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后可以吃阿司匹林吗?会有什么影响?

酒后服用阿司匹林的风险很大,因此,不建议酒后服用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虽然是一个上市百年的药物,但现在的应用仍然是非常广泛,不管是高剂量短期服用的普通片,泡腾片来解热镇痛,还是长期服用的低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心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阿司匹林在临床上的应用可以说是经久不衰,历久弥新。

阿司匹林的化学名叫做乙酰水杨酸,本身是一种酸性很强的非甾体抗炎药物,阿司匹林本身对于胃黏膜就有一定的刺激性,有诱发胃黏膜出血的风险,其主要原因有三个——

1. 水杨酸这个药物酸性较强,药物本身对胃黏膜有一定的刺激性;

2. 阿司匹林进入人体后的作用机理,会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前列腺素对于维持胃黏膜的正常血流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 阿司匹林还有抵抗血小板凝集的药理作用,因此,如果发生胃出血,血小板的凝集作用被抵抗,会引起较大风险。

而酒精对于胃部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除了酒精本身刺激胃黏膜以外,酒精还会刺激胃酸的大量分泌,特别是大量过度饮酒的情况下,酒精会刺激胃酸过度分泌,有时候醉酒后呕吐的酸水,实际是就是酒精刺激胃酸分泌过多造成的,而胃酸分泌过多,也会强烈的刺激胃黏膜,加大胃出血风险。

因此,阿司匹林这个药物,如果与酒精叠加,那么胃出血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虽然不是说一定会胃出血,但酒后服用阿司匹林,其风险非常大,一旦出现胃出血,还会因为血小板的凝集作用被阿司匹林抵抗,导致出血难以停止,因此,风险的叠加可不是1+1=2那么简单,酒后服用阿司匹林,会使胃出血的几率成倍的增加。

对于本身胃不好,有慢性胃炎或有消化道溃疡的朋友,就更应该多加注意,应当尽量的戒酒,限制饮酒,千万不要大量饮酒,大量饮酒引起的胃酸分泌过多,呕吐,都有可能导致胃黏膜出现出血点,导致胃出血的出现,更不要酒后服用药物,不管是阿司匹林和其他药物,药效都有可能受到酒精的影响,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升高,或者药效的影响,因此建议大家,“喝酒不吃药,吃药别喝酒”!

喝酒后可以吃阿司匹林吗?会有什么影响?

明确回答,喝酒之后不能服用阿司匹林,服用阿司匹林后不能饮酒或者饮用含有酒精的饮料。

阿司匹林属于非甾体抗炎药,具有解热镇痛抗炎的效果。阿司匹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胃肠道反应以及凝血障碍。胃肠道反应包括消化道黏膜损伤、溃疡以及出血。一般剂量的单次应用阿司匹林就可以一直血小板聚集,延长出血时间。

乙醇可以加强阿司匹林导致的出血时间延长以及胃出血的作用。饮酒前后切忌服用阿司匹林。

喝酒后可以吃阿司匹林吗?会有什么影响?

阿司匹林诞生至今已有120年的历史,其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大剂量能够解热、镇痛、抗风湿,小剂量可抑制血小板聚集,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近年来,又有研究证实,长期服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还能够预防孕妇先兆子痫和50-69岁人群结直肠癌的发生,可谓历久弥新。

阿司匹林是把双刃剑,长期服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会导致胃十二指肠黏膜损伤,甚至发生消化道出血,喝酒后后服用阿司匹林,酒精和阿司匹林会产生累加效应,增加对胃十二脂肠黏膜的损伤。

阿司匹林还可抑制血小板,增加出血的风险,喝酒后服用阿司匹林,增强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延长出血时间。

阿司匹林还能抑制酒精的代谢,正常情况下酒精进入体内先被肝脏的乙醇脱氢酶代谢为乙醛,再被乙醛脱氢酶转变为乙酸,最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喝酒后服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会抑制乙醛脱氢酶活性,使乙醛难以转化为乙酸,最终导致乙醛在体内聚积,造成乙醛中毒,甚至发生双硫仑反应。

因此,喝酒后服用阿司匹林有害无利,应该杜绝。酒精是许多药物代谢酶的诱导剂,也就是说,酒精既可以增加药物的作用,导致不良反应,也可以减弱药物的作用,导致治疗失败,所以奉劝您一句,服药期间还是别喝酒了。

参考文献:

阿司匹林肠溶片说明书

Low-Dose Aspirin Use for the Prevention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From Preeclampsia:U.S.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recommendation statement[J], Ann Intern Med,2014.

Aspirin Use for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Colorectal Cancer:U.S.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 recommendation statement[J], Ann Intern Med,2016.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