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出现什么症状是糖尿病?

这个问题问的好,糖尿病是一个人口基数很大的疾病,给大家分享一个2016年的数字,世卫组织于2016年首次发布全球糖尿病报告,显示全球糖尿病成年人患者近40年内增加了3倍,其中多数生活在发展中国家。报告显示,中国成年人患糖尿病率接近10%。其中90%为二型糖尿病患者,其余10%为胰岛素绝对缺乏的一型糖尿病病人。因此,及早的发现和判断糖尿病,及时的干预治疗是很重要的医学常识。

李药师谈健康,点击右上方红色按钮“+关注”,更多健康科普与你分享!

糖尿病是具有多病因及多种表现的代谢紊乱性疾病,以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活性障碍或者二者兼而有之导致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代谢失衡和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疾病。

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许多糖尿病患者并无明显症状,部分可有多饮、多尿、多食、消瘦和体重减轻、疲劳乏力、食物不清,皮肤干燥瘙痒等。

Ⅰ型糖尿病特点:任何年龄均可发病,30岁前常见;起病急,多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血糖显著升高,经常反复出现酮症;血中胰岛素和C肽水平很低,甚至监测不出;患者胰岛功能基本丧失,需要终生服用胰岛素替代治疗。晚发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发病年龄一般在20~48岁,身体消瘦,易出现大血管病变。

Ⅱ型糖尿病特点:一般有家族遗传病史,起病隐匿,缓慢,无症状时间可达数年至数十年;多数人肥胖或超重,食欲好,精神体力与正常人无差异,偶有疲乏无力,个别人会出现低血糖;多在查体时发现,随着病程延长,可出现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综上所述,对于人群众多的二型糖尿病,单靠体征和症状是很难完全判断是否是糖尿病的,下面再来说一下糖尿病的诊断依据。

糖尿病的诊断依据

简单说一下,对于有典型糖尿病症状(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少),任意时间血糖≥11.1mmol/L或空腹血糖≥7.0mmol/L,或75g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11.1mmol/L,均可确诊为糖尿病。

人体出现什么症状是糖尿病?

糖尿病现在的发病率真的是十分的高,一般五十岁以上的人,体检十个里面至少有一个三高(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有的甚至三高全占了。三高的发生和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以及人们的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下图是糖尿病患者出现下肢血管斑块图像:

糖尿病的症状,最主要的就是大家所熟知的“三多一少”。三多就是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而“一少”就是体重减少,也就是消瘦。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呢,这和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有很多的关系的。糖尿病最主要的指标就是血糖升高,高于正常值,而产生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糖尿病患者出现糖代谢的异常,无论是1型或2型糖尿病,都是糖代谢异常,产生的结果都是血糖升高,以及三多一少的症状。

正常情况下是以糖类为主要的功能物质的,这也就是我们的主食全是淀粉类食物的原因,而糖尿病患者不能利用糖类进行供能,所以就会选择蛋白质以及脂肪进行供能。蛋白质进行供能就会产生水,也就是尿,同时为了不能利用的糖从尿液排出去,也需要大量的尿,所以导致尿量增多。

同质量的蛋白质可以提供的能量要少于葡萄糖的,所以要想维持一样的能量,就需要更多的蛋白质,而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就是食物,这就是吃得多,饿的快的原因。而消瘦,则是因为脂肪用来提供能量了。如果出现了类似“三多一少”的症状,一定要及时的就医。糖尿病患者平时饮食注意,减少糖类的摄入,多补充蛋白质,平时,尤其是饭后适当运动,减少因为饮食对血糖的影响。

人体出现什么症状是糖尿病?

糖尿病有很多经典的症状。

1、胃口异常的好,吃了不久又感到饥饿,反而体重却日益减轻。其实这就是糖尿病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少。

2、视力突然下降,导致看东西特别模糊。糖尿病早期因为葡萄糖在眼球中积聚往往会导致其形状发生改变,使眼睛无法聚焦,这是可逆性的。需要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进行鉴别。

3、手脚麻木、不灵活并时常伴有阵痛。糖尿病患者经常性地会出现手脚麻木、发凉的症状,因此当身体某一部位感到麻木、胀痛的时候,尤其是老年人,一定要及时检查。

4、经常嗜睡,白天怎么都睡不够,导致精神恍惚。糖尿病患者白天嗜睡小时数是正常人的两倍。这种情况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最为典型,因为大脑对氧气会比较敏感,长时间缺氧就会引起哈欠,跟着注意力不集中,从而导致想打瞌睡。

5、糖尿病会导致人体内分泌紊乱,免疫功能下降,皮肤抵抗力下降,自愈能力减弱容易出现反复发作的皮肤问题,而尿路和阴道的糖水平升高就会为病原菌的感染提供温床。

6、表现为喜怒无常,由于机体摄入的食物没有充分分解,以至于不能满足机体所需,就会可能出现心情压抑等症状,而紧张、压力等不良情绪也是糖尿病的诱发因素之一,所以应保持乐观的心态。

指导专家:张英泽,副主任医师,保定市第一中医院内分泌科。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并发症、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代谢疾病,中医杂病。

觉得本文有用,欢迎点赞或推荐给朋友,并关注【医联媒体】。

人体出现什么症状是糖尿病?

一、眼睛易疲劳、视力下降快

眼睛容易疲劳,视力下降速度快。当感到眼睛看不清东西,容易疲劳,站起来时眼前发黑发蒙,视界变窄,眼睛突然变成了老花眼或从远视变为近视等现象时,要立即去医院进行眼科检查。

如果稍不注意,上述症状将会进一步引起相应的视力障碍、视网膜出血、白内障、视力调节障碍等疾病。这就是糖尿病的后遗症之一。

二、饥饿和多食

当发现平常不喜欢吃甜食的人开始没有选择地吃很多甜食时,或者时常感到饥饿并且食欲增大,但吃完后依旧饥饿如故时,这就要引起警惕。

因为糖尿病患者体内的糖分会通过尿液向外排出,排出过多时,身体就吸收不到足够的热量。

这就是为什么糖尿病患者会饥饿多食的原因。所以当有上述症状时,这就需要去医院检查了。

三、手脚麻痹、发抖

糖尿病人会有顽固性手脚麻痹、手脚发抖、手指活动不灵及阵痛感、剧烈的神经炎性脚痛,下肢麻痹、腰疼,不想走路,夜间睡梦中小腿抽筋、眼运动神经麻痹,视力遭受影响等症状,一经发现就要去医院检查,不得拖延。一旦拖延,可能会发展成更严重的后遗症,比如中风等。

四、疲劳、血压高、尿液发白

如果感觉身体疲倦无力,即使没有剧烈运动,身体也常常没有原由地感到疲劳,感到双腿无力,膝盖酸软,尤其在上下楼梯时或者当发现血压升高,尿液变白,或闻到有甜酸气味时,就该及早去医院检查了。

糖尿病患者在前期很难感觉到症状,但是当有感觉时,病情就已经发展到十分严重的地步了。因此,最重要的预防措施就是定期去医院进行健康检查,越早发现疾病,就越容易加以控制血糖值。

五、口渴、多尿

多饮多尿是糖尿病前期患者的典型症状。当发现不爱喝水的人突然开始大量摄入水源或饮水量大量增多时,并且排尿的频率和尿量也开始增多时,大家就应该开始注意。

因为是发现糖尿病最便捷的途径。尤其在睡梦中因极度口渴而醒来喝水的患者,可能说明患者此时的病情已经开始恶化。

正常人每日的排尿量是1--1.5公升,但由于糖尿病患者因小便频率次数增加,每天的排尿量也会增加,往往会达到2--4公升,有些患者甚至更多。当有这些症状时,就要马上去医院治疗。

六、体重下降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饮食越来越好,中年人的身体日渐肥胖。然而当发现体重在没有原因的情况下迅速下降时,就应该去医院检查是否患了糖尿病。

人体出现什么症状是糖尿病?

谢邀.

我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指由遗传、自身免疫以及环境等原因引起的以慢性血浆葡萄糖升高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由于本病胰岛素分泌或者作用功能障碍,造成三大营养物质以及水电解质酸碱失衡.

糖尿病根据病因分成以下几类:

一、1型糖尿病(B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二 、2型糖尿病 (胰岛素分泌不足伴胰岛素抵抗)

三、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

包括:感染、药物或者化学品所致的糖尿病、基因突变所致的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等等

出现以下的这些表现时要怀疑糖尿病:

血糖升高后因渗透性利尿导致多尿

继之出现口渴导致多饮

我们的外周组织对葡萄糖利用障碍,导致蛋白质脂肪分解增加而逐渐出现消瘦和乏力,为了补偿因渗透而丢失的葡萄糖,维持人体运转而常常感到饥饿而出现多食.

由以上可以看出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常被描述为三多一少

归结起来就是:

多尿

多饮

多食

体重减轻

另外部分患者可出现皮肤瘙痒,尤其是外阴瘙痒.

血糖升高时可导致眼内压升高出现视物模糊.

实际临床上许许多多的患者常无任何症状,而是在健康体检或者因其他的各种疾病常规化验时发现血糖升高.

故此病重在预防.

(图片来源于网络,不作为商业用途!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和用药的依据,不能代替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的诊断和治疗以及建议,如有身体不舒服,请及时就医。)

人体出现什么症状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代谢紊乱综合征,表现为糖、蛋白质、脂肪以及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临床将糖尿病分为1型,和2型。1型糖尿病也就是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绝大多数与自身免疫有关。大多数糖尿病患者为2型糖尿病,也就是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胰岛素抵抗,与代谢综合征、肥胖等关系密切。

糖尿病主要有哪些主要症状表现?

糖尿病主要表现在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

许多患者可能还没意识到自己得糖尿病,只有在表现出一些并发症,上医院检查的时候才知道。比如出现尿路感染,视力模糊,心悸气促,甚至出现酮症酸中毒等严重情况。

常见症状:患者表现出身体倦怠、体力减退、烦躁不安。身体瘙痒,另外可表现为视力障碍,经常有手足麻木针刺感,而且可能并发足部溃疡。女性可能有月经过少闭经等情况,男性则以阳痿、性欲减退最常见。

有哪些表现时应警惕糖尿病?

首先当你常感到口渴,而且身体在短时间内逐渐消瘦,小便频率以及尿量每天有显著增加的时候应该及时去医院做个检查。对于那些肥胖,有家族糖尿病史的人来说也应该格外注意。

临床上如何确诊糖尿病?

当有了上述糖尿病症状的时候,再加上随机测量的血糖,当血糖≥11.1mmol/L。或者空腹血糖≥7.0mmol/L(空腹指至少8小时未进食热量),或者糖耐量检测2h后的血糖≥11.1mmol/L,满足其以上其一,一般就可确诊。对于检查通常需重复检查一次,如果结果相同,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需要注意的是,有的人平时无糖尿病,但是在偶然的体检时发现血糖较高,这时应该在另外一天复查,而不要掉以轻心,不管不顾。

糖尿病需要终生治疗,治疗效果取决于患者主动性和病情严重程度。所以糖尿病患者首先应该对疾病有一个正确认识。认识自己所患糖尿病的分型和并发症;正确掌握饮食治疗和调整技能;随时自行监测血糖水平,并能根据血糖调整饮食和药物;能识别预防和及时处理低血糖。只要血糖能够控制在正常范围,就可以大大降低并发症风险。

如果觉得本文有用,请分享给更多的人。点击右上角关注,我会与您分享更多的健康知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