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在没有琴谱的情况下,只要歌曲会哼就能弹奏?

因为有扎实的乐理知识与足够的和弦套路积累。

所有的音乐,都是具有共同性的。这些共同性组成了乐理知识。

一首流行音乐之中用到的乐理实际上非常有限,我们将流行音乐之中最常用的和弦顺序,纪录下来,就会发现大众对一些固定的和弦具有最大的欢喜程度。便将这种和弦顺序称之为和弦套路。

市面上,绝大部分的音乐,都可以用常用和弦套路进行演唱。当对于和弦套路,进行系统学习,久而久之,只需要听一个旋律大概,就可以轻松弹出相对应的伴奏。

以下,将从八度、和弦的角度简单阐释一下,如何做到听到一句旋律,就可以弹奏出伴奏来。

第一步:了解什么叫做八度;

以钢琴十二平均律而基础,自然界之中音乐具有规律性,每十二个连续音就会出现一次频率倍数改变。人类便此作为一个八度,并确定音高。将12个音之中,最适合人耳听觉的七音拿出来,组成了我们熟知的do(1)、re(2)、mi(3)、fa(4)、so(5)、la(6)、xi(7)。中国古代的五音是选取do、re、mi、so、la。

第二步:了解什么叫和弦级数;

和弦可以理解为:一组音为主旋律服务的伴奏辅音。

从乐理上讲,主旋律与辅音必定是具有包容联系的,具体为:辅音包容主旋律。

而这些辅音便组成和弦。

和弦遵从八度规律,八度之中,我们只管7个音。当我们将这七个音,作为根音,便能得到不同的级数的和弦。

以下通用和弦组成音:

C和弦:1、3、5;根音为1,一级和弦;

Dm和弦:2、4、6;根音为2,二级和弦;

Em和弦:3、5、7;三级和弦;

Fm和弦:4b、6、1;四级和弦;

Gm和弦:5b、7、2;五级和弦;

Am和弦:6、1、3;六级和弦;

Bm和弦:7、2#、4;七级和弦;

以此类推。可以得到七级和弦,但因为第七级和弦为不和谐音,通常不用。所以在流行音乐和弦级数上,我们大部分情况只用6级;

完成以上两步,我们就可以简单的听歌写伴奏了。

主旋律为:111235。

在具体写歌时,对应的和弦辅音,应当包括主旋律,这时候分析旋律音和和弦的重复度。

1235四个音,可以选择C和弦起调,C和弦包含1、3、5;

再根据一句最好两和弦,当唱道结尾时,最后的尾音为5,包含5的和弦有,C、Em、G。C重复排除掉,剩下E和G;

那么听到这一句,可以给他一个C转E、或者G的和弦走向。一个简单的伴奏就出来了。

C Em/G

111235

如果有下一句,那么就需要考虑上下两句的首尾音,去选择Em还是G。如此迭代,伴奏就可以满满写下来。

有了以上两步,剩下来,便是厚积薄发的进阶式知识;

第三步:了解常用和弦套路:

15654325:C、Gm、Am、Gm、Fm、Em、Dm、G;(《千里之外》,《简单爱》,《知足》,《倔强》,《分手快乐》,《星晴》,《青春修炼手册》)

1645:C、Am、Fm、G(《恰似你的温柔》,《你知道我在等你吗》,《可爱女人 》,《龙卷风》,《春天里》 ,《怒放的生命》、《七里香》)

流行音乐的和弦,大部分很简单,这也才催生了许多缝合怪,譬如那个啥叫李袁杰的。

当歌听多了,都可以迅速找到相似的和弦走向。这也就是为什么一听到旋律就能快速弹出来的主要原因。不需要太过用脑,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第四步:多创作、多写;

厚积薄发,主动了解一首曲子的构成,听歌直接弹伴奏,是容易达到的,加油!

点个关注不迷路哟!

为什么有人在没有琴谱的情况下,只要歌曲会哼就能弹奏?

这是经过多年训练才能做到的事情,听音能够一听即出,同时一瞬间把伴奏的和弦配出来,再根据经验,配对适合的演奏方式,完全凭借条件反射去演奏。我做音乐编曲混音10多年了,跟同事们还有乐队的人经常玩玩即兴,就是靠的扎实的基本功以及听力,还有乐理知识的量足,记得牢,用得熟。

能有这样没有束缚去玩音乐弹即兴,那都是训练来的。当年我跟我乐队的贝斯手俩人,一个弹和弦套路,一个出旋律,16个循环以后交换。就这么不停弹,一弹就4-5个小时,坚持了3年。练就的条件反射和快速构建旋律以及伴奏。

听力除了正常听钢琴的视唱练耳,扒歌也是重要的训练,最早在酒吧很乐队演出的时候扒过的歌,用那种一个拳头厚的文件夹装,整整装了7本,一面A4纸就是一首歌,一张2首,你说这是多大的量。

只有经过这样的内容,大量洗礼,才有可能达到题主说的能力程度。绝对不是轻轻松松得来的。也不是你随便摸摸琴,听听歌,看看书就得来的能力。

为什么有人在没有琴谱的情况下,只要歌曲会哼就能弹奏?

在宣传队时,我是吹笛子的,排练时从来没用过乐谱,该玩就出去玩,反正别人会了我也就会了。可能是与乐感有关吧。

为什么有人在没有琴谱的情况下,只要歌曲会哼就能弹奏?

这个问题聊的,我之前有个文章叫:人家听两遍就抱着吉他弹唱,你必须得看着谱,哪的毛病呢?先说一下,这篇文章基于很多人有的这个困惑,我做了一个分析,人家到底比你强在哪里。而且并写出了怎么训练才能达到不看谱,听两遍就有这能耐。

由于篇幅太大,我记得好像是写了2千多,不到3千字。所以在这里就不做过多的回答。只给你分析一下,原因,至于怎么训练,训练后能达到什么效果。可以去找这篇文章。

一个人在能自弹自唱以后(这里包括钢琴啊,吉他啊),会觉得,乐谱挺难记的,而且你的脑子记不了几首歌。几乎都是用力背下的和弦连接。

这个时候你需要了解一个东西,这是乐理方面的知识(看见了吗?之前有人说学吉他不用学乐理,这下用上了)。这个东西叫做功能表。

以C调为例,C调的和弦被分为1234567级和弦,依次是C、Dm、Em、F、G、Am、Bdim(七级为减三和弦,暂不研究)

你看你了解了这些常用和弦,你就会一点点的总结出很多的套路,包括吉他界疯传的万能和弦(其实没什么万能的)4536251,你现在看看,在C调中就是F、G、Em、Am、Dm、G、C。

你看就是这么简单,首先你就不用背了,一首歌前半段一个套路,后半段一个套路,你也就记住两排数,然后用你经常练习的节奏型去弹出来就是这首歌的伴奏了。

你长期用这个方法玩音乐,就能总结很多套路,时间长了,由于这些套路的熟练,对于音乐中的扒带、配和弦,即兴SOLO、包括作曲,你便有了胆量。

向问题说说的,属于扒带和配和弦的范畴,到哪时根本不是什么大事儿。

学习功能表还有很多的好处,这里不能一一举出,可以去看我那篇文章。那也是我的第一篇爆文。里边图片、举例讲的很清楚,包你满意。

我是心灵腰花,一个专门教吉他的,欢迎大家一起交流。

为什么有人在没有琴谱的情况下,只要歌曲会哼就能弹奏?

你能点开这篇,真的是太感谢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所帮助。

其实最简单的最直接的回答就是两个字:积累。

我相信大家都明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的道理。

但是怎么积累,是一个大问题?通俗一点讲就是该如何“熟读”呢?

我碰到过很多学生,包括我自己有一段时间也是这么想。

记谱学乐理弹曲子等等等等,太麻烦了,有没有以逸待劳的方法,一首歌听几遍或者说会哼出来就能立马弹出来呢?而且还能弹得特别好听,这样的操作那不是羡煞旁人啦。

当然了,能这样操作,那肯定是让大家都羡慕的,但是积累的过程不是谁都能受得了的。

先把臆想抛开吧,能做到的人真的是花了你几十倍的时间来积累可能都不止。

不要妄想我可以超越这一步,就算你再有天赋,骨骼惊奇,也是需要时间积累的。

积累的方法就是理论结合实战:

1、理论学习 —— 从初级的乐理开始学起,然后慢慢深入到和声的学习;2、实战训练 —— 扒带训练,扒三百首你喜欢的歌曲,自然就明白了。

学习和声的时候,就有专门的一项,为旋律配和声,这也是适合大部分的琴友学习方式。

但是很多人都是框在理论下面了,没有把真正的实战(扒带),加入到练习中去。

不说扒三百首歌曲,完完整整的扒个几十首歌曲,你就能明白很多理论是怎么回事了,也正好你也能弹出东西了。

最关键的是,你养成了扒带的习惯,不仅改变了你学习音乐的方式,而且改变了你听歌的方式。这也是为什么,一些高手一首歌会哼就能弹奏了,他很可能不用去配的和声,而是一听那首歌曲,和声自然就出来了。

但是一般人,就连乐理都不想学,更加谈不上说还要学习和声。

下面是我在网上截图的一本和声学教材:

上面的第四章就是用正三和弦为旋律配和声,刚刚开始也都是慢慢来的。

关于扒带,也是我的弱项,其实很早的时候,我就看到《吉他爱好者》上面讲过扒带,说扒带是一把双刃剑。后来陆陆续续听了很多老师的课,都是说扒带是最快的学习方式。

总之就是理论学习的不错了,就多去扒带;

而相反的有些吉他手就是从扒带开始练习的,这样的就多去学习理论。

关键也还是要把两者融合起来,让他们相互促进。

像大家都熟悉的郝浩瀚老师,他自己在成田老师的节目中就说到,他扒了差不多五千首歌曲:

不能不说他们肯定会有天赋,就包括耐力毅力也是一种天赋。

但是,在他们学琴那个年代,真没有什么特别系统的方法,都是靠时间堆出来的。

现在好了,很多好老师都开了视唱练耳的课程,比如徐又老师:

视唱练耳课程是直接连开了三季:

还有小烨老师:

专门开了扒带记谱的课程:

都是非常好的课程,尽快加入去学习吧。

真的没有什么捷径可以走,要有的话,就是直接学习这些课程。

你能看到这里,再次感谢。

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法,麻烦你分享给我。

等你......

为什么有人在没有琴谱的情况下,只要歌曲会哼就能弹奏?

没有谱,甚至不识谱也能玩乐器,这是我一直以为很正常的事,因为我过去见过很多这样的人:我上小学、中学那会,正处文革时期,那时的音乐课,基本不教什么乐理的,只是老师拉着手风琴或弹着脚踏风琴教大家唱歌而已。下乡后,因没什么娱乐,我们很多知青就口琴、笛子、二胡、奏琴、曼陀铃、小提琴的瞎玩,真正懂乐理的不多,但皆能成调。而我自己,则是在会唱一些歌曲,会奏一些乐曲后,再看见歌谱或曲谱时,才知道那些歌曲或乐曲在谱上是怎么表示的,从而悟出了一些乐理,这纯属“野路子”呢。我的这种路数,在当时应该说很有代表性的。玩乐器靠熟能生巧,而没有谱,不识谱也能弹奏乐器,我认为很多人都可以,除非天生五音不全之人。这谈不上多大的天赋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