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有哪些唱功很好,却没有红起来的歌手?

赵紫骅算一个,原创歌曲可乐。实在太好听了,可惜歌火人不红。

1:黄龄;T1级唱功,音域三个八度,“妩媚”小调,大力栽培,就是不火。

音域:Bb2-B4-Eb5-Bb5;

黄龄的音乐有一种魅力——以妩媚的音色,将你的耳朵牢牢抓住。但是同样因为她的音乐选择,无法大众传播。

从声乐的角度讲,黄龄是华语乐团少数的具有独立艺术审美的T1级别唱功女歌手。作曲和声乐具有高度统一性,不沉醉于通俗,开拓唱法边界。具有着非常完美的独立性和唯一性。具有T1级别歌手的实力。

大众认知黄龄的音乐标签是:媚。不论是专辑《痒》,还是最近的专辑《醉》,黄龄的唱法依旧集中于小调表达的妩媚感。

具体的唱法是将声带边缘化的柔化听觉做到极致。声带边缘化的听觉极限,加上咬字语感和音乐整体音程走向,集中于所谓的“靡靡之音”,这就是黄龄。

好的唱功是你感觉不到所谓的唱功,而是被她的声音牢牢抓住。比如:王菲、邓丽君。恰恰黄龄也属于这种,她的声线和腔体能力乃至于音色,都是具有着高度艺术统一性。

这种唱法和音乐作品,导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像看J书一样,黄龄的好作品难以光明正大的公开场合传播。不论是《痒》、还是《醉》,都是需要独自欣赏的歌曲。而且被别人听到,还会具有一定的尴尬。

这种方向选择,是集合黄龄自身音色能力的优势。但同时受制于此,导致了她的作品难以大规模传播,但是她的作品具有着一个其他作品都不具备的品质:深层次的艺术内容;

包含:作曲、配器、音色、唱腔、舞台形象、歌词立意等等各个维度,黄龄的音乐品质在环球唱片之中具有着T1级别工业规格

而以上所有的维度,都是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音乐的内容度。这种丰富的内容度,让她的音乐具有着惊人的生命力。《痒》已经是14年前的作品,放在现在依旧在艺术性上独一份:妩媚式音乐。

简单阐述一下黄龄的音色和音域。

黄龄音色;流行化戏曲+气声语感+声带边缘化;

结论:黄龄的音色有两部分构成,戏曲和气声。两者在音色底色结合之中,表达出完美的妩媚感。

翻查过部分资料,得出了黄龄和戏剧的结缘。

她原话是:我并不是学戏曲出身的。但是我受到了外婆,邻居的影响,从小听着昆曲、评弹、粤剧长大。这种氛围让我在演唱过程之中,会不由自主地想要去融入这些元素。

实际上,戏曲的腔体和科学声乐系统具有一定的相同点。比如发音点上挂,给予完美集中的声线。

黄龄音色的腔体表达,就是一个偏向戏腔的音色展示。但是相比传统戏曲,她的发音点下降了很多。将戏曲的尖锐感降低至可听范围。这种转变,可以给与音色较大凝聚力,让音色在弱混之中的集中程度远远大于普通流行音乐。

正常的戏曲吊嗓的音域一般都是在换声点之上,男生在G4以上,女生在C5以上。从音域的角度审视,戏曲的高音实际上也是一种声带压缩的强混能力。

但是戏曲不具备流行音乐的通俗性,在这里黄龄的做法是以气声+声带边缘化。

她的音色构造之中气声比例极大,但这种气声并不是意味着漏气,是指声线的包容性和耳语感。气声的耳语感是音色的妩媚感的核心。但是如果全部由气声构造,那么音色会趋于轻浮,而不具备真声质感的情感包容。

所以这里就需要最后一点:声带边缘化

声带边缘化通常和气声同时出现,在物理性上边缘化是声带压缩的一部分。他能够通过控制声带的震动区域,改变音色表达。通常情况是将声带的中心区域变厚,使得两端变薄,更薄的边缘具有着更高的震动频率,柔和感就会增加。

戏曲腔体确保声线基色集中,气声确保耳语感,边缘化确保柔化听觉和部分压缩,这三点共同构造出黄龄的妩媚听觉。

看到这里,熟悉的朋友应该看到了不同。在黄龄身上,音色主要是唱法技能的影响。而本身的声带底色其实对于一个完美腔体控制的歌手而言,并不重要。

换言之,唱法腔体掌控具有天赋的歌手,她的音色是多变的。而要从这种多变之中掌握自身的艺术方向极难的。黄龄做到了。

黄龄音域:三个八度;

黄龄理论音域:Bb2-Bb5;

黄龄质量音域:C3-Eb5-Gb5;

黄龄的质量音域,是十分可观的。两个半八度对于任何国家的职业歌手而言,都是极为傲人的能力。

在黄龄出道之初,质量低劣。低音和高音都是极为糟糕的。集中于戏曲声线,导致了过细的听觉,缺乏共鸣和真声质感。

但是黄龄的非科班出身后,凭借一首《痒》打开市场后,开始疯狂补习声乐知识。

在具体的质量音域上,黄龄的低音质量是万分罕见的。因为在戏曲领域,低音是很少被注重的。反倒是高音尤为集中展现。所以通常而言,戏曲流派转入流行音乐流派,都会具有低音扑街,声线过细缺乏胸声点缀的存在。

但是黄龄不存在这个问题,他的低音质量,极为扎实。这里需要给出一点黄龄的声乐学习过程:

胡歌,黄龄、胡彦斌的声乐启蒙老师都是已故著名声乐老师潘胜华。同时胡彦斌,薛之谦,黄龄也是声乐教授周筱燕的学生。

不论是潘胜龙还是周筱燕,他们两人都是流行音乐大学声乐老师开设的明星班。得益于这一点,黄龄的进步极大。

2:刘惜君,神经性语言紊乱。在最火的时候失声。

2009年快乐女声总决赛第五名,签约之后,刘惜君开始往着音乐制作人的方向前进。在他个人的《我很快乐》一首歌成为现象级音乐之后。她却突然消失。

消失的原因是因为患病:神经性语言紊乱。其实就是压力过大的心理恐惧。

患病原因我个人猜测和她首次制作音乐专辑销量扑街有关。

《拂晓》是刘惜君的第二张音乐专辑,也是她第一次制作音乐专辑,发布于2011年5月26日。虽然该专辑获得了2011年度中国TOP排行榜年度推荐唱片大奖和2012年度华语金曲奖优秀大碟。

但是实际上这两个奖项的含金量并不高。而且在2012年的唱片市场, 唱片销量是极为消极的。

当时的数字唱片市场还未成熟,实体唱片环境不再。这对于第一次担任自己的专辑制作人而言的刘惜君显然是具有极大压力的。因为公司不会讲太多的情面。这种情况之下,刘惜君不得不又开始参加了诸多音乐节目,仿佛回到了那个在《快乐女声》比拼的女孩。

在这种种情况之下,在2012年的9月,刘惜君失声。

前往HK治疗,被诊断为:神经性语言紊乱。一唱歌就紧张,导致职业应激过度。如此开始,刘惜君开始进行物理性和心理治疗,开始重新走一遍声乐历程。通过找回进步的心理历程,足足花了三年,才从心理阴影之中走出。于2015年开始重回音乐市场。

如今,刘惜君已经成为了一名成熟的音乐制作人,敢于直面面对音乐市场。但是很遗憾,她重出后,再未为自己的专辑或者迷你专辑担任制作人,就连作曲人都不是他。

她的遭遇,让她丧失了所有的话语权,仅仅是一个歌手了。她所能控制的音乐成分仅仅有演唱。其他一切全部交由麦田唱片。

这也侧面佐证了她个人音乐制作人的失利,导致失声。

刘惜君的分析:

刘惜君的唱功能力相比于黄龄而言,是较弱的。不论是腔体能力还是音域宽度,刘惜君都还有更好的声乐性进步。

但是刘惜君的优势在于:主流市场;

刘惜君的音色和唱法是标准的华语情歌女歌手,类比于:莫文蔚、范玮琪、萧亚轩、梁静茹、刘若英等人。

不论从音色上还是音域还是唱腔上,这一批主流的情歌女歌手有着如下的共同点:

1:音色细腻,走真假声技术流;

2:音域适中,集中于C3-C5;

3:音乐风格,柔和+慢板歌曲;

4:和弦套路:以《卡农》为主,4532651为辅;

以上,四点确保住华语音乐市场的主流女听众。饶是如今的音乐市场很纷杂,但是对于四十年的音乐发展而言,占比最大的依旧是这一批女歌手慢板情歌市场。

而刘惜君就是集中于这一主流风格的新生代扛把子。

从声乐技巧和音乐审美上讲,刘惜君接受的音乐教育,都是新世纪的音乐教育。更为全面,更为优秀。对于音乐情感,和底层音程情感的掌握是远远高于刘若英这一批老翻唱歌手的。

我个人认为唱功好不红的歌手,只有黄龄和刘惜君两人。因为以个人的音乐唱功审美称得上好,起码是T2职业歌手起步。

最后说一句,黄龄和刘惜君两个人在头条的图库之中都搜索不出。真的是真实。

听没听懂,点个赞呗!

你知道有哪些唱功很好,却没有红起来的歌手?

分享我心目中有一线歌手水准,却一直保持在不温不火状态的几个歌手。

侧田

侧田是我看到这个题目第一个想到的歌手,侧田在年轻时期,曾经一时独霸粤语音乐圈,尽管粤语歌曲在那几年影响力不再,但他还是被很多媒体称作张学友接班人。后来因为和曹格的大家事件才导致他的淡出,并且在这期间有了陈奕迅的崭露头角,他才渐渐失去了往日人气。

想到他总有种命运弄人的感觉。

谭维维

与侧田的命运捉弄不同,谭维维的“不红”就是完全因为他的性格了。在《我是歌手》节目中,他的一首《灯塔》可以说是技惊四座。 在参加了超级女生之后直接出歌嘲讽节目组的《谭某某》,这种事情没几个人能做得出来。

作为一代青年歌手,能同时被崔健,高晓松赏识,依旧没火起来,也许这源于他本身的一身傲气吧。

金志文

金志文最初被大众熟知,来自于他的《中国好声音》之旅,后来,他参与了《我是歌手》第一季的陈明老师的编曲,我总是觉着,他的编曲有着一股洋气的味道,总能让老歌焕发出新的青春。

《最浪漫的事》,《空城》,《为爱痴狂》…简直是编曲魔法师…同时唱功还真的了得,不过就算这样,他的名气还是不能和李荣浩这样的青年歌手去相比。

我想他算是输给了岁月吧。

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

还有那些歌手唱功好却没红起来,欢迎与我在评论区交流。

你知道有哪些唱功很好,却没有红起来的歌手?

不存在唱功很好但是没有红的歌手,如果有那就是唱功还不够好。

我们的声乐老师说过:唱功这个东西,是永无止境而且多变的。因为前方永远存在比你更好唱功的人。初步的好与不好,可以通过音准、节奏、咬字、气息等具体标准去衡量,但是到了一个具体的前提下,就会变得无比复杂。比如在商业市场之中唱功的标准应该是辨识度和认可度,而不是学院之中的专业度;

在声乐比赛中,唱功的标准往往不是所谓大众可以理解的情感,而是评委认为的学术性突破和价值评估。但即使再复杂,也存在基本讨论的共性。共性越大,唱功就越好。

我是这样理解的:如果一个歌手的唱功非常好非常好,好到了一定程度,那么他基本不存在不红的情况。因为评论他红不红时,就已经限定了唱功的评判标准:辨识度和认可度。而这两点标准是将唱功和红不红两个事情等同串联了。如果有那就是还不够好,或许是不适合商业市场,或许是受众太小难以传播,或许是自身专业能力不够导致的。本质上还是自身的唱功不能突破限定的局限。

但是一个人的唱功如果很好,那么他一定有属于他的舞台。比如说:我很喜欢的谭晶就是属于艺术类通俗唱法的舞台,而不是属于流行音乐的舞台。即使谭晶已经再娱乐圈和音乐圈之中混迹了好几年,但实际上谭晶依旧无法在流行音乐的舞台上留下自己的痕迹。谭晶的唱功好不好,那可是国家一级演员的国家歌唱队水准。

谭晶的唱功好,这里我们默认就是将唱功的标准定在了非流行音乐的标准之中,从学院的角度去理解谭晶的真声程度、情感表达、声压、音域能力等等状态。但是即使是强如谭晶,在流行音乐之中也存在着本质性的水土不服。所以相对于流行音乐而言,谭晶的唱功还是不够好,还存在很大的空间。但我们依旧无法认为谭晶的唱功不好。只是局限性和类型之间的天然界限。

一般情况下,声乐就是两个舞台——一个是主观学术派,一个是商业流行派。如果一个你认为很好唱功的歌手,无法在商业流行音乐之中大红大火的话,他是否更适合主观学术派的路线?如果两者都不适合,那只能得出他的唱功还不够好

不能简单的将唱功好的标准,定在比较低的具体人身上,比如张艺兴、鹿晗这种偶像歌手,他们本身就从来不靠声乐的技术性和专业度吃饭,所以谈论他们的唱功本身就是一种弱项要求。当然,我们更希望好唱功歌手的出现。

但是反过头来想想,如果一个人的唱功真的非常好,但是本身他却没有顺利通过基本的音乐筛选,也是火不火的问题,那就足够说明她的唱功或者唱功依附的性格、能力、思考等方面不够优秀。

我们可以去谈论谭维维的唱功好不好、去谈论那英的唱功好不好、谈论王菲、谈论周杰伦、林俊杰、邓紫棋等人的唱功好不好,都是基于他们通过了基本的唱功考核。但是通过这个基本考核的渠道很多,有些是因为制作(周杰伦)、有些是因为真的唱的很适合流行音乐(谭维维的怒音),这是成为一个所谓二流、三流乃至于一流歌手的基本要求。

如今的环境之中,展示自己歌喉的渠道实在太多太多了,基本上这个时代已经不存在非常有能力又非常努力却遗憾终身的情况。不论是自媒体、各种业余乃是专业的音乐比赛,都是一种秀出自己的渠道。所以本质上不存在非常优秀,唱功非常好而没有红起来的歌手

本身音乐圈就是一次大浪淘沙,能够成功S出重围就已经是一次唱功的筛选,唱功这种主观印象,从来都不是一个恒定状态。

我简单以周深为例子,就能表明出实际上不存在唱功很好而不够火的情况。

周深:

周深的经历就是最好的证明,周深第一次亮相是在小破站,发布一个名为《九种语言的Let It Go》,第一次发布周深就成为了当时的排行榜人气选手。我们不分析之后的事情,就单单以这一点为例子,去分析内在的能力和唱功表达。

1:音域具有完美竞争力;

周深身为男生唱女声的调式,这种能力就超越了大部分歌手,我们可以称之为唱功好的第一点;

2:有秀出自己的思想和行动;

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唱功再好也需要有渠道去展示自己。周深完成自己的视频制作行动,去表达自己的唱功,这是唱功软实力的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3:音色具有完美的标志性和辨识度;

这是后来周深成为顶流歌手的原因,周深在乌克兰学习美声时受过伤,造成了声带小结,造成这个原因,就是因为声带压缩成为女生音色高喉位过度造成的声韧带摩擦。男生唱女声成为了周深好唱功最佳的立足点。

4:知道学习和进步,并加以行动;

早期的周深唱的还是很糟糕的,即使是2014年也存在高音过于尖锐的问题。但是在2016时,周深就完成了质的飞跃。为什么?因为他放弃了牙医专业而从头开始学习美声,在乌克兰沃立夫音乐学院,还是自己勤工俭学读的。这里面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周深学习的是美声,这为他日后打下了声韧带不会轻易受伤的基础。美声是科学性歌唱的基石。

所以,一个好唱功的歌手,他的唱功并不仅仅是一时的。或者是一时的好唱功是无用的,不断进步,不断完善,不断保护自己的唱功才是最好的唱功。

你知道有哪些唱功很好,却没有红起来的歌手?

我知道有喝功很好,却没有红起来的歌手是戴军,满江,黄格选,罗中旭,刀郎,这些就是唱功好,却没有红起来,支持你们全是帅哥[赞][赞][赞][赞][赞][赞][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

你知道有哪些唱功很好,却没有红起来的歌手?

华语乐坛有哪些唱功好却没火起来的歌手呢?

咱不一定全部想得到,想到一个说一个,不排名,咱先说十个:

1、侧田

香港歌手,唱功非常扎实,当年在香港也红极一时,但后来因为跟曹格打架事件,就沉寂下去了。

曹格唱功也是顶级,但他后来翻红了,侧田却一直没红起来。

2、袁娅维

就唱功水平来说,在业界非常有口碑,经常被作为标杆来对比,但这么多年,袁娅维的曝光度和咖位一直上不去。

3、李佳薇

铁肺女王,高音非常了得,但很不火,今年听说都去卖房子了?

4、刘惜君

快女遗珠,人美歌甜,唱得非常好,喜欢她的人也非常多,当年走红后好像嗓子出了问题,退出了一段时间,就一直没火起来了。

5、郑中基

郑中基比较有名,但不是因为唱歌,凭他的唱功,其实是可以接班张学友的。

6、黄丽玲

不知在台湾怎么样,阿lin在内地名气就不怎么样,仅当年参加歌手时红过一会,但实力非常了得,被誉为张惠妹接班人。

7、黄龄

黄龄今年因为浪姐倒是火了,但一直以来,她就是歌坛遗珠的代名词,长年没什么曝光,只能在自家浴室里开演唱会。

8、吴彤

吴彤是内地唱功最好的歌手之一,之前是轮回乐队主唱,后来和马友友等合作,多次获格莱美奖。

9、曾一鸣

曾一鸣,很多人都知道他唱功很牛,但情商很低,一直火不起来,现在是一名直播歌手。

10、姚贝娜

姚贝娜应该算火起来了,但还是想列进来,因为从她火起来到离开,留给她的时间太少了。令人惋惜。

——————

欢迎关注、评论【华语乐谈】,也欢迎补充提名你心目中的“歌坛遗珠”。

你知道有哪些唱功很好,却没有红起来的歌手?

NO 1 泰迪罗宾

大家知道泰迪罗宾是因为成龙的《双龙会》里面的泰山和新艺城电影里面的罗宾探长。

可是其实泰迪罗宾是香港流行音乐的开创者,他组建了香港第一支乐队,而乐队的成员至今还是香港乐坛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成功引领了香港第一次乐队潮,诞生了温拿、莲花等著名乐队!

他还打造了第一张故事性概念唱片《太空人》,香港电影辉煌事情的配乐编曲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他打造,和黄霑同为香港乐坛的大咖 。

代表作《这是爱》《真真假假》。

No 2杜丽莎

香港流行乐坛歌星,纵横乐坛30年,名作有《假如》、《真爱》及《I Believe I Can Fly》等。之后,杜丽莎曾经移民加拿大,开始当音乐导师,及后回流返香港,学生有郑秀文、薛凯琪、梁咏琪、郑融、张柏芝等。

杜丽莎有“百变歌喉”之称,或柔情或豪放,皆都驾驭自如!

No3朱咪咪

朱咪咪是香港有名的喜剧女演员,出演过一大批经典电影,可是她也是一名非常厉害的歌手,被称为“小调歌后”,她的歌唱生涯接近50年,擅长演唱小调,1979年第一次到香港演唱及灌录第一张广东小曲《爱情海》及之后,便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在香港举行过各大小演唱,包括红馆及各大会堂,代表歌曲《今天的我》《十二分多一寸》。

No4 王苑之

2000年参加第12届CASH流行曲创作大赛,凭一首《是一个误会没什么可悲》夺得冠军,创作张学友的《我真的受伤了》、蔡依林的《许愿池的希腊少女》和薛凯琪的《小黑与我》。

2005年获唱片公司赏识由幕后转向幕前,2011年10月底,首次登上香港红馆举行两场《水.百合》演唱会。2012年,单曲《留白》获得香港乐坛四大颁奖礼的多项金曲奖;和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的”金曲金“奖。

No 5郑中基

其实真正被称为“歌神接班人”的是郑中基而不是陈奕迅,1996年,郑中基发行第一张个人国语专辑《左右为难》并发表个人第一首创作曲《像一首歌》。同年,郑中基卖出第一首为其他歌手写的歌《梦游》在台湾发行第二张国语专辑《别爱我》。

1997年,郑中基在香港发行第一张粤语专辑《情深》。同年,郑中基在台湾发行第一张国语EP《最爱的人不是你》后,又在台湾发行第三张国语专辑《绝口不提!爱你》与第四张国语专辑《戒·情人》。

1998年,郑中基发行个人专辑《敌人》。

可惜心思不太在唱歌上面,不然成就会更高。

No6 孙耀威

孙耀威出演过《雪花女神龙》《乌龙闯情关》《怀玉公主》等一批经典电视剧,可惜他其实是一名歌手,1992年,香港中文大学创作歌曲大赛,孙耀威的同学作歌,邀他负责演唱,得了大奖,并获得在暑假到台湾参加“青春之星国际音乐大赛”,孙耀威为首的队伍"萤火虫"以原创歌曲《阑珊夜》参赛,获得优异奖,吸引唱片公司的签约。1992年,以香港中文大学高材生的身份兼职台湾歌手出道,凭借一曲《认识你真好》走红。第二张唱片专辑《我知道你在等我》发行,更使孙耀威获得“香港四小天王”的美誉。

1994年,从香港中文大学毕业;发行专辑《爱的故事上集》、《路要勇敢地走》、《爱火》;在新城电台的劲爆颁奖礼上荣获新城劲爆男新人金奖;获香港电台颁发的最有前途男新人银奖;在商业电台叱吒乐坛流行榜颁奖礼上荣获叱吒乐坛男生力军银奖。

1995年,发行专辑《爱的故事下集》、《有缘千里》、《恋一个爱》。1996年,发行首张英文专辑《Love Story》。1997年,发行首张日语专辑《Lady Moon》;参演电影《报告班长4》。

1998年,推出日语专辑《Voices》、和国语专辑《爱有借有还》。十年之后再出专辑《so far so…close》超级卖座,让他对演唱事业充满希望,可惜又因为生病,不得不中止演唱事业,孙耀威是最为热爱唱歌的一名歌手,在歌唱事业上也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可惜命运坎坷,在唱歌这条路上走的十分艰难!

No 7麦洁文

麦洁文于1983至1991年推出个人唱片十余张,赢过金及白金唱片奖项,TVB 及RTHK金曲奖项等。被誉为实力派流行歌手。

1993年淡出乐坛,1994年出任郭富城唱片歌唱监督,

麦洁文曾任香港电台唱片骑师,以重唱《帘卷西风》成名,后拓展不同歌路,《唐吉珂德》、《电光霹雳舞士》、《断》、《路黑风高锡人夜》等风格回然不同的作品都曾广为流行,可算是一名多元化的歌手。

值得一提的还有卢国沾填词的《螳螂与我》,这首非情歌运动的代表作己成经典。

No8 林子祥

林子祥:被誉为“歌隐”,1994年获颁“香港乐坛最高荣誉——金针奖”。如果说林子祥是香港乐坛最高音的男歌手,几乎不会有什么人反对,他天生有一副极具冲击力和爆破力的嗓音,几乎无法模仿,公认的无人能唱的高难度歌曲有“数字人生”,“海市蜃楼”等。他的音乐糅合了多种元素,乡村民谣,R&B,RAP,HIP-POP,中国古典小调,摇滚,拉丁,电子等等都在他的作品中出现过,音乐风格多元化,也影响了许多歌手。他是80年代的香港乐坛不可缺少的重要人物,是让华语流行音乐走上向辉煌的一位重要功臣。

他教出的两个徒弟是叶倩文和刘德华。

No10 单立文

演遍三级片的单立文,1986年成为BlueJeans乐队的成员。重金属摇滚乐队Chyna的成员,1986年成为BlueJeans乐队的成员,07年重新回归歌坛。他还上过我是歌手,你们知道是哪期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