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真能预防心梗吗?

阿司匹林能预防心梗吗?可以!那我身体没问题,是不是也可以吃阿司匹林预防心梗呢?没必要!

阿司匹林能够预防心梗的作用机理

阿司匹林,作为一个百年老药,经过多年的应用,已经成为了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一二级预防的基础药物和首选药物,它作用明确,经济实惠,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药。

阿司匹林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主要是由于它的抗血小板凝集作用,阿司匹林能够对抗血栓素A2(TXA2)的生成来一直血小板的凝集,从而达到对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阿司匹林的抗凝作用可以贯穿血小板的整个生命周期,因此,阿司匹林是一种作用明确的抗血小板药物。对于预防血栓的生成和心血管疾病的栓塞风险,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阿司匹林预防ASCVD的适用人群

经常有朋友问,我身体健康要不要吃阿司匹林,我颈动脉有斑块,要不要吃阿司匹林,我高血压,要不要吃阿司匹林,我脑出血要不要吃阿司匹林,对于什么人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在临床上是有一系列严格的评估的,因此,不建议私自服用阿司匹林来预防心梗,是否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应咨询临床医生,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后再服用。

对于ASCVD的二级预防,即已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不用多说,遵医嘱长期服用即可,对于ASCVD的一级预防,即存在心血管疾病风险,但还未发作心血管疾病的情况,主要考虑以下风险因素:

  • 高血脂

  • 糖尿病

  • 高血压(需控制在150/90mmhg以内)

  • 慢性肾病

  • 年龄(男性>45岁,女性>55岁)

  • 吸烟

  • 肥胖

  • 早发性心血管疾病家族史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因素是需要综合考量的因素之一,并不是存在一种情况就要吃阿司匹林,具体要不要吃,还是那句话,经过评估后再决定。

阿司匹林的服用剂量和注意事项

对于ASCVD的一二级预防,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来预防血栓的情况,一般推荐的剂量在75~150mg/天之间,由于阿司匹林具有一定的胃黏膜刺激性,因此一般推荐肠溶片,空腹服用效果最佳,由于是长期服用,早晨晚上服用均可。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最值得注意的事情就是出血风险,特别是消化道出血风险,阿司匹林药物本身对胃黏膜就有刺激性,同时在药物的代谢过程中,同样会对胃黏膜形成影响,因此,消化道出血的风险是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需要特别注意的风险,在服药前必须经过严格的出血风险评估再确定是否用药,用药的前12个月,特别是前半年,应特别注意身体的各种可能的出血症状,如黑便、柏油样便等。还有一些患者服用期间可能出现牙龈出血、皮下出血、脑出血等问题,都应多加注意。

阿司匹林真能预防心梗吗?

1.阿司匹林真能预防心梗吗?

阿司匹林可以预防心肌梗死。通常心肌梗死多发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基础上,由于某些诱因,如过度劳累、激动、暴饮暴食等,致使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液中的血小板伺机在破裂的斑块表面聚集,形成血栓,达到一定程度后突然阻塞冠状动脉管腔,使得被堵塞血管下游的心肌缺血坏死而致。如下图:

阿司匹林具有不可逆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能够防止斑块破裂时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对曾患过心梗的患者,阿司匹林能预防再一次发;对于未患过心梗,也没有其他类型的心血管疾病的人,也能够起到预防心梗的作用。2016年《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 》指出,随机对照试验证实了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可降低心肌梗死、脑卒中或心血管性死亡的发生风险。推荐阿司匹林的最佳剂量范围为 75~150 mg/d(常用剂量为100 mg/d)。鉴于阿司匹林可能会引起凝血功能紊乱导致内出血,如胃肠道出血等不良反应,建议用药前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风险评估,权衡利弊后使用。

2.心血管疾病患者可否突然停用阿司匹林?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突然停药,会使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尤其是曾经发生过心梗、脑梗等血栓风险高的患者。因此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患者因任何原因停药均因慎重,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采取相应措施。

3.偶尔忘记服用阿司匹林怎么办?

单次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已足以抑制体内现存血小板活性,偶尔一次忘记服用,对于抗栓作用影响不大,但若连续漏服会导致血栓风险增加。如果偶尔一次忘记服用阿司匹林,尽量在下一次服药时间按常规剂量服用即可,不需要加倍剂量服药,过量服用可致药物不良反应增加。

参考文献:

《阿司匹林抗栓治疗临床手册》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阿司匹林真能预防心梗吗?

大家好!我是小王医生!全军冠心病介入中心副主任医师!

小王医生接触最多的药物就算阿司匹林了;所以非常高兴和大家聊一聊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主要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环氧酶( COX),使Ser-529 和Ser-516 不可逆的乙酰化,从而阻断TXA2的合成,发挥抗血小板的作用。

100多年前人类发明阿司匹林当时主要是解热镇痛,治疗关节疼痛等疾病;后来人们发现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左右,于是阿司匹林与人类的关系更为密切。

阿司匹林因为其强大的抗血小板作用,也被合称为人类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三种药物之一;同时阿司匹林的发明者,因因此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我们先来看看急性心肌梗死形成的过程,大部分急性心肌梗死都是因为冠状动脉粥样形成,逐渐引起心脏的血管逐渐形成斑块,斑块越来越严重,导致血管越来越狭窄;这种斑块有不稳定的因素,随时有破裂的危险。

一般这种斑块破裂,血小板马上启动。为防止这种斑块破裂导致的出血,而发挥血小板聚集,使得止血,止血的同时就形成了血栓。

举个例子:比如正常人手破了,为啥按一会就能止血呢,因为血小板参加了止血活动。

阿司匹林,干嘛的呢?就是抗血小板的,简单说就是不让血小板止血。手破了,阿司匹林参与止血是好事情。

但心脏的血管,当斑块破裂的时候,血小板马上止血,可是止血的时候难免形成血块,我们叫血栓。

这个血块就很快会把斑块的血止住,可是同时也把血管堵死了,一堵死就是心肌梗死。

所以说为了不让把血管堵了,就吃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防止斑块破裂时形成血栓,以起到预防心肌梗死的作用。

那为啥不防止斑块破裂呢?

当然有,防止斑块破裂的就是阿司匹林的好搭档----他汀;

所以预防心梗的最佳拍档就是阿司匹林+他汀。

大家好,我是小王医师,长期关注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诊治、康复。

谢谢您的关注!

谢谢您的转发!

谢谢您的点赞!

阿司匹林真能预防心梗吗?

阿司匹林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基石药物。由于其价格适中,疗效显著,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几乎没有其它药物能撼动它的地位。在预防心肌梗死方面,阿司匹林确实立下了汗马功能,但需要注意的是,预防心肌梗死不能仅仅依靠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预防心肌梗死的原理:抗血小板聚集

通过对阿司匹林历经上百年的探究,我们发现它不仅解热、镇痛,还可抗炎、抗风湿,但由于用量太大,不良反应发生率太高,上述药理作用几乎已经不再使用。现在,使用阿司匹林的目的主要是利用它抗血小板的作用,用于预防血栓形成,达到预防心肌梗死、脑梗死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呈剂量依耐型,75-300mg/日的阿司匹林可以抗血小板聚集,但大剂量的阿司匹林却可促进血栓形成,所以,以预防心肌梗死为目的的患者,不要随意加大阿司匹林的用量,否则会适得其反,加重病情。

预防心肌梗死,不能仅仅依靠阿司匹林

心肌梗死是在遗传、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糖耐量异常、糖尿病、肥胖等多因素作用下,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伴随不稳定斑块形成,在血流的冲击下,随时可能破裂,诱发血栓形成,堵塞冠脉。所以,预防心肌梗死有两个关键点:一是阿司匹林预防血栓,二是他汀稳定斑块。要想达到预防心肌梗死的目的,还需要加用他汀。其次,还应该控制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戒烟限酒,控制三高,控制体重,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低糖、低热量饮食,适当运动,运动以中等强度为主,每日30分钟,每周5次左右。避免劳累、情绪激动,保持大便通畅,冬天注意保暖。多管齐下,才能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

使用阿司匹林的注意事项

使用阿司匹林时需注意,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不能使用阿司匹林,对阿司匹林过敏、有过哮喘的患者不能使用阿司匹林,易出血的患者(尤其是脑出血的高危患者)不能使用阿司匹林。服用阿司匹林时,注意服用的是普通片剂还是肠溶片剂,普通片剂餐后服药,肠溶片剂空腹服药。否则,会加重胃黏膜损害。

综上,阿司匹林与他汀联用可达到预防心肌梗死的预期,在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注意改变生活方式,戒烟限酒,控制三高,控制体重,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低糖、低热量饮食,适当运动。使用阿司匹林时需注意是否有使用阿司匹林的禁忌症,同时根据所服用的片剂类型选择合适的服药时间。

感谢阅读!

阿司匹林真能预防心梗吗?

阿司匹林,素有“百年神药”之称,自从被发现以来,它的各种功效先后被发现,从最初的解热镇痛,到后来成为心血管领域的基石药物,再到现在有研究发现它还有抗癌作用。正因为历史悠久,作用广泛,才成为“神药”。只不过,“神药”也并非万能。

78岁的胡大爷,有一天晚上吃饭时突发剧烈胸痛,略懂一些常识的女儿赶紧让父亲吃了一片阿司匹林,结果胸痛非但没有好转,还更严重了。送医后抢救无效去世。

女儿不明白,不是说阿司匹林能救心梗患者的命吗?为什么父亲还是去世了呢?

阿司匹林真能预防心梗吗?

阿司匹林确实是心梗患者的“救命药”,只不过它起效慢,如果按照常规剂量100mg服用,效果甚微,可能需要几个小时才有效,这时候病人已经不行了。所以,阿司匹林用于急救,需要300mg,嚼碎服用。这也是临床对心梗患者急救的措施之一。其实,阿司匹林用于急救,并非首选,它的作用在于预防,需要终身服用,发挥长效作用。

首先,阿司匹林是如何发挥预防心梗的作用的?

临床中绝大多数心梗都是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所致,多发生在剧烈运动、情绪波动、重体力活动等情况下,是因为斑块突然破裂,快速聚集而形成急性血栓,进而堵塞血管,诱发急性心梗。而阿司匹林的作用就在于抗血小板聚集,抑制血小板活性,这样在斑块破裂时,就能第一时间阻止血液聚集,抑制血栓形成,起到预防心梗的作用。

当然,阿司匹林的预防作用也是有限的,并不能保证百分百不发生。而且,有些心梗的发生并非斑块破裂所致,可能是因为冠脉痉挛等有关。还是那句话,阿司匹林固然有用,但不是万能的。想要预防心梗,还需要从多方面入手。除了药物治疗外,还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的复查等等,这些也很重要。

其次,如何正确用药,预防心梗?

阿司匹林用于心梗的预防,一般都是与他汀类药物一起的,如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其中,他汀类药物算是第一道防线,用于延缓斑块长大,稳定斑块,预防斑块破裂;阿司匹林算是第二道防线,用于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斑块破裂时形成血栓。

所以,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都是协同作用,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缺一不可。

除此之外,心梗的预防也需控制好血压、血脂和血糖等。所以三高症患者还需要服用降压药、降脂药和降糖药等。对于已经发生过心梗的患者,可能还要加用氯吡格雷进行双抗治疗,至少一年,还有降心率的倍他乐克,改善心功能的普利类或沙坦类药物等,这些都是改善预后,保护心脏的药物,若有必要,应遵医嘱长期服用。

我是王药师,坚持用简单易懂的文字传播疾病知识,为健康中国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如果您觉得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留下一个赞吧!另外,如果您还有相关问题,欢迎留言,我们共同探讨! 

阿司匹林真能预防心梗吗?

一、阿司匹林能预防心梗吗?

不管是冠心病的一级预防还是冠心病的二级预防,包括冠心病的三级预防,都明确的将阿司匹林列在了无可替代的位置上。阿司匹林能够预防心梗,已经是尽人皆知的事实,其是通过大量临床试验证实的结果。阿司匹林一开始被发现,就是因为其解热镇痛作用,也用于感冒、流感时发热的退热。但随着新型的解热镇痛药物的出现,阿司匹林用于解热镇痛的机会越来越小,其次阿司匹林的其他作用,诸如消炎、抗风湿等作用,也在逐渐弱化,但正是大量的临床证据证实了其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中的作用,尤其是冠心病和脑梗塞中的作用,阿司匹林的使用才得到了质和量的飞跃。现在在阿司匹林的使用中,绝大多数处方也是因为其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其中也包括提问者说到的“阿司匹林能不能预防心梗”的作用。

二、阿司匹林是如何起效的?

阿司匹林能够不可逆的结合血小板上的一种酶,而这种结合,会让血小板的作用不能发挥。血小板有什么作用呢?血小板的作用就是血液的凝集必不可少的一份子,而阿司匹林和血小板的结合,使得血小板不可逆的起不到凝血的作用,直到这个被结合的血小板死去,阿司匹林都不会和这种酶分离,据此我们也能分析到阿司匹林是如何起到作用的。

三、预防心梗要怎么吃呢?

既然有明确的证据能够预防心梗,那么阿司匹林要如何吃呢?一般情况下,如果确认患者需要口服阿司匹林,几乎阿司匹林的口服都是长期或者是终身的,其剂量也是有推荐的,一般推荐75—150mg/天。

四、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吃ASP预防心梗呢?

阿司匹林真的能预防心梗,那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要吃阿司匹林来预防心梗呢?答案当然是不能,阿司匹林是有其适应症和禁忌症的,不是每一个人都要吃,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吃。如果没有适应症,阿司匹林的副作用也几乎是尽人皆知,在没有适应症的人身上使用它,出现胃肠道反应,或者出血的风险大大增加,但获益不会增加,所以,阿司匹林对于没有适应症的患者身上使用,是不推荐的。

其实,阿司匹林再能预防心梗,对于不需要的人来讲,还不是一文不值?

你我为什么不去做哪一个不需要口服阿司匹林的人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