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赚钱,应不应该买基金?
基金是一种理财方式,风险与收益成正比的!熟话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至于赚不赚钱这要看个人能力,基金跟股市一样,有发财了的,也有一夜回到解放前的。顺便给大家科普一下基金知识
你不要看同事一天赚多少多少,他亏的时候没给你说。就7月初那行情,就是小白都能赚到钱。而8月这个震荡行情,节奏踏错,不要说赚钱了,本金都保不住。所以,基金能否真正能赚到钱不能一概而论。要分时候,要分人的。
买基金几点建议赚钱更轻松- 基金比股票风险相对小些,可以作为一种理财方式参与进来!而买基金之前,你必须了解一些关于基金的基本的概念,和基础知识,这样才不至于盲目买入,导致亏钱。
- 天道酬勤,股(基)道酬懒。基金交易多看少动,切勿追涨杀跌!
- 才接触基金,可以关注一些大V,参考他们的观点,综合成自己的判断,个人不建议照抄作业,应该有自己的节奏和观点。
1、基金交易时间:每次买卖一定要在当日下午15:00前操作,超过15:00就不要操作了,因为超过15:00就是次日的价格了。基金的交易时间每天上午9:30到下午3:00。周末及节假日股市都会休市基金就没必要操作了。
2、。大家买基金一定要有一个规划,第一第一规划出投资多少钱,第二这批资金一定要是你近期或者几年都用不到的。
仓位的意思就是,比如你准备拿出一万来买基金,现在买了5000,那就是50%仓位,也可以说是5层仓位。仓位管理是很重要的,买基金不要一次性全部买入,一定要分批,分批买入的好处是不会买在最高点。还有就是总仓位可以参考我的总仓位。如果我进行大幅减仓或者大幅加仓,那么都是基于对于后市行情判断,那么你的仓位也可以参考调整。
3、影响基金的是股市,因为基金的持仓就是股票。所以多关注股市动态,股市中的三大指数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决定了市场行情的好坏,基本也是决定你每天基金收益情况,所以多关注多学习。
4、加仓一定要逢跌加,先学会看一个基金的估值,估值的意思就是App估算基金晚间更新的收益状况。比如估值是跌的那么可以加仓,跌的越多可以多加一点,跌的少就少加。如果是涨的就不要加仓了,因为再买就是追涨了。估值查看办法:在支付宝页面打开你想买入的基金,点击净值估算,下面有一个估算涨幅就是晚间要要更新的涨或跌的收益率。
5、其实买基金就像买菜一样,肯定是价格越低的时候越买入,价格低了上升的空间才会大,才会有价值。而涨的越多基金价值就会越低,因为上升的空间会比较小。而衡量一个基金价格就是看大盘,一般是看上证指数。我们常说的大盘上3000、上3500说的就是上证指数。
6、买基金一定要买价值基金,价值基金指的是该基金的持仓都是一些有价值的行业,这些行业每年的业绩都会比较亮眼,或者有潜力,医药白酒业绩是不错,不过上半年涨幅太大,我的建议是适量少配置或者不配置。钢铁、煤炭、有色属于周期股这些行业只会在特定周期爆发,没有长期持有价值,如果你持有几年到头来不但赚不到,还有可能是亏的。军工也只是根据国际趋势消息面波动,也没有可长期持有价值。下半年建议配置的价值板块:中证500+沪深300+科技+消费,基金可参考我持仓。
7、定投的意思也是买入,只不过是长期定时小额买入,比如月定投就是每月的某一天买一次,周定投就是一周的某一天买一次,日定投就是每天都买一次。这里面推荐周定投,周定投的买入周期刚刚好。定投的好处就是能拉低均价,即便你高点买入后边不断定投也会拉低成本均价。个人的话非常推荐基金新手以周定投的方式买入。新手切忌万不可直接满仓操作。
8、我个人认为基金净值没有必要特别关心,只关注收益率一栏就可以了。除了国外的QDII型基金,以及FOF型基金外,大体基金都是“比如在今天下午15:00前买入基金,就是按今天的收盘价格买入。下一个交易日开始计算收益,涨跌就有你的份了。基金一般都是在晚上8-12点更新收益。”
9、持仓比例问题:(打个比方)比如你准备拿20万准备买十个基金。那就把他分成每个基金2万,看好的板块可以多配置点。然后分批买入,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分批买,如果你直接一次性买入碰到行情高点会很难受。分批买的好处就是不至于把基金加在最高点。当然大家要灵活运用,不要钻牛角尖,看我买了多少然后你就买多少。毕竟每个人投资资金是不同,自己分配比例就好了。
10、关于基金买入卖出问题:所有的基金持有不满七天都会有1.5的手续费。分批卖出基金时,先卖出的部分就是第一次先买入的部分。如果多于第一次买入的部分则卖出的是第一次买到的全部份额及二次买入的部分份额。如果你卖出的第一次买入的部分,多余的部分如果不够7天,那么多余的部分会有1.5%的手续费。
11、基金A类C类有何区别:在同一个基金末尾通常会有A类C类区分。简单讲同一个基金AC类持仓收益都一样的,区别在于手续费。A类基金适合长期持有,C类基金适合短期持有,当持有C类基金219天时手续费就会超过A类基金,所以打算持有半年以上的基金买A类,半年以下买C类。大部分C类指数型基金持有满7天是无手续费的,所以更适合短线或做T操作(当然并不是所有的C类基金满7天都无手续费,不同基金公司也会有区别,具体还要看基金的买卖规则)。
12、新基金好还是老基金好?首先你要明白,新基金也不是一定能涨的,也是要看接下来行情。新基金和老基金面临接下来的行情都是一样的,并且新基金并无优势,因为老基金基金经理投资会更顺手一点,新基金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尤其是波动大的行情,难度更大,所以选择基金我更建议选历史业绩不错老基金。
13、什么是基金分红?基金分红也就是分的你基金收益的那部分,唯一的优点就是分的这部分“红”没有手续费,并不是多余分给你钱,意义并不大。至于红利在投资或者落袋,如果你看好市场行情那就红利在投资,如果不看好那就红利落袋。
14、什么是北向资金?答:北向资金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外资,是香港那边的资金买入咱们A股的股票,因为大陆资本是受到管制的,而香港资本是自由流动的,所以很多香港资金及国际资金会借助北向资金来买入A股。南向资金也就是咱们内地资金买入港股股票。
15、、App显示的基金估值涨幅为何会不准?要明白基金估值首先你要知道哪些是主动型基金,哪些是被动型基金。主动型基金大体就是股票型、混合型基金,为什么叫主动型因为基金经理主动选股,所以叫主动型,主动型基金持仓都是保密的,要是公开的就没有必要请年薪千万的基金经理了。现在基金估算的都是上个季度持仓的涨幅,所以主动型基金估值在所有App上显示的都会不准。大家记住估值不准并不是偷吃,而是基金经理调仓换股了,如果你说主动型基金偷吃会显得你很无知,现在监管很严格,公募基金没有偷吃一说。而且基金涨跌幅跟基金公司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基金公司主要是收取管理费的。
被动型基金指的就是指数型基金,为什么叫被动型基金?因为持仓都是复制的指数,比如沪深300指数基金就是复制的沪深300指数中的股票,所以叫被动型基金。被动指数型基金持仓都是公开的,App每天显示的估值也是准确的。增强型指数基金有20%是基金经理调仓,不是完全复制指数,所以估值也会不准确。对于基金估值一般别在财富看,准确率不高。
16、什么是指数增强型基金?简单讲普通型指数基金完全是被动投资,意思就是基金经理不会主动选股,完全复制指数。而增强型指数基金在普通指数型基金复制指数的基础上加了20%的基金经理主动选股,就是这20%的优点,所以增强型指数会比普通型指数收益多。买指数基金也建议买增强型的。这么通俗的讲法,大家都明白了吧
为了赚钱,应不应该买基金?
买基金是理财的一种方式,如果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许多老百姓手里有一些闲钱,可以买一些基金作为抵御通货膨胀的方法。
当然了,买基金你也得先学习,在我国发行的基金有好多种,有股票型基金,有指数基金,货币型基金,所以说针对你所拥有的闲钱以及你钱的多少来衡量,你应该适合买什么样的基金。
买基金之前你应该选择好符合自己的基金样式,假如你是一种激进型的,那么你可以选择指数型基金或者股票型基金。如果你把手里的钱作为一种储蓄方式的存在,无非是想让自己的钱比放在银行多一些利息而已,那么你可以选择货币型基金。 当然啦,基金的形式不一样,那么得到的利润也不一样,股票型基金比货币型基金得到的利益可能就多,当然了,股票型基金承担的风险也特别大,有时在大盘走向低谷的时候,股票型基金会跟股票一样跌的稀里哗啦,惨不忍睹。
同时我们普通老百姓在选择基金上要有自己独到的眼光,要多学习,多了解一些自己所持有的基金是属于什么类型的,是属于哪个板块的?在众多基金中这个基金经理 对这只基金的管控以及盈利能力,或者是风险管控是否优秀,如果遇到了一个优秀的基金经理,那么你手中所持有的基金那可真谓是金鸡下蛋,会让你挣得眼花缭乱。假如你要是碰到一个风险管控能力特别差,是属于滥竽充数的那种基金经理,有可能你这一两年下来把本钱都会赔掉。
我们老百姓买基金最重要的就是选择一个优秀的基金经理,以及一个口碑特别好的基金公司, 这是我们普通老百姓买基金重要的前提条件。
为了赚钱,应不应该买基金?
可以买呀!我的客户经理常帮我选择一些基金类理财产品,利率在4一5%左右,短的3个月,长的一年。利率不算高,基本没风险。人老了,要的就是稳妥。
为了赚钱,应不应该买基金?
多数人是不赚钱的,哪有稳赚不赔都好事。
看到头条很多人晒基金,我夜跟风,胆子小,只买了一千多块试水。8月3买的,7.8个,到现在还亏20多块呢。股票买了三千多,到现在亏将近三百。大盘跌就跌得厉害,大盘涨只涨一点点。推荐给你的可能是像做广告一样,还好我买得少
为了赚钱,应不应该买基金?
我从七月份玩到现在两万亏了两千
为了赚钱,应不应该买基金?
我可以免费教你方法,但不能保证稳赚不赔,连股神巴菲特都保证不了,你这个老师可真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