时间长短。
短效胰岛素分为普通动物胰岛素以及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常见的短效胰岛素如甘舒霖R,优泌林R、诺和林R。这里面的R是英文短效的首字母,短效胰岛素的特点是起效快,维持作用时间较短,常用语需要迅速控制血糖的情况,但是使用短效胰岛素需要注意及时摄入食物,以免出现低血糖的不良反应。
我们常见的低精重组蛋白胰岛素,比如诺和林N、甘舒霖N、优泌林N就是中效胰岛素(这里面的N指的是胰岛素中加入了一种叫做鱼精蛋白的物质,该成分具有延迟胰岛素释放的功效)中效胰岛素通常在1-4小时内即可起效,维持作用时间一般在12小时左右,因此对于部分糖尿病患者使用中效胰岛素仍旧每天需要使用2次。
甘精胰岛素、地特胰岛素属于长效,他们是不能静脉滴注的,只能通过皮下注射,长效胰岛素可与口服降糖药或者短效胰岛素合用,他们一般可维持作用时间在30小时左右。再来说一下预混胰岛素,它是中效胰岛素和短效胰岛素按照特定比例混合而成,如诺和林30R,意思就是短效胰岛素成分占30%,中效一道US占70%。预混胰岛素的特点是既可以快速起效,又可以维持较长的作用时间。
题主所说的预混50R指的就是50%的短效胰岛素和50%的中胰岛素混合。它与甘精胰岛素比较的话,就是起效迅速,但是维持作用时间没有甘精胰岛素时间长。所以它们俩个没有哪个绝对的好,只是适用的情况不同。
甘精胰岛素与预混50R相比较哪种更好些?
首先甘精胰岛素和预混胰岛素是不一样的胰岛素,没法比!前者是长效胰岛素,后者是长、短效混合胰岛素;
其次,胰岛素不能说哪个好,只能说适合你的就是最好的,因为甘精长效胰岛素只是单纯的长效,需要和短效胰岛素或口服药配合使用,而50R预混胰岛素是长、短效各占50%的比例的胰岛素,如果你使用预混时血糖控制不佳,说明预混的比例不适合你,需要改用长、短效分开来打。
甘精胰岛素与预混50R相比较哪种更好些?
您好,首先来了解一下甘精胰岛素和预混50R的各自特点:
甘精胰岛素:是一种可溶性的长效人胰岛素类似物,每日早餐或晚餐前1小时皮下注射1次,起效时间2~4小时,作用持续时间24小时。长效胰岛素注射后体内药物浓度相对稳定,无明显高峰,作为基础胰岛素使用。
预混50R:为可溶性中性胰岛素和低精蛋白锌胰岛素混悬液(NPH)的混合物,含有50%可溶性中性胰岛素和50%低精蛋白锌胰岛素混悬液。预}昆胰岛素可同时改善基础和餐时胰岛素分泌不足,更好地模拟生理胰岛素的分泌曲线,既能有效控制空腹血糖,又能更好地降低餐后血糖。每日2次餐前30分钟皮下注射,起效时间30分钟,作用持续时间24小时。
再来看一下两者的使用时机:
1型糖尿病患者和绝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接受胰岛素治疗,多个权威指南推荐,基础胰岛素可为胰岛素起始治疗首选方案。
如果患者主要是餐后血糖高,推荐首选预混胰岛素(包括预混50R)。
综合来看,甘精胰岛素要更优于胰岛素预混制剂,但从起效速度来看,预混型的人胰岛素起效更快,价格上也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具体选择哪一种,还是要根据自身情况,遵循医嘱来具体确定。
注:
胰岛素类似物:是对人胰岛素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修饰,使其在体内能够更好的模拟人胰岛素的分泌过程。
餐时胰岛素:是指模拟生理性进餐刺激后,胰腺反应性分泌的胰岛素,用于控制餐后血糖升高,并在餐后2小时回落到空腹状态血糖水平。(短效或超短效胰岛素)
基础胰岛素:是指模拟生理性空腹状态下胰腺分泌的胰岛素,使人体在基础不进餐状态的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用于控制空腹血糖。(中效或长效胰岛素)
甘精胰岛素与预混50R相比较哪种更好些?
甘精和预混胰岛素不能这样问它们中哪一个好?!虽然它们的目的都是降低血糖,但它们的维持时间不同,预混50R是中短效胰岛素各占一半,医生会根据你的餐前餐后血糖值来决定你用50R还是30R。而甘精是长效胰岛素,只需每天注射一次,在DM病程较长的年度后,在凌晨三点监测血糖时血糖仍是正常的,但早上的餐前血糖值仍升的很高,说明晚餐前的预混注射未能维持到早上控糖的目的,这样可以考虑介入甘精(夜间注射甘精不会导至低血糖,而预混则可能会),而且甘精的维持时间可达24小时。
我的糖龄20年,介入胰岛素30R有七年时间,后几年因早晚餐各介入胰岛素30R28个单位仍是早餐前高血糖,在夜间11点左右介入甘精后,早16晚14的预混30R就可以将血糖值控制的不错,当然,在饮食中的“量”也还是要控制的,同时长效甘精的量也要慢慢调整,适合你自己的血糖值就好。
甘精胰岛素与预混50R相比较哪种更好些?
临床上经常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哪个药更好?每个患者都希望医生给用点好药,快点治好自己的病,这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好药都适合每一个患者,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甘精胰岛素和预混50R虽然都是胰岛素,但是他们却有以下不同:
一、用药目的不同:
甘精胰岛素主要用于控制基础血糖,属于基础胰岛素,模拟人胰岛素的分泌模式。
预混50R主要为中预混胰岛素,里面含有50%重组人胰岛素和50%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主要用于餐后血糖升高的患者,因为里面有50%的速效胰岛素成分,可以作为餐时胰岛素应用。里面同时又含有50%长效胰岛素,也可以用于基础血糖的控制。或血糖波动比较大,即饮食中碳水化合物比例较高的患者。
二、给药时间不同:
甘精胰岛素每日一次,固定给药时间即可。两次给药时间间隔24小时就可以。
预混胰岛素可以一日一次、或是一日两次、一日三次注射,如果是预混人胰岛素,应餐前30min注射,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应餐前即刻注射或是餐后即刻注射。
三、维持时间不同:
甘精胰岛素维持24小时;预混人胰岛素维持 10~24h;预混胰岛素类似物维持14-24小时;
总之,上述两种药物是不同的降糖方案,适合不同时间段的血糖控制,不能说那个药更好,要个体化治疗,每个人的基础血糖和餐后血糖都不一样,我们要有针对性的选择药物,如果餐后血糖过高可以选择预混胰岛素,基础胰岛素如空腹血糖过高可以选择甘精胰岛素。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