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女子称被堂姐顶替上职高,后因赔偿问题搁置了。如何看此事?

一石激起千层浪”,随着山东陈春秀事件的持续发酵,引发了全国人民的关注,同时,也让许多人勇敢地站了起来。

比如苟晶,在看到陈春秀事件后,又激起了她对往事的回忆,悲从心中来,于是实名举报她的班主任女儿顶替她上大学一事。

题主所说的安徽女子举报堂姐一事,则是由来已久的事情,只不过这一次,在这样的契机,更加受人关注。

就目前而言,这位女子还没有讨回公道,估计这条维权之路,还要再艰难地行走一段时间。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事件概要,如下:

【时间】近日

【地点】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

【人物】李小娟,李小芳(堂姐)

【起因】顶替上学

【经过】李小娟称自己没有考上职高,是李小芳顶替的。李小芳则否认!

于是李小娟搜集资料,向六安市金安区教育局举报。 金安区教育局做出如下答复:

【1】李小芳1997年在复读时顶用李小娟在左大桥初中未注销学籍参加中考情况属实。

【2】由于李小娟未提供有关证据,以及本机关多方了解取证也无相关资料可查,现无法证实你1997年在张店中学参加了中考,因此对于你举报的信访事项及要求纠正的诉求不予支持;

【3】对李小芳在此事件中不诚信等行为,教育局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另行处理。

对于这样的答复,李小娟表示不服,随后又向六安市教育局提出复查申请。

六安市教育局决定撤销六安市金安区教育局作出的《信访事项处理意见》,并责成金安区教育局依法重新处理。

【结果】截至目前,由于此事比较复杂,还没有结果。

据媒体报道,李小芳曾多次通过中间人找到李小娟,希望以经济补偿的方式私了,但因赔偿金额未达成一致就一直僵持到现在。

对于这件事,是私了好呢?还是公办好呢?

我想,明眼人都清楚得很……法律威严,岂容践踏?

高考顶替事件,为何屡屡出现对熟悉的人下手?值得深思!

本案的李小娟和李小芳,本是关系亲近的姐妹,为何却出现这样的事情呢?

在山东,苟晶的班主任竟然对自己的学生“下手”,如此熟悉,怎么好意思呢?

老穆认为,他们之所以选择对熟人下手,是因为他们对熟人的情况比较了解,知晓顶替者的具体情况,更容易下手,也更不容易露出破绽。

如此想来,真的是“知人知面不知心”!

结束语

就目前而言,老穆所了解到的顶替案,大都发生在03、04年,还有96、97、98年,距今至少16年及以上。

为何这样的事情都发生在那个年代呢?为何受害者大都为贫苦的农民呢?

我想,这些问题,大家心里都比较清楚,同时也值得有关部门去思考。

朋友们,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安徽女子称被堂姐顶替上职高,后因赔偿问题搁置了。如何看此事?

前不久,曝光了很多高考冒名顶替的事件。现在,又曝光出来了一起事件。1997年,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16岁的李小娟(化名)参加完中考后,在当地一所中学工作的父亲为其办理了一个委培指标,让女儿可借此方式继续学业,去上当地一个职业高中,毕业后可分配在当地当老师。

李小娟称,当年六安教育局为解决教育系统内职工子女就业问题,特定向招收一批教职工子女进入六安师范(现六安市裕安区第二高级职业中学)进修,毕业后会给安排工作。

后来,事情没有办成。当时一家人都以为是她没考好。父亲就送李小娟去滁州打工了。不久,父亲因一场车祸导致瘫痪,21岁的李小娟从滁州回到六安老家来照顾父亲。

本来,她并不知道自己被录取了。李小娟是有一次和邻居的闲聊中,才无意得知被隐瞒多年的关于自己学业的秘密。

有位邻居问她当年为什么没去学校工作?她说没接到入学通知。这位邻居随紧接着告诉她:“咱们这里一个学校有个女老师跟你名字一模一样,你是不是当年被人家顶替了?”她听到这句话后,心里充满了疑问。决定去查一下。

后来才发现,这个顶替自己的人竟是同族兄弟姐妹中跟自己关系最亲密的堂姐李小芳(化名)。当她质问她时,她说她是1997年通过学校顶的,因为她当时是复读生。后来没有证据举报她,这事就搁置下来了。

随后,夫妻俩决定到教育局举报, 他们说目前只有工作档案,此前的学籍档案查不到了。这是非常不合理的现象,一个没有学籍档案的人是怎么入职学校并顺利当上了老师。

当事人说:李小芳和她系堂姊妹,两人于1993年均就读于左大桥初中,李小娟随父母到张店中学就读(就读期间在该校建立学籍),而原就读学校学籍未注销。

李小芳1997年在复读时顶用李小娟在左大桥初中未注销学籍参加中考情况属实。

在记者调查此事时,致电金安区教育局,问及李小芳顶替李小娟一事是否属实时,对方称此事比较复杂,未作出明确回复就挂断电话。

因此,事情的来龙去脉还并不是很清楚。

到现在为止,事情已经过去3年了,期间李小芳曾多次通过中间人找他们,希望通过经济补偿私了,但因赔偿金额未达成一致就一直僵持到现在。

对此事,我的看法是:

1.请律师来帮助她。

当她的邻居告诉她,有个人和她的名字一模一样时,她已经产生了疑问,最后因为缺少证据而放弃了。在遇到困难后,也可以请律师,让律师来帮助她。比如,需要哪些证据?如何进行收集证据?可以用哪些方法?毕竟一个人做出这样的事,是一定会留下痕迹的。只是做为一个普通人,不懂如何取证罢了。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可能事情就变得容易多了。

2.向新闻媒体寻求帮助。

很多事情,如果有了新闻媒体的介入,就变得容易了。因为,当你把这件事情发到媒体上去后,也许广大网友能一起帮助她找到一些证据。有些人还可能会迫于舆论的压力而改变态度。

前段时间,关于陈春秀被冒名顶替后,山东理工大学开始是不同意给她学籍的,说从未有过先例。后来当此事在各大媒体上曝光后,很多网友都说应该给她一个学籍。后来,学校就改变了态度。由此可见,媒体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们都会想办法帮助这些受害者。

有网友说:堂妹的学习成绩很差,现在是眼红堂姐才举报。虽然是别人用了她的学籍,但是成绩还是堂姐的。

3.教育局要严查此事。

事情到底是不是象这当事人说的这样呢?当时的情况到底如何,教育局要彻查此事。给人们一个交待。该做出道歉的必须要道歉,该承担法律责任的也要承担法律责任。学生一辈子的前途不能视为儿戏。

以上是我的个人看法,您有何看法欢迎留言!

安徽女子称被堂姐顶替上职高,后因赔偿问题搁置了。如何看此事?

这已经是很久的问题了,关键问题是要弄清楚到底时被堂姐顶替了学籍还是冒名顶替堂妹去上学。

如果堂姐家没有关系的话,应该就是顶替学籍,靠自己能力考上的,这在到时那个年代也特别普遍,有人甚至重新读一次初中以获得中考的机会,其实这种情况对堂妹并没有任何影响,只是对应届的考生不公平罢了。

但是要是冒名顶替的话,这对堂妹的伤害就大了,可以说是改变了堂妹的人生轨迹,这也不是简单的补偿能够弥补的。

事实情况如何,当事人最清楚,如果是冒名代替上学,不光是补偿还应该背负相应的法律责任;如果仅仅是顶替学籍,这肯定双方都应知晓的,现在谈补偿,而且谈不拢,只能说💰战胜了亲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