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可以用他汀类药物预防冠心病吗?为什么?

老年人可以服用他汀类药物预防冠心病吗?当然是可以的,所有的老年人都需要服用他汀预防冠心病吗?当然是,没必要!

他汀类药物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基石药物之一

与阿司匹林一样,他汀类药物是一类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药物。作为目前唯一确认有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效果的血脂调节药物,他汀类药物除了能够降低血脂以外,还具有稳定斑块,抗炎,延缓动脉粥硬化进程等多种药理作用,因此,对于适合服用他汀类药物的心血管风险患者来说,服用他汀类药物,确实能够有效的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给大家分享几组研究数据:国外的几项大型研究表明,服用他汀类药物,能够降低冠心病的发作率和患者的总死亡率,对于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即已有心血管疾病预防在此发生的预防),即使血脂指标正常,服用他汀类药物也能够有一定的临床获益。

国外的多项研究将他汀类应用进一步扩展,扩展到了对于未发作心血管疾病,但是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的一级预防治疗中,他汀类药物的作用也获得了肯定。

因此,对于确需服用他汀类药物的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疾病风险人群,遵医嘱服用他汀类药物,确实是可以有效的减少冠心病的发作几率的。

并不是所有的中老年人都需要服用他汀类药物

对于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临床是有一套完整的评估体系的,对于已发作过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如果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1.8mmol/L,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2.6mmol/L,或者有较明显的血管斑块存在的情况,应当考虑服用他汀类药物来控制血脂到目标范围,稳定斑块。

对于没有心血管疾病,但血脂高,又有其他心血管疾病风险(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的患者,如经过评估,发现属于心血管疾病高危的患者朋友,应当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2.6mmol/L以下,非高密度脂蛋白控制在3.4mmol/L以下,这种情况下,如果血脂指标不达标,也应考虑服用他汀类药物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

对于血脂达标的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控制好血压,血糖等其他心血管风险指标更为重要,可以考虑先不服用他汀类。

对于心血管疾病中低危风险的朋友,又没有高血脂问题的,完全不必服用他汀类药物。

他汀虽好,切勿乱服,

是否要吃,谨遵医嘱。

老年人可以用他汀类药物预防冠心病吗?为什么?

他汀确实有防止冠心病恶化的作用,但是想通过服用他汀来远离冠心病,就显得有些夸张了,作为医生,无论患者的年龄有多大,并不建议患者采取这么极端的做法。因为“是药三分毒”,他汀也是有很大的副作用的。

他汀是一种临床常用的降脂药,当患者低密度脂蛋白或者胆固醇指标过高,或者患者冠状动脉血管形成斑块,医院才会建议患者服用他汀来控制病情。

和患者年龄没有关系,就算患者想要预防冠心病,如果患者没有上述的症状,就完全没有必要吃他汀,因为服用可能会出现以下副作用:

1、 肝肾功能受到影响

2、 血糖代谢出现问题

3、 肌体疼痛(最为明显)

4、 血管神经性水肿、头疼头晕神经系统症状

如果患者想预防冠心病,可以采用生活预防

冠心病的发生,是因为冠状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病变,冠脉痉挛收缩,使血液流速越来越慢、黏稠度越来越高,逐渐形成斑块血栓,堵塞冠状动脉血管堵塞超过50%,我们称为冠心病,综上述病理,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生活干预方法:

1、 预防血管发生粥样病变

让冠状动脉血管保持活性、弹力,是预防冠状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的最好手段,首先让患者血压达到标准值,过高的血压会刺激血管,让血管发生血管壁变厚、痉挛、变细、变硬,可以吃一些软化血管的食物,但是不宜过量。

2、 预防斑块形成

患者最佳做法就是控制血糖、血脂。血液当中能够沉积、形成斑块的杂质,越来越粘稠,大部分都是血糖血脂造成的,患者平时需要经常锻炼,以有氧运动,能够促进代谢循环的为主,饮食上要控制,切记不要口味太重,大鱼大肉,少盐、低脂、轻糖是饮食的主要法则。

3,保护脊柱正确的生理曲度

脊柱病变也会刺激神经系统,使血管痉挛,平时我们玩手机和电脑的时候,需要谨记不可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也不能受凉和随意拍打。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