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的护眼模式真的对眼睛好吗?
首先说说手机护眼模式的原理?
早在1966年Nell等研究发现蓝光的照射可以引起视网膜细胞的损伤,导致视力下降甚至丧失。其中,波长400-480纳米之间的短波蓝光对视网膜的危害程度最大。
在2010年国际光协会年会中,世界顶尖光学专家一致指出:短波蓝光具有极高能量,能够穿透晶状体直达视网膜。蓝光照射视网膜会产生自由基,而这些自由基会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衰亡,上皮细胞的衰亡会导致光敏感细胞缺少养分从而引起视力损伤,而且这些损伤是不可逆的。现在的手机普遍通过屏蔽蓝光,调节屏幕亮度来设置护眼模式。比如通过增加黄色调,用软件算法减少蓝光,从而使得RGB色调中的红光、绿光得以更多的融合,形成我们常见的屏幕黄光。
由此可见,手机或电脑的护眼模式,通过增加黄色调的办法,减少了蓝光的量,对于护眼是有一定作用的。
是否开启了护眼模式就等于眼睛不会受到伤害了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首先,所有的光线都有辐射,蓝光之所以在护眼模式被尽量减少,但其他的光线也一样对眼睛会造成一定的刺激和伤害;其次,长时间紧盯屏幕,会造成人的眨眼次数减少,泪膜稳定性变差,最终导致泪膜破裂,长期泪膜不稳定,会导致眼疲劳、干燥、角膜受损等眼部问题,长期视疲劳会导致视力下降、眼睛干痒,甚至会形成干眼症;第三,夜间在关灯状态下,手机屏幕发出的光线更易对眼底形成损伤,最终形成眼底黄斑病变。
因此,要想真正的保护眼睛,还是要做到科学健康用眼,不要长时间的紧盯手机屏幕,更不要在夜间关灯模式下长时间的使用手机,均衡营养,多补充维生素A、叶黄素等眼睛必须的营养物质,多注意休息,积极科学的保护眼睛,单单开启“护眼模式”是不够的。
手机的护眼模式真的对眼睛好吗?
很多人都有一个这样的感觉,手机的护眼模式一定是可以保护眼睛的,所以在夜晚使用手机的时候一直开着护眼模式玩。其实这样是非常错误的表现,手机上的护眼模式其实是通过调整屏幕的色温,从而降低蓝光以达到护眼目的的,而我们常说的暖色光属于低色温,冷色光属于高色温,在打开手机屏幕之后,我们会明显的感觉到屏幕变黄,对眼睛不是那么刺眼了。
这样其实是可以缓解眼睛疲劳的,但是有研究现实,屏蔽15%蓝光的受试组视疲劳程度较不屏蔽组低大约21%。但是如果你总是在黑暗的情况下打开护眼模式玩手机,而不让眼睛有休息的话,对你的眼睛还是有很大的坏处的,并不能达到保护眼睛的目的。
所以在长时间用护眼模式看手机之后会出现很多不良的症状,比如说容易引起干眼症和视觉疲劳,还有慢性结膜炎等。当然弄不好还会造成近视和其他的眼病。
所以我们在夜晚玩手机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合理的使用眼睛,当我们在黑暗情况下使用手机的时候,要注意色温不要太高或者太低,光线要柔和,必要时要在旁边开一个小灯,并且要注意我们的用眼姿势,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切记不要躺着玩手机,多出去户外运动。
躺着玩手机容易压着眼球,最后要记得多休息,不要眼疲劳。当我们眼睛感到不适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就医治疗。
手机的护眼模式真的对眼睛好吗?
数码产品如今已经完全渗透进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的日常生活,如果让年轻人在“一天不吃饭”和“一天不碰手机”之中选择,恐怕选择前者的人更多。然而数码产品在给人们带来便利和愉悦的同时副作用也悄然而至,视力自然是首当其冲的问题。
有没有感觉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看眼睛很不舒服?其实罪魁祸首就是屏幕中发出的蓝光。为了规避这个严重损伤视力的因素,手机及面板厂商做出了不少努力,最近一两年频见于智能手机上面的护眼模式因此出现。那么护眼模式的原理是什么,它对于保护视力是否有用呢?
有数据称现代人平圴一天用眼长达16小时,其中约8-10小时的时间盯着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电视等各种屏幕。而这其中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由于距离眼睛距离更近,对眼睛的损害更严重。这个距离有多近?数据称平均为30厘米,但笔者认为很多人玩手机的时候眼睛距离屏幕的距离要远小于这个数字。
蓝光对眼睛有很大的危害
那么这些屏幕的危害在哪儿呢?罪魁祸首就是它们发射出的蓝光。智能手机屏幕释放的光主要为在可见光谱末端的短波高能蓝光,极易造成伤害的高能蓝光的波长在380-450nm之间。对视网膜色素影响的研究显示,细胞处于波长在415-450纳米范围的曝光下将会丧失活性,而这一范围正是我们每天眼睛暴露在各种屏幕释放的光的范围。长此以外,人们患黄斑变性的概率将大大增加。
眼睛如果长期处于蓝光照射下,对视网膜将产生极大的伤害,轻则诱发干眼症、眼疲劳、生物钟紊乱,严重的会导致眼睛黄斑变性,视力受损甚至是失明。另一方面,蓝光也干扰人体分泌褪黑素,让人们难以入眠,而难以入睡的时候人们又愿意玩手机,这就造成了恶性循环。
软硬件去蓝光手法解读
鉴于蓝光的巨大危害,最近一两年手机厂商和面板厂商开始致力于减少蓝光的危害。目前主流的去蓝光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调暗屏幕亮度或者增加黄色调,另一种是调整LED背光源的蓝光波长,下面我们分别来介绍下。
现阶段绝大多数厂商采用的去蓝光手段是第一种,也就是软件去蓝光。通过特定的软件算法,可以让屏幕发出的蓝光减少。由于现有LED显示屏多采用RGB三色像素,当蓝光减少时,红色和绿色的光谱融合后会呈现一种趋近于黄色的色彩,这也就是为什么软件去蓝光的屏幕都显得发黄的原因。
iOS 9.3加入Night Shift功能
这种手段的代表是小米和苹果,小米在MIUI 7中加入了护眼模式,支持用户自定义。用户可以自己选择护眼模式的适用范围,仅限于阅读应用或者全局应用都可以。后来iOS 9.3中也加入了名为Night Shift的模式,不仅可以调整色温还能够自定义护眼功能的开启时间。
不过这种软件去蓝光的手段也有其弊端,第一,它仅能去除约30%的蓝光,对视力的保护作用有限;其次,屏幕色温过高导致色彩偏黄,而不少厂商又在这一模式下令屏幕变暗,二者叠加导致护眼模式下用户的阅读体验严重下降。
另一种去蓝光手段更多倾向于硬件上的调整,通过微调LED背光源将蓝光峰值波长从450nm变为460nm,从而大大减少蓝光对眼睛的损害。这种手段更加彻底,能够过滤掉约85%的蓝光且屏幕显示效果不会发黄,但由于成本较高普及难度比较大。
通过硬件手段过滤大部分蓝光
当然了,虽然软硬件都可以过滤部分蓝光,但现阶段没有任何一种技术能够完全过滤蓝光,因此长时间玩手机对视力的损害还是不容忽视的。即使您使用的手机支持护眼模式,笔者还是建议各位在晚上尽量避免长时间使用手机,实在要使用的话也一定要开启护眼模式,哪怕屏幕黄一些亮度暗一些。
手机的护眼模式真的对眼睛好吗?
手机的护眼模式主要起到降低亮度和降低蓝光的作用,帮助在夜晚使用手机的用户保护眼睛。
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使用手机,如果把屏幕亮度调得太亮,眼睛看久了会比较难受,调低亮度有助于缓解眼睛疲劳,有研究指出亮度值在2nit左右是最适合夜间观看的,市面上大部分智能手机的夜间护眼模式也基本是将亮度调低至这个范围。
至于降低蓝光,是通过降低RGB三原色中的蓝光,从而达到护眼的目的。
人眼的视网膜中有吸收峰位于蓝光区,而有害蓝光具有极高能量,能够穿透晶状体直达视网膜,激发使其释放出自由基离子,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萎缩,造成光敏细胞死亡,人眼出现近视甚至失去视力。蓝光还会引起人眼视疲劳、影响睡眠等危害。
为了降低蓝光对人眼的危害,手机厂商便在手机上支持夜间护眼模式,让用户能通过该功能保护眼睛。不过因为RGB三原色中的蓝光量被降低,红光和绿光更多的重叠在一起让显示屏幕呈现出发黄的情况。
如果用户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使用手机,建议开启护眼模式保护眼睛。
想了解更多有关科技、数码、游戏、硬件等专业问答知识,欢迎右上角点击关注我们【超能网】头条号。手机的护眼模式真的对眼睛好吗?
你好,现在很多手机都有护眼模式,主要原理都是减少蓝光的量,增加黄色调,所以看起来屏幕会变黄。所以,要探讨护眼模式能不能护眼,得从蓝光对眼睛的伤害有多大来谈起。
蓝光被称为视力杀手,主要是因为蓝光是波长短、能量强的光,比红光、黄光具有更强的穿透力。我们平常见到的太阳光,和早些年代使用的日光灯、白炽灯等,都是由赤橙黄绿青蓝紫7种颜色光组合的光,蓝光的量有限,对眼睛的伤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近年来LED光源以及电视、电脑、手机等各类以LED为发光源的产品普及,蓝光的危害就被放大了。这是因为LED 光源只有红绿蓝三种颜色,同时为了增加亮度,蓝光的量有所增加。
那么蓝光对眼睛到底有什么危害呢?蓝光量的增加,一是容易引发眩光,二是容易引起视疲劳。已经有研究证实,屏蔽15%蓝光的试验组人群,视疲劳程度比起不屏蔽蓝光的试验组人群要低21%左右。所以手机护眼模式,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视疲劳,对眼睛来说是更好一些。
但是对于预防近视来说,开启手机护眼模式,只能说帮助不多,还是需要尽量减少玩手机的时间,调整用眼习惯,调整用眼姿势等,这些都很重要。当然最好的方法,还是增加户外活动时间。目前认可度最高的预防近视的方法,就是户外活动。
希望我的答案对你有所帮助。
手机的护眼模式真的对眼睛好吗?
如今这年头,没个手机都出不了门,交通、买东西支付等一系列都是用手机来完成的。人们也是对手机产生了十足的依赖感,就算是十分钟的厕所时间,人们也都得带手机走。手机离开手边,就觉得没有安全感。不得不说,手机真的完完全全侵入我们了我们的生活。不得不说,现在只要有手机,你就是半个月不出门,也依然会是时代潮流尖上的人。但任何东西都是双面的,有益必然有弊,单说长时间看手机给眼睛带来的危害便是不可避免的。此前眼科医院大部分都是老年人,但是如今几乎被年轻人占领。
很多厂商也发现了这样的情况,纷纷在手机中加入了专门的护眼模式。在回答“护眼模式是否有用”这个问题前,我们可以先来看一下有关手机屏幕伤眼的原因。只是有了解,不够专业,有错误还请轻拍板砖。
电子产品屏幕中,400—500nm波长的蓝光穿透力很强,用户长时间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时,手机屏幕透射的蓝光会造成眼睛玻璃体的浑浊。久而久之,眼睛就会干涩、发痒,严重时还会造成视力下降,白内障黄斑变性等各种眼疾。(该科普来源于楼主说的网上比较火的高端手机也伤眼的新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因此,手机厂商的护眼模式都是通过控制蓝光来实现的。先说市面上常用的方式,通过软件算法,调整三原色中的蓝光,从而保护眼睛,普通手机调成护眼模式之后,手机光的确柔和了很多,也没有那么刺激。但是由于蓝光减少,红色和绿色的光谱融合后会呈现一种趋近于黄色的色彩,因此,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手机屏幕会有点发黄。
另外,还有一种控制蓝光的方式就是联合权威机构进行专业认证,目前业内比较知名的是德国莱茵TÜV集团推出的莱茵TÜV低蓝光护眼认证。此前这项认证多出现在电脑显示屏、智能电视这类产品上,不过最近莱茵TÜV集团集团开始跟手机厂商合作了,推出的首款机型就是荣耀新出的8X系列,这个报道里也有介绍。根据官方介绍,这项护眼标准可以有效过滤导致眼疲劳的有害蓝光,结合自适应色温亮度调节,减少长时间使用手机对眼睛的伤害。
综合上述,我觉得目前的手机护眼模式还是有一定作用的,莱茵护眼认证和普通护眼模式相比,可能会更加专业,效果更好一点。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