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的阿司匹林和国产的阿司匹林有区别吗?

阿司匹林有两种药理作用,一种是解热镇痛,一般需要服用大剂量,500mg左右是常用剂量,一种是低剂量长期服用预防心血管问题,今天还是重点说下低剂量长期服用的阿司匹林。

低剂量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主要目的和功效是,用于对抗血小板的凝集,预防血栓的形成。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通常分为两种情况:有对于已有心血管问题的,如急性冠脉综合征术后等的二级预防和对于心血管疾病风险人群的一级预防。

对于二级预防,如身体耐受,应长期坚持服用,对于一级预防,需要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后,确需用药再用药,不要随便乱吃阿司匹林。没有一种药是有病治病,没病强身的。

低剂量长期服用的阿司匹林一般推荐阿司匹林肠溶片,可以减少对胃黏膜及消化道的刺激性。

对于长期服用的阿司匹林,有国产和进口很多种,进口的阿司匹林一般是指拜尔公司的拜阿司匹林,国产的则品牌众多。

拜阿司匹林是原研药,质量最好,但目前国内上市的只有100mg规格,而国内的产品则有25mg,50mg,75mg,100mg,40mg等多种规格;

由于肠溶片不能掰开服用,如果服用剂量不是100mg的处方,可以选择国产;如医生开具处方为75mg/天,可以选择25mg规格产品,每日服用3片;

拜阿司匹林好在哪?主要是肠溶性,对于肠溶片,要求在胃内的溶出越小越好,我国的药典标准规定是要控制药物模拟胃液溶出在10%以内;

拜阿司匹林可以达到2小时内,模拟胃液中0溶出,而国产制剂虽然都符合药典要求,但还是有一定的胃部溶出;

从性价比上来讲,国产阿司匹林更高,对于消化道没有出血倾向的朋友,可以选择国产产品,性价比更高;如果不差钱,吃进口当然更好!

对于有消化道出血倾向(有溃疡史,HP阳性等)或糖尿病、高龄的老人(65岁以上),如需服用阿司匹林,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建议选择进口。

服用阿司匹林期间, 特别是长期服用的前12个月,一定要注意身体的出现倾向,特别是消化道出血倾向,如出现黑便、皮下出血、牙龈出血等内出血情况,尽快就医!

进口的阿司匹林和国产的阿司匹林有区别吗?

在我国,进口的阿司匹林以德国拜耳公司的拜阿司匹灵居多,国产的阿司匹林则有许多家。一个是原研药,一个是仿制药,他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胃中的溶出”不一样,药效其实相差不大。

一、规格不一样

进口到我国的拜阿司匹灵几乎都是100mg/片,国产阿司匹林的规格则主要覆盖了25-50mg这个区间,如25mg、30mg、40mg、50mg。小剂量阿司匹林(即75-300mg/日)才能起到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达到预防心肌梗死、脑梗塞的目的,如果服用拜阿司匹林,由于拜阿司匹林采用了特殊的肠溶技术,只能整片吞服,不能掰开或嚼碎,故每日最低剂量只能为100mg;如果服用国产阿司匹林,每日剂量可从75mg开始。但临床上阿司匹林的用量多为100mg/日,建议遵医嘱选择。当然,他们之间的价格差距也不小。

二、阿司匹林在“胃中的溶出”不一样

肠溶片较普通片剂的优势在于“肠溶”,即进入肠道中开始溶解,以减少对胃黏膜的损害。我国药典明确规定,阿司匹林肠溶片在胃中的溶出需控制在10%以内。针对这一点,无论是进口的拜阿司匹林,还是国产的阿司匹林肠溶片,都是达标的。区别就在于,国产的阿司匹林肠溶片在胃中的溶出不超过10%,进口的拜阿司匹灵在胃中的溶出接近于零。所以,相比于进口的拜阿司匹灵,国产的肠溶片对胃黏膜有一定的损伤,但微乎其微。需要注意的是,凡是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几乎都是终生服用,如果合并胃部疾病,拜阿司匹灵可能更适合这部分患者。

综上,进口药有它独特的技术优势,国产药也有它的便捷、经济之处,毕竟价格也是他们之间非常重要的一个区别。如果经济能力有限,可选择国产药,如果经济宽裕,可选择进口药;如果有基础胃部疾病,建议选择进口药物,毕竟微小的损伤,积累个十年八年的,也可能成为大问题。

感谢阅读!

进口的阿司匹林和国产的阿司匹林有区别吗?

阿司匹林是德国拜耳制药公司于1897年首先研制的,开始用于解热镇痛,后来发现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功能,所以拜耳公司又将其制作为100mg的肠溶片(由于阿司匹林对胃部有刺激和损伤,所以制成肠溶片),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抗血小板治疗。

进口阿司匹林与国产阿司匹林主要区别:

1.目前的进口阿司匹林肠溶片(原研药)就是指拜耳公司生产的,其商品名为拜阿司匹灵,规格为100mg。而国产的阿司匹林肠溶片规格较多,有20mg,25mg,50mg,以及100mg等。

2.一般来说原研药的药品质量要好于仿制药。对于阿司匹林肠溶片也如此,有研究显示,拜阿司匹林在体外模拟胃液中1h内的溶出度几乎为零,而国产的大多数阿司匹林肠溶片在模拟胃液中都有溶出,虽然也符合药典规定的<10%的要求。

3.拜阿司匹灵价格要稍高于国产阿司匹林肠溶片,拜阿司匹林100mgx30片在15元左右,每片5角钱左右。

选择国产还是进口的阿司匹林肠溶片?

如果每次使用100mg的阿司匹林肠溶片,建议选择进口的拜阿司匹林,如果每次需要服用更小剂量的阿司匹林肠溶片比如25mg,可以选择国产的,建议选择那些知名的生产厂家生产的,它们对药品工艺控制相对更好;如果患者本身有胃病,也建议选择拜阿司匹林,对胃的影响可能更小。

我是无名药师,点击关注,我会与您分享更多的药物知识。

进口的阿司匹林和国产的阿司匹林有区别吗?

笔者在临床上也经常被问到这个问题,现在来详细的给大家解答一下。

其实,进口和国产的阿司匹林的区别就是原研药和仿制药的区别。

在我国,进口的阿司匹林主要指的是德国拜耳公司生产的“拜阿司匹林”,即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国产的阿司匹林多指的是阿司匹林肠溶片25mg,即人们常说的“小肠溶”。同时也有50mg,75mg,100mg等多种规格,且生产厂家众多。

拜耳公司于1899年以阿司匹林为注册商标,开始生产投入市场,于1900年获得英美专利。后德国一战战败后,专利权失去保护,阿司匹林才在全世界范围内普及。所以说,拜阿司匹林的质量还是很有保证的,建议需要长期口服阿司匹林的患者,如果没有经济负担的话,选择拜耳生产的,一盒30片,临床上一般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使用剂量100mg,一盒即是一个月的剂量,还是很经济的。而国产的话一般医生都建议使用75mg阿司匹林,即需要服用3片,但国产的优势在于价格便宜,大家更能普遍接受些。而拜阿司匹林的优势主要在于其肠溶性较好,它可以在2小时内,模拟胃液中0溶出;国产的制剂虽都符合药典要求,但大部分还是有一定的胃液溶出。

因此,对于有消化道出血倾向或高龄的老人、糖尿病患者,如果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话,建议选择拜阿司匹林;对于没有消化道出血倾向的患者,可以选择国产的阿司匹林。因阿司匹林有加重出血的倾向,因此在使用期间,如果出现口腔粘膜、鼻腔、皮下出血,刷牙时或割伤后流血不止,血便或黑便等上述情况时,一定要及时就医。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进口的阿司匹林和国产的阿司匹林有区别吗?

段医生答疑在线🔑进口和国产阿司匹林的区别🔑首先,了解一下“阿司匹林”

小剂量的阿司匹林,每天75~100mg,长期服用,用来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

大剂量的阿司匹林,300~500mg,短时间服用,用来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

进口的阿司匹林

商品名——拜阿司匹灵,药品名——阿司匹林肠溶片,每片含阿司匹林100mg。每天一片,用水送服,不能嚼服,利用的是小剂量的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用来预防血栓疾病。我们可以理解为:进口的阿司匹林肠溶片是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形成的原产药(原研药)。

当发生疑似的心梗脑梗时,首次剂量300mg,立即嚼服快速吸收。

国产的阿司匹林

国产的阿司匹林,分很多类型:①因剂量不同:有25mg、50mg、100mg、300mg、500mg;②因剂型不同:有普通片剂、肠溶制剂、缓释制剂。

万变不离其宗,简单的区分方法:当用阿司匹林来解热镇痛时,选择300mg或者500mg的片剂,迅速吸收。当用来抗血小板聚集时,选择25mg、50mg或100mg的制剂,最好选肠溶或者缓释制剂。

进口的阿司匹林肠溶片和国产的阿司匹林在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上的区别:

这就是原研药和仿制药的区别,原研药在所起的作用、副作用、作用维持时间、吸收时间等方面是经过了反复的证实。

合格的仿制药要和原研药进行对比,证实确是达到与原研药的相似的水平,才能使用的。

段医生特别提醒:

(1)在购买阿司匹林时,首先得知道你想要用阿司匹林来治疗什么疾病,然后选择合适的剂型和剂量。

(2)当用阿司匹林来预防血栓,确实不知道进口和国产哪个好,如果经济条件还可以,直接选择进口阿司匹林,它的花费也不是特别昂贵,一个月30元左右。

(3)大多数的心内科、脑病科、糖尿病科、内科医生推荐选用进口阿司匹林。

👇关注段医生,健康又养生!👇

进口的阿司匹林和国产的阿司匹林有区别吗?

首先我想说明一下,题目中的“进口的阿司匹林”这个词用得不准确,它不能表达题主的真实意思。

因为所谓的进口阿司匹林,是指所有的外国制药公司生产的阿司匹林,只要经过我国药监部门批准后,在我国进行合法销售的阿司匹林。

而所有的外国制药公司生产的阿司匹林,既包括发达国家制药公司生产的阿司匹林;也包括发展中国家制药公司生产的阿司匹林;甚至包括欠发达国家制药公司生产的阿司匹林。

显然,题目中的进口阿司匹林,不是泛指所有外国进口的阿司匹林,而是特指代表了最先进制药技术的原研药阿司匹林。

而一个药品的原研药,又不以进口与国产为区分标准;比如青蒿素的原研药就是国产的青蒿素,而不是进口的青蒿素。

所以,这个问答的题目应当修改为:“进口原研药的阿司匹林与国产仿制药的阿司匹林有区别吗?”更加准确。

有关仿制药与原研药之间的区别问题,在我既往的问答类文章中不止一次地分析过。

今天就这个问题再次和大家伙儿一起来讨论,希望通过以下的分析,大家有一个比较深刻的印象,文字较多,文章较长,希望大家一定要读完。

什么是原研药的阿司匹林?

所谓的原研药,就是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研发药物,通常来说,它包括2大部分,一个是原料的原创专利技术;另一个是剂型的原创专利技术。

如果具体到阿司匹林来说,原研药的阿司匹林,主要是指阿司匹林原料原创专利技术,因为阿司匹林的普通片剂和肠溶片剂,都属于通用技术,在原研药与仿制药的区别中,影响不大。

阿司匹林的化学名称,叫2-乙酰氧基苯甲酸,也叫乙酰水杨酸,它是一种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

世界上最早合成出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是在1853年,由法国的一位化学家完成的,当时合成的纯度很低,当然也不知道它能够用于治疗什么疾病。

1897年,德国的一位化学家又进行了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的合成,这次纯度有了大大地提高,并尝试用于治疗风湿关节炎,疗效良好。

直到1898年,德国拜耳制药公司,首次合成了乙酰水杨酸及其他水杨酸衍生物,具有抗炎性和解热止痛性,属于比单纯乙酰水杨酸分子,更长效的高分子化合物,并对其工艺技术进行了全方位的专利保护。

同时,德国拜耳制药公司,将乙酰水杨酸命名为阿司匹林,英文叫Aspirin,于1899年以阿司匹林为商标,销售至全球。

所以,进口原研药的阿司匹林应当是指德国拜耳制药公司生产的阿司匹林。

什么是国产仿制的阿司匹林?

所谓国产仿制的阿司匹林,是指当德国拜耳制药公司的阿司匹林专利保护到期以后,我国制药企业开始模仿德国拜耳制药公司的阿司匹林生产技术,而生产的阿司匹林。

我国最早仿制德国拜耳制药公司的阿司匹林,并获批上市是在2013年,距今已经有近10年了;但是《中国药典》在1995版中就制定了阿司匹林的质量标准,当时主要用于进口的阿司匹林原料和制剂的检验。

那么,国产仿制的阿司匹林是怎么仿制出来的呢?一般来说,开始阶段,主要参考德国拜耳制药公司公开的,保护期已过的专利技术内容。

但是,由于德国拜耳制药公司不可能把阿司匹林生产的详细技术,毫无保留地都写进专利,向世人公开,尤其是其中的技术秘密和技术诀窍,决不会写进专利。

这就导致了国产仿制的阿司匹林生产技术,很多地方与德国拜耳制药公司不一样,尤其是刚刚开始仿制生产阿司匹林的那些年(2013年后的几年),国产仿制阿司匹林原料药的品质,与德国拜耳制药公司的阿司匹林相差较大。

但是,经过近10年的不断技术改进,国产仿制的阿司匹林越做越好,仿真度越来越高,以至于国产仿制的阿司匹林原料与德国拜耳制药公司的阿司匹林原料品质,相差无几。

原研与仿制的阿司匹林有何区别

如果说,进口的原研药阿司匹林与国产的仿制药阿司匹林一点区别没有,也不实事求是。

但如果说,进口的原研药阿司匹林与国产仿制的阿司匹林区别很大,也不客观。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国从2013年开始实施“药物一致性评价”制度,其目的就是缩小,诸如进口原研药阿司匹林与国产仿制药阿司匹林等药物的区别。

其中重点是对原料的纯度,手性分子,杂质限量等有具体要求;对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有具体规定。

但是,“药物一致性评价”毕竟是一个规定的范围,就像规定优秀学生成绩的最低入选标准为80分,那么,还有90分的优秀学生,甚至还有100分的优秀学生,他们之间仍然还是有差距的。

那么,进口原研药的阿司匹林与国产仿制药的阿司匹林的区别在哪里呢?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具体分析。

比如甲药厂生产的国产仿制药阿司匹林,其中阿司匹林原料是自己生产的,而且甲药厂的技术优势在原料药的生产,即甲药厂阿司匹林原料药的品质好,那么,国产仿制药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与进口原研药的阿司匹林相比,区别就不大。

又比如乙药厂生产的国产仿制药阿司匹林,其中阿司匹林原料不是自己生产的,而是外购的,并且乙药厂的技术优势在制剂生产,即乙药厂阿司匹林制剂品质好,那么,国产仿制药阿司匹林的药效,与进口原研药的阿司匹林相比,区别就不大。

总结:进口的阿司匹林与国产的阿司匹林有区别吗?这个问答的题目应当修改为:“进口原研药的阿司匹林与国产仿制药的阿司匹林有区别吗?理论上说,应当有区别,但这种区别应当处于“药物一致性评价”的安全范围之内。而且不同国产仿制药厂,根据他们的技术优势不同,具体区别也不尽相同。

您同意我的观点吗?欢迎您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观点和看法!

每天更新健康热点,医疗痛点;如果我说的,正是您所想的,那么,请点赞、转发、关注朱萧俊说健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