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女大学生被杀,是否透露出大学教育的缺失?

老穆认为,我们不能完全把责任推卸给大学教育。

学生到了大学,三观已基本养成,倘若学生品性方面出了问题,又怎能只怪大学教育呢?

老穆想说,教育不是万能的,倘若真的那么奏效的话,为何还有那么多的监狱呢?

当然,我们也要正视学校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一、大学教育,或许还要完善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问题。

【1】大学谈恋爱,我们无法反对,但在上学期间,是否可以规定不可以同居呢?

当然,这样的做法或许会遭到不少大学生的反对……

【2】大学生人生安全方面的教育,需要学校做好统筹与规划工作。

尤其是人际交往安全,更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据了解,南京被害女大学生和其男友并不是同班同学,而是在社会上认识的。

我想,或许是人际交往方面出现了问题。

【3】大学生是否应该开设一门“情感课堂”呢?

正确的恋爱观是什么?

大学生在恋爱中会发生的一些事情,好的,不好的,都要讲解。

【4】大学生的品德教育,不仅要有书面考核,更应该设立实践课程,切实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二、基础教育,不仅仅只看学生的成绩,还要注重素质教育!

老穆忽然想到了前段时间“南京一中”的事件。

我想,这或许就是教育问题的所在。

家长只看中成绩,不注重素质教育。

不过话又说回来,我们也不能只怨家长,倘若孩子考不上大学,“素质”能当饭吃吗?当然,我们不可否认素质的重要性!

老穆认为,若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全省统一!

倘若你在执着地去追求素质教育,而人家却偷偷学习,又怎能公平呢?

毕竟高考录取是按成绩的。

老穆认为,全省应该统一进行素质教育!

不仅仅要开设课程,更要注重开展实践活动。

或许有人会说,这样做会不会耽误学生学习呢?

老穆想说,只要方法得当,不会的。

比如山东高考状元,他就是位艺术生,他在权衡学习与艺术方面,就做的很好。

他的成功,尽管不具有可复制性,但却说明“素质”与“成绩”是不冲突的。

结束语

教育,不是万能的!

但没有教育,又是万万不能的!

我们在要求学校教育的同时,我们的家庭教育是否也要跟得上呢?值得深思!

朋友们,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南京女大学生被杀,是否透露出大学教育的缺失?

南京女大学生被杀反映的是安全教育的缺失,但是安全教育并不仅仅是大学的责任。

人要有基本的防备心理

案件发生后,从网络上看到的消息来分析,这位女大学生跟男友已经同居,失踪之后,她的男朋友还陪同女友父亲去报案。

甚至一开始父亲还对媒体说,希望不要给男朋友太大的压力。可以看到他们一家人对这位男友还是比较信任的。

然而在如此信任的情况下,这位男友应该是很早就密谋要如何杀害女大学生。

其实不管什么时候,对于身边再亲密的人,都要有一些基本的防备心理。从公安局公布的案件来看,大部分罪犯都是熟人作案。

所以不管什么时间,人跟人之间还是要有一些基本的防备。就像这位女大学生,男友突然要求她到云南边境的小城。

事出反常必有妖,特别是她已经跟男友发生了争执的情况下,但凡是不正常的行为都要加以提防。

不要推崇国外的婚恋文化

改革开放以后,受国外价值观的冲击,现在的年轻大学男女同居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跟我们传统的道德观念是有比较大冲突的。

国外不要说普通的女大学生,连一些总理首相等国家领导人,他本身也都不结婚,即使结了婚,对他们来说离婚也是家常便饭。

因为国外对子女成年后的家庭观念比较淡薄,父母把孩子养大之后,甚至连联系都不多,孩子也没有赡养父母的义务。

所以,国外爱情只是两个年轻人之间的事,但在中国,婚姻和恋爱从来就不仅仅是孩子两个人之间的事,而是两个家庭之间的事。

虽然我也没有认为同居就是罪大恶极,但是我觉得还是要回归我们中国人的传统,不要认为外国的所有习惯都能够适合我们。

不要轻易跟陌生人闪恋闪婚

在知乎上看过公职律师@奉义天涯的回答,特别认同。

为啥身边的人自己一个都看不上?网上的小哥哥小姐姐都那么好,是身边的人都不上网,还是上网的都是好人?

听说南京大学生的男友是在地铁上认识的社会青年,网友也推测她之所以会遇害,是因为发现了男朋友可能在从事贩DU活动。

我敢说这位女大学生对男朋友到底从事什么工作?性格如何,家庭条件怎么样?并不十分了解。

女大学生的同学还说了,她们之间经常发生争吵,在热恋同居的情况下,还经常争吵,应该当机立断早点分手,一别两宽为妙。

最后:忘记是在哪里看到了,女孩子是年纪越大越危险,从花季少女到40多岁成熟知性,期间长达几十年,都要学会保护好自己。安全教育只靠学校肯定不行,必须要靠家庭教育,以及自我学习。

南京女大学生被杀,是否透露出大学教育的缺失?

南京女大学生被杀,与学校教育有没有关系呢?我认为关系不是很大,一个成年人应该具有最起码的判断意识和鉴别能力。不能一出事就找学校的麻烦

1.女孩子婚前不与别人同居,这是家长应该告诉给孩子的道理

堂堂一名大学生受过高等教育,应该具有最起码的安全意识,或许现在有人认为婚前同居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但是我一直觉得某些规矩是不可改变的。仅在地铁上一面之缘就与别人同居,这不是一个正常家庭会培养出来的女孩。

“穷养儿子,富养女”富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富有,更应该是精神上的富有。要教孩子有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在我身边有很多带闺女的朋友,经常会听他们谈起教孩子们树立正确的爱观,人生观,价值观。

尽管我自己养的是儿子,我也会时不时给他灌输一些婚前不随便同居的观念,如果没有确定会成为结婚对象,千万不要做不负责任的事情。这样的结果会是害人害己。

2.随时与家人保持联系,这也是家长应该给孩子灌输的安全防护意识

孩子大学毕业,一个人冲动地出门。越是冲动,越应该与家人保持联系,免得家人担心,这是最基本的道理。

我儿子从上高中就离开了我们,平常手机在老师那里,但是每周星期六的晚上都会固定给我们电话,如果因为手机没电了,也会想办法与我们取得联系。上了大学后,到周末也会主动与我们联系。如果孩子不打电话,我会联系他,然后进行教育。

3.不随便上别人的车

家长们教育孩子时也要注意乘车安全。一般还是乘坐公共汽车、地铁封公共交通工具。因为那些私人交通工具没有人能保证你的安全。

当然,学校在教育学生时也应该开设一些安全教育的课程,增强孩子的防范意识,增强孩子的感恩意识以及生命意识。多宣传一些相关的案例让他们提高警惕,加强防范。

结束语:对孩子的教育不仅仅是小学、初中、高中,是一辈子的事业。不能认为孩子上了大学就万事大吉了,也要加强监管,教育孩子有时间观念和安全意识。

南京女大学生被杀,是否透露出大学教育的缺失?

可可西里女大学生失踪案件和南京女大学生失踪案件,如出一辙。都是现代社会女性自我安全意识缺乏的几种表现,生活中都感觉自己了不起,感觉这个社会没人欺负自己。经常我们说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安全意识要警惕,牢记心中。

因为经济压力的加大,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很多人的心理变化非常的巨大,容易冲动被激怒。在感情纠结中失去了理智。

应该给大学生进行生命课教育和安全教育,经常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教育。学习如何保护自己?树立安全意识,有健康的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敬畏自然,敬畏生命,就应该增加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在逆境中求生存,遭遇了什么事,都应该冷静思考,不冲动,正确处理情绪变化,珍爱生命,为自己的父母多想想。

南京女大学生被杀,是否透露出大学教育的缺失?

的确是教育的缺失,南京女大大学生被杀,还真有点遗憾,可以说是教育的缺失,在对男朋友还没有了解清楚的时候,就主动搬进男朋友家里去住,这当然是教育的缺失。你这样搬进别人家里住,就成为了别人的菜。

别人就会对你的一切都了解清楚,所以说南京女大学生被杀,这件事情,应该是可以叫教育的缺失,对贼人没有防备之心,就这样送了命。

但是这个男朋友为什么要合谋杀他呢?这才是真正的原因,背后一定会有故事,这故事在背后等着揭开。

为什么南京女大学生,被洪某杀害后,洪某还淡然报警,而且也是这个男人自己打电话给女学生的母亲,说他的女儿失踪了,这件事情真的不可思议。

如果他不打电话给他母亲说失踪,可能他的母亲还会一直蒙在鼓里,现在孩子在外面读书,还真的是不放心,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是教育存在问题,尤其是光读书培养孩子,至于大学毕业后,是否能够找到工作学校不管,教育还是存在的问题的,培养这么多大学生出来,就从来不考虑这些大学生毕业以后安排在什么地方工作。

前面青海失联女也是因为学习和工作的压力,现在南京这李某,也是毕业后没有工作就直接搬进了男朋友家住,这些都是教育的缺失,如果有工作的话,是绝对不会搬到男朋友家住的,这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还是要给这些大学生多留些岗位出来,让这些孩子毕业后不是失业,而是能够尽快上班,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南京女大学生被杀,是否透露出大学教育的缺失?

这个真和大学教育缺失没有太大关系!即便大学强硬规定:大学期间,学生不可以搬到校外住,我相信还是会有人打破这个规矩,想尽各种办法搬出去住。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了,照理说已经有自己的三观和是非标准了。很多事情,不单单是大学教育能改变的。

不要把所有的问题都寄托在学校教育上,相反,家庭教育才是最深的根源,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终生的,也是最大的。

此次不幸遇害的南京女大学生李某月,生于1998年,仅仅22岁的如花生命,就这样葬送在男友手里。这中间有太多让人警醒的地方。

1、现代社会真的是过于开放了。我非常不赞同,学生时期就和对象出去同居。无论你是男孩还是女孩,我都不赞成。首先学生时代,你的判断力各方面还跟不上,不知道对方是否所托非人,所以,在校期间,一定不要随随便便就和对象搬出去住。一旦有了什么问题,很多后果是身为学生的你们,无法承担、承受的。

2、家长多多关注孩子动态,平日里一定要教育孩子:重大决定要和家里商量。或者至少通知家里。比如交男、女朋友,再比如单独外出旅行。一定要知会家里。这次李某月的行踪,父母并不知情,最后还是警察通知李某月的父母,他们才知道女儿最后的行踪。

3、我们非常遗憾的是,李某月曾把男朋友带回家里给父母看,可是还是没能阻止悲剧的发生。不知道是父母没看出女儿男友有问题,还是女儿执意要和男友继续交往,一切我们都不得而知,具体要等警方调查结果。

总之,这是一起令人悲痛的事件,希望所有父母能从中学到教训,也希望凶手早日被严惩,还给受害女孩一个公道。(另外,我看到很多网友都是受害者有罪论,认为女孩不检点和人同居才导致最终的悲剧;但同居不是原罪,同居也不该被杀害呀!主要还是女孩识人不清,社会阅历少,这起悲剧,我们该反思的是家庭教育,以及如何加强女孩自身保护,而不是一味指责可怜的女孩)

我是格格斗,2岁男孩的妈妈,喜欢读书,热衷儿童心理学研究,育儿路上与宝宝共成长。欢迎你关注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