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长期用药,如何减轻药物副作用?
高血压患者,除了极少数情况,可以通过饮食+锻炼,不服药恢复正常血压外,多数患者都需要服药控制血压。
长期服用降压药物,有好办法能减轻药物副作用吗?这是一个悖论,是药物就有副作用,但要辩证的看,相对于控制好血压对于心血管系统和整个身体的健康获益,一些轻微的药物副作用可以忽略。
与其想减轻药物的副作用,倒不如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及时能够将身体出现的相关症状和所服用的药物关联起来,及时的纠正和预防。
对于药物的副作用,需要明确以下几点:
1. 药物的副作用,并不是吃,就一定会发生。对于不同的个体,药物产生副作用的强度,症状,可能有很大差异。
2. 这个人吃某种药,能产生身体不能耐受的副作用,换另个人吃,则一点副反应没有,都是非常常见的现象。
3. 对于药物的副作用,多数情况下身体都具有耐受性,长期服用期间,如果身体可以耐受,则可以继续服用,如果身体不耐受,则考虑换服其他身体耐受的药物。
常用降血压药物的副作用介绍目前常用的降压药物,有5大类,几十种,简单说下这些药物可能发生的副作用,大家服药中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可自行对照:
1. 钙通道拮抗剂——地平类:通常地平类降压药主要可能引发的副作用是心跳加快,面色潮红,下肢水肿(包括脚踝部位),牙龈增生等。心动过速和心衰患者,慎服此类药物。
2. β受体阻滞剂——洛尔类,这类药物能够减缓心律,常见副作用有头晕,胃肠不适、疲乏,肢体冷感等。除此之外,该类药物有时候还会影响身体的血糖、血脂的代谢,因此哮喘病患者、糖耐量异常患者都要慎用此类药物。
3.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普利类:这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引发持续性的干咳,症状较轻者持续服药,一般可耐受,如身体不耐受,考虑换服沙坦类药物。长期应用还可能导致血钾升高,应定期监测血钾水平。
4. 血管紧张素Ⅱ抑制剂——沙坦类:沙坦类药物一般副作用较少,服用期间也要注意高钾血症的问题,注意监测血钾和血肌酐水平。
5. 利尿剂类——噻嗪类及其他利尿剂类,这类药物易引起低钾血症、高尿酸血症等问题,服用期间也应监测血钾、血尿酸。痛风患者一般禁用这类药物降血压。明显肾功能不全者,如果需要服用利尿剂,推荐呋塞米。
高血压患者长期用药,如何减轻药物副作用?
高血压的副作用不仅是每一位高血压患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每一位医生关注的焦点。下面,医学莘将谈谈如何在控制血压的同时,减少降压药的副作用。
利尿剂利尿剂主要通过增加钠离子排泄降低血压。常用的有氢氯噻嗪、呋塞米等。由于氢氯噻嗪降压缓慢、平稳、持久,故临床多用。呋塞米主要用于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氢氯噻嗪的副作用:影响血脂、血糖、尿酸代谢,降低血钾。
如何减轻副作用:小剂量给药,12.5mg,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25mg,超过25mg也不会增加降压效果,可减少对血脂、血糖、尿酸的影响;与保钾利尿剂联用,可减少低血钾的发生。
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通过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常用的有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等。降压起效较快、降压效果强。
β受体阻滞剂的副作用:心动过缓、影响血糖、加重气紧
如何减轻副作用:小剂量开始给药,可减少心动过缓的发生,并注意监测心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高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选择性阻断β1受体,可减少对血糖的影响,很少增加气道阻力,减少气紧得发生。
钙通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通过扩张外周小动脉,降低血管阻力,降低血压。常用的钙通道阻滞剂有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降压效果有强有弱,降压持续时间有长有短。
钙通道阻滞剂的副作用:心悸、水肿、头痛、潮红。
如何减轻副作用:联用β受体阻滞剂可抵消心悸,如美托洛尔;水肿可联用氢氯噻嗪减轻水肿;头痛、潮红可换用长效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等。
ACEI/ARBACEI即普利类降压药,ARB即沙坦类降压药。普利通过阻断RASS系统降低血压,沙坦通过拮抗AT1受体降低血压。普利与沙坦起效都比较缓慢,降压比较平稳,而且可保护心脏、肾脏。
副作用:普利可引起干咳、血管神经性水肿、高血钾。
如何减轻副作用:大约10-20%使用普利的患者可出现干咳,若不耐受,可换用沙坦;发生过血管神经性水肿的患者禁用普利;与利尿剂联用可减少高血钾的发生。
感谢阅读!
高血压患者长期用药,如何减轻药物副作用?
“心内科喵医生”观点:
1、所以的药物都是“双刃剑”,同时具有治疗作用和副作用!
2、高血压人士需要长期用药,更加需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3、降压药物种类繁多,如何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小剂量使用、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抵消副作用!
4、“利尿类”降压药物(包括吲达帕胺、氢氯噻嗪等),长期使用出现“低钾、低钠、尿酸升高、糖代谢异常”。
5、“地平类”降压药物(包括硝苯地平控释片、硝苯地平缓释片、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等),长期使用出现“心慌、脸红、浮肿、头晕、头痛、牙龈增生”
6、“普利类”降压药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赖诺普利等)长期使用出现“咳嗽、高钾、血肌酐升高”
7、“沙坦类”降压药物(厄贝沙坦、替米沙坦、氯沙坦等)长期使用“高钾、血肌酐升高”
8、B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长期使用“心率减慢等”
高血压患者长期用药,如何减轻药物副作用?
高血压患者长期用药,如何减轻药物副作用?
据说我国有2.7亿高血压患者,这些人基本是靠药物维持血压。降压药基本分为三种,一是扩张血管的,血流多,血管不够粗,用药物将血管撑开,血压就降低了,弊端是时间长了血管更容易变脆、失去弹性;二是利尿,血液量大(95%是水)用药物排出,体积小了,血压就低了,弊端是身体水减少,影响健康,无论得了什么病,医生几乎都嘱咐要多喝水;三是降低心脏泵力,压力小了,血液流速慢,血压就降,但人会觉得憋气不舒服。只要吃药,肯定会有副作用。如果从清理血管垃圾、杂质,从软化血管,从调理肝脏入手,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而解决垃圾,软化血管的是鱼油、磷脂、钙镁、维C等营养品,没有任何副作用。
高血压患者长期用药,如何减轻药物副作用?
血液循环经过肾的过滤生成尿。而肾的血管容易堵塞。中医讲肝肾同源。血液粘稠就最容易堵塞肾血管。所以说。高血压肾。糖尿病肾。多囊肾。慢性肾炎。统称为肾慢性衰竭。因为西药靠调节神经降压。不是从根本上去宁心安神。稀释血液。扩张血管这个根本去达到降压,所以靠西药降压。到最后都是死路一条。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