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药需要经常更换吗?
对于降压药物,首先给大家明确一点,减压药物不存在耐药性的问题,如果服用一种药物能够平稳降压,且身体未出现不可接受的副作用,应当继续坚持服药,不要频繁更换药物或调整剂量。
李药师谈健康,点击右上方红色按钮“+关注”,更多用药科普知识与您分享!降压药需要经常换一换吗?上面已经明确了,如果降压药控制血压平稳,对身体有没有不可耐受的副作用,应长期服用,不必更换。
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目前常用的主流降压药物有5大类,几十种之多。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降压药物或药物组合服用,如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可以选择普利类药物服用,如依那普利;对于合并心衰的高血压,可以选择洛尔类降压药服用,如倍他乐克;比如合并肾病的高血压,可以选择沙坦类或普利类药物服用等等,在临床上,医生会根据您的高血压情况和身体的其他心血管风险情况,为您选择适合的药物服用。
虽然不同的药物作用机理不同,但降压药物不存在耐药性的问题,不会出现某种药物因为服用时间长了,变得降压效果降低的状况出现。血压的高低跟很多情况息息相关,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情况,都有可能导致血压的一过性的升高的波动情况,对于这些情况,都不应归咎于降压药物产生了耐药性。
什么情况下需要调整降压药物如果需要调整或更换降压药物,无外乎以下两种情况:
1. 出现了身体不可耐受的副作用——举个例子服用普利类药物,出现干咳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多数患者坚持服用,咳嗽情况会减轻,身体最终可以耐受,但也有患者,会引发剧烈的干咳,甚至影响了夜间的睡眠,这就属于身体不可耐受的副作用,应当考虑更换其他药物,如沙坦类药物等;
2.对血压控制不良——刚说了降压药没有耐药性,怎么又会出现控制不良的情况呢?对待这个问题,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随着身体的衰老,血管老化程度的增加,高血压控制的难度会愈来愈大,原来一种药物能够控制的高血压,可能需要加服药物才能控制,这都是很正常的。对于降压药物的联用,大家也不要过度的担心,实际上很多降压药的经典组合,不但可以有效的协同降压,还可以抵消彼此的副作用,一举两得。
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应就医调整用药方案,不建议私自调药或调整药物剂量,控制高血压是一个很系统,很专业,且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调药请咨询医生,服药请遵医嘱。
降压药需要经常更换吗?
长期使用降压药,如果降压效果好,不良反应少,不建议经常更换降压药。
在治疗过程中,如果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突然换一种降压药,由于其作用机理的改变,或降压强度、降压持续时间的改变,血压会再次升高,机体可能需要数周至数月的时间,才可能使血压再次达标。在更换降压药期间,会引起血压波动,由于我们控制血压的目的是为了平稳降压,减少血压波动,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所以,在更换降压药期间,若血压持续未达标,可能会加重靶器官损害, 甚至并发高血压急症,如脑出血、心肌梗死的发生。
其次,至于题主所担心的耐药性问题,降压药不存在耐药性这一说法。耐药性多指长期使用抗菌药物,如抗生素、抗真菌药等,细菌、真菌等病原体对抗生素的反应降低,疗效下降。使用高血压药物时,部分病人长期使用以后,降压效果可能会下降。此时,在允许的药物用量范围内,可增大用药剂量,必要时可联用另外一种药理作用不同的降压药,不仅可快速达标,还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谢谢阅读!
降压药需要经常更换吗?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长时间服用一种会产生耐药性,因此高血压患者就考虑是否频繁性换药,以免产生耐药性吃药不管用,其实固定使用一种降压药最有效果,而如果经常性更换药物并不利于稳定血压,因为一种药物在一个人身上起到效果需要一个过程,如果一种药刚刚能稳定血压再换另一种,那么血压总是处于波动的状态之下反而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
降压药需要经常更换吗?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说明大家对自身健康及用药安全越来越重视了。大家都知道高血压一般为终身性疾病,需要终身药物治疗,因此很多人就会担心一些降压药物长时间吃会不会副作用比较大,长时间用药,降压效果会不会不好,能不能时不时换一换降压药。
其实降压药只要患者能耐受,比如吃了后没有恶心、呕吐、头痛等不良反应,血压控制稳定,一般是不推荐经常更换减压药的。因为一种降压治疗方案的确定首先是医生经过对患者评估,诸如病因、心脏、心脏、肝脏等器官情况,有没有合并其他疾病和服用其他药物等,形成初始治疗方案,初始治疗方案又经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调整,从而最终形成治疗方案。如果患者随意更换药物,是非常不利于血压的控制的,血压的波动对患者心、脑、肾等器官的损伤是十分大的。血压控制不好,最严重的后果莫过于心肌梗死、中风、心力衰竭、终末期肾病等。对于血压达标者,一般是继续原治疗方案,长期甚至终身维持治疗。像我的母亲,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粒代文血压就能控制达标,目前代文已经吃了10几年了,身体并无其他毛病。
高血压药物治疗根据病情一般先是采取单药治疗,药量不足可增加药量,疗效不好或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可换用另一类药物,血压还是控制不佳可以考虑联合2种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或者复方制剂,再疗效不好还可以考虑3药联合,甚至4药联合。高血压研制发展历史悠久,目前市面上的降压药相对安全,所以患者大可不必担心药物的副作用而频繁更换药物,频繁更换药物不单不能减少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反倒不利于病情的控制,从而加快高血压病情进展。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降压药需要经常更换吗?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控制好血压可以大大降低罹患心梗、脑梗的风险!控制血压除了良好的生活方式外,最重要的就是合理的服用降压药物,通常,医生会通过对您血压情况及有无其他疾病等病情的了解,进行合理选择,并做适当观察、调整后,才可以达到最好的降压效果。
使用降压药物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小剂量、长效、联合”。
“小剂量”指开始治疗时从最小的有效剂量开始服用,根据血压情况,必要时再逐步增加剂量;
“长效”指尽可能的使用每天服用1次的长效药物,如此既可以有效控制夜间及晨起的血压峰值,减少心血管事件,又可以提高病人的依从性;
“联合”指在一种降压药物小剂量使用效果不好时,首先考虑联合使用两种或以上其他种类的小剂量降压药物,如此,即可达到良好的降压效果,又可以避免大剂量使用单一药物的副作用。
当然了,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要遵循医生的医嘱按时服药,并监测血压的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同样的,是否需要更换降压药,也要咨询专业的医生,在医生通过评估你的血压了解有无其他疾病病史的基础上,给予适当调整。
降压药需要经常更换吗?
降压药没有耐药性的说法,那这么多降压药,到底该咋选?
高血压一般用药物治疗,血容量、血管粗细、心功能,是影响血压高低的关键因素,降压药就是从这些角度来调整血压的。
血容量
血容量高,血压高;血容量降低,血压也就降低啦!
想要降低血容量,多排排身体中的液体就行,嘘嘘是个不错的选择,利 尿剂就这样成了降 压药的一员!
利 尿剂的代表药 物有氢氯噻嗪、呋塞米、氨苯喋啶等。
这类降 压药副作用比较低,适合轻中度或老年高血压患者。
血管
血管放松,血压降低。
血管的平滑肌细胞里含有肌丝,肌丝头尾相连,平滑肌就拉紧,血管就变窄;肌丝头尾松开,平滑肌就放松,血管就变粗。
重点来了,当钙进入平滑肌细胞时,肌丝就会相连,血管就会收缩,所以阻止钙进入细胞就能放松血管。
钙通道阻滞剂就是这个思路的降压药,代表药品有硝苯地平、维拉帕米等。
这类药物会让人心跳加速,还可能引起下肢水肿,心力衰竭的患者慎用!
心脏
心脏兴奋,泵血总量增加,血压升高。
肾上腺素能让心脏亢奋,只要霸占了它在心脏上安插的接收器——β受体,心脏就能摆脱肾上腺素的影响。
β受体阻滞剂就是霸占接收装置的一种降压 药。
该类药物的代表是普萘洛尔、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适合心率较快的高血压患者,心率较慢的人慎用,它会让你心脏跳得更慢!
最后,深读君要挑战一个牛叉的血压调节系统!
有狗追你,狂奔!搂着美女,心跳加速!
当有危险发生或过度亢奋时,人体需要通过升高血压来激活最大的潜能,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就是这套机制。
当机体需要升高血压时,就会督促肾脏分泌肾素;
肾素在各种酶的作用下,能够生成血管紧张素;
血管紧张素不但能够收缩血管,还能搞得醛固酮含量大增;
醛固酮增加,又能让更多肾脏中的水重新吸收回血液,通过增加血容量来升高血压。
在这个调节系统中,科学家发现了降血压的好办法:从血管紧张素下手,思路有二。
在肾素变成血管紧张素的过程中,有一种酶不可或缺,降低这种酶的数量就能控制血管紧张素的数量。
血管紧张素少了,血管也放松了,血容量也降低了,血压降降降。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就是抑制那个关键酶的降 压药,代表药物有卡托普利、雷米普利等,灰常适合有糖尿病、肾病的高血压患者。
另一条思路是抑制血管紧张素在血管上的受体,让血管紧张素无法起到收缩血管的作用。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就是这个思路上的降 压药,这类药物有氯沙坦、颉沙坦、奥美沙坦等,降压效果好、副作用少,深受欢迎。
不难发现,降压药物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所以高血压降压需要联合用药。
那里有排兵布阵的韬略,有中庸之道的艺术,有一个医生的经验和感悟!所以,乖乖听医生的话,老老实实降血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