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人血压降到多少最好?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如果长期不控制,高血压的危害巨大。由于发病初期一般身体没有感觉,因此,高血压如果不控制,其隐形危害性更大,对于人体心脑血管、肾脏、眼底等部位都会产生渐进性的不良影响,一旦出现的这些方面的问题,再去控制血压,往往就有些晚了。

高血压本身并不可怕,这个疾病可防可控,生活调理+药物控制,对于绝大多数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来说,是可以达到控制血压平稳的目标的,那么高血压控制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呢?

对于不同人群,高血压控制的目标也不尽相同,但是作为高血压的控制,李药师给大家分享六个字”先达标,后平稳“,所谓达标就是现将血压控制到目标范围内,如果做到了这一点,再考虑降血压控制平稳,即使在合理范围内,也不要有大的波动。

先说下控制血压的目标值

一般情况下,高血压降压的基本目标是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即算是控制血压的平稳,但是对于一些特殊人群,要求也不尽相同,比如对于年龄偏大的老年人,综合人体衰老,血管硬化以及人体所需的供血等整体考虑,对于80岁以上的老年人,对于收缩压的要求可适当放宽,即血压控制在150/90mmhg以内即可;对于合并糖尿病或肾脏疾病有蛋白尿的患者,一般建议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内最佳,这个目标可以尽量的减少高血压对于肾脏功能的影响;而对于心衰的患者,一般控制目标也在130/80mmhg以下为好。

强调下家庭自测血压的问题,现在很多人家里都有电子血压计,高血压患者经常自测血压,了解自身的血压情况,都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由于血压计治疗参差不齐,测量者的专业度也较差,因此经常会出现误差较大的情况出现。通常说来,对于家庭血压的测定,应当将目标值去掉一个5mmhg的误差修正值,比如说通用的控制血压目标,诊室测量的控压目标是140/90mmhg,而家庭测量的目标则可定为135/85mmhg,如果出现家庭测量出现数值差异巨大的情况,可去诊室测量血压,确认家用电子血压计的准确度。

血压控制达标后,如何保持平稳?

血压控制达标后,应当定期的测量血压,观测血压的波动规律,确认是否控制血压平稳,要控制血压的平稳,给大家以下几个小建议:

1. 选择合适的药物,长期坚持服用。什么算是合理的药物?当然是控压平稳,身体没有不耐受的副作用,经济上又能承受的。对于降压药物,首选长效的或者缓控释的,一天服用一次即可的最佳,如果单药控制血压不良的,可以考虑降压药物的联合应用,或服用复方药物。

2. 生活上注意调理,控制血压的平稳,生活上的调理,与坚持长期用药同样重要。低盐饮食,控制体重,适度运动,戒烟限酒,良好作息,这些方面缺一不可,除此之外,保持情绪的稳定,也是控制血压平稳的重要方面,高血压的朋友,一定要注意保持平稳心态。

3. 长期的定时监测血压:虽然高血压是可防可控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的病程也是渐进性的,有时候会出现原来服用药物控压良好,但慢慢控制不住血压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时,首先排除身体疾病引起血压升高的可能性,如果排除疾病因素,可以考虑合服其他降压药协同降压。因此,定期检测血压,掌握自身的血压规律,也是保证血压平稳的重要事项之一。

高血压病人血压降到多少最好?

你好!

患者:医生,我血压降到118/82mmHg,是不是有点低了,可以停药吗?

回复:不低,美国的高血压新标准你还是高血压,别停药,虽然我国和其他一些国家要求血压控制到140/90mmHg以下,但是,美国的新的高血压指南高血压控制标准为130/80mmHg以下了。这意味着人们要越越注意高血压对人类健康危害的具大。我国的高血压标准,118/82mmHg的舒张压82也不是非常理想,如图。

即使是血压控制理想了,也不要轻易自行停药,因为绝大多数高血压停药后血压会再次升高而不易被及时发现,往往发生心脏血管意外事件(脑卒中、心肌梗塞、肾功能衰竭等)后才后悔随意停用降压药。

高血压到底降到多少最好?

1,每个人都有基础血压,即成年后或患高血压前一般体检的正常血压值,能降到基础血压应该是再好不过的。但是好多人没有体检过,不知道自己的基础血压到底在哪相范围。这时,患高血压的患者,经过大量的循证数据研究,一般成人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心脑血管并发症风险大大降低!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冠心病,肾脏病患者,血压如果能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其降压受益更大,保护心脑血管更理想。

2,60岁以上的老年人,血管粥样硬化,血压过低可能导致供血不足,出现头昏、乏力等排除其他疾病引起,这时候血压控制在150/90mmHg以下就可以了。诚然,能控制到140/90mmHg以下而没有不适表现,那就更好一些。

老年人血管粥样硬化后,血压不多高,但脉压差增大(收缩压-舒张压大于60mmHg),这时注意改善动脉壁弹性相关治疗(病因治疗,调脂药治疗等)。这类老年人,注意舒张压往往在低值,如60几毫米汞柱,这时不要过份强调血压达标,收缩压在160mmHg以下,不主张用降压药,收缩压在170mmHg以以谨慎观察用降压药。

3,通过大量的数据观察,血压也不是降得越低越好,除了每个人的基础血压外,血压降到100/70mmHg以下,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可能增加;所以,控制血压、监测血压、服用降压药、个体化方案、定期随访医生、定期体检、专业医生调整降压方案才是最好的办法。

高血压病人血压降到多少最好?

谢邀!其实确实在临床当中有很多词汇被问到我的血压究竟降到什么样的程度为好,收缩压降到了110左右,是不是就可以停药了?

我经常可以告诉他们,一般情况下来讲,如果有高血压的患者以收缩药为标准,控制在120~130毫米汞柱左右,就是一个相对比较平稳的状态,而且如果血压达到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之后,一定要记得维持现在的口服药物的剂量,如果确实相关的因素达到一定的水平,而且血压还有下降的趋势,那么更改为其他的药物,甚至是减量。

其实在临床当中,对于血压的控制是一个相对比较灵活的标准,因为血压他是随时随地都在不同的波动过程当中,不可能完全都是一个数值,而且他往往都是一个范围。对于一些初期发现的高血压患者而言,将血压控制在一个正常的水平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来讲一般都是以收缩压为标准,控制在110~120毫米汞柱左右,是一个非常好的标准。这个一般来讲是应对于初期的高血压,血压相对而言比较好控制,并不会存在一些其他的身体异常因素。

而临床当中也有很多人的高血压,是10年甚至是30年40年都有可能,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他的血压控制的标准就不能死搬教条的硬套,可以稍微高一些,比如说以收缩压为标准控制在130~140毫米汞柱左右,而且一定要注意它是否有相关的临床症状,尤其是口服加药之后血压降的过低,是否会出现一定的心肌供血不足以及脑供血不足的症状。因为有很多人他的血管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病变形式,比如说硬化斑块,重度狭窄,甚至闭塞等等,如果一旦形成了这种表现再给予过分降压,强调一个数值的完全正确,很有可能就会诱发心肌梗死或者是脑梗死的一些情况。所以对于一些长期有高血压的患者而言,控制标准可以适当的调高,主要就是保持身体的一个健康状态。

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情况,就是身体是否合并有一些其他的病变,因为有很多情况下高血压它并不只是一个单纯的高血压,身体如果其合并一些其他的病变,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不同的患者有不同的调节方法以及口服药物的种类,甚至有的还需要特殊的进行手术处理。

而且当血压控制在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而且身体的一些其他状态都得到了改善,比如说体重得到了明显的减轻,那么这个时候根据测量血压的数值,就要及时的停药改药等等,从而来保持自身血压的平稳,避免低血压的情况发生。

最后注意一点就是坚持,因为一旦有高血压的疾病存在,整体的治疗周期非常非常的长,可以说10年20年都是存在的,坚持每天服药,坚持改善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是非常难的,有很多患者在后期总觉得这种生活没有多大意思,从而放弃那么非常多的患者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异常情况。

所以虽然高血压,它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疾病,而且短时间内不会对人体造成非常大的影响,但是一定要积极的应对,才能够更好的解决问题。

祝福大家都能够身体健康!

高血压病人血压降到多少最好?

血压控制因人而异,往往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疾病等因素来制定血压控制目标。

  • 一般的高血压患者:血压应该降到140/90毫米/汞柱以内,如果可以耐受的话,可进一步降低至130/80毫米/汞柱。

  • 65~79岁的老年人:血压应该尽量降到150/90毫米/汞柱以内,如果可以耐受的话,可进一步降低至140/90毫米/汞柱。

  • 80岁以上的老年人:血压应该尽量降到150/90毫米/汞柱左右,如果可以耐受的话,不必再进一步降低。

  • 出现尿蛋白的高血压患者:血压应该降至130/80毫米/汞柱以内;

  • 合并有慢性肾病的高血压患者:血压应该降至140/90毫米/汞柱以内;

  • 合并有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血压应该降至140/90毫米/汞柱以内;

  • 合并有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血压应该降至140/90毫米/汞柱以内。

服用降压药控制血压的主要方法。下面,“问上医”就为您介绍5类常用的降压药物,希望能帮您找到适合自己的降压药。

第1类:钙通道阻滞剂(地平类降压药)

作用机理:心脏和血管收缩需要钙离子的参与。地平类药物可以阻碍钙离子进入心肌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从而降低血压。

适宜人群:左心室肥厚、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心绞痛、动脉粥样硬化、代谢综合征。

禁忌人群:快速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

副作用

  • 心动过速:地平类降压药直接作用于心脏和血管,降压速度较快。我们的身体会条件反射地提高心率以弥补血压亏空,从而常引起心动过速。

  • 头痛、水肿:地平类药物会使血管迅速扩张,这会导致末端血管留存更多血液,进而导致脸红、头痛、下肢水肿等症状。

  • 牙龈增生:地平类药物可直接影响牙龈成纤维细胞的代谢过程,促进其增殖,从而导致牙龈纤维性增生。

第2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沙坦类降压药)

作用机理:血管收缩受血管紧张素的控制。血管平滑肌细胞上的受体与血管紧张素结合后,便会收缩。沙坦类降压药可以伪装成血管紧张素,与受体结合,使真正的血管紧张素无法发挥作用,从而降低血压。

适宜人群:心理衰竭、左心室肥厚、心肌梗死后、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代谢综合征、糖尿病、服用普利类药后有干咳的患者。

绝对禁忌:妊娠、高血钾、双侧肾动脉狭窄;

相对禁忌:严重肾功能不全肌酐>3mg/dl(265umol/L)、可能怀孕的女性。

副作用

  • 血管神经性水肿;

  • 血钾升高:沙坦类降压药能够抑制肾上腺释放醛固酮(保钠排钾),如果体内的钾离子过量,则可能会导致高钾血症。

第3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普利类降压药)

作用机理:普利类降压药可以直接降低血管紧张素的合成量,从而降低血压。

适宜人群: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左心室肥厚、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肾病、非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微量蛋白尿、代谢综合征、糖尿病。

绝对禁忌:妊娠、高血钾、双侧肾动脉狭窄

相对禁忌:严重肾功能不全(肌酐>3mg/dl)、可能怀孕的女性。

副作用

  • 干咳:普利类降压药在人体内代谢后,引起缓激肽堆积,刺激咽部和支气管粘膜,引发患者不同程度的干咳。

  • 血管神经性水肿。

第4类:β受体阻滞剂

作用机理:心脏跳动受交感神经的控制。紧张状态、心理压力大等情况下,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快,血压容易升高。交感神经支配心肌需要有个中间人β受体。若阻滞它发挥作用,便可降低心率,从而减少心输出量,降低血压。

适宜人群:心绞痛、心肌梗死后、快速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

绝对禁忌: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哮喘;

相对禁忌:慢性阻塞性肺病、外周动脉疾病。

副作用

  • 心动过缓:β受体阻滞剂的作用机理便是降低心率,部分人可能存在心率过度降低的问题。

  • 支气管痉挛:β受体阻滞剂可导致气道阻力增加。

第5类:利尿剂

作用机理:利尿剂可以减少血液系统中的血容量,从而降低血压。就好比是给气球放气。

适宜人群: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心力衰竭。

绝对禁忌:痛风患者。

相对禁忌:妊娠。

副作用

  • 尿酸升高:利尿剂能干扰尿酸由肾小管排出,使血中尿酸水平升高,对痛风患者可加重病情。因此痛风患者禁用利尿剂降血压。

  • 影响血脂和血糖:利尿剂的排水作用,可以看做是一个浓缩的过程。一旦服用利尿剂使血容量减少,体内的血糖和血脂就必须留存在更少的血液中,浓度就会上升。

  • 低血钾:利尿剂是通过促进肾脏排盐、排水,来达到降压的目的,所以容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最常见的是低钾血症。

以上内容由“问上医”为您编辑整理,想了解更多权威健康知识,欢迎关注我们!

高血压病人血压降到多少最好?

回答这个问题我的观点可能有些不同。应该从三个方面去考虑不同的人应降到多少最好:高血压病史时间和控制好坏、然后考虑年龄、最后心脏、脑、肾、大血管受损或程度。

1. 有十年以上高血压病史年龄越大动脉硬化越明显,尤其主动脉弹性差收缩压比较高,能控制在140-160mmHg左右就可以了,这些人舒张压大部分因长期高血压和年龄关系动脉弹性较差因此高不起来,这些患者降压同时不让舒张压低于60mmHg,否则心、脑、肾血供会减少很不利。

如果70岁以上的人除收缩压高的同时舒张压也在90mmHg以上,说明他动脉弹性尚好,应考虑属于性格导致的交感神经兴奋型,血中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较高即使用了多种降压药也下不来,肥胖者减肥,这类患者往往性急、个性强、冲动、爭强好胜,情绪激动时血压骤升容易发生脑卒中,可以加一些抗焦虑紧张药物如黛力新每天一片。其实上世纪六十年代上海瑞金医院的老专家鄺安坤等三位教授上世纪开发的复方降压片中就加入了利眠宁(相似安定既能催眠又有抗焦虑作用)。

青年、中年高血压患者用了多种药收缩压舒张压都降下不下来的人也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外加二条:减肥和控制情绪缓解压力。

2. 70岁左右老年人既往无高血压病史或虽有高血压但不严重,收缩压较原来稍有增高,若在140mmHg左右,舒张压在70-80mmHg左右(冬天)这时血压升高往往与动脉硬化血管弹性减弱或斑块增多有关,可不一定用降压药,要用也只用一种,注意舒张压不能过低。用药1-2周后复测如过低120/70mmHg以下可从减半或停药。

3. 45岁以下发生高血压患者大多有家属史或肥胖、自已感觉工作压力重(和别人相比较),一般收缩压在130-140mmHg左右,舒张压往往大于90-100mmHg以上。体重超标的首先不是用降压药而是减肥,运动,使体重下降10-20斤以上大部分人血压明显下降,若测量时波动较大仍不能判定是否患有高血压建议做24小时动态血压决定是否必须服用降压药,因为这可能是终身的。减肥后对于心律快的患者首选倍他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等,心律小于70次建议首选钙结抗剂如一片不能达标可加到二片,或联合利尿剂等。当然任何降压药对不同的人效果不一,但至少服用7天以上让血药浓度稳定后再评判。

4. 如果由于长期未能控制好血压发生冠心病:心绞痛或心肌梗塞,有脑血栓形成(不包括腔梗)或脑出血性中风,有蛋白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或血肌酐升高、大动脉瘤等靶器官损害的血压要求降得更低点120/80mmHg以下,临床上并非那么容易,这要求医生在综合分析病情基础上合理选择药物的搭配及考虑到靶器官的保护。但降压永远是硬道理。

2018.12.8

高血压病人血压降到多少最好?

你好,我是知心蓝医生。

关于高血压很多人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血压达到多少就算是高血压,也就是高血压的诊断标准,这个数值是比较固定的,针对于所有成年人来说,血压达到140 90毫米汞柱以上,就可以诊断为高血压;另外一方面就是,高血压的患者血压要控制在多少以内才算达标?这个数值是不固定的,我们来分别解释一下,不同情况目标不同。

1、降压治疗的目的

高血压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主要在于对靶器官的损害,比如说心脏、脑、肾脏、血管、眼睛等器官,应该说血压越高造成的危害越大。所以高血压降压治疗的目的,是通过降低血压从而预防或者延迟发生脑卒中、心力衰竭、脑梗死、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以及预防高血压急症、亚急症的发生。

2、降压治疗的达标方式

很多人发现高血压的时候,测量血压已经明显超过高血压的诊断标准,140/90毫米汞柱,比如说有可能在160、180,甚至200毫米汞柱。由于惧怕高血压所带来的并发症,所以很多人都想尽快的、最快速的把血压降到目标范围以内。其实除非对于少数的高血压急症、亚急症的患者,需要相对比较快速的降低血压,而对大多数的高血压患者而言,我们需要使血压相对比较平稳、并不那么快的降到目标范围。尤其是对于一些老年人、体质比较弱的患者,我们让血压在一个月到三个月以内降到目标水平,都是可以接受的,因为过快的、过大幅度的降低血压也会带来患者的损害,而对于年轻人,血压降低的速度可以稍微快一些。

3、目标值是多少?

很多人对降血压的目标值不太理解,有些人认为血压降得越低越好,有些人则认为降低血压是降到一个固定的目标值,其实这都是错误的。我们来看几个常见情况的目标值。

(1)老年人:对于65岁到79岁的老年人,我们首先要把他的血压降低到150/90毫米汞柱以下,如果降到这个范围没什么不舒服,那么可以进一步降低到140/90毫米汞柱以下。而对于80岁以上的老年人,通常只要将血压降低到150/90毫米汞柱以下就可以了。

(2)颈动脉狭窄: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有颈动脉斑块、颈动脉狭窄的毛病,当双侧颈动脉狭窄大于75%时,大脑的血供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对于这种患者合并高血压的话,不宜将血压降得过低,在140/90的基础上可以放宽一些,比如150mmhg、甚至160mmhg。

(3)妊娠高血压:怀孕的妇女由于要给胎盘供血,有部分人患有高血压的话,一般要求控制在150/100mmhg就可以,不宜降得过低,以免影响胎儿供血,而且最好以非药物治疗为主。

(4)高血压合并心衰、糖尿病、冠心病、蛋白尿:合并这些基础疾病的高血压患者需要把血压降得更低一些,通常要求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这样可以减轻心脏负荷、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减少心肌氧耗、控制蛋白尿等,对于冠心病的患者,注意避免使舒张压降得太低,一般不宜低于60mmhg,否则影响心肌供血。

(5)青年高血压患者:前面说过,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的目标有可能可以适当放宽一些,而对于年轻的高血压患者,比如二十几岁、三十几岁的高血压患者,在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的基础上,最好把血压进一步下降,降到130/80毫米汞柱以下,甚至有研究建议降至120/80mmhg。

总结,降压治疗目标不是统一画一条线,而是应该个体化,不同情况,目标不同,上面列举了一些常见情况的降压目标。临床状况千变万化,不能一直列举,比如高血压导致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患者,血压最高控制在100~120mmhg,并且要控制心率在55次左右。

关注知心蓝医生,了解更多心脏知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